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7848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RS给动物卫生工作者的启示.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章编号: ! “ “ # $ # % ! 加强我国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7 7 ? 1 ? A 6 3 4 0 A B C A A A 1 ? 1 $ % % 9,$ $($) 市拍卖、 个人承包, 从事着与畜禽防疫无关的 “多种经营” 搞 饭吃, 极大地制约了畜禽防疫水平的提高和对畜禽疫病的有 效防制。同时我国的畜牧业大多以分散饲养为主以及农村 乡镇牲畜交易市场开放式经营, 缺乏必要的防疫条件和防疫 管理, 给防疫灭病带来困难, 甚至造成动物疾病的传播和流 行。因此要结合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积极发展设施畜 牧业, 走集约化饲养, 对畜禽饲养场、 牲畜批发交易市场等重 点部位的防

2、疫条件开展全面的审核, 使生产和经营的防疫条 件与国际接轨, 必须加强畜禽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畜牧兽医 站的建设, 健全组织机构, 提高人员素质, 改善设备条件, 保 证经费不足, 使其能够适应在第一线开展防疫灭病的要求, 建立起有效的畜禽疫病安全保障体系, 严格管理牲畜和畜产 品交易市场, 加强防疫监督, 规范流通秩序, 使我国畜禽防疫 和畜禽产品质量能够符合国际兽医卫生的要求, 并从适应入 世要求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高度出发, 巩固畜禽防疫基 础。 ! ! “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动物防疫走向制度化、 规范 化。在基础设施的带动下, 一系列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应急预案得以实施。动物疫

3、病的疫情监测、 防疫免疫、 检疫、 封锁、 隔离、 扑杀和消毒技术措施逐步走向制度化。近年来, 口蹄疫、 猪瘟、 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免疫密度逐年提高, 免疫 范围逐年扩大, 疫情监测工作全面开展, 目前通过国家疫情 测报体系开展监测的动物疫病共“ #种, 为及时发现疫情和 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防疫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面对国内、 国外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新病不断发生, 老病依然流行, 新老病原的毒力和血清型经常发生变化, 需 要通过对有关疫苗生产厂家的技术改造和监督管理, 使其研 制出新的和更有效的疫 (菌) 苗, 同时要加强疫 (菌) 苗及兽药 质量的监督检验和管理, 规范生物

4、制品、 兽药、 诊断试剂的生 产,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 伪劣疫 (菌) 苗和兽药, 确保用药 安全有效。还要加大从事畜禽防制人员的科技教育和培训。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作基础。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 畜禽防疫法律法规, 走上了以法防病的轨道, 有效地防止了 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加强畜禽疫病的防制, 我国也 制定了 动物防疫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 为开展畜禽防疫灭病 提供了根本保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畜禽防疫法律法 规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 还很不完善。目前我国颁布的 动 物防疫法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兽药管理条例 以及一 些不系统的法规和

5、管理方法, 虽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仍与 生产和社会以及国际的要求相差甚远, 需要大大加强。国家 以及有立法权的省、 市、 自治区要把进一步加强畜禽防疫法 律法规建设, 完善畜禽防疫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法律建立突 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 $ % % $年以来, 我国对牲畜实行的免疫标识制度, 为我国 更好地开展免疫、 检疫工作, 为疫情及时反馈提供了条件, 是 我国防疫体系建设的一大进步。通过对牲畜佩戴耳标、 建立 档案, 详细记录动物免疫、 饲养和用药情况, 采取连续编码技 术, 实行一畜一标一号, 为饲养环节全程监管、 疫情信息的反 馈以及我国畜产品的安全和疫情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奠 定了基

6、础。但是, 要达到免疫标识制度的全面实施还有许多 困难, 非法使用免疫标识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 就我国 动物防疫严峻的形势, 必须大力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 实 行免疫目标管理, 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免疫标识的行为, 切实 提高动物的免疫率。同时要完善动物疫情的监测、 报告体 系, 保证疫情快速、 准确上报, 做好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并 把动物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作为当前疫情报送的重要内容 来抓, 严格控制 1 . 7 ) 2 ? ) , ? ,* %* ) F D 7 6 6 ) . ; , 2 A 6 1 ; ? , . ) 1 21 6 S A 1 6 A ) 7 2 7 A, 0 Y,

