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68176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第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YU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丫D 汀 1 3 7 7 . 1 - 2 0 0 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 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T e s t i n g m e t h o d s o f s e r v ic e a n d p r o to c o l o f p e e r t o p e e r s h o rt m e s s a g e in t e r w o r k i n g b e t w e e n n e t w o r k s P a rt 1 :T e s t in g me t h o d s o f

2、 p e e r t o p e e r s h o rt m e s s a g e in t e r w o r k in g b e t w e e n P S T N a n d P L MN 2 0 0 5 - 0 9 - 0 1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价 言 息产业部发 布 YDI T 1 3 7 7 . 1 - 2 0 0 5 目次 前 言 , , 。 m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3、件 , , , , , , , 一 1 3 缩略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测试环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 1 测试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2 测试的前提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4 .3 测试组合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测试内 容 , 5 5 . 1 业务和协议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5 5 .2 功能测试 , , , , , . . . . . . . . . . . . 3 3 5 .3 连接测试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 YD I T 1 3 7 7 . 1 - 2 0 0 5 前言 本部分是根据我国固定网和移动网短消息业务的相关通信行业标准以及各运营商开展短消息业务的 实际情况制定的。 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含义是指不同运营商网 络中的 短消息终端之间 互相直接发送和接 收短消息。 本

8、部分是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如下: 1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 2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2 部分:固定网与固定网之间互通; 3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 固 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 息互通的测 试方法; 4 . 点对点网 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2 部分: 固 定网和固定网间 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 试方法; 5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 互通协议要求; 6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 互通设备技术要求; 7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设备测试方法; 8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的服务

9、质量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部分是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 信研究院 中国电 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铁通集团公司 本部分主 要起草人: 盛蕾 张大坤王 彦龚双瑾 徐穗 孙立志 刘健民 李振营 祝龙双王桂芝 YDI T 1 3 7 7 . 1 - 2 0 0 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1 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网与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业

10、务和协议测试、 功能测试和连接测试等。 本部分适用于固定网与移动网间 点对点短消 息的业务和协议 互通测试。对于互通双方各自 网内的短 消息的测试方法不包括在本标准中。 本部分适用于实验室环境测试。 对于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有困难的测试项目 可以 在现网环境下进行 测试 。 2 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 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 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 本部分。 Y D /

11、r 1 2 9 0 . 1 - 2 0 0 3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 Y D / T 1 2 9 1 - 2 0 0 3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I WG W I n te r w o r k i n g G a t e w a y MS Mo b i l e S tat i o n S MS C S h o rt Me s s a g e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S MT E S h o rt Me s s a g e T e r mi n a l E q 吻 me n t 4

12、 测试环境 测试结构如图 1 和图2 所示。 互联网关 移动终端 短消息业务中心 ( 固定网) 短消息终端设备 移动 网运营商 固定网运营 商 t 圈,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侧试绪 构示宜( 不撼要第三方网关转接) YD f r 1 3 7 7 . 1 - 2 0 0 5 固定网运 营商 1 注:图中第三方 I WG W 以固网I WGWI 为例。 图2 固定网 与移动网之间 点对点短消息互通倒试结构示意 协要第三方网关转接) 4 . 1 测试配 皿 测试配置包括: 一 固 定网 短消息终端 一 移动网 短消息终端 一 移动短消息系统 ( S MS C ) 一 固网 短消息系统

13、( S M S C) 固 定网互联网 关 ( I WG W) 一 移动网互联网 关 ( I WG W ) 一 测试监视仪表 4 .2 测试的前提条件 多部 ( 为固定网短消 息终端S M T E或固定无线接人终端) 多部 ( 为G S M手机或C D M A手机) 1 套 ( 移动短消息终端归属于此 S MS C ) 2 套 ( 固网 短消息终端S M T E I , S M T E 2 分别归属于S M S C 1 和 S MS C 2) 2 套 ( 其中I WG W 1 与移动网I WG W直接相连, I WG W2 需要 经由 第三方互联网关I WG W 1 转接后与移动网I WG W相

