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8642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标准]-DB34 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ICS DB34 备案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7752008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 2008-04-03 发布 2008-04-03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发布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育苗技术 1 5 大田栽培技术 3 6 病虫害防治 5 7 采收、贮藏 5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II 前 言 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为规范我省优质、安全葛的种植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

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运来、刘铁兵、田素润、殷俊峰、蒋俊树、刘琴芳、朱静、聂磊、朱帮群。 本标准于2007年4月3日发布。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1 安徽省葛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葛的种植的术语和定义、育苗技术、栽培技术及采收、贮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粉用和药用葛的种植。 2 规范

3、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葛 葛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3.2 葛根 葛根是葛的地下块状茎。 3.3 子根 葛的根状茎,由匍匐的腋芽触地分化萌发

4、膨大而形成,埋入地下后快速萌发不定根,形成幼苗。 3.4 露头 用农具将葛根头部的泥土小心挖开,露出葛根,清除根毛。 3.5 定块 挖开葛根头部的泥,挖的深度为 10cm,将呈水平生长、过于倾斜生长和垂直生长的根块切除,留下 与地面呈 45 度生长而形状(弯曲、开叉不能选)和长势都良好块根 34 条。 3.6 主蔓 葛的种芽所伸长的藤条。 3.7 葛头 要采收的葛根中最大的支葛块,采大留小。 4 育苗技术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2 4.1 种子 选择葛根产量高的优良粉用或药用葛藤作为种子。 4.1.1 种子选择 4.1.1.1 采种时间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5、4.1.1.2 采种的方法 采收葛根时,要同时做好采种工作。采种的原则:应选择葛块呈榄核形,粗0.5cm以上,充分木质 化,皮色光滑,无分叉,节间比较密,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和损伤,生长健壮的中下段(距根部1.5m 以内的藤蔓)藤蔓作为种源。 4.1.2 种子处理 4.1.2.1 种子消毒 先用50左右的温水浸泡30min,再用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或者高锰酸钾200倍浸种10min, 然后用清水洗净。 4.1.2.2 种子催芽处理 葛种应及早进行催芽,打破葛芽的休眠状态,避免葛条曝晒,催芽时间在冬至前后最佳,催芽方法 主要有两种: a)土埋催芽,以十条葛蔓为一捆,将其平放于田中,放置的

6、深度为10cm左右,然后覆盖一层沙壤 土,保持土壤湿润,观察出芽与否,选择发芽良好的种苗。 b)阴凉催芽,将葛条绑成一捆,放置于阴凉地,注意观察,防止水分散失。 上述两种方法都要经常检查,尽量保持葛条湿润,使葛条正常发芽。催芽时间需要1520天。 4.1.3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大寒至立春之间,播种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温度在1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 4.1.4 播种方法 将选择好的葛藤条, 以一个枝芽为一颗种, 将芽节切成长610cm的小段, 芽节下端67cm, 上端3 4cm。切口一定要平整,上口用油漆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稍为倾斜插入苗床,并注意腋芽眼朝上,插 苗的规格3cm3cm,插的深度以枝

7、芽刚好平贴土面为准,插前,一定要将土壤充分淋湿,以免在插时擦 伤葛蔓的表皮。 4.1.5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育苗方法有两种: a)压藤育苗:利用已栽种五个月以上的葛藤就地进行压藤育苗,将栽种葛的藤从基部起每隔一节 用土压上,待其长出小葛根后将两头切断,使其长出新藤后育成一株葛苗。 b)扦插育苗:利用良种葛的藤来进行扦插培育成苗。 4.2 育苗 4.2.1 苗圃选择 葛的苗圃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土壤深厚(70cm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 以中性土壤最好。苗圃四周无竹木荫蔽,无畜禽危害。 4.2.2 苗床准备 4.2.2.1 整地 育苗地经犁翻晒白, 充分打碎坭团, 除净杂

