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8846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标准]-MTT319-2006.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S 5 3. 04 0. 20 J 81 备案号 : 1 7 3 7 2 -2 0 0 6 M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 T 3 1 9 - 2 0 0 6 代替 MT 3 1 9 - 1 9 9 2 煤矿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C o n v e y o r b e l t ma c h i n e f a s t e n e r s f o r c o a l mi n i n g 2 0 0 6 - 0 3 - 0 7 发布2 0 0 6 - 0 8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MT / T 3 1 9 -2 0 0

2、 6 月 U吕 本标准的 5 . 1 . 1 , 5 . 1 . 3 , 5 . 3 , 5 . 4 , 5 . 5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对 MT 3 1 9 -1 9 9 2 ( 煤矿用输送带 U形扣接头 的修订, 本标准 自实施之 日起代替 MT 3 1 9 -1 9 9 2 0 本标准与 MT 3 1 9 -9 2 相比较, 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次装订成功率和互换性的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5 . 3 和 6 . 4 ) ; 修改了标准名称: 1 9 9 2 年版的标准名称为 煤矿用输送带 U形扣接头 , 本版的标准名称为 煤 矿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 修改了范围

3、( 1 9 9 2 年版的第 1 章, 本版的第 1 章) ; 修改了产品构成、 分类及型号( 1 9 9 2年版的第4章, 本版的第 4章) ; 取消了材料弯曲次数的要求( 1 9 9 2 年版的5 . 4 ) 0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上海高罗输送装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顾亚民、 王利平、 郑琪、 戴建立、 陈压、 任英广。 本标准于 1 9 9 2年1 2 月首次发布。 MT/ T 3 1 9 -2 0 0 6 煤矿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

4、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以下简称带扣) 的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 要求、 试验方 法、 检验规则 、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6 8 0 S -3 4 0 0 S型的煤矿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机械接头用带扣, 也适用于其他用途的 织物芯输送带的机械接头用带扣。 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 2 7 3

5、6 -1 9 9 1 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静态试验方法 MT 9 1 4 -2 0 0 2 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单排带扣 s i n g l e - c l i p f a s t e n e r 一个扣体只能安装一个扣钉的带扣。 3 . 2 双排带扣 d o u b l e - c l i p f a s t e n e r 一个扣体能安装两个扣钉的带扣。 连体带扣l i n k e d f a s t e n e r 扣体其中一边由其自身连接并能满足带宽要求的带扣。 3. 4 椒 式横截面帝扣f a s t e n e r w i t h

6、 t a b u l a t e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扣体成形后, 横截面未变形 , 呈板条形状。 僧形横截 面帝扣f a s t e n e r wi t h g r o o v e - s h a p e d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扣体成形时横截面折弯, 呈 V字形状 4 产 品分类 4 . 1 产品构成和分类 带扣由扣体和扣钉构成。按横截面型式分为板式横截面带扣和槽形横截面带扣两种类型; 按扣体 型式分为单排带扣( D P K, 见图 1 ) 、 双排带扣( S P K, 见图2 ) 、 连体带扣( L T K, 见图 3 ) 三种类

7、型。 4 . 2 带扣强度等级 带扣强度等级按相适应的输送带强度分类, 见表 t o MT / T 3 1 9 -2 0 0 6 表 1 带扣强度等级 输送带强度 N/ mm 6 8 08 0 01 0 0 01 25 01 4 001 6 0 01 8 0 02 0 0 02 2 4 02 5 0 02 8 0 0 3 1 003 4 0 0 带扣 强度等级 6 8 08 0 01 0 0 01 2 5 01 4 0 01 6 0 01 8 0 02 0 0 02 2 4 02 5 0 02 8 0 031 0 03 4 0 0 43 扣钉长度规格 扣钉长度规格见表 2 , 表 2扣钉长 度

8、规格 输送带厚度 d n 】n l 6 镇d 2 5 0 0 板式结构扣体长度L 刀11 1 4 8 . 4 士1 . 05 3 . 1 士1 . 05 7. 8士1 . 06 4 . 9 士1 . 0 7 0 . 8士 1 . 0 76 .7 士1 . 0 其他结构扣体长度 L mm 4 1 . 0 士1 . 04 5 . 0 士1 . 04 9 . 0士1 . 05 5 . 0 士1 . 06 0 . 0士1 . 06 5 . 0士1 . 0 5 . 1 . 3 扣钉最大直径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扣钉最大直径 带扣强度等级 6 8 08 0 0 - 1 0 0 01 2 5 0

9、- 1 4 0 01 6 0 0- 1 8 0 02 0 0 0 - 2 2 4 02 5 0 0 扣钉平均中心 距1 2 mm的扣 钉最大直径d 了 Il n ) 2 . 93 . 0 3 . 3 5 . 1 . 4 扣钉直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 6扣钉直径极 限偏差 一公 称 直 径1 3 . 0李3 . 0 极限偏差 士 0 . 0 1 5士 0 . 0 2 0 5 . 1 . 5 扣钉长度( 即扣钉钉脚) 应符合表7的要求, 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 7扣钉长度 扣钉长度规格 2 02 22 4 2 62 8 3 3 3 8 41 扣钉长度 1 n lm 2 0 . 0士0 .

