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68867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2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标准]-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6 5 . 0 2 0 B 1 6 DB1 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准 DB1 3/ T 8 7 7 - 2 0 0 7 松线小卷蛾、 落叶松线小卷蛾 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2 0 0 7 - 1 1 - 2 8发布2 0 0 7 - 1 2 - 1 3实施 河 A 匕省 质 一量二 技 术 r r “督 局 发布 DB 1 3 / T 8 7 7 - 2 0 0 7 月 Ii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河北省孟滦国有林场管理 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毕华明 、张海

2、、彭进友 、梁佳林、屈金亮 、朱晓青 、周景清、国志锋 、 刘晓峰、 杨春、朱凤恩、徐军、孙国庆、张文军、宋彦伟。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松线小卷蛾、 落叶松线小卷蛾 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线小卷蛾 ( Z e i r a p h e r a l a r i c i a n a )和松线小卷蛾 ( Z e ir a p h e r a g r i s e c a n a )的虫情 调查和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范围限于省内落叶松线小卷蛾、松线小卷蛾适生区的预测预报。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准。 2. 1 落叶松线小卷蛾

3、 ( Z e ir a p h e r a la r ic ia n a ) 、 松线小卷蛾 ( Z e ir a p h e r a g r is e c a n a ) 落叶松线小卷蛾和松线小卷蛾均属鳞翅目( L e p id o p t e r a ) 卷蛾科线小卷蛾亚科 ( C l e t h r e u t i n a e ) ,具 有暴食性,能危害林木新生长点,造成林木枯梢,树势衰弱,直至死亡,是危害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 2 . 2 虫情调查 为了准确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情况而开展的调查活动。 2. 3 系统虫情调查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信

4、息 、 ,而开展的系统调查活动。 2 . 4 预 测预 报 根据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林木的物候、气象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 势 ( 发生量、发生期、危害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 2 . 5 发生期预测 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 2 . 6 发生量预测 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估计害虫种群未来的消长趋势。 3 虫 情调 查 3 . 1一般虫情调查 3 . 1 . 1 标准地和标准株选择 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每县 ( 市、区、林场、管理局)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或小班为单 位,按寄主树种面积的0 . 1 %-0 . 5 % 选取

5、有代表性的林分设1 块一2 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 Z ”字型机 械抽取2 0 株作为调查标准株,进行每木调查。 3 . 1 . 2 越冬前蛹期调查 越冬前, 按标准株树冠垂直投影面积, 选取1 / 8 扇形样方 ( 为消除误差,不同的标准株选在树干不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同的方位设样方最后求平均值) , 在样方内收集已羽化的蛹壳数 ( 有效虫口基数)和 枯叶层及上壤表层 中正常的幼虫、蛹和已被寄生或自然死亡数,统计样方内虫口数量再乘以8 ,为每标准株的有效虫口密 度 ( 含被寄生和自然死亡数) ,记录到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野帐 ( 表C . 1 ) o 3 .

6、1 . 3 春季幼虫期调查 在幼虫2 - 3 龄时,采取抽查样枝,以样枝推算全树的幼虫数;也可利用幼虫震动后吐丝下垂的习 性震落样枝上的幼虫,查数幼虫数量,计人两种线小卷蛾幼虫 ( 卵)调查表 ( 表C . 2 ) ,推算单株虫口 密度。 3 . 1 . 4 资料汇总 3 . 1 . 4 . 1 发生面积统计 以轻度统计起点算起。 3 . 1 . 4 . 2 发生等级 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划分标准见表1 0 表 1 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虫种 林龄 ( 年) 落叶松树冠 针叶从数量 范围 ( 万丛) 平均 从数 ( 万丛 ) 轻度 “ + ”树冠针叶 1 / 3 被害一龄幼虫数 ( 条

7、/ 株) 中度 “ +”树冠针 叶1 / 3 -2 / 3 被害一 龄幼虫数 ( 条/ 株 ) 重度 “ + + + ”树冠 针叶2 / 3 以上被害 一龄幼虫数 ( 条/ 株) 落叶松 线小卷 蛾 1 6 - 2 32 . 5 -7 . 04. 751 0 0 0 - 1 5 0 01 5 0 1 - 3 5 0 0 3 5 0 1 以上 2 4 - 2 84 . 0 - 8 . 061 5 0 0 - 2 5 0 02 5 01 - 4 0 0 0 4 0 0 1 以上 松线小 卷蛾 1 6- 2 32 . 5 -7 . 04 . 7 58 0 0 - 1 5 0 01 5 0 1 - 2

8、 5 0 0 2 5 0 1 以上 2 4 - 2 84 . 0 -8 . 06 1 0 0 0 -2 0 0 02 0 01 - 3 0 0 0 3 0 0 1 以上 注 :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 围场县) 3 . 1 . 4 . 3 资料汇总 虫情调查结束后, 根据外业蛹期调查表汇总出当年不同调查地块单株平均蛹密度, 分别乘以两虫 的繁殖系数, 得出翌年两虫发生密度,两种线小卷蛾繁殖系数汇总表 ( 表2 ) ,按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 划分标准 ( 表1 ) ,划分出翌年两虫的发生危害程度,得出翌年发生地点、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填人 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汇总表 ( 表C . 3

9、 ) ,并绘制出两虫翌年发生情况分布图,写出 “ 两种线小卷蛾秋 季虫情调查监测报告”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发布虫情预报。 表 2两种线 小卷 蛙繁殖 系数 汇 总表 害虫名 称 化蛹率 ( %) 羽化率 ( % ) 性比 ( 早: 占) 产卵量 ( 粒) 卵损失率 ( % ) 孵化率 ( % ) 翌年 一龄幼虫数/ 上代蛹数 备注 蒋叶松 线小卷 蛾 90951: 14 l395 1 8 条/ 每头蛹 调查时, 当调查地块的海 拔处于两虫主、 次要发生 区交错问或难以区别两 虫形态时, 可用两虫的平 均繁殖系数,5 0头翌年 一龄幼虫态/ I rk 头蛹做为 平均繁殖系数进行测算 翌年的发