14、连) 1 套 1 台 ( 也可同时在互联网关的终端上监视 ) 测试前各运营商的短消息系统应完成本网内的测试,然后再进行互通测 试。按如图1 和图2 所示的 测试结构图准备相关的测试环境, 同时保证各自 的系统做好如下准备: a ) 互联网 关的代码及测试的路由数据正确配置。 互联网关代码中的 运营商代码的参 考设置为中 国电 信 为9 0 , 中 国 联通 为9 3 , 中 国 移 动为9 5 , 中 国网 通为%, 中 国 铁 通为9 7 ; b ) 各地网 关将等待状态报告的时间 统一设置为4 9 h , 建议各地短消息中心有效期设置的时间比网 关 设置的等待状态报告时间短; c ) 各互

15、联网 关的连接正常并且保持时间一致,误差在 1 。 之内。 4 . 3 测试组合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组合包括: 一固定网( 固定网短消息终端) 一移动网 ( G S M手机) ; YD厅 1 3 7 7 . 1 - 2 0 0 5 一固 定网 ( 固定无线接人终端) 一移动网 ( G S M手机) ; 一固 定网 ( 固定网短消息终端) 一移动网 ( C D M A手机) ; 一固 定网 ( 固定无线接人终端) 一移动网 ( C D M A手机无 其中, 测试终端也可以为模拟终端, 短消息中心也可以为 模拟短消息中心。 根据测试的 需求, 对所选的测试组合完成下述所有的

16、测试项的测试。 其中, 不需要第三方 转接的测 试连接见图 1 , 需要第三方转接的 测试连接见图2 ,并且在测试前第三方互联网关 ( 以固网I W G W 1 为例) 与移动I WG W和固网I WG W2 已 完成互联测试。 对于 经多个第三方互联网 关的情况, 参照下述测试 项进 行测试。 侧试项目 列表见表t o 表 1 测试项目列衰 项目编号测试项目 备注 1 业务和协议测试 1 . 1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题 目 1 . 1 . 1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题 目 1 . 1 . 1 . 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1 . 1 Z 固定网用户

17、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1 . 2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失败应答题 目 l 注之.1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1 .2 2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1 . 3 互联网关连接断题 目 1 . 1 . 3注. 1 固网 】WG WI 与移动 】 WG W 之间的连接断(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 1 .3 .1 . 2 固网I W G W I 与移动】 WG W之间的 连接断( 移动网用户向固 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 一,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 . 1 .3 .2 . 1 固网I WG W 1 与移动I WG W之间

18、的连接断( 固定网用户向 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 1 3.2 之 固网I W G WI 与移动I WG W之间的 连接断(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 . 1 . 4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失败状态报告题目 1 . 1 . 4 . 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1 . 4. 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2 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题目 1 . 2 . 1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题目 1 之注 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 2 . 1 .2 固定网 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9、 1 . 2 2 发送方互联网关接收到失败应答题 目 1 . 2. 2 . 1 第三方互联网 关 ( I WG WI ) 返回失败应答( 移动网用户向固 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2 .2 . 2 接收方互联网关( 固网I WG W2 ) 返回失败应答( 移动网用户向固 定网用户发送短 消息) 1 .2 .2 . 3 第三方互联网 关( I W G WI ) 返回失败应答( 固 定网用户向移动网 用户发送短消息) Y D/ r 1 3 7 7 . 1 - 2 0 0 5 续表 项目编号 测试项目备注 1 . 2 .2 .4 接收方互联网关 ( 移动 I WG W) 返回失败应答 ( 固定网用

