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7584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9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B-T 1161-2003 梗枝筛选机.pdf.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2 5 . 0 8 0 . 9 9 分类号: Y9 9 备案号: 1 2 5 0 2 - 2 0 0 3 q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轻 口 巳 行 业 标 准 Q B / T 1 1 6 1 一2 0 0 3 代替Q B / T 1 1 6 1 一1 9 9 1 梗枝筛选机 Ma t c h s t i c k s c r e e n i n g ma c h i n e 2 0 0 3 - 0 9 - 1 3发布2 0 0 3 - 1 0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Q B / T 1 1 6 1 一2 0 0 3 m 9舌 本标准是 对Q B

2、 / T 1 1 6 1 一1 9 9 1 梗枝筛选机的修订。 本标准与Q B / T 1 1 6 1 一1 9 9 1 的 土要技术差异如下: 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 表述方法按G B / T 1 . 1 -2 0 0 0 的规定进行修改。 增加了 “ 前言” 0 增加了 对使 用说明书的 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轻 工机械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由武汉轻 工 业机械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学明、刘文斌。 本标准于 1 9 9 1 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代替原轻工业部发布的轻工

3、行业标准Q B / T 1 1 6 1 -1 9 9 1 梗枝筛选机 。 Q B / T 1 1 6 1 一2 0 0 3 梗枝筛选机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梗枝筛选机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 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火柴生 产中的梗枝筛选机, 其他改型的 梗枝筛选机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 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 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 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 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

4、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 包装储运图 示标志 G B / T 5 2 2 6 . 1 一1 9 9 6 - C 业机械电 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 B 6 3 8 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 B / T 9 4 3 9 灰 铸铁件 G B 9 9 6 9 . 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 书 总则 G B / T 1 3 3 0 6 标牌 G B / T 1 4 2 5 3 轻工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1 6 7 6 9 金属切削机床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Q B / T 1 5 8 8 . 1 轻工机 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 B / T 1 5

5、 8 8 . 2轻工 机 械 切削 加 工 件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Q B / T 1 5 8 8 . 3 轻工机械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 B / T 1 5 8 8 . 4 轻 工 机 械 涂 漆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Q B / T 1 5 8 8 . 5 -1 9 9 6 轻-1 机械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 产品分类 3 . 1 型号表示方法 H 2 6 0 1口 重大改型序号 ( A, B , C, 设计顺序号 选梗设备分类代号 制梗及梗处理设备分类代号 火柴设备专业代号 型号示例:首次设计生产的梗枝筛选机型号表示为H2 6 0 1 . QB / T 1 1 6 1 一2 0 0

6、 3 3 . 2 梗枝筛选机基本参数见表 表 1 基本参数 项目参数 生产能力万支/ h 4 0 0 梗枝规格 m m X r n m x m m 1 . 8 X1 . 8 X 3 8 选梗斗运动速度m/ min - 4 偏心轮转速r / mi n 4 . 1 7 振动偏心例1 1 2. 7 选梗斗往复距mm 2 2 . 5 振动次数次/ min 3 6 4 电动机k W 1 . 1 4 要求 4 . 1 基本要求 4 . 1 . 1 梗枝筛 选机的制 造应符合G B / T 1 4 2 5 3 的规定,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 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 . 1 . 2 梗枝筛选机结构应合理,

7、并能满足以 下使用性能要求。 4 . 1 . 2 . 1 产品运转时,各部分应运转灵 活、 平稳、无异常响声。 4 . 1 . 2 . 2 产品各润滑部位应润滑良 好, 不应有明显的漏油现象。 4 . 1 . 2 . 3 在正常 运转情况下, 滚动轴承温升不得高于3 5 0C , 最高 温度不得高于7 5 0 C , 滑动轴承温升不 得高于3 0 0 C , 最高温度不得高于6 5 0C o 4 . 1 . 2 . 4 经筛选后的梗枝中的宽片率不得大于5 Y. 0 0 4 . 1 . 3 电气系 统 4 . 1 . 3 . 1 电气系统的电源线端接法和外部保护导线端子应符合G B / T 5

