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68757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标准]-SJT11130-1997.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31 . 0 2 0 , 95 备案号: 6 9 9 一1 9 9 7 IIi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子 行 业 标 准 S J / T 1 1 1 3 0 一1 9 9 7 编织设备通用规范 G e n e r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b r a i d i n g e q u i p me n t 1 9 9 7 - 0 9 - 0 3 发布1 9 9 8 - 0 1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参考有关电线电缆国家标准、 国外编织设备产品样本, 并根据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各研制单位的意见制定的

2、。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西北机器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马永祥、 郭继祥、 郝恭。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子 行 业 标 准 编织设备通用规范 S J / T 1 1 1 3 0 一1 9 9 7 Ge n e r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b r a i d i n g e q u ip me n t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编织设备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编织直径不大于6 0 m m电线电缆屏蔽层的编织设备。 弓1 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

3、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标准出版时, 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 能性 。 G B 2 9 0 0 . 1 0 - 8 4电 工名词术语 电 线电 缆 G B 5 0 2 3 . 5 -8 6额定电 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聚 抓乙 烯绝缘电 缆( 电 线) 屏蔽电线 G B 5 0 8 0 . 7 -8 6设备可靠 性试验 恒定失 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 的验证试验方案 G B / T 1 3 3 2 5 -9 1机器和设备辐射的 噪声 操作者 位置嗓声测量的本准则( 工程级) S T / T 1

4、 4 2 -1 9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通用规范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编织 b r a id i n g 用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在导体或绝缘层等元件上编织成有网状图形的过程 ( G B 2 9 0 0 . 1 0 -8 4中4 . 1 . 1 8 ) 3 . 2 编织 节距 l a y o f b r a i d i n g 一个编织元件 形成的一个完整 螺旋的轴向 长度。( G B 2 9 0 0 . 1 0 -8 4 中3 . 2 . 1 0 ) 3 . 3 编 织覆盖率p e r c e n t a g e o f b r a i d in g c o v e r a g

5、 e 编织材料覆盖表面积与编织层总表面积之百分比。( G B 2 9 0 0 . 1 0 -8 4中3 . 2 . 1 1 ) 要求 4 . 1 使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1 9 9 7 - 0 9 - 0 3 批准1 9 9 8 - 0 1 - 0 1 实施 一1 一 S I / T 1 1 1 3 0一1 9 9 7 编织设备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 环境温度: 5 一4 0 1 C; b ) 相对湿度 不大干 9 0 %; c ) 供电条件: 交流3 8 0 V士3 8 V , 5 0 H : 士1 H z o 4 . 2 外观 编织设备的外观应符合S J / T 1

6、 4 2 -1 9 9 6中4 . 3 的规定。 4. 3结构 4 . 3 . 1 各固定部位不得有松动现象。 4 . 32 传动应灵活、 平稳, 动作应准确、 协调。 4 . 3 . 3 离合器动作应可靠, 离合器手轮上应有指示旋转方向的标志。 4 . 3 . 4 编织设备应有记录编织长度的装置。 4. 4精度 4 . 4 . 1 主轴及各传动轴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均应不大于0 . 0 5 m mo 4 . 4 . 2 各传动轴的轴向窜动均应不大于0 . 0 4 m ma 4 . 4 . 3 曲线盘与主轴的同轴度误差按表1 规定。 表 1 曲线盘直径同轴度误差不大干 镇8 0 00. 1 8 0

7、 0- 1 2 0 00. 2 1 2 0 0 -20 0 00. 4 口 . 5 使用性能 4 . 5 . 1 锭子转速和放丝张力均应可调, 其调整范围按表2 , 具体数值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4 . 5 . 2 编织节距的调整应满足编织覆盖率的需要, 其调整范围按表 2 , 具体数值在产品标准 中规定。 表 2 编织层最大直径 们 1幻1 锭子转速 r / mi n 放丝张力 N 编织节距 几 】m 69 0一 1 1 00一 1 5 3 - 3 5 2 08 0一 1 0 0 0一 1 55 一 5 0 6 025 一 4 0 0一 2 02 0 -2 3 0 4. 5. 3 4. 5.

8、4 4. 6 4. 6. 1 装置 。 4. 6. 2 4. 6. 3 编织覆盖率应不小于 8 5 %0 当锭子上的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用完或被拉断时应能自动停机。 安全性 编织设备的高速旋转部位和外露危险部位应设有防护罩、 防护挡板或防护栅栏等防护 编织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并有接地标志。 在测试电压为5 0 0 V时, 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 Ma o RUT 1 1 1 3 0 一1 9 9 7 4 . 6 . 4 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应能承受交流 1 5 0 0 V耐压试验 l min 。 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4. 7噪声 编织设备辐射的噪声声压级按表 3 0 表