8、草和草根, 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1.5 kg2.5kg。 畦面整平整细后再用50%多菌灵(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药液喷苗床消毒,减少 立枯病和炭疽病等危害。 4.2.2.2 起畦 起畦宽120cm150cm、高30cm40cm,沟宽40cm左右,畦面呈龟背形,在苗圃四周开排灌沟。 4.2.2.3 防寒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3 主要应用薄膜进行防寒:用200cm左右的竹片或小竹条,在苗床上插成拱形,每隔35cm左右插一根, 然后覆盖农膜;或将苗床全面覆盖成拱形,四周用土砌底压实。 4.2.3 苗圃管理 4.2.3.1 水分 播

9、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前期的湿度可以大些,如土壤干燥57天再淋水一次,淋用水应符合 GB 5084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但是在后期,要控制水份,宜保持半干半湿的状态。 4.2.3.2 防寒与保温 先平铺地膜保水增温,待腋芽萌发长出葛藤时改建成平顶小拱棚,保持苗床湿润,注意放风降温。 当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时,撤膜炼苗。一般大约在芽节扦插半个多月后可见腋芽萌动生长,两个多月 后可见到新生根。当温度高于30时,将薄膜及时揭开,防止葛苗烧伤或徒长。 4.2.3.3 除草 用人工除草,禁止使用除草剂。 4.2.3.4 种苗出圃 葛苗出圃标准: a) 芽眼伸长不超过4cm,生长矮壮。 b) 无病虫危害,无

10、伤口,苗的叶无黄化、卷叶和落叶,与地面接触部分发黑的苗不能出圃。 c) 没有新根长出或者根系生长的长度不超过1cm。 4.2.3.5 起苗包装 起苗时,直接用手将葛苗拔起,若发现有新根长出,种植早熟葛不抹除新根,种植迟熟葛要抹除新 根,迟熟葛的形状及产量较为理想。放置时,注意芽方向一致,平放,依次排叠整齐。自起苗到种植的 保存时间不超过3天。 4.2.3.6 运输 运输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严重振荡,防止损坏嫩芽。晴天或高温天气要遮阴运输, 同时注意堆放不能过厚,避免葛苗发烧,影响栽培成活率。 5 大田栽培技术 5.1 种植 5.1.1 选地 应符合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

11、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规定的技术条件。 应选择光照资源充足、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的的缓坡耕地或荒山、荒坡,土壤的pH值在6.07.0, 土层疏松,土层厚度达80cm以上,每年3-5月份应有水源有保证,排灌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立地条件。 5.1.2 土壤消毒及改良 使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或者多菌灵400倍进行土壤的初步消毒,减少土存病菌的数量,同时每667平 方米使用石灰、粉碎的农作物秸杆50kg进行土壤的改良,增加土壤的疏松性。 5.1.3 整地、起畦 5.1.3.1 整地 整地要精细,要及早整地,使种植沟内土壤充分风化,提高土壤肥力。整地时要实行多犁多耙,使 坭团细碎、土层疏松。 5.1.3

12、.2 起畦 畦宽100cm110cm,高50cm60cm,沟宽50cm60cm,土墩建在畦的中间。 起土墩的标准是:直径为30cm,高度为20cm,并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用黑色薄膜袋装,土墩建好 后,用黑色的地膜将土墩全部覆盖,以防种植前土墩长草,在葛田的四周挖排水沟,沟深60cm、宽40cm。 5.1.4 施足基肥 基肥以沟施为主,离葛种植点 40cm 处起沟施用,施肥量:每 667 平方米施土杂肥 750kg(施用时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4 要充分与泥土混合),15:15:15 三元复合肥 15kg,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不施含氯肥料,肥料施用位 置距离主根

13、20cm 以上。 5.1.5 定植 5.1.5.1 定植时间 一般在四、五月份雨季来临前,气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种植。 5.1.5.2 种植规格 按每667平方米种1000株左右,株距为60cm-70cm。种植的位置在畦面的中间或者靠近沟边。 5.1.5.3 定植方法 在土墩上打一个直径为3cm的洞,将种苗稍为斜插,深度以葛芽刚好贴地面为准,定植完毕,淋足 定根水。 5.2 田间管理 5.2.1 土壤管理 春秋两季结合追肥, 各中耕一次。 前期主要将穴内杂草除净, 还要结合浅松穴土。 在块根膨大期间, 尽量减少用农具在穴盘附近除草及松土,实施人工拔除,禁止使用除草剂。 5.2.2 查缺补苗 在