8、2 2 6 . 1 -1 9 9 6 中第 5 章的规定。 4 . 1 . 3 . 2 产品应设有接地端子及短路、过载保护装置,应符合G B / T 5 2 2 6 . 1 一1 9 % 中第7章的规定。 4 . 1 . 3 . 3 产品的电 器控制应安全、 准确、可靠,各电 气接头应联接牢固,并加以 编号,电 线无割断、 擦伤或其他损伤。 4 . 1 . 3 . 4 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 G B / 丁5 2 2 6 . 1 一1 9 9 6中第8 章的规定。 4 . 1 . 3 . 5 电气设 各在按G B / T 5 2 2 6 . 1 一1 9 9 6 中2 0 . 3

9、的 要求进 行绝缘电阻 试验时, 其绝缘电 阻不得小于 1 Mn 0 4 . 1 . 4 安全、卫生 4 . 1 . 4 . 1 产品 不应有对人身和机器造成损伤的部位,对产品外部的主 旋转部位和影响安全的工作部位 应有可靠的防松脱装置及安全防护罩。 4 . 1 . 4 . 2 在正常情况下,其噪声声压级不得大于 8 5 d B ( A) 。 4 . 1 . 5 梗枝筛选机的寿命一般不低于8年。 4 . 2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 4 . 2 . 1 所有材料、 外购件、 外协件 应选择性能可靠的产品, 必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4 . 2 . 2 铸铁件应符合G B / T 9 4

10、 3 9 的 有关规定。 4 . 2 . 3 焊接件应符合Q B / T 1 5 8 8 . 1 的 有关规定。 4 . 2 . 4 机械加工件应符合Q B / T 1 5 8 8 . 2 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文件的 要求。 4 . 2 . 5 主要零件系指偏心轴、轴、左、右连杆等零件,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QB / T 1 1 6 1 一2 0 0 3 4 . 3 装配质量 4 . 3 . 1 产品的装配应符合Q B / T 1 5 8 8 . 3 的 有关规定。 4 . 3 . 2 选梗板上直径3 . 2 m m的小孔被选梗斗 上直径2 1 . 5 m m的 孔内 壁遮盖的 孔数不得 超

11、过2 %. 4 . 3 . 3 上振板两端的位移应相同,其公差为 0 . 6 0 m m. 4 . 3 . 4 选梗部分的主动轴与被动轴线应平行,其平行度公差为 1 . 5 0 m m 4 . 3 . 5 两轴上同 侧两链轮轮齿中心平面应在同 一平面内,其公差为1 . 2 0 m m . 4 . 4 外观质量 4 . 4 . 1 产品 外表面不应有图 纸未规定的凸 起、凹陷、粗糙不平以 及明显划伤和锈蚀。 4 . 4 . 2 零部件结合面的 边缘应整齐匀称, 不应有明显 错位。 4 . 4 . 3 外露焊缝应修理平整。 4 . 4 . 4 产品的 油漆应符合Q B / T 1 5 8 8 .

12、4 的有关规定。 5 试验方法 5 . 1 运转试验 5 . 1 . 1 产品的试验方法按GB / T 1 4 2 5 3的有关规定进行。 5 . 1 . 2 空运转试验不少于1 h ,按下列规定逐项检查。 5 . 1 . 2 . 1 运转性能应符合 4 . 1 . 2 . 1 的规定。 5 . 1 . 2 . 2 目测各润滑部位,应符合 4 . 1 . 2 . 2的规定。 5 . 1 . 2 . 3 当产品达到稳定温度时, 用点 温计测量轴承处温度和温升,应符合4 . 1 . 2 . 3 的规定。 5 . 1 . 2 . 4 宽片率的测定 在筛选后的梗枝中,随机取数3 0 0 0 枝按式 (

13、 1 ) 测算。 F ( Y. . ) =f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式中 F宽片率,% 。 : f -3 0 0 0 梗枝中的 废梗枝数。 5 . 1 . 2 . 5 检查安 全防 护装置应符合4 . 1 . 4 . 1 的规定。 5 . 1 . 2 . 6 按G B / T 1 6 7 6 9 的有关规定测定噪声, 应符合4 . 1 . 4 . 2 的 规定。 5 . 2 电 气系 统的 检测 5 . 2 . 1 目 测电 气系统

14、电 源线端接法、接地端子及短路、 过载保护装置, 应符合4 . 1 . 3 . 1 , 4 . 1 . 3 . 2的规 定。 5 . 2 . 2 目 测和手测各电气接头,应联接牢固,无割断、擦伤或其他损伤。操作启动、停止按钮 4 -6 次,控制系统动作应符合原理图要求, 并安全、 准确、可靠,符合4 . 1 . 3 . 3 的 规定。 5 . 2 . 3 按G B / T 5 2 2 6 . 1 一1 9 %中2 0 . 2 的规定检测保护接地电 路的 连续性, 应符合4 . 1 . 3 . 4 的 规定。 5 . 2 . 4 按G B / T 5 2 2 6 . 1 一1 9 %中2 0 .