10、 52 2 . 0 士0 . 5 2 4 . 0士0 . 5 26 . 0 士0 . 5 2 8 . 0 士0 . 5 3 3 . 0 士0 . 5 38 . 0士0. 5 4 1 . 0 士0 . 5 5 . 2 带扣表面质f 带扣表面应光滑均匀, 不得有斑疤毛刺。若用非耐蚀材料生产的带扣表面应经防蚀处理。 5 . 3 一次装订成功率及互换性 5 . 3 . 1 带扣在订上输送带联接端头的全过程中, 以其装钉的件数计, 一次装订成功率 q 不得小 于 9 9 %。 5 . 3 . 2 六组带扣接头间的 1 5 种组合方式对接都应满足自由对接要求。 5 . 4 带扣静态抗拉强度 带扣静态抗拉强

11、度应符合表 8的规定。 5 . 5 带扣动态寿命 带扣经动态耐久性常规试验后, 平均寿命 N( 循环周转次数) 不得小于 1 0 0 0 0 0次。 表 8带扣静态 抗拉强度 带扣强 度等级6 8 08 0 01 0 0 01 2 5 01 4 0 01 6 0 01 8 0 02 0 0 02 2 4 02 5 0 02 8 0 03 1 0 03 4 0 0 静态抗 拉强度 N/.- 4 4 25 2 06 5 081 384 09 6 0, 10 801 2 0 01 3 4 41 5 0 01 6 8 01 8 6 02 0 4 0 MT/ T 3 1 9 -2 0 0 6 试验方法

12、1 材料尺寸测, 1 . 1 试样数量: 5 件。 1 . 2 测量计算: 1 . 2 . 1 用准确度为 0 . 0 2 mm的量具测量扣体厚度。 1 . 2 . 2 用准确度为 。 . 0 0 2 mm的量具测量扣钉直径。 1 . 3 结果表述: 6氏已6.氏6.6. 记录所测数据, 并计算 5 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扣体厚度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扣钉直径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6 . 2 带扣尺寸测f 6 . 2 . 1 试样数量: 5 件。 6 . 2 . 2 测量方法: 6 . 2 . 2 . 1 用准确度为 。 . 0 2 m m的量具测量扣钉长度。 6 . 2 .

13、 2 . 2 按图 4 所示方法 , 用准确度为0 . 0 2 m m的高度游标卡尺测量扣体长度。 |+ 1- 一一平 台; 2 -V型铁; 3 被测带扣; 4 高度游标卡尺。 图 4 扣体长度测f示意图 6 . 2 . 3 结果表述: 记录所测数据, 并计算 5 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6 . 3 表面质f检查 采用目测方法进行检查。 6 . 4 一次装订成功率和互换性测定 6 . 4 . 1 试样制备 取相应带扣强度和规格的输送带三块, 规格为2mX1m。将被试带扣分别订在 6 个端头上, 并在 每一个端头上分别编号。 MT / T 31 9 -2 0 0 6

14、6 . 4 . 2 检测方法 6 . 4 . 2 . 1 将每一个端头的带扣分别和其他试带的带扣联接, 总计要求 1 5 次。 6 . 4 . 2 . 2 计算 6 个端头上带扣的扣钉总数和未能一次装订成功的扣钉总数 6 . 4 . 3 结果表述 6 . 4 . 3 . 1 一次装订成功率 7 按公式( 1 ) 计算: n 止 二 i x1 0 0 % 二“. ”. (1) 式 中 : n 带扣中扣钉总数量; I 未能一次装订的扣钉数量。 6 . 4 . 3 . 2 接头互换试验以每次顺利对接成功并能顺利穿人串销即可。 6 . 5 静态抗拉强度测定 6 . 5 . 1 试样制备 准备三块符合