14、葛苗移栽以后,要及时检查成活情况,没有成活的,要尽快补栽。补栽时及时挖除死亡植株,并 按5.1.2的规定进行土壤杀虫和消毒,补栽葛根袋苗。 5.2.3 施肥 5.2.3.1 施肥原则 葛根施肥应按照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的规定进行。 葛种植宜在苗期至6月中旬及时追肥促苗快长。葛苗移栽成活以后,要及时追施一次提苗肥,时间 大约在葛苗移栽后半个月左右,以施用含有氮肥为主的有机质肥料,配施少量的磷钾肥。6月中下旬以 后,以含有磷、钾为主的有机质肥,配施少量的氮肥,实行重施为主。 5.2.3.2 施肥种类 主要适用有机肥,适时补充少量无机化学肥。无机化肥主要用作追肥,钾肥应使用硫酸钾

15、。 5.2.3.3 施肥的次数、数量与方法 a)葛苗长至20cm时,结合选留主蔓后勤施、薄施。以淋施腐熟的人粪尿为主,第一次以腐熟的人 粪尿30kg兑清水500kg稀释淋施,或者用(0.30.5)%的尿素水喷施,每隔(710)天追肥次,直 到苗开始上架。上架后,每667平方米施用15:15:15复合肥15kg,加硅钙镁肥l0kg。 b)6月中下旬,结合定根块肥重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机肥500kg,硫酸钾 复合肥20kg,硅钙镁肥25kg。 c)8月下旬可采收早熟葛上市,每收一次,应该及时补充肥料,每株施用0.050.1kg复合肥。 5.2.3.4 施用方法 肥料施用的位

16、置距离主蔓30cm以上。前期开沟淋施或者开穴淋施,深度在1015cm,后期开沟或者 开穴干施。深度在1520cm。干施时要充分混合土壤。施用于株与株之间的中部位置,而且每次施肥的 位置不要重复。 5.2.4 引蔓整蔓 5.2.4.1 选留主蔓 葛生长宜选留主蔓,若主蔓顶芽受损,则选择最近顶部所分生出来的侧蔓作为主蔓,在选择主蔓的 同时,及早将所有的侧蔓抹掉。 5.2.4.2 引蔓上架 当葛苗生长至50cm80cm时,及时引蔓。引蔓的方法:在在两株葛苗中间、距离每株苗30cm斜插一 支尾径3cm5cm、高250cm300cm木杆或竹杆,相邻两行的竹竿交叉为“人”字形,在上面放一根长竿, 食品伙伴

17、网http:/ DB34/T 7752008 5 用绳索捆绑固定,再把葛藤引上架。搭架的时候要注意插稳插实,捆紧。引蔓上架,引蔓的方向从右向 左。引蔓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 5.2.4.3 整枝 葛苗长至150cm高时,应把侧蔓全部摘除,藤蔓长到200cm左右时,剪去顶芽。 主蔓超过400cm长后(已经形成直径60cm球形),用人工切除弱蔓、过密蔓、病虫蔓等多余的藤、 叶,同时,喷施多效唑,用量是每667平方米用8g10兑水20kg,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直至白露 前后停止喷施,用包装带将主蔓绑在支架上固定主蔓,固定时间在6月中下旬,即第一次定根之后。 在下一年开春后,要及早修剪,

18、每株葛只能保留2-3条藤蔓培养形成主蔓,100cm以内不留侧蔓。 5.2.5 露头、定块、松土除草 5.2.5.1 第一次露头 葛苗生长至200cm左右,实施露头,露头最好在雨后进行,挖土深度不超过10cm。 5.2.5.2 定块 当葛苗长有400cm长,葛块根直径约有1.5cm时,实行定块。已留的块根中,定块应包含大、中、小 三种规格,最好品字形布置,并将选定的块根表面上的须根全部切除,用小刀贴住葛根的表面切平,不 能用手撕。 在定块根操作时, 要做完一株迅速回一株土, 并且要及时补充水分。 定块的时间最好在晴天、 无风的下午进行。 5.2.5.3 第二次露头 定块23个月进行第二次露头,

