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67993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T 2639.1-199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射试验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 B / T 2 6 3 9 . 1 1 9 9 5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辐 射 试 验 方 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车辆用非金属材料以下简称材料作辐射燃烧试验时所采用的仪器设 备试样制备试验程序测试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几种材料 a ) 任何厚度的单一或合成的硬质材料 b ) 所有粘合的饰面材料 c ) 厚度大于5 m m 的软质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任何厚度的墙壁或天花板即平顶板内顶板的装饰材料软质过滤材 料 2 引用标准 T B / T 2 6 3 9 . 3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火焰蔓延试验方法 T B / T 2 6

2、3 9 . 4 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易熔材料辐射滴落试验方法 3 试验用仪器设备 3 . 1 试验箱图1 和图2 由下列部分组成 箱体由钢板制成下部有一高5 0 m m 的固定开口上部有排烟口箱体壁有约3 0 m m 厚的绝热 不易燃保护层保护层由1 / 8 的蛭石混凝土制成即8 份蛭石1 份钒土水泥也可用等效的 其他保护层 一个配有强迫吸风装置和调节器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与试验箱的排烟口连接 3 . 2 辐射器 辐射器的额定功率为5 0 0 W 辐射器的辐射面是一直径为1 0 0 5 m m 的石英盘盘中的螺旋槽 绕着电阴丝用以加热螺旋槽至少应有6 圈 在距辐射面3 0 m m 的平行

3、平面上辐射器的热流密度应为3 W / c m 2 并应尽可能地均匀 3 . 3 试样支承架图3 和图4 试样支承架由三根角铁制成一个高端为敞开状态的长方形框架呈形支承架两侧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 9 9 5 - 0 5 - 2 3 批准 1 9 9 5 - 1 2 - 0 1 实施 1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铁上焊有固定标记用以测量火焰的长度有时试验需要用到试样护网所以在支承架两侧还 焊有两个固定护网的夹子 试样支承架和辐射器均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试样支承架的平面倾斜4 5低端距试验箱 底板2 5 0 m m 辐射器通过一调节装置可使辐射盘面与试

4、样支承架平面平行间距为3 0 m m 辐 射盘中心线在距试样支承架左右两侧等距离的平面内辐射盘下端终止线距试样低端相距约 4 0 m m 上述整套装置在试验箱中的位置应保证试验箱的垂直中心线通过试样底面的中心 3 . 4 护网图5 由直径3 m m 钢丝制成的护网分两种形式一种用于刚度不足材料另一种用于在试验中 有明显蠕动的材料 试验时护网应放在试样支承架上并保证试样表面与辐射器的辐射面之间的距离符合规 定的要求 3 . 5 两个可移动引火装置 一个为试样下部的引火装置图6 另一个为试样上部的引火装置图7下部引火装置 的喷气部分为一圆弧形其半径1 0 0 m m 有效长度1 8 0 m m 上

5、部引火装置的喷气部分为长方形 其喷气管的有效长度为6 0 m m 喷管的内径为6 m m 其上有直径为0 . 6 m m 的小孔孔间距2 0 m m 燃 气采用丁烷或丙烷气体 每个引火装置均装有一个带精确指示表的阀用以调节气体的流量引燃火的长度约为 1 5 m m 在引火装置的后部有两个固定的点火管可对喷气部分恢复点火 引火装置的调控部分设在试验箱的外部用以在试验过程中调节其与试样间的距离 3 . 6 在试验箱排烟口的中心和4 个对角上布置5 个热电偶镍铬一镍铝镁合金热电偶电阻丝 直径m m另在箱底进气口处水平线上布置5 个热电偶用以测量输出端与输入端的气流温 差并用一记录仪进行记录 3 .

6、7 一块厚2 . 5 m m 不锈钢板尺寸与试样相同 3 . 8 一组法码单位为分克( d g ) 3 . 9 一个计时器 3 . 1 0 一个瓦特表一个可调变压器和一个压力调节器 试样制备 4 . 1 形状与尺寸 试样的尺寸为4 0 0 m m 3 0 0 m m 厚度不得超过1 2 0 m m 试样的翘曲变形不得大于5 m m 表面不 平整时其凹入深度不得大于5 m m 且从底边3 0 m m 处起应有5 0 % 以上的表面是平整的 4 . 2 当实际使用中要求产品为不平整体时应为试验制作特殊的试样但为保证这两种形式 对火反应的效果相同还应按T B / T 2 6 3 9 . 3 铁道车辆

7、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火焰蔓延试验方 法作补充试验 4 . 3 试样数量 每组试样数量至少4 块如材料各向异性或两面不相同时试样数量应加倍制取 T B / T 2 6 3 9 . 1 1 9 9 5 试验程序 5 . 1 试验时试样的燃烧会释放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应引起特别注意 5 . 2 试验的准备 5 . 2 . 1 试验前试样应放置在温度为2 3 3相对湿度为5 0 % 1 0 % 的环境内恒温恒湿直至 试样恒重误差约2 % 5 . 2 . 2 用铜盘热量计对辐射器的热流密度进行调节 5 . 2 . 3 通风量的调节 将不锈钢板放在试样支承架上根据试样的特性放或不放护网将引火装置调离钢板

