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7382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煤炭标准-MTT497-1995.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 / T 4 9 7 一 1 9 9 5 综采用刮板输送机井下工业性试验规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综采用刮板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的内容和检验方法及判定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MT 1 5 中用于综采的各种型式的刮板输送机( 以下简称输送机) 。 弓 用标准 G B 3 8 3 6 . 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 B 3 8 3 6 . 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 d “ G B 3 8 3 6 .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 e G B 3 8 3 6 . 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 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

2、路和电气设备u i 3 名词术语 11 实际输送量Q 输送机在井下试验工作面铺设和正常运转后, 采煤机械以实际生产能力采煤时, 刮板输送机具有的 小时输送能力, t / h a 3 . 2 实际铺设长度t 输送机在井下试验工作面铺设的实际长度, m 13 链速v 实测刮板链的平均移动速度, m / s , 3 . 4 空运转功率P o 输送机在井下铺设后, 在刮板链预紧到额定功率运转时要求的最小链条预张力条件下, 输送机空运 转时, 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平均值, k W, 35 负载功率尸 输送机在负载条件下, 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平均值, k W, 3 . 6 负载指标 c , 输送机输送每吨煤炭消

3、耗的电动机功率, 即输送机移动煤的总功率除以输送机全长上的装煤量, k W 八 I了 “ 刮板链每米重量” 、 “ 每米负荷重量” 、 “ 空运转指标” 、 “ 回煤量” 和“ 回煤指标” 等术语引用标准 MT / T 1 0 4 第4 . 6 , 4 . 7 , 4 . 8 , 4 . 1 0 和4 . 1 1 条。 3B 整机过煤量 输送机开始正常运转至失效时总共输送的煤量, 万t , 表示输送机服务年限( 寿命) 的一 项指标 I9 链条磨损速度v i 输送机每输送 1 0 万t 煤炭时, 圆环链立环直边的平均磨损量, mm / 1 0 万t , 3 . 1 0 中部槽中板和槽帮的磨损速

4、度( 二 , , v + ) 输送机每输送 1 0 万c 煤炭时, 中部槽中板和槽帮的平均磨损量, 分别称为中板磨损速度和槽帮磨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5 一 1 2 一 1 8 批准1 9 9 6 一 0 5 一 0 1 实施 MT / r 4 9 7 一 1 9 9 5 损速度, m m / 1 0 万t , 3 . 1 1 链轮磨损速度v v 输送机每输送 1 0 万t 煤炭时, 链轮链窝长度方向的平均磨损量, m m/ 1 0 万t 井下工业试验 凡属输送机新产品定型鉴定者均应进行井下工业试验。 产品的井下工业试验应在其主要零部件出厂检验判定合格后进行。 输送机最少井下工

5、业试验时间和采煤量输送机安装后, 从井下工作面正式投产算起, 最少井下工 414243 业试验连续时间为3 个月, 累计输送煤炭1 0 万t 以上, 满足5 . 2 . 4 条要求时, 即可进行本规范规定的检 测事项工作。 5 准备工作 5 . , 技术资料的准备 产品进行井下工业试验前, 应具备以下技术资料: a . 使用维修说明书; b . 出厂质量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书; 井下工业试验工业面条件的技术文件( 地质 产品井下工业试验的试验大纲。 、 通风、 供电、 供水条件及配套设备的技术特征等) ; 5 . 2 仪器仪表准备 5 . 2 . 1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测量精度引用MT / T

6、 1 0 4 第5 条, 并允许仪表精度降低一档。 5 . 2 . 2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检测用电器仪表应符合G B 3 8 3 6 . 1 -3 8 3 6 . 4 的有关规定, 有国家指定的 防爆检测中心出具的 防爆合格证 , 井下条件许可时并且采取安全措施后, 经局矿两级安检部门批准, 方可用普通电器仪表。 5 . 2 . 3 井下工业试验用仪器仪表: a . 电压传感器; b . 功率传感器; c . 纸带记录仪, 精度1 %; d . 链条预张力计; e . 手持转速表; f . 卷尺和游标卡尺; 9衡器; h . 秒表。 5 . 3 检查电源供电质量 5 . 3 . 1 井下工业试

