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7489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Y-T 753-2003 绿色食品 禽肉.pdf.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6 7 . 1 2 0 . 2 0 X 1 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N Y / T 7 5 3 -2 0 0 3 绿色食品禽肉 Gr e e n f o o d -P o u l t r y me a t 2 0 0 3 - 1 2 - 0 1 发布争 . 。 一 J : 2 0 0 4 - 0 3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 布 N Y / T 7 5 3 -2 0 0 3 前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归口。 本标准由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北京国农工贸

2、发展中心 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素英、 陈刚、 谢众、 尤华、 蔡英华。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解释。 N Y / T 7 5 3 -2 0 0 3 绿色食品禽肉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禽肉的定义、 技术要求、 检测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禽肉的鲜肉、 冷却肉和冷冻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往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

3、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 B / T 4 7 8 9 . 2 食品 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 B / T 4 7 8 9 . 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 B / T 4 7 8 9 .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 B / T 4 7 8 9 . 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G B / T 4 7 8 9 . 3 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 B / T 5 0 0 9 . 1 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 B / T 5 0 0

4、 9 . 1 2 食品中 铅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3 食品中铜的测定 C B / T 5 0 0 9 . 1 5 食品中锡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1 9 食品中六六六、 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2 。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 B / T 5 0 0 9 . 4 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1 6 畜禽肉中土霉素、 四环素、 金霉素残留

5、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 B / T 5 0 0 9 . 1 2 3 食品中铬的测定 G B 7 7 1 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 B / T 9 6 9 5 . 1 9 肉及肉制品取样方法 G B 1 6 8 6 9 鲜、 冻禽产品 G B 1 8 3 9 4 畜禽肉水分限量 N Y / T 3 9 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 Y / T 4 7 1 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N Y / T 4 7 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 T 4 7 3 绿色食品动物卫生准则 N Y / T 6 5 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 Y 5 0 2 9 无公害食品 猪肉 N Y 5

6、0 3 9 无公害食品 鸡蛋 S N / T 0 2 1 2 . 1 出口禽肉中二氯二甲毗吮酚残留量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 S N 0 2 8 9 出口禽肉中二甲硝咪哩残留量检验方法 I N Y / T 7 5 3 -2 0 0 3 S N 0 6 7 2 出口肉及肉 制品中己 烯雌酚残留 量检验方法 放射免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 . 1 绿色食品 g r e e n f o o d 见 N Y / T 3 9 1 . 3 . 2 禽肉 p o u lt r y m e a t 活禽屠宰加工后可供食用的整禽或分割禽部分

7、( 不包括禽内脏、 禽骨架) 。 3 . 3 鲜禽肉 f r e s h p o u lt r y m e a t 活禽屠宰加工后, 不经冻结处理的禽肉。 3 . 4 冷却禽肉 在良好操作规范和良好卫生条件下, 活禽屠宰、 冷却、 分割后, 肌肉中心温度达到2 以下, 而不冻 结, 并在加工、 运输、 销售过程中, 肉中心温度始终保持这种状态的肉。 3 . 5 冻禽肉 f r o z e n p o u lt r y m e a t 活禽屠宰加工后, 经冻结处理, 肉中心温度在一1 5 以下的禽肉。 3 . 6 肉眼可见异物 v is ib le f o r e i g n m a t t e

8、 r 产品上有碍食用的杂物或污染物( 如黄皮、 粪便、 胆汁、 绒毛、 塑料、 金属、 饲料残留等) 。 3 . 7 硬杆毛h a r d f e a t h e r 长度超过 1 2 m m的羽毛, 或羽毛根直径超过2 m m的羽毛。 4 技术要求 4 . 1 原料 活禽应来自非疫病区, 健康、 无病。禽的饲养环境、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兽药、 饲养管理应分别符合 N Y / T 3 9 1 , N Y / T 4 7 1 , NY / T 4 7 2 和 NY / T 4 7 3的要求。 4 . 2 屠宰加工 4 . 2 . 1 屠宰 活禽应按 N Y / T 4 7 3 的要求, 经检疫