20、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 消息 ) 1 . 2 .3 互联网关连接断 题目 1 . 2 .3 . 1 . 1 移动 】 WG W 与固网I WG WI 之间的连接断(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之.3 注.2 移动I WG W与固网I WG W 1 之间的连接断(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一一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 . 2 3 2注 固网I WG W 1 与固网I W G W 2 之间的连接毓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一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 2 .3 . 2 2 固网I WGWI 与固网I WGW2 之间的连接抓 移动网用户向固

21、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 .2 .3 . 3 . 1 固网】 WG WI 与固网I WGW2 之间的连接暇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 一一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2 . 3 . 3 .2 固网I WG WI 与固网I W G W 2 之间的连接毓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一一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 .2 .3 . 4 . 1 移动】 W G W与固网I WG WI 之间的连接断(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一一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 .2 .3 . 4 2 移动I W G W与固网I WG WI 之间的连接断( 固定网用户向移

22、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I 之.4 发送方互联网关收到失败状态报告 题目 1 .2 .4 注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 .2 .4 . 2固定网 用户向移动网 用户 发送短消息 2 .功能测试 2 J 状态报告路由功能测试 ( 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题目 2 注注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2 . 1 .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2 . 2 路由限制功能题目 2 2)路由限制功能测试题目 2 . 2 注 J 移动网向固定网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限制功能测IV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 情况或需要第三方互联网 关转接的情况) 2 . 2

23、 . 1 .2 固 定网向移动网发送短消 息时的路由 限制功能测试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 情况 ) 2 .2 . 2 路由限制功能测试 ( 需要第三方互联网 关转接的情况) 题目 2 . 2 .2 . 1 固 定网向移动网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限 制功能测试 23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题目 2 .3 J 短消 息内容格式转换侧试移动到固定题目 2 .3 . 1 通 短消息内容 格式转换测成一一移动到固 定 ( 不需要 经过第三方 互联网关转接的 悄况) 丫DI T 1 3 7 7 . 1 - 2 0 0 5 续衰 项目编号测试项目备注 2 . 3 . 1 .2 短消息内 容格式转 换测试一 一

24、 移动到固定( 需要经过第三方 互联网关转接的 情况) 2 . 3 2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侧试固定到移动题 目 2 . 3 .2 . 1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固 定到移动 ( 不需要经过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 况) 2 . 3 之 2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固定到移动 ( 需要经过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 . 4 互联网关间的号码传送 3 .连接测试 ( 可选 ) 3 注 请求逻辑应用层连接协议测试可选 3 . 2 终止逻辑应用层连接协议测试可选 5 测试内容 5 . 1 业务和协议测试 5 . 1 . 1 不招要第三方互联网 关转接的业务 5 . 1 . 1 . 1 接收方互联网

25、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1 15 试编号 :1 . 1 . 1 . 1 测试参考: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测试项目: 双方互联网关直接相连的正常流程测试 测试分项目: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测试目 的: 双方I WG W直接相连的情况下, 移动网 用户能够正确发送短消息到固定网用户 测试预置条件: 1 .各网 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 各实体之间的连 接和通信正常。 2 . M S 已登记为移动S MS C归属的用户。 3 . S M T E l 已 登记为固网S M S C I 归属的用户。 测试步骤: l . M S 向S M

26、T E 1 发 送 一条 短消 息, 同 时 记录M S 发 送的 此 短消 息 的 发 送 时间、 内 容、 有 效 期 等。 2 .检查S M T E I 收到的短消息。 3 .检查移动I WG W和固网I WG WI 是否产生成功话单。 4 . 在监视仪表上检查消息流程和消息中的参数。 丫D厅 1 3 7 7 . 1 - 2 0 0 5 续衰 预期消息流程: 移动 网 n v c w 固定 网 IWG WI B口 w公d 预期结果: 1 . 移动I WG W发给固网I WG W 1 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 源网 关代理 S o u r c e - I d ) 、 目 的网