15、 3 的规定用5 0 0 V摇表测量其绝缘电R M一端链轮内 侧处两 轴轴线间的距离,m m ; 还另一端链轮内 侧处两轴轴线间的距离, mm. 5 . 4 . 4 两轴上同侧链轮轮齿中心平面的误差测定 将平尺贴在同侧 链轮轮齿面 上, 用 1 . 2 m m的塞尺检测, 应符合4 . 3 . 5 的规定。 5 . 5 按产品使用说明 书的 规定配齐附件。 5 . 6 采用定值和变值量具检测零件加工质量,应符合4 . 2 . 5的规定。 5 . 7 生产能力的测定参照附录A o 6 检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6 . 1 . 1 出 厂检验 每台产品应经质

16、量 检验部门 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出厂 检验按 4 . 1 . 1 - 4 . 1 . 4及 4 . 4 的要求逐项进行。 6 . 1 . 2 型式检验 6 . 1 . 2 . 1 检验项目 为本标准第4 章规定的 全部内容。 6 . 1 . 2 . 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 检验。 a ) 产品在结构上有重大改型时; b ) 产品年累计生产 5 0台时; c ) 停产二年后,恢复生产时: d ) 出 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 . 1 . 2 . 3 凡出口 产品, 每台 均应作型式检验。 6 .

17、2 判定规则 产品按本标准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 则该产品 判为不合格。 6 . 3 用户对产品 有特殊要求时, 可按合同制 造和验收。 6 . 4 仲裁方法 用户与供方对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提交质量监督部门仲裁。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7 . 1 标志 7 . 1 . 1 每台 产品 应在适当的明显位置固定产品 标牌。 标牌的结 构、 规格与技术要求应符合G B / T 1 3 3 0 6 的有关规定。 7 . 1 . 2 标牌上应包括以 下内 容。 a ) 制造厂名称; b ) 产品名称与型号; 4 Q B / T 1 1 6 1 一2 0 0 3 c ) 主要参数; d ) 制造日 期

18、( 或编号) ; e ) 产品标准编号。 7 . 2 包装标志 产品包装标志的基本内容包括。 产品包装储运图 示标志, 应符合G B / T 1 9 1 的规定; 产品包装材料外表面的收发货标志, 应符合G B 6 3 8 8 的规定。 司日 7 . 3 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 书的内 容应符合G B 9 9 6 9 . 1 的规定。 8 包装、运输、 贮存 8 . 1 包装 8 . 1 . 1 产品须经质量检验部门 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包装。 8 . 1 . 2 产品的包装应符合Q B / T 1 5 8 8 . 5 -1 9 % 中第3 章的规定。 8 . 1 . 3 包装箱的 质量应符合

19、Q B / T 1 5 8 8 . 5 -1 9 9 6 中第4 章的规定。 8 . 1 . 4 每台产品 应随机附 带下列文件。 a ) 产品使用说明书; b ) 产品合格证; c ) 装 箱单 。 8 . 2 运输 产品的运输应符合陆路和水路运输及装载部门的有关规定,并按包装箱箱面各种标志进行装运。 8 . 3 A0 ? 存 产品严禁露天堆放或与有侵蚀性的化学物品堆放在一起, 存放每满六个月应开箱检查一次, 必要时 应重新涂油包装。 Q B / T 1 1 6 1 一2 0 0 3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的测定 A . 1 将经过干燥、磨光并 选出短 梗后的 梗枝, 均匀送入本机内, 开机运行, 记录时间T 。按式 ( A . I ) 计算。 Q=K- W - T 。 ( A . l ) 式中: Q 单位时间的产量,万枝/ h ; K 换算数,万枝/ k g ; T -筛选所需时间,h ; W -T 时间内 所筛选梗枝的 重量, k g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