7、验检测前实测并计算电网供电电压和电机额定电压, 求得电机起动瞬间电压降的百 分数应不大于2 0 %, 井下工业试验应在供电质量稳定和电机特性稳定条件下进行, 计算公式如下: x 1 0 0 %( 2 0 % (1) 一 x 1 0 0 %毛 2 0 % 式中 U , 实测电网无负荷电 压, V ; U , 实测输送机电动机起动瞬间电压, V; U 输送机电动机额定电压, Ve 5 . 3 . 2 测量方法: MT / r 4 9 7 一 1 9 9 5 将电 压传感 器接入 输送机馈电 开关的备用 插座上, 连 接记录 仪表, 起动和停止 输送机, 即可测 ,I电 网无负荷电压和输送机电动机起

8、动瞬间电压, 电动机额定电压由产品厂家给定。 5 . 4 试验检测前的检查和调整 : . 检查整机和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第2 条所列的标准规定; 卜 , 检查输送机的铺设情况 是否符合产品总体要求; 零部件安装是否正确、 齐全、 完好; 所有螺栓 是否拧紧, 并达到规定扭矩; 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是否合理; 与采煤机、 液压支架的配套安装是否正确; 牵引齿轨或链轨安装是否正确、 完好等, 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要调整符合总体和整机设计; 调查链条松紧情况, 输送机正常运转时, 完全松弛的链环不超过两个链环, 否则按MT / T 1 0 4 第 6 . 5 条的调整链条方法调整合适; d .

9、 检查液力偶合器充液量, 不合理时按MT / T 1 0 4 第6 . 7 条的调整方法调整偶合器合理的充液 量 6 井下工业试验检测与统计项目 检测链条预张力; b . 检测实际输送量; 检测空运转功率; d检测负载功率和功率分配值; 检测回煤量和回煤功率; f . 检测链条磨损速度; 9 , 检测中部槽中板和槽帮磨损速度; h . 检测链轮磨损速度; 五 . 检验输送机与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合理性; j . 事故统计; k . 维修统计 7 检测链条预张力 了 . 1 判定规则 实测并计算输送机链条的平均预张力值F应不大于MT / T 1 0 5 附录A中 公式的计算值, 此值为输 送机合理预

10、张力, 计算公式如下: 二 一 F , + F 2 + F a3 二 . , (3) 式中: F实测并计算输送机链条的平均预张力, k N; F , 实测距机头1 5 m处链条的预张力, k N; 凡实测距机尾1 5 m处链条的预张力, k N; F , 实测输送机中部链条的预张力, k N; T 引用MT / T 1 0 5 中附录A公式计算的预张力, k No 注: 公式( 3 ) 中F F 2 , F , 为实测输送机链条的预张力, 双链式输送机其值分别为实测两股链条预张力之和。 7 . 2 测量方法 引用MT / T 1 0 4 中7 . 1 . 2 条测量法测量链条各处预张力。 8

11、检测实际输送量 8 . 1 判定规则 实测采煤机( 刨煤机) 的牵引速度、 截深和采高及输送机的链速, 计算采煤机( 刨煤机) 的生产能力、 MT / T 4 9 7 一 1 9 9 5 输送机有效速度和输送机单位长度负荷重量, 求得输送机实际输送量应近似于采煤机饱 煤机) 的生产 能力并不大于设计输送量。计算公式如下: Q , = 6 0 a h v ,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式中: Q采煤机( 刨煤机) 生产能力, t / h ; 。 采煤机( 刨煤机) 截深, m; h 采煤机