27、 关代碱 D e s t I d ) , 消 息 类型( 为。 表 示 前 转 短消 息) 、 M s g _ I d 、 信 息 格 式( M s g _ F m t ) 、 R e g i s te re d - D e li v e ry( 固 定 取值为 1 表示需要返回状态确认报告)、 有效期 ( V a li d - T i m e )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t e r m i n a l _ i d , 为 8 6 十 移动用户号码) 、 接收业务的号码 ( D e s t t e r m i n a l es id , 为 1 0 6 + 0 + 长途区号十 用户号码

28、)、 消息长 度和 消息内容 ( 提交的短消息) 等消息参数填写正确。 2 .固网I WG W 1 发给移动I WG W 的F o r w a r d - R e p 消息中, M s g 一 与收到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的相同, 并且 结 果正 确( R e s u l t = “ 0 “) 。 3 .固网 I WG W 1 在发给移动 I WG W 的 F o r w a r d消息中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其中源网关代码 ( S o u r c e I d ) 、目的网 关代 码 ( D e s t es I d ) 、 消息类型 ( 为 2 表示状态报告) 、 Ms g _

29、 I d 、信息格式 ( Ms g _ F m t ) 、 有效期 ( V a li d _ T i m e )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_ t e r m i n a l i d , 为 1 0 6 + 0 十 长途区号十 用户号 码) 、目的 终端号码 ( D e s t t e r m i n a l _ id , 为8 6 十 移动用户号码) 、 消息长度和消息内容 ( 按状态报告 消 息 内 容 填 写) 等 消 息 参 数 填写 正 确。 状态 报 告消 息内 容 包 括 M s g - I d ( 为 移动,G W 发 给固 网 I W G WI 的 F o r w a

30、r d消息中 的 M s g _ I d ) 、 状态( S t a t , 为 “ D E L I V R D “ ) 、 目 的终 端号码 ( D e s t t e r m i n a l _ i d , 为 1 0 6 + 0 + 长途区号十 用户号码) 等。 4 . 移动I WG W发给固网I WG W l 的F o r w a r d - R e p 消息中, Ms g-l d 与收到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的相同, 并且 结 果1E 确 ( R e s u lt = “ 0 “) 。 5 . S MT E 1 收到MS 发送 来的短消息, 并且显示的短消息内 容、 发

31、送方号码均与M S 发送的一致。 6 .移动I WG W和固网I W G W I 在收到成功状态报告后, 产生成功话单, 话单内容 ( 话单中应包含话 单序号、 短消息序列号、短消息话单类型、 主叫 用户号码、 被叫 用户号码、 信息长度) 正确。 侧试编号:1 . 1 . 1 2 测试参考: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点对点短消 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测试项目: 双方互联网关直接相连的正常流程测试 测试分项目:固 定网用户向 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测 试目 的: 双 方,G W直 接 相连 的 情 况 下, 固 定网 用 户能 够 正 确 发 送 短消 息 到 移 动网 用 户 YD

32、 I T 1 3 77 . 1 - 2 0 0 5 续衰 测试预置条件: 1 .各网 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 各实体之间的 连接和通信正常。 2 . M S已 登记为移动S M S C归属的 用户。 3 . S M T E I 已登记为固网S MS C 1 归属的用户。 测试步骤 : 1 . S M T E I 向M S 发送一条短消息,同时记录S M T E 1 发 送的此短消息的发送时间、内 容、有效期等。 2 .检查M S 收到的短消息。 3 .检查移动I WG W和固网I WG W 1 是否产生成功话单。 4 .在监视仪表上检查消息流程和消息中的参数。 预期消息流程: 移动网

33、lwc w固定网I W G W1 让 1. _ -o 卜一一 一一 一2 . F o rna r d _ R e p一一卜 f - 3 . F o r wa r d一 一一, M 附4. Forv ard_Rep _ 预期结果 : 1 . 固网I WG W 1 发给移动】 WG W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 源网关代碱 Source-Id ) 、 目 的网关代码 D e s t I d ) , 消息类型 ( 为 。表示前转短消息)、 M s g _ I d 、 信息格式 ( M s g _ F m t )、 R e g is t e r e d - D e li v e ry( 固