15、MT 9 1 4 -2 0 0 2标准要求的且与被试带扣相适应的输送带, 规格为纵向长度 1 5 0 mm 加夹持长度, 横向宽度为 1 5 0 mm, 其中接头部分宽度等于或大于 1 0 0 m m, 且与试带的纵向中心线 对称。 取扣钉最大中心距不小于7 0 mm的带扣三组, 分别订在三块输送带上。 6 . 5 . 2 测试装里 拉力试验机, 其准确度为士1 %, 拉伸速度为( 1 0 。 士1 0 ) mm / m i n .测力计宜采用非惯性型。当使用 惯性型测力计时, 应使被测力量程为测力计量程的 1 5 %8 5 %范围, 并配用相应带扣的刚性夹头, 见 图 5 e 单位为毫米 此

16、部位与带扣配 此部位与试脸机夹头配 图 5 刚性夹头示意图 6 . 5 . 3 测试方法 将被试带夹紧 在试验机上, 带扣固 定在刚性夹头上, 按G B / T 1 2 7 3 6 -1 9 9 1 的 规定进行试验。 6 . 5 . 4 结果表述 静态抗拉强度 。 按公式( 2 ) 计算: MT / T 3 1 9 -2 0 0 6 . , 。 。 。 二(2) 式 中: 一单次试验静态抗拉强度, 单位为牛顿每毫米( N/ mm ) ; F 单次试验最大拉力, 单位为牛顿( N) ; B 被试带扣最大扣钉间距, 单位为毫米( mm ) . 试验结果用平均静态抗拉强度a 表示, o按公式( 3

17、 ) 计算: a , + 几 十 a , 3 “ 。 。 。 二(3) 式 中 : v ; . 6 z . a s 分别表示每次试验静态抗拉强度, 单位为牛顿每毫米( N/ mm) 6 . 6 动态耐久性常规试验 6 . 6 . 1 试验装置 6 . 6 . 1 . 1 试验装置为一专用试验台, 由A, B , C , D 4个等直径滚筒构成, 其中滚筒A为传动滚筒, 滚筒 B , C为改向滚筒, 滚筒 D为张紧滚筒, 可沿水平方向作张紧位移 6 . 6 . 1 . 2 试验台的构成与布置如图6所示。滚筒直径、 滚筒间的位置尺寸、 环形带周长和运行带速均 列于表 9 , c1 习_ 1、/ 图

18、 6 动态耐久性强度常规试验装置示意图 6 . 6 . 1 . 3 试验台应能有效地控制输送带在试验全过程中的张力, 包括张力的调节、 显示、 记录、 保持和 限定等功能, 张力值误差不大于士2 %. 6 . 6 . 1 . 4 当输送带出现张力严重降落或接头断开等异常情况时, 试验台即应自动报警, 并制动停车, 达 成安全闭锁。 6 . 6 . 1 . 5 试验台应能显示和记录输送带在试验过程中的周转次数, 其计数误差应小于士。 . 1 %0 6 . 6 , 2 试样 6 . 6 . 2 . 1 用于订带扣的输送带试样应符合 MT 9 1 4 -2 0 0 2 标准要求, 且应从成品放置五天

19、以上的输送 带样 品上截取 。 MT / T 31 9 -2 0 0 6 表 9 滚筒直径、 滚筒间的位置尺寸、 环形带周长和运行带速 6 . 6 . 2 . 2 一次试验的全部输送带应取材于同一批次的输送带样品。 6 . 6 . 2 . 3 每一次试验用环形带由四段等长度的输送带组成, 每段输送带两端均装订上接头联接元件, 共构成 8 个端头半接头。 6 . 6 . 2 . 4 试样为矩形全厚度带体, 其长度方向应沿被检输送带样品的纵向, 输送带试样的宽度为 ( 2 0 0 士2 ) m m, 输送带试样的长度应符合表 1 0的规定。 表 1 0输送带试样长度 带扣强度等级 6 8 08 0

20、 01 0 001 2 5 01 4 0 01 6 0 01 8 0 02 0 0 02 2 4 02 5 0 02 8 0 031 0 03 4 0 0 输送带试样长度 刀 1】 1 】 1 4 0 0 士1 0 02 1 0 0士1 5 02 3 0 0士1 5 03 4 5 0 士1 5 03 8 00 士1 5 0 6 . 6 . 2 . 5 为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可准备一段备用试样, 除其长度为 1 0 0 0 mm外, 其宽度按 6 . 6 . 2 . 4的 规定制作。 6 . 6 . 2 . 6 试样端头的接头宽度等于或略大于 1 5 0 mm, 且对称于带状试样的纵向中心线,

21、当结对构成 接头后, 两被联接的试样的中 心线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并且在每一块输送带试样的两端装订上相等数 量的带扣, 装订带扣时, 应使带扣于输送带试样中心线对称分布。如果接头不对称, 则错开试件中心线 约 1 / 4扣距 , 如图 7所示 , 6 . 6 . 2 . 7 每一个输送带样品仅一次性试验一组试样。 6 . 6 . 3 试验步骤 6 . 6 . 3 . 1 将四段一组的输送带试样联接成一环形带, 按图7 缠绕到试验台的四只滚筒上, 并对环形带 上四对接头分别作上标记。 6 . 6 . 3 . 2 试样的试验张力按接头纵向额定力( 带扣强度等级与接头宽度的乘积) 的( 1 2 士