19、挖土的深度为15cm, 同时切除块根上分生的粗根, 完成后迅速回土, 并及时补充水分,定根的时间选择在晴天、无风的天气。 5.2.5.4 松土除草 没有采收过早葛的植株,应及时松土,深度为30cm以上,注意不要伤及葛块根。进入雨季后,要适 时中耕除草,培土清沟及时排出积水,并保持排水畅通。 中耕除草一般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23次。 6 病虫害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葛的病害以锈病、枯萎病、叶斑病等为主;虫害以蛞蝓、天牛、红蜘蛛、金龟子、地老虎等为主。 葛的病害防治方法见表一,虫害防治方法见表二。 7 采收、贮藏 7.1 葛根采收 7.1.1 采收期 葛根

20、一般在每年的11月次年2月成熟,优质葛根以23年生收获为好。 7.1.2 采收方法 7.1.2.1 早葛根采收方法 8月份开始可提前采收早葛根上市,选择葛头,将其挖开,用刀具离蔓头23cm处切断,由于葛株 茎藤韧性较强,切勿将块根强行扭断,要用剪刀将大块根从茎基部剪断,以免伤及其它留用的块根和须 根,同时不要弄伤本身葛根的表面,除净泥土、葛头须根和杂物,采收时间最好安排在晴天进行。 采收后同时可以施放一些越冬基肥,然后覆平泥土。 7.1.2.2 后期葛根采收 在中秋节后葛的叶片开始发黄变硬,此时可逐步进行采收。采收时原株挖起,注意不要伤及表面, 采收的方法依据采收后的去向而分成两种不同的采收方

21、法: a)市场销售。采收后即进入市场销售的葛根,采收时葛根头与葛根的尾部各留1厘米切平,二只葛 根的交叉处应贴住葛头根部表面切平。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6 b)采后贮藏。用于贮藏的葛根,采收要注意主葛根分叉处留2cm长,葛根头部留4cm,尾部留5cm。 7.2 分级 葛根按下表分级 级 别 规 格 一级品 块根重0.5kg2kg之间,葛根形呈榄形,表皮黄净,无分叉,须根少,无伤口。 二级品 重2kg以上,葛根形呈榄形,表皮黄净,分叉少,须根少,无伤口。 级外品 重0.5kg以下或者0.5kg 以上不呈榄形,表皮黑色且须根多,有伤口。 7.3 葛根贮藏 一般采用

22、黄泥埋藏的方法。 7.3.1 贮藏地方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无积水,通风透气地方贮藏。 7.3.2 贮藏前处理 7.3.2.1 葛根选择 剔除病变、有伤口的葛根和残次葛根,留下质量好葛根进行贮藏。 7.3.2.2 黄泥土的准备 准备黄泥土,不宜太湿,将黄泥中的杂草、杂质挑出,然后把黄泥土碾成粒粉状,作葛根覆盖用。 7.3.3 堆藏的方法 7.3.3.1 堆藏坑标准 坑宽度大约120cm左右,坑距40cm,每一坑放置葛根的高度为100cm左右,长度按照实际而定。 7.3.3.2 防治白蚁 在选择贮藏地方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白蚁的洞穴,并及时将其毁掉,在每一贮藏坑的底部放置薄 膜,防止白蚁为害。 7

23、.3.3.3 放置的方法 先在底部放置5cm厚的黄泥,然后把葛根放在黄泥面上,一层对放两排,每一排的宽度为50cm,其 中,两排之间留20cm的空间。放置时,葛根头向外,排列要整齐,而且每隔200300cm留一个1015cm 宽的空间。一排放置完毕后,再放上2cm厚的黄泥,以填满葛根与葛根之间的空隙为准。每放置好一层 后,用黄泥浆将葛根头部密封,在放置好最后一层后,用黄泥浆封顶,厚度为5cm,在顶部每隔1m留一 个气孔。最后用直径为1015cm的铁筛网封好通风孔。 7.3.4 贮藏管理 7.3.4.1 水分管理 在贮藏葛根过程中应保持相对湿度为3540%,如外层黄泥变白,并且有裂的时,要及时补