34、定 取值为 1 表示需要 返回状态确认报告) 、 有效期 ( V a l i d T i m e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es t e r m i n a l i d , 为 1 0 6 + 0 十 长途区号十 用户号码) 、 接收业务的号码 ( D e s t es t e r m i n a 七 i d , 为8 6 十 移动用户号码) 、消息长 度和消息内 容 ( 提交的短消息) 等消息参数填写正确。 2 . 移动I WG W发给固网I W G W 1 的F o r w a r d - R e p 消息中,M s g - I d 与收到的F o r w a r d消息中的相 同

35、, 并且 结果 正确( R e s u l t = “ 0 “) 。 3 .移动 I WG W 在发给固网 I WG W 1的 F o r w a r d消息中返回 成功的状态报告,其中源网关代码 ( S o u r c e es i d ) 、 目 的网 关 代码( D e s t _ I d ) 、 消 息 类型( 为2 表 示 状 态报 告) 、 M s g _ I d 、 信 息 格 式 ( Ms g _ F m t ) 、 有效期 ( V a l i d _ T i m e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_ te r m i n a l _ i d , 为8 6 + 移动用户号码

36、) 、目 的终端号码 ( D e s t t e r m i n a l一 d , 为1 0 6 十 。 十 长途区号+ 用户号码) 、 消息长度和消息内容( 按状态报告 消 息内 容 填写) 等 消 息 参数 填 写 正 确。 状态 报 告消 息 内 容 包 括M s g _ I d ( 为固 网I W G WI 发 给 移 动 I WG W的F o r w a r d 消息的M s g _ I d ) 、 状态( S t a t , 为“ D E L I V R D “) 、 目 的终端号码( D e s t _ t e r m i n a l _ i d , 为8 6 + 移动用户号码)

37、 等。 4 .固 网,G Wl 发给 移动I W G W的F o r w a r d - R e p 消 息中, M s g _ I d 与收 到的F o r w a r d 消 息中的 相 同, 并 且结 果正 确 ( R e s u l t = “ 0 “) 。 5 . M S 收到S M T E 1 发送来的短消息, 并且显示的 短消息内容、 发送方号码均与S M T E 1 发送的一致。 6 . 移 动I W G W和固 网I W G W 1 在 收 到成 功 状 态 报 告 后, 产 生 成 功 话 单, 话 单 内 容( 话单 中 应 包 含话 单序号、 短消息序列号、 短消息话单

38、类型、 主叫 用户号码、 被叫用户号码、 信息长度) 正确。 YDI r 1 3 7 7 . 1 - 2 0 0 5 5 . 1 . 1 . 2 接收方互联网 关返回失败应答 侧试编号:1 . 1 .2 . 1 侧试参考: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测试项目: 双方互联网 关直接相连的 失败处理流程测试 测试分项目: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 失败应答 ( 移动网用户向固 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测试目 的: 互联网关能够正确处理接收方I W G W返回失败应答的 情况 测试预置条件: 1 .各网 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 关系连接好,各实体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2

39、 . MS 已登记为移动 S MS C 归属的用户。 3 . S M T E I 已登记为固网S MS C I 归属的用户。 4 .固网I WG W 1 没有配置到达S MT E 1 归属的S MS C I 的 路由。 测试步骤: 1 .在MS 上向S MT E I 发送一条短消息。 2 .检查S M T E 1 是否收到短消息。 3 .检查移动I WG W和固网】 WG W1 是否产生成功话单。 4 .在监视仪表上检查消息流程和消息中的参数。 预期消息流程: 移动 网 IWG W固定网 IWG WI移动网 M O W固定网 I WG W I O O O O 1 . F a w a r d .