9、3 编织层最大直径 mm 噪声声压级 d B( A) 不大于 68 0 2 0 9 0 6 0 1 0 0 4 . 8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 MT B F ) 的下限值 G 2 . 应不小于1 5 0 0 h . 5 试验方法 5 . 1 外观检查 用目 测法检查编织设备的外观。 5 . 2 结构检查 手动检查编织设备的结构。 5 . 3 精度检查 5 , 3 . 1 将百分表置于工作台面上, 表头触及主轴或传动轴的母线, 转动主轴或传动轴, 测量主 轴或传动轴的径向圆跳动。 5 . 3 . 2 将百分表置于工作台面上, 表头触及传动轴的台肩面。 往返拉动传动轴, 测量传动轴的 轴向窜动。

10、 5 . 3 . 3 将百分表置于主 轴上, 表 头触及曲 线盘直 径, 转动主轴, 测量曲 线盘与主轴的同轴度 5 . 4 使用性能检查 5 . 4 . 1 用转速表测量锭子转速, 用张力计测量放丝张力。 5 . 4 . 2 随 机抽取一 段已 编织的电线电 缆, 用 卡尺测 量编织节距, 然后按G B 5 0 2 3 . 5 -8 6 中 8 . 5 给出的公式( 见公式 l 和公式2 ) , 计算编织覆盖率。 、 , 二 兴 (1 + ( a n ) 2 ) 1/ 2 K=( 2 K , 一K 子 ) x 1 0 0 ( 1 ) ( 2 ) 式中: K-编织覆盖率, %; K f- 单向

11、 覆盖系 数; 扭锭子总数; n -1 4 锭根数; d 金属丝单丝直径, m m: S .1 / T 1 1 1 3 0 一1 9 9 7 I -编织节距, m m; D编织层直径, mm . 54 . 3 编织过程中用剪刀将金属丝或非金属纤维割断, 检查自动停机功能。 5 . 5 安全性检查 5 . 5 . 1 用目测法检查有无防护装置、 保护接地和接地标志。 5 . 5 . 2 用5 0 0 V摇表测量电源输入 端与机壳之间的 绝缘电 阻。 5 . 5 . 3 用额定容量不小于 5 0 0 V A的高压试验台, 在电源输入端与机壳之间施加 1 5 0 0 V电 压, 进行 I min的耐

12、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断开 5 0 V以下的低压电路。 5 . 6 噪声检查 按G B / T 1 3 3 2 5 规定进 行噪声 检查。 5 . 7 可靠性试验 进行现场可靠性验证试验。 按G B 5 0 8 0 . 7 -8 6 中第5 章规定的定时( 定数) 截尾试验方案 5 : 7 进行, 截尾时间为 1 . 4 6 m .截尾失效数为3 , 具体试验方法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检验规则 6 . 1 检验分类 6 . 1 . 1 编织设备的检验分为: a ) 定型检验; b ) 交收检验; c ) 例行检验。 6 . 1 . 2 各类检验的适用范围为: 6 . 1 . 2 . 1 定型检验适

13、用于: a )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 ) 老产品改进设计后定型时; c ) 产品停产三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 国家或上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定型检验的要求时。 6 . 1 . 2 . 2 交收检验适用于正常生产过程中。 6 . 1 . 2 . 3 例行检验适用于: a ) 连续正常生产两年或累计生产一定数量时; 幼交收检验返修率超过3 0 %或出现不合格品时; c ) 产品停产超过两年、 不足三年又恢复生产时。 6 , 2 检验项目 各类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 4 0 S ) / T 1 1 1 3 0 一1 9 9 7 表 4 序号项目名称要求条文号 试验方法 条 文号 定型检验交收检验

14、例行检验 1外观4. 25. 1 2结构4. 35. 2 3精度 4. 4 5. 3. 4使用性能 4. 5 . 15. 4 . 1 . : .; ; 5. 4 . 2 4 . 5 . 45. 4 . 3 5 安全性 ; . ; ; 5. 5 . 1. 4. 6 . 35 . 5 . 2 4. 6. 45 . 5 . 3 . . 6噪声4. 75 . 6 7可靠性4. 85 . 7. 注: “ . 表示进行检验的项目; 一, 表示不进行检验的项目。 6 . 3 抽样规则 6 . 3 . 1 定型检验样机数量为1 或2台。 6 . 3 . 2 交收检验必须逐台进行。 6 . 3 . 3 例行检验应从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一批产量的 1 0 %( 不少于2台) 随机抽样。 6 . 4 判定规则 6 . 4 . 1 所有受检项目全部合格才能判定型检验产品合格。 6 . 4 . 2 交收检验出现不合格项目时, 允许返修后重新检验, 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6 . 4 . 3 例行检验出现不合格项目时, 应加倍抽样 对不合格项目重新检验, 若仍不合格, 应停 止检验, 并将已验收的产品退回车间, 待查明原因, 采取改进措施后, 再重新检验。 7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按S 7 / T 1 4 2 -1 9 9 6中第7章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