12、( 刨煤机) 一次采高, m; v , 采煤机( 刨煤机) 牵引速度, m / m i n ; r实体煤容重, t / m , v 一士 v ,6 0 。 二。 . . . . . . . . . . . . . . . (5) 式中: v2输送机有效速度, m / s ; 当采煤机( 刨煤机) 和输送机运行方向相同时, 取“ 一” 号; 相反时, 取 “ +” 号; 。 输送机实测链速, m/ s ; v , 意义同前。 Q1 q , =百 毛 石 兀诬 式中: q , -输送机单位长度上的负荷重量, k g / m; Q v , 符号意义同前。 二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6) 3 6 0 0 q , v 1 0 0 0 = 3 . 6q , v- Q l . 。 . . . . . . . (7) 式中: Q输送机实际输送量, t / h e 当采煤机( 刨煤机) 牵引速度为实际最大牵引速度, 且与输送机运行方向相反时, 得Q值为最大值 Q -, 否则得Q值为最小值Q 二 】。 , 为此输送机的实际输送量应取其平均值, 即 Q 一 Q m 土Q.;七 Q 。 . . . . . . . (8) q v的符号意义同前。 8 . 2 测量方法 a . 用卷尺直接测量采煤机( 刨煤机) 的截深

14、和采高; 用M T / T 1 0 4 中7 . 1 . 3 条方法测量输送机链速; 用秒表统计采煤机( 刨煤机) 上行和下行割煤时间, 计算采煤机( 刨煤机) 牵引速度。计算公式 为: :. (9 ) 五60t 一一 式中: L , t 工作面实际长度, m; 采煤机( 刨煤机) 上行( 下行) 割煤一刀所用的时间, s , v , 符号意义同前。 d . 用公式( 4 ) - ( 8 ) , 求得输送机实际输送量。 9 检测空运转功率 9 . 1 判定规则 实 测 输 送 机空 运 转 功 率 和 输 送 机 铺 设 长 度, 求 得 输 送 机 空 运 转 指 标 应 不 大 于 本 标

15、 准 规 定 值。 如 表 A1 所示。 空载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C 。 = P 洲L (1 0) MT / T 4 9 7 一 1 9 9 5 式中: C a输送机空运转指标, k W/ m; 尸 。 输送机空运转电动机输入总功率, k W; L 输送机实际铺设长度, m。 9 . 2 测量方法 将功率传感器接人输送机电动机和隔爆开关之间的电路上, 连接纸带记录仪, 空运转输送机, 即在 纸带记录仪上记录输送机空运转功率值。 1 0 检测负载功率和功率分配值 1 0 . 1 判定规则 a . 实测输送机负载功率, 输送机单位长度载荷, 计算输送机移动煤的总功率和输送机全长上的装 煤量求得输送

16、机负载指标应不大于本标准规定指标, 如表A 1 所示。 计算公式如下: P=P 。 一尸。 (1 1) 式中: P -输送机移动煤的总功率, k W; P , 实测输送机负载功率, k W; 尸 。 符号的意义同前。 Q, =q , L (1 2) 式中: Q , 输送机全长上的装煤量, t ; q ; . L符号的意义同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1 3) 式中: C ,输送机负载指标, k W八; 尸、 Q符号的意义同前。 b . 实测机头电动机和机尾电动机的功率平均值, 计算机头和机尾电动

17、机功率分配率应不大于本 标准规定的判定指标。如表A 1 所示, 计算公式如下: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式中: K - 输送机机头和机尾电动机功率分配率; P , 实测机头电动机功率平均值, k W; P , 实测机尾电动机功率平均值, k W, 1 0 . 2 测量方法 按照 9 . 2 条接入功率传感器和纸带记录仪, 记录输送机在采煤机( 刨煤机) 上行和下行割煤时的负 载功率值, 求得输送机负载功率的平均值, 根据公式( 1 1 ) 算出输送机移动煤的总功率。 按照8 条测量并计算输送机单位长度负荷

18、重量, 求得输送机全长上的装煤量, 根据公式( 1 3 ) 算出输 送机的负载指标。 根据机头电动机和机尾电动机的功率平均值, 按公式( 1 4 ) 算出输送机功率分配率。 1 1 检测回煤A和回煤功率 1 1 门判定规则 a . 实测输送机小时回煤量, 普通端卸式输送机不大于实测输送量的3 %, 侧卸式或封底端卸式输 送机不大于实测输送量的2 %0 b . 实测当采煤机停止装煤时, 输送机上煤炭全部脱离机头链轮的瞬间电动机总功率, 计算输送机 回煤功率, 求得回煤指标应不大于本标准规定值, 如表A 1 所示, 计算公式如下: P H= P。 一 P。 。 . . 。 . . . . . .