22、。 . 5 ) %确定。 6 . 6 . 3 . 3 先将试验张力调节到 1 / 2 试验张力, 启动试验台, 试样周转计数同步装置计数, 启动完毕后, 即制动均衡地增至预定的试验张力。 6 . 6 . 3 . 4 在保持稳定的试验张力的情况下, 使试样连续不间断地在试验台上运行, 直至第一个接头断 8 MT / T 31 9 -2 0 0 6 开, 详细记录此接头的破坏情况和周转次数。 6 . 6 , 3 . 5 从断开接头的试样端头截去 6 0 m m, 再按 6 . 6 . 2 . 6的规定, 重新更换新的接头, 重复以上程 序, 继续进行试验 6 . 6 . 3 . 6 持续试验至环形

23、带上的每个接头均断裂过一次或达到规定动态寿命值为止, 只记录第一次断 裂的运转次数 6 . 6 . 3 . 7 若环形带经多次更换接头, 影响周长时, 则可在经历过断开的接头处, 插人 6 . 6 . 2 . 5 规定的备 用试件, 此间的接头不作记录。 66 . 4 结果表述 6 . 6 . 4 . 1 接头动态试验的平均寿命N取试验中测得四对8 个接头的断开周转次数的 算术平均数, 按 公 式( 4 ) 计算 : N 一 音 ( N , + N Z +. 二 + N 6 . . . . . . . . . . 。 一 , (4) 式中 : N一一接头的平均动态试验寿命; N , 、 N ,

24、 . . . . N 。 一 一八对接头断开时的实测周转次数。 6 . 6 . 4 . 2 若环形带 L 四对接头的周转次数的算术平均值均已达到 1 0 , 即可判定该接头的动态耐久性 强度已达到标准规定, 并记录每对接头的周转次数。 图 7 带扣布置方 式 7 检 验规 则 7 . 飞 出厂检验 7 . 1 . 1 每批产品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 以1 0 0 0 盒为一批( 不足 1 0 0 0盒视为一批) 进行随机 抽样检验, 抽样基数为2 0 0盒, 样品数量为 1 0盒, 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7 . 1 . 2出厂检端项 目见表 1 1 MT / T 3 1 9

25、-2 0 0 6 表 1 1 检验项 目 序号检验项 目项目分类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I扣体厚度重要项 目JJ 2扣钉直 径.重要项 目JJ 3 扣体长度 一般项 目甲J a扣钉长度一般项 目JJ 5 带扣表面质量 一般项 目, / 6 一次装订成功率 重要项 目J了 7互换性重要项 目了J e 静态抗拉强度 重要项 目J甲 9 一 了 注: ,. J; 表示进行检验; “ 一” 表示不进行检验。 7 . 2 型式检验 7 . 2 . 1 有下列情况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的试制定型鉴定; b )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26、; c ) 正常生产时, 应每 2 年进行一次检验; d ) 产品停产2年后, 恢复生产时; e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不符合时; f )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 质量监督机构等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 . 2 . 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1 1 7 . 2 . 3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抽样基数为 2 0 0盒, 样品数量为 1 0盒。 7 . 3判定规则 7 . 3 . 1 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判定为合格: a )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 b ) 重要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后合格; c ) 一般项目一项不合格: d ) 一般项

27、目两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两项目进行复验后, 有一项或两项合格。 7 . 3 . 2 不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判定为不合格 a ) 重要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验后仍不合格; b ) 重要项 目两项及以上不合格; C ) 一般项目两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两项目进行复验后, 仍有两项不合格。 标 志、 包装 、 运输和贮存 标志 包装盒( 箱) 上应标明制造厂名称、 商标、 产品名称、 型号、 规格、 制造 日期。 MT / T 3 1 9 -2 0 0 6 示例 MA xx xxx 1 2 5 0 / 2 4 /1 0 0 0 下几带 ,单 位 * * (m m )(49连 体 可 ” 一扣钉长度 , 单位为毫米 ( mm) 带扣强度等级 一企业自定名称代号 扣体型式 安全标志 8 . 2 包装 以名义尺寸一米长度的接头为一组带扣作为盒包装规格; 连体扣以一组为盒包装规格。 8 3 运输 运输时不能与酸、 碱等具有腐蚀性物质混装; 运输工具应保证产品不受潮。 8 . 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 并采取防潮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