24、充水分, 用水应符合GB 5084标准规定的指标,从顶部用花洒头进行喷淋,以黄泥土刚好湿润而没有多余水分流 出来为宜。 7.3.4.2 温度管理 葛根贮藏适宜温度是1820。在气温下降时,可以增加覆盖物保温;如气温过高,要及时通风散 热。 7.3.4.3 其它管理 要经常检查葛根,发现有腐烂的葛根时,及时将其清除,之后用杀菌剂对感病位置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病菌的蔓延。 要求尽量少人员进入贮藏场所。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7 附表一:葛主要病害及防治 病害名称 防治方法 锈病 a)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园的排水,防止葛园积水,同时要多施有机质,增施磷、钾肥,提高葛的

25、抗 病性。 b)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降低病源基数。 c)药剂防治。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40多 硫悬浮剂 400 倍液,50硫磺悬浮剂 3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90敌锈钠可湿性 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10 天喷一次,连喷 23 次。 立枯萎病、 炭疽病及霜 霉病 a)种苗处理。选种时避免选用带病原菌的葛种苗,已选用的葛种苗,要实行严格的消毒,用2.5%适 乐时3000倍浸种2030分钟(min)。 b)土壤消毒、改良处理。每667平方米宜用粉碎过筛农作物秸杆25kg、石灰25kg,将两者拌

26、匀撤施并 与混匀。 c)加强水肥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搞好田间排水,改善植株间的通透性可减少炭疽病发生。实 行严格的轮作制度,轮作时间3年以上。 d)药剂防治:发病时可喷洒 30氧氯化铜悬浮剂 600 倍液,加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 或 70甲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加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 1000 倍液、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500 倍液,隔 10 天次,连续防治 23 次。 叶斑病 a)越冬管理时除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原。 b)增施磷、钾肥可有效预防叶斑病发生。 c)叶斑病发生时喷 1:1:100 波尔多液,每

27、隔 7 至 10 天一次,连续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食品伙伴网http:/ DB34/T 7752008 8 附表二:葛主要虫害及防治 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蛞蝓 出苗嫩芽期,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每 667 平方米苗床用量为 5 kg7kg) ,喷洒灭蛭灵 90 倍液(每 667 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 75 kg)或施用 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 667 平方米用药 0.5 kg0.6 kg, 拌细砂 5 kg10 kg,均匀撒施) 。用药时间最好在雨后或傍晚。施药后 24 小时内如遇大雨,药粒易 冲散,需酌情补施。 天牛 a)人工捕捉成虫,在46月份晴天中午检查葛蔓,发现成虫要及时进行捕杀。

28、b)刮除虫卵,在68月份加强葛园的检查,特别是曾被天牛吃过的地方,如有虫卵,立即铲除。 c)药物治疗,在葛蔓呈肿瘤状的地方,注入 500 倍的敌敌畏毒杀。 红蜘蛛 a)保护天敌。如捕食性螨、捕食性蓟马、草蛉等。 b)生物防治。利用大蒜、洋葱、丝瓜叶、番茄叶的浸出液制成农药听喷施。 c)药液防治。20%三氯杀满醇 1600 倍液或螨克 1500 倍液喷雾。 金龟子 a)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农这家肥。 b)利用金龟子具有假死性的特点采取人工捕捉成虫。 c)幼虫在为害期用敌敌畏(10002000)倍液或10%吡虫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或者灌杀。 地老虎、蛴螬 a) 前作收获后

29、及时清园,消灭田间杂草,消灭卵和幼虫寄生场所。春翻地时耙耱杀卵。 b)利用成虫趋化性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红糖6份,白酒1份,醋3份,水10份,加少量敌百虫配成 诱杀液,用盆盛放田间诱杀成虫。 c)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物防治的适期。可 用5%抑太保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 土蚕,黄蚂蚁 a) 开挖种植沟时就要人工捕杀土蚕。 b)施底肥回填土时,可选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施入土壤毒杀。 蚜虫、天蛾、 叶钾食叶类虫 害 a) 蚜虫可用600倍的乐果药液喷杀或氧化乐果800倍药液防治。 b)天蛾、叶钾食叶类虫害,可用敌杀死1500倍药液防治。 食品伙伴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