19、. . . . (1 5) MT / T 4 9 7 一 1 9 9 5 式中: P H输送机的回煤功率, k W; P , a 输送机上煤炭全部脱离机头链轮瞬间的电动机总功率, k W P 。 符号的意义同前。 _P C “ 一了 。 。 。 (1 6) 式中: C H输送机的回煤指标, k W/ m; N H , L符号的意义同前。 1 1 . 2 测量方法 在输送机机尾处. 用人工摧煤, 衡器称重, 收集 1 卜 的下链带回 煤重量, 得出小时回煤量。 用 9 . 2 条方法接入功率传感器和纸带记录仪, 记录采煤机停止割煤时, 输送机上煤炭全部脱离 机头链轮的瞬间电动机总功率值, 按公式

20、( 1 5 ) 和( 1 6 ) 求得输送机的回煤功率和回煤指标。 1 2 检测链条磨损速度 1 2 . 1 判定规则 输送机正常运行三个月后, 实测圆环链立环直边平均磨损量和链环节距 量, 求得链条磨损速度不大于。 . 4 m m 八。 万t , 链环节距伸长率不大于2 . 5 0 0 , 1 0 a , 统计实测输送煤炭总重 计算公式如 卜 : v , = Q . , 。 . , “ ( 1 7) 8 = t 尸 X 1 0 0 , 。 一 (1 8) 式中: v L 链条磨损速度, m m / 1 0 万t ; 二圆环链立环直边平均磨损量, m m; Q输送机实际输送煤炭总重量, 万t

21、; a -链环节距伸长率, %; t -链环使用前的平均节距, m m; t ,链环实测的平均节距, m m. 1 2 . 2 测量方法 a . 任选立环一环为起点, 每隔8 0 m( 或6 0 m, 视铺设长度而定) 再选两立环, 用卡尺测量该三环 直边的磨损外径和节距, 算出链环平均磨损量和平均节距; b实测工作面推进距离、 采高和工作面长度, 算出与原煤容重的乘积, 求得输送机实际输送煤炭 重量。 。 根据公式( 1 7 ) 和( 1 -8 ) , 算出 链条磨损速度和链环节距伸长率。 1 3 检测中部槽中板和摘帮磨损速度 1 3 . 1 判定规则 实测中部槽中板和槽帮的平均磨损量, 输

22、送机输送煤炭的总重量, 求得中型以上输送机中板和槽帮 的磨损速度不大于。 . 7 m m / 1 0 万t o 刀d = 11 0 a ,Q . , , (1 9) 钊 z= 1 0 a ,Q . (2 0) 式中 v o 中 部 槽中 板磨损速度, m m / 1 0 万t ; v 1 2 中 部 槽 槽帮 磨 损 速 度, m m / 1 0 万t ; 。 , 中部槽中 板平均磨损量, m m ; MT/r 4 9 7 一 1 9 9 5 a s 中部槽槽帮平均磨损量, m m; Q , 符号的意义同前 1 3 . 2 测量方法 a . 事先对输送机机头、 机尾处第一节中部槽和机身中部的一

23、节中部槽打好标记, 并记录其中板和 槽帮链道处的原始尺寸; b . 用量具测量打好标记的三节中部槽的中板接口和槽帮端头的链道处磨损深度, 分别算出中板 和槽帮的平均磨损深度, 即为中部槽中板和槽帮的磨损量。 。 . 用1 2 . 2 条求得输送机实际输送煤炭重量。 d用公式( 1 9 ) 和( 2 0 ) 算出中 部槽中板和槽帮的磨损速度。 1 和v = 2 1 4 检测链轮磨损速度 1 4 . 1 判定规则 输送机正常运行三个月后, 实测链轮链窝长度方向的平均磨损量, 输送机输送煤炭的总重量, 计算 单个链轮轮齿的平均磨损量, 求得链轮磨损速度不大于。 . 5 m m / 1 。 万t 。计