8、最 远距离起动通风系统 辐射器加热至温度稳定状态约6 0 m i n调节通风量使气体输入与输出端的温差保持 在1 3 0 . 5即在环境温度为1 7 2 5 时热电偶的电压差约为2 . 6 0 . 1 m V而后将不锈 钢板撤出 5 . 2 . 4 使试验箱内热度达到稳定状态 在通风量调节完成之后马上点燃引火装置同时调节焰气流量使火焰高度达到1 5 m m 等待试验箱内的热度达到稳定即以每1 0 m i n 为一周期温差变化不超过1 5 . 2 . 5 备好试验数据记录单见附录A并开动记录仪 5 . 3 开始试验 5 . 3 . 1 将下部引火装置调整好上部引火装置提起打开试验箱门将试样迅速放

9、好并开 始计时迅速将上部引火装置降下保证引火装置上的石棉垫与试样接触良好关好箱门箱 门开启至关闭的时间不得超过1 0 s 在试验过程中不得再打开箱门 从试样放在支承架上开始算起试验应进行2 0 m i n 5 . 3 . 2 试验记录的填写 5 . 3 . 2 . 1 记录试样下面和上面的生焰时间t 1 和t 2 即从试验起至有效起火止之间的时间 注( 1 ) 有效起火是指当试样出现火焰后相应的引火装置在保持1 s 后撤离开此时试样的有焰燃烧持续时间应大于5 s ( 2 ) 计算生焰指数的生焰时间t 1 和t 2 是从试验开始至第一次出现有效起火之间的时间如果试样的某一面未有效起火其时间 为无

10、穷大 试验过程中如要作连续的多次燃烧时在试样每次出现火焰时将相应的引火装置保持1 s 后撤离待火焰熄灭后再将其放置原位 5 . 3 . 2 . 2 记录火焰长度 火焰长度是指从辐射面上端终止线开始至火焰顶端的距离当火焰顶端超过上部的棱边 时火焰长度是指超过试样棱边的火焰实际长度再加2 6 0 m m 辐射面上端终止线与试样棱边 之间的距离 火焰长度的测量以3 0 s 为一个周期 5 . 3 . 2 . 3 记录反映出材料危险程度的其他现象特别是蠕变或熔融有燃或无燃的熔滴以及 试验后有无火焰的残燃试样状态等对试验中发现试样未起火而很快穿透或熔融的材料要 按T B / T 2 6 3 9 . 3

11、铁道车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火焰蔓延试验方法和T B / T 2 6 3 9 . 4 铁道车 辆用材料耐火性能试验 易熔材料辐射滴落试验方法进行补充试验 3 T B / T 2 6 3 9 . 1 1 9 9 5 5 . 3 . 3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记录仪应连续记录试验箱空气输入和输出口的温差记录仪出现 故障时至少每1 5 s 记录1 次温差 5 . 3 . 4 2 0 m i n 的试验完成后取出试样引火装置仍应处于点燃状态 5 . 3 . 5 对同一组的其他试样进行试验时应按第5 . 3 条的要求重复进行必要时对试验箱作 简单的清扫以及更换干净的护网 试验结果和计算与公式 根据试验

12、数据记录单计算每个试样的指数 6 . 1 生焰指数i 的计算 i =1000 15 1000 15 12 tt + 式中t 1 和t 2 是试样的下面和上面的生焰时间以S 为单位 6 . 2 火焰平均高度指数S 的计算 在试验过程中每3 0 s 内火焰达到的最大高度以c m 为单位的总和即总高度除以1 4 0 所得的商 6 . 3 最长火焰指数h 的计算 在试验过程中每3 0 s 所测得的各个最大高度火焰中的最大值以c m 为单位除以2 0 所得 的商 6 . 4 燃烧发热指数C 的计算 根据热电偶在试验过程中测得的温差曲线或按温差值所画出的一条平均温差直线与一 条通过试验前温度稳定点的且与时

13、间轴线平行的直线之间的数学面积S以m i n 为单位 除以1 2 0 所得的商即C = S 1 2 0 4 T B / T 2 6 3 9 . 1 1 9 9 5 图1 辐射试验箱 5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6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图3 辐射器与试样支承架的纵向剖面图 7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图4 辐射器与试样支承架的俯视图 8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用于有蠕动的材料 用于刚度不足而产生变形的材料 图5 辐射试验用护网 9

14、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1 0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1 1 T B / T 2 6 3 9 . 1 - 1 9 9 5 附录 试验数据记录单 补充件 1 2 T B / T 2 6 3 9 . 1 1 9 9 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等效采用N F P 9 2 - 5 0 1 - 1 9 8 5 各种厚度的硬质材料及厚度大于5 m m 的软质材料的辐射 试验方法 1 3 标准资料收藏家易启标准网免费提供十万标准书籍资料下载 会打字、5分钟快速自助建网站易启建站网免费提供建站平台,商业网站1年仅6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