9、、 检验合格后, 进行屠宰。从活禽放血至加工或分割产品到包 装人冷库时间不得超过2卜 。 4 . 2 . 2 冷却 禽屠宰后4 5 mi n内, 肉的中心温度应降到 1 0 以下。 4 . 2 . 3 分割 预冷后的禽体分割时, 环境温度应控制于 1 2 以下。 4 . 2 . 4 修整 分割后的禽体各部位应修剪外伤、 血点、 血污、 羽毛根等。 N Y / T 7 5 3 -2 0 0 3 4 . 2 . 5 冻结 需冷冻的产品, 应在一3 5 以下环境中, 其中心温度应在 1 2 h内达到一1 5 以下。 4 . 3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鲜禽肉冻禽肉(

10、 解冻后) 组织状态 肌肉有弹性, 经指压后凹陷部位立即 恢复原位 肌肉经指压后凹陷部位恢复慢, 不能 完全恢复原状 色泽表皮和肌肉切面有光泽, 具有禽种固有的色泽 气味具有禽种固有的气味, 无异味 煮沸后的肉汤 透明澄清, 脂肪团聚于表面, 具有固有香味 淤血 淤血面积大于 1 c m , 时 不允许存在 淤血面积小于 1 c m 时 不得超过抽样量的2 % 硬杆毛/(根/ 1 0 k g ) 簇 1 肉眼可见异物 不得检出 注 淤血面积以单一整禽或单一分割禽体的1 片淤血面积计 4 . 4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水分/(%)5 7 7 解冻失水率/(

11、%)( 8 4 . 5 卫生指标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卫生指标 项目 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 ( m g / 1 0 0 g )毛 1 5 汞( 以H g 计) / ( m g / k g )簇 0 . 0 5 铅( 以P b 计) / ( m g / k g )簇 0 . 5 砷( 以A s 计) / ( m g / k g )镇 0 . 5 锡( 以C d 计) / ( m g / k g )镇 0 . 1 氟( 以F 计) / ( m g / k g )镇 2 . 0 铜( 以C u 计) / ( m g / k g )夏 1 0 铬( 以C r 计) / ( m g / k g

12、 )镇 1 . 0 六六六/ ( m g / k g )簇 0 . 1 滴滴涕/ ( m g / k g ) 5 0 . 1 敌敌畏/ ( m g / k g ) o . 0 s 四环素/(mg/kg夏 o . I N Y / T 7 5 3 -2 0 0 3 表 3( 续) 项目指标 金霉素/ ( m g / k g )( 0 . 1 土霉素/ ( m g / k g )( 0 . 1 己烯雌酚/ ( m g / k g )毛 0 . 0 0 1 二氯二甲毗吮酚/ ( m g / k g )( 0 . 0 1 吠喃哩酮/ ( m g / k g )毛 0 . 0 1 磺胺类/ ( m g /

13、 k g )蕊 0 . 1 二甲硝咪哩/ ( m g / k g )( 0 . 0 0 5 4 . 6 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微生物指标 项目指标 菌落总数/ ( c r u / g )镇 5 只1 0 5 大肠菌群/ ( MP N / 1 0 0 g ) 1 o 0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不得检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不得检出 5检验方法 5 . 1 感官检验 5 . 1 . 1 在自 然光下, 观察色泽、 组织状态、 肉眼可见异物, 嗅其气味。 5 . 1 . 2 取2 0 g 禽肉 按G B / T 5 0 0 9 . 4 4 规定的方法评定煮沸后

14、的肉汤。 52 理化检验 5 . 2 . 1 水分 按G B 1 8 3 9 4 规定的 方法测定。 5 . 2 . 2 解冻失水率 按G B 1 6 8 6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卫生检验 5 . 3 . 1 挥发性盐基氮 按G B / T 5 0 0 9 . 4 4 中 有关条文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2 汞 按G B / T 5 0 0 9 . 1 7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3 铅 按G B / T 5 0 0 9 . 1 2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4 砷 按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5 铜

