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68401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标准]-HGT3391-1999.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7 1 . 1 0 0 . 0 1 G 5 7 H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化 工 行 业 标 准 染料 ( 1 9 9 9 ) 1 9 9 9 - 0 4 一 2 0发布 2 0 0 0 一 0 4 一 0 1实施 国 家石 油 和 落 七学 二 L局发布 备案号: 2 8 2 5 -1 9 9 9 HG/ T 3 3 9 1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是在化工行业标准 H G/ T 3 3 9 1 -1 9 8 0 直接灰D 的基础上修订的。 本标准与H G/ T 3 3 9 1 -1 9 8 0 的主要差异为: 根据G B 3 8 9 9 . 1 染料产品命名原则

2、规定, 使用了新名称; 各项色牢度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并确定了技术指标; 取消了分光曲线表及分光曲线图。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同 时代替H G / T 3 3 9 1 -1 9 8 0 ,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高邮染料化工厂、 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方增礼、 黄秋霞、 王静文。 本标准 1 9 6 5 年首次发布为化学工业部部颁标准, 1 9 8 0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1 9 9 8年转化为化工行 业标准并重新进行了编号。 中华人 民共和国化 工行业标准 HG/ T 3 3

3、 9 1 - - 1 9 9 9 直接灰6 B R ( 直接灰D) 代替 HG/ T 3 3 9 1 -1 9 8 0 Di r e c t Gr e y 6 B R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接灰 6 B R的要求、 采样、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对硝基苯胺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和 3 - 氨基一 4 一 甲氧基甲苯( 克利西丁) 偶合, 再经重 氮化后和2 - 氨基一 8 - 蔡酚- 6 - 磺酸( 即r 酸) 在碱性介质中偶合, 并经硫化钠还原所制得的直接灰 6 B R。直 接灰 6 B R用于棉及粘胶等纺织品的染色。 结构式 : H ,

4、N ( / es N = N NH 分子式: C , , H2 , O 5 N, S N a 相对分子质量: 5 2 8 . 2 9 ( 按 1 9 9 5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2 3 7 4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 B / T 2 3 7 5 -8 0 直接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G B / T 2 3 8 1 -9 4 染料中不溶物含量的 测定方法 G B / T

5、 2 3 8 3 -8 0 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方法 GB / T 2 3 8 6 -8 0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水分的测定方法 G B / T 3 9 2 0 -1 9 9 7 纺 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X 1 2 : 1 9 9 3 ) G B / T 3 9 2 1 . 3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 试验 3 ( e g v I S O 1 0 5 - C 0 3* 1 9 8 9 ) G B / T 3 9 2 2 -1 9 9 5 纺织品耐汗溃色牢度试验方法( e q v I S O 1 0 5 - E 0 4 :

6、 1 9 9 4 ) G B / T 5 7 1 3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E 0 1 c 1 9 9 4 ) G B / T 6 1 5 2 -1 9 9 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e q v I S O 1 0 5 - X 1 1: 1 9 9 4 ) G B / T 8 4 2 7 -1 9 9 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色牢度氨弧( e q v I S O 1 0 5 - B 0 2 : 1 9 8 4 ) 3要求 3 . 1 外观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19 99 - 04 一 2 0批准 2 0 0 0 一

7、0 4 一 0 1实施 H G / T 3 3 9 1 一1 9 9 9 黑色均匀粉末。 技术要求 直接灰 6 B R的质量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直接灰 6 B R的技术要求 项目指标 色光( 与标准品) 近似一微 强度( 为标准品) , 分 1 0 0 水分含量, %G 5 . 0 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 %蕊 1 .0 细度( 通过 1 8 0 p m筛的残余物含量) , %毛 5 .0 3 染色色牢度 直接灰 6 B R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色牢度应不低于表 2 的规定。 表 2 直接灰 6 B R的染色色牢度 染 色 深 度 耐 光 低 弧 耐洗, 6 0 C 耐水 耐汗渍 耐摩擦