7、 ! K K !,U U:T “ “ ! / T “ “ $ % ! “ 高佃平,唐青%狂犬病毒Z + Q株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 析GH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T “ “ L, T $ (L) : ! L / T “ % 收稿日期: T “ “ $ # “ $ # “ N (上接! U M页) 才可以杜绝宰后检验中无法检出的许多疾病, 防止一些屠宰 户或食品站无证收购、 无证宰杀现象的发生。在宰后检验 中, 0 Y W 0事件留给我们动物卫生工作者的是做好个人的防 护措施。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物检疫员和动物监督员, 是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直接接触者, 更应该加强做好个人的防 护措施, 认真按照检

8、疫的操作规程实施检疫, 严禁杜绝重收 费轻检疫, 只收费不检疫现象的发生, 坚持屠宰检疫在国家 定点屠宰场与屠宰同步实施, 头、 蹄、 内脏、 胴体对照检查。 检疫是具有行政监督职能的技术工作, 其中包括查证验 物和监督病害动物的无害化处理等; 而监督是以检疫为基 础, 在整个监督过程中都有检疫的参与和渗透, 其中包括抽 检、 补检及对动物产品的鉴定等。 动物防疫法 第L !条第 !款, 即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 督” 。这里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指具体实施 动物防疫法 的畜牧兽医工作站、 动物检疫站、“兽监所” 等。动物防疫监 督机构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的监督是属于行政监督

9、, 就是对 管理相对人执行 动物防疫法 的情况进行的监督。因此不 能将检疫与检疫环节的监督人为地分开, 导致二者衔接的不 密切, 工作中出现脱节, 避免检疫机构只管检疫,“兽监所” 只 管监督的现象发生。不管是检疫站还是 “兽监所” 都有监督 的职能, 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与监督是一个有机的整 体, 检疫与监督不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制 约、 相互依存、 相互监督的关系。必须实行检疫与监督的有 机结合。所以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体系建设, 对确保各个环节 的顺利畅通, 促进检疫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防止染疫畜禽 进入流通, 避免动物疾病的扩散, 保障人民的健康有着重要 的意义。 !

10、加强动物卫生工作者的素质培养,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 0 Y W 0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是对医护人员的大检阅, 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 舍生忘死、 义无反顾地坚守在 战斗的最前沿, 涌现出很多的英雄模范人物, 甚至献出了他 们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英雄壮举最好地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 神圣职责。 从抗击0 Y W 0的斗争中,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必须把职 业道德放在首位, 永远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广大的医务工作 者把职业价值态度、 行为和伦理放在第一位, 对于我们动物 卫生工作者来说, 必须要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那种高尚的职 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做好我们的工作。然而我们

11、当中 有些动物卫生工作者却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 对解剖过的动 物尸体到处乱扔; 不注重兽医方面的公共卫生, 病死动物随 处可见; 不重视对养殖户关于动物防疫检疫知识的宣传; 对 家养的动物或宠物缺乏管理, 甚至不注意防疫检疫, 以至造 成动物疾病的流行和传播。有的甚至置家畜、 禽的自然的、 客观的生长、 生产规律和福利制度于不顾, 为一些养殖户或 顺应养殖户的要求乱开药、 多开药, 使其在饲养过程中大量 使用有毒的物质、 激素产品和镇静剂, 以保持畜禽类的镇静、 减缓紧张和加快长肥, 这样做之后, 所使用的大部分药物都 会转移到消费者的机体之中, 使人类产生了过敏, 对某些抗 生素产生抗药性。

12、因此必须加大落实各种动物疾病的防治 制度和措施, 重点强化重大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动物 卫生工作者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掌握相关的法律 法规, 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提升自身的素质, 养成良好的职业 道德, 保持崇高的敬业精神。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 人类有三分之一的传染病与动物 “共患” 如: 麻疹、 感冒、 结核等。而人类的艾滋病来自于野生 动物, 人类的0 Y W 0病毒源于野生动物, 虽然0 Y W 0病毒以 何种形式传播目前有待于科学的进一步考证, 但是对于我们 动物卫生工作者来说, 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 还要做好保护 野生动物的宣传, 加强对进入流通领域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的检疫, 并制止捕食野生动物的行为。随着国际上越来越高 的提高动物福利制度的呼声, 我们更应该遵守动物的自然生 长规律和生产规律, 把治病救物作为我们动物卫生工作者的 神圣职责。善待动物, 保护人类。 收稿日期: T “ “ $ # “ O # T O O“!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杂 志 Z D ) 2 7 A 7 G 1 ; 2 , 9 1 6 1 1 2 1 A 7 A T “ “ O,T 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