15、按G B / T 5 0 0 9 . 1 5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6 氟 按G B / T 5 0 0 9 . 1 8 规定的方法测定。 NY / T 7 5 3 - 2 0 0 3 5 . 3 . 7 铜 按 G B / T 5 0 0 9 . 1 3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8 铬 按G B / T 5 0 0 9 . 1 2 3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9 六六六、 滴滴涕 按G B / T 5 0 0 9 . 1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0 敌敌畏 按G B / T 5 0 0 9 . 2 0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1 四环

16、素 按 G B / T 5 0 0 9 . 1 1 6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2 土霉素、 金舞素 按N Y 5 0 2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3 己烯雌酚 按S N 0 6 7 2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4 二氮二甲毗咤酚 按 S N / T 0 2 1 2 . 1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5 映喃哇酮 按 NY 5 0 3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6 磺胺类 按N Y 5 0 2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3 . 1 7 二甲硝咪哇 按S N 0 2 8 9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4 微生物检验 5

17、. 4 . 1 菌落总数 按 G B / T 4 7 8 9 . 2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4 . 2 大肠菌群 按 G B / T 4 7 8 9 . 3 规定的方法测定 5 . 4 . 3 沙门氏菌 按G B / T 4 7 8 9 . 4 规定的方法检验。 5 . 4 . 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按G B / T 4 7 8 9 . 3 。 规定的方法检验。 5 . 4 . 5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按 G B / T 4 7 8 9 . 6 规定的方法检验。 6检验规则 6 . 1 抽样方法 6 . 1 . 1 批次: 由同一班次同一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同一批次 6 . 1 . 2 抽

18、样: 抽样按G B / T 9 6 9 5 . 1 9 规定执行。 6 . 2 检验类型 6 . 2 . ,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出厂前, 生产企业均应进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内容包括包装、 标签、 标志、 净含量、 感官、 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几方面, 检验检疫合格并附合格证的产品方可出厂 6 . 2 . 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 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有下 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 N Y / T 7 5 3 -2 0 0 3 a ) 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时; b ) 正式生产后, 原料、 生产环境有较大变化, 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 国家质量

19、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 ) 有关各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需仲裁时。 6 . 3 判定规则 6 . 3 . 1 产品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中的解冻失水率项目 不符合本标准为缺陷项, 其他指标不符合标准 为关键项, 缺陷项两项或关键项一项, 判为不合格产品。 6 . 3 . 2 受检样品的缺陷项目 检验不合格时, 允许按6 . 1 的规定重新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检, 以复检结 果为最终检验结果。关键项目检验不合格时, 受检企业对检测结果如有异议, 经主管部门同意, 允许重 新抽样复检。 7标志、 标签 7 . 1 标志 产品的销售和运输包装上都必须在明显位置标注绿色食品标志, 储运

20、图示标志按G B / T 1 9 1 执行。 72 标签 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 B 7 7 1 8 规定。 8包装、 运输、 贮存 8 . 1 包装 包装应符合 N Y / T 6 5 8 的规定。 8 . 2 运输 应使用卫生并具有防雨、 防晒、 防尘设施的专用冷藏车或船, 不应和对产品发生污染的物品混装, 运 输途中应严格控制冷藏运输温度, 鲜禽肉和冷却肉: 0 0C -4 0C, 冷冻禽肉: -1 8 0C, 温度变化为: 士1 0C e 8 . 3 贮存 8 . 3 . 1 冻禽肉应贮存于一1 8 以下的冷冻库内, 库温昼夜升降幅度不超过 1 0C o 8 . 3 . 2 鲜禽肉和冷却肉 应贮存在一2 0C -4 0 C , 相对湿度8 5 %-9 0 %的冷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