8、耐热压 2 0 0 U 酸碱 变色毛沾棉沾变色 毛沾 棉沾 变色毛沽棉沽变 色毛沾棉沾干摩湿摩变色 1 /12 - 32- 31 - 22 - 33 - 42 - 313 - 42 31 - 23 - 42 32 - 3 3 - 42 - 34 注: 1 / 1 标准染色深度相当于 3 . 5 %( o . w. 0, 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厂以一次拼混的均匀产品为一批。用户以收到的同一生产厂相同批号的产 品 为 一 批 从每 批 产 品 。 % 的 包 装中 采 样, 小 批 e品 采 样数 不 得 少 于“ 个 包 装 。 采 样 时 用 探 管 从 包 装 的 上、 中、 下三部分采

9、样, 注意勿使外界杂质落人产品中。 所采样品 总量不得低于2 0 0 g 。 将所采样品充分 混匀后, 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磨口瓶中, 贴上标签, 注明: 生产厂名称、 产品名称、 批号、 采样 日 期、 地点 及采样者姓名。一瓶供检验, 一瓶用石蜡密封保存备查。 试验方法 5 . 1 外观的测定 采用 目视评定 5 . 2 染色色光和强度测定 5 . 2 . 1 一般条件 按 G B / T 2 3 7 4的有关规定进行。 5 . 2 . 2 染色深度 为 1 %; 染色用 5g 棉纱( 或棉布) , 浴比 1 : 5 . 2 . 3 染液的配制 按GB / T 2 3 7 5中弱碱性染液的

10、规定进行。于五个 3 0 0 m L的染缸中按表 3 规定配制染浴。 H G/ T 3 3 9 1 一1 9 9 9 表 3染浴配制 m l , 染缸编号 12345 0 . 5 g / 5 0 0 m L 标准试样溶液 4 7 . 55 0 . 05 2 . 5 0 . 5 g / 5 0 0 - L 试样溶液 4 7 . 55 0 . 0 1 0 0 g / L无水碳酸钠溶液 11111 1 0 0 g / L 无水硫酸钠溶液 1 0 1 01 01 01 0 加水至总休积 2 0 0 2 0 02 0 02 0 02 0 0 52 , 4染色操 作 按G B / T 2 3 7 5 中

11、有关规定进行。 5 . 2 . 5 色光和强度的评定 按GB / T 2 3 7 4中有关规定进行。 53 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的测定 按GB / T 2 3 8 1的规定进行。 5 . 礴 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G B / T 2 3 8 6 的烘干法规定进行。 55 细度的测定 按GB / T 2 3 8 3的规定进行 5 . 6 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色牢度的测定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按GB / T 3 9 2 。 的规定进行。 耐洗色牢度的测定, 按 G B / T 3 9 2 1 . 3 的规定进行。 耐汗渍色牢度的测定, 按GB / T 3 9 2 2 的规定进行, 耐水色牢度的测定, 按

12、GB / T 5 7 1 3 的规定进行。 耐热压色牢度的测定, 按GB / T 6 1 5 2 的规定进行, 2 0 0 C, 干压。 耐光色牢度的测定, 按 G B / T 8 4 2 7 的规定进行。 6 检 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本标准中3 . 1 -3 . 3 为型 式检验项目 , 3 , 1 和3 . 2 为出厂检 验项目 。 3 . 3 中各项目 在正常生 产时每 年 检验一次。 6 . 2 生产厂检验 直接灰 6 B R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直接灰 6 B R都应符 合本标准的规定。每批出厂的直接灰 6 B R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

13、明书。 6 . 3 用户验收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对所收到的直接灰 OR进行验收, 检验其是否符合本标准的 要求。 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和贮存 7 - 1标志 直接灰 6 B R的包装容器上, 应有明显的标志, 包括: 生产厂名称、 厂址、 产品名称、 商标、 净重、 生产 日 期、 批号和本标准编号等内容。 7 . 2标签 z 3 H G / T 3 3 9 1 一1 9 9 9 每批包装好的直接灰 6 B R产品都应附有一定格式的标签, 其内容包括: 生产厂名称、 厂址、 产品名 称、 商标、 批号、 毛重、 净重等。 了 . 3 包装 直接灰 6 B R装于内衬塑料袋的铁桶内, 每桶净重 4 0 k g , 其他包装可与用户协商确定。 了 . Q 运输和贮存 运输和贮存时应防止日晒雨淋, 防止受热受潮。搬运时应轻取轻放。运输时防止倒置, 避免碰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