24、算公式如下: v,导 , . 。 . . . . . 。 (2 1) 式中 v 输送机链轮磨损速度, m m / 1 0 万t ; a ,输送机链轮轮齿的平均磨损量, m m; Q , 的符号意义同前。 1 4 . 2 测量方法 a , 用专用量具分别测量机头、 机尾链轮链窝的长度尺寸, 取其平均值, 减去出厂链轮链窝长度的 尺寸, 所得差值除以2 , 得单个链轮轮齿的平均磨损量; b用1 2 . 2 条方法求得输送机实际输送煤炭重量。 c . 用公式( 2 1 ) 求得链轮磨损速度。 。 。 1 5 检验输送机与工作面设备配套的合理性 通过安装和实际运转, 检验输送机能否满足采煤机顺利割煤和

25、自开机窝的要求, 能否满足液压支架 和转载机的工作要求。 1 6 事故统计 井下工业试验期间, 按下表统计输送机事故及处理方法, 并计算输送机的事故率和事故影响时间 表 1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事故统计表 事故次数 时间原因处理方法和占用时间 .急计 部件次数 1 链条 中部槽 z 链轮 其他 3 检验人: 负责人: MT / T 4 9 7 一 1 9 9 5 事故率 一 输送机事故总次数 工作面事故总次数 x 1 0 0 %。 二。 。 。 。 。 。 (2 2) 一 事故时间比 一 输送机事故总时间 工作面事故总时间 又 1 0 0 % . . . . . . . . . 1 了 维修统计

26、 井下工业试验期间, 按下表统计输送机维修次数和内容, 统计零部件更换时间, 同时统计整机及零 部件的过煤量。 表 2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维修统计表 维修次数维修时间零部件名称维修内容 更换零部 件时间 过煤量 整机零部件 1 2 3 检验人:负责人: 1 8 井下工业试验检验结果总的判定原则 1 8 . 1 凡本标准规定的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检验的项目中, 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 则判定为输 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检验不合格。 1 8 . 2 如属意外事故或使用管理不当, 造成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单项检验不合格时, 允许处理和更换零 部件后重新试验, 符合本标准规定时, 仍判定为井下工业试验检验

27、合格。 1 8 . 3 井下工业试验期间, 输送机能满足工作面配套设备要求, 输送机事故率不大于 5 5 %, 事故时间比 不大于6 5 %, 零部件维修次数和更换时间在产品规定允许范围时, 判定为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合格, 否 则为不合格。 1 9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检验报告 内容包括: 输送机名称型号、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试验局矿工作面名称、 试验日期、 试验设备描述、 检验项目、 测试仪器名称、 厂家、 编号, 检定结果、 记录表格、 检测项目的判定和总的质量判定、 检定单位 和检定日 期、 检测人员、 审核人、 项目负责人、 检测单位负责人的签字盖章、 检测单位盖章等。 MT /

28、r 4 9 7 一 1 9 9 5 附录A 输送机井下工业试验检测功率判定指标表 表 A1 次 空载指标, k W/ m负载指标, k W/ t 回煤指标, k W/ - 卜_ 气 一 备注 功 半 分 配率 边双链中双链边双链中双链 端卸侧卸 机头尾 敞底封底敞底封底 端卸 侧卸 边 双链中双链封底 两个传 动部 封底 中型 6 3 00 . 3 00. 29 0. 390 . 3 75 . 16 . 46 . 0 一 0 . 01 80 . 0 2 00 . 01 2 1 . 2 5 7 3 00 . 3 50 . 3 30 . 4 5 0 . 4 25 . 36 . 86. 4 重型 7

29、 16/4/ 7O 5 2 %厂 41 / l 4 7 7. 1 0 . 0 2 2 0 . 0 2 40 . 0 1 61 . 2 5 8 3 00 . 5 50 . 5 20 . 6 00 . 5 2/ 7 . 57 . 3 超重型 8 8 0/ 0 . 6 20 . 5 4/7 . 87 5 一 0 . 0 2 6 0 . 0 2 80 . 0 2 01 . 2 5 1 2 0 0/ 0. 67/9 . 07 . 7 注: 表中斜线两侧数值为相应槽宽输送机的判定指标。 单中链愉送机负载指标同中双链输送机负载指标相近, 空载指标为中双链的。 . 8 倍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刮板输送机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国祥、 常育文。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