40、 一州卜1 . F o r w a rd 一一卜 1- 2 . F a w a r d _ R e p _.2 . F o rw a r d _ R e p ,( R e s u lt 二一 9 ),( R e s u lt= “ U “) 阅-3 . F o r w a r d F - 4 . F - r d _ R e p一卜 ( a ) ( b ) 预期结果: 1 . 移动I WG W发给固网I WG W 1 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 源网 关代码 S o u r c e I d ) 、 目 的网关代碱 D e s t I d ) , 消 息 类型( 为0 表 示 前 转

41、短消 息) 、 M s g - I d 、 信息 格 式( M s g es F m t ) 、 R e g i s t e r e d - D e li v e ry( 固 定 取值为 1 表示需要返回状态确认报告) 、有效期 ( V a li d - T i m e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 t e r m i n a l es i d , 为 8 6 + 移动 用户号码) 、接收业务的号码 ( D e s t t e r m i n a l _ i d , 为1 0 6 + 0 十 长途区 号十 用户号码 ) 、 消息长 度和消息内 容 ( 提交的 短消息) 等消息参数填写正

42、确。 Z .若网关可以立即判断路由( 消息流程见上图a ) , 则固网I W G W I 发给移动I WG W的F o r w a r d - R e p 消 息中, M s g- I d 与 收 到的F o r w a r d 消 息中 的 相同, 并 且 结 果 正 确( R e s u lt 为 9 表 示 前转 判 断 错) ; 若网 关 不 能 立即 判断 路由( 消 息流 程见 上 图b ) , 则固 网I W G W 1 发 给 移 动,G W的F o r w a r d Re p 消 息中的 R e s u l t = “ 0 “, 同时固网I WG W I 向 移动I W G

43、 W发送F o r w a r d 消息返回 失败的状态报告。 3 . S MT E 1 不能接收到短消息。 4 . 移动I W G W 和固网I WG W 1 不产生成功话单。 YD/ T 1 3 7 7 . 1 - 2 0 0 5 测试编号: 1 . 1 . 2 . 2 测试参考: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测试项目 :双方I WG W直接相连的失败处理流程测试 测试分项目: 接收方I WG W返回 失败应答 ( 固定网 用户向移动网 用户发送短消息) 测试目的: 互联网关能够正确处理接收方】 WG W返回 失败应答的 情况 测试预置条件 : 1 .

44、各网 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 各实体之间的连接和 通信正常。 2 . MS 已登记为移动S M S C归属的 用户。 3 . S M T E I 已登记为固网S MS C 1 归属的 用户。 4 .移动I W G W没有配置到达M S 归属的S MS C的 路由。 测试步骤: 1 .在S M T E 1 上向MS 发送一条短消息。 2 .检查M S 是否收 到短消息。 3 .检查移动】 WG W和固网I WG W 1 是否产生成功话单。 4 .在监视仪表上检查消息流程和消息中的 参数。 预期消息流程: 移 动 网 1 W Gw 固定 网 twr wt移 动网 IWG W固定网 n v

45、 o wl F i l 叨肚d 2 . F -r d _ R e p ( R e s u l t= “ 9 “) 2 . F a w ard _R ep(R e su lt= “0 “ ) 卡 F u w s r d一叫 卜 ( a ) ( b ) 预期结果 : 1 . 固网I WG WI 发给移动I WG W的F o r w a r d 消息中, 源网关代碱 S o u r c e - I d ) 、 目的网 关代碟 D e s t I d ) , 消 息 类 型( 为。 表 示 前转 短 消 息) 、 M s g - I d 、 信 息 格 式( M s g - F m t ) 、 R e g i s t e r e d _ D e fi v e ry( 固 定 取值为 1 表示需要返回状态确认报告 ) 、 有效期 ( V a li d - T i m e ) 、 源终端号码 ( S r c t e r m i n a l i d , 为 1 0 6 +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