10、生娜 松线小 卷蛾 90 9 51 : 0 . 8 51 7 1395 8 1 条/ 每头蛹 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 围场县) 3 . 2 系统虫情调查 3 . 2 . 1 标准地调查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在寄3 = 树种面积内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立3 块一5 块固定标准地,每块标准地设立2 0 株标准株。 如当年周它标准地无虫, 可在附近有虫林分另设临时性标准地进行观察。标准地建立后,收集枯叶层 中的虾进行系统饲养,观察其生物学指标,并填写两种线小卷蛾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表 ( 表C . 4 ) 0 3 . 2 . 2 卵期调查 秋季在标准地

11、内两虫产卵后,在树皮鳞片内、球果及小枝芽苞附近查找卵数,调查其卵存密度, 系统观察卵期的自然死亡率可提前采集卵,将带卵树皮放人纱袋或将带卵的树皮钉到林间树干上,春 季卵孵化后调查卵的自然损失率、寄生率、孵化率。 3 . 2 . 3 幼虫期调查 春季卵孵化后,在标准地的标准株树冠中分上、中、下三层选标准枝,采取振落、摘叶查找法、 样枝 ( 段)推算等方法进行幼虫密度调查,推算单株虫口密度。也可在地面铺塑料布,将伐倒树轻放 于塑料布上,进行整株树幼虫密度调查,将调查结果填人两种线小卷蛾幼虫 ( 卵)调查表 ( 表C . 2 ) , 此调查结果可校正上年秋调测报精度,为当年确定防治提供最终依据。 3

12、 . 2 . 4 蛹期调查 3 . 2 . 4 . 1 蛹存活率调查 在两种线小卷蛾化蛹后,在标准地的标准株树冠投影下地面上选取一定的样方,用纱罩罩住,待 羽化后检查总蛹数,并分别记载已羽化数、被寄生数、自然死亡数、填人两种线小卷蛾蛹调查表 ( 表C . 5 ) ,分别统计蛹的羽化率、 寄生率和自然死亡率。 3 . 2 . 4 . 2 蛹密度调查 在成虫羽化结束后, 将标准株树冠投影下未羽化蛹,统计化蛹总数、羽化总数将结果记人两种线 小卷蛾蛹密度调查表 ( 表C . 6 ) a 3 . 2 . 5 成虫期调查 3 . 2 . 5 . 1 性比与携卵量调查 在不同标准地林间捕捉1 0 0 0 头

13、成虫, 解剖成虫腹部, 有卵粒的为雌性,没有的为雄性, 统计雌雄 比,同时将挤出的卵粒进行逐蛹计数,将调查结果填人两种线小卷蛾性比携腹卵量调查表 ( 表C . 7 ) , 计算携卵量。 3 . 2 . 5 . 2 产卵量调查 成虫产卵结束自然死亡后,寻找一定数量雌成虫,解剖成虫腹部,查数遗腹卵数量,计人两种线 小卷蛾遗腹卵量调查表 ( 表C . 8 ) ,用平均携腹卵量减去平均遗腹卵量得出野外林间平均产卵量,再结 合室内饲养的雌成虫的单头产卵量校正后即可得出实际产卵量。 3 . 2 . 6 资料汇总 3 . 2 . 6 . 1 发生量汇总 根据表C . 2 、表C . 3 、 表C .4 、表

14、C . 5 、 表C .6 、表C .7 、表C . 8 汇总, 填写两种线小卷蛾年终汇总表 ( 表C . 9 ) 。 3 . 2 . 6 . 2 汇总上报 在各虫态调查结束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各虫态的观察结果,蛹羽化后,报告全年观察技术 总结和汇总表。 4 预测预报 4 . , 发生期预报 4 . 1 . 1 预报时间 在5 月中旬前发出卵孵化始见期预报;在8 月中旬前发出化蛹始见期预报;在9 月上旬前发出羽化始 见期预报。 4 . 1 . 2 预报方法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4 . 1 . 2 . 1 期距法 首先根据两种线小卷蛾在林间发育进度调查,掌握预

15、测起始虫态或虫龄发生期的具体日期,然后 按历史资料中各虫态或虫龄相应发生期的平均历期 ( 见表3 ) , 预测出各虫态或虫龄发生期的预测值。预 测式为: F = H; + ( X ; + S x ) ( 1 ) 式中 : F 一某虫态出现的日期; H ; -起始虫态发生期实际出现的日 期; x :一理论期距值; S x 一与理论期距值相对应的标准差。 表 3 两种线小卷蛾蛹及幼虫虫龄历期表 害虫名称 一 1 龄幼虫2 龄幼虫 3 龄 幼 虫 一一 龄 幼 虫 5 龄幼虫 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 田场县) 4 . 1 . 2 . 2 物候预测法 通过选择当地常见的其它植物的发育

16、阶段作为指标物,观察其与两种线小卷蛾发育阶段的相关性, 进行发生期预测。各虫态物候见表4 a 表 4 两种线小卷蛾各发育阶段与物候关系 卵孵化开 始期物候 卵孵化盛 期物候 卵孵化末 幼虫大部 分1 龄物候 幼虫大部 分2 龄物 候 幼虫大 部分3 龄 物候 幼虫大 部分4 龄物候 幼虫大 部分5 龄物候 幼虫老 熟下树 期物候 化蜕盛 期物候 成虫羽 化期物 候 4 月下旬 5 月上句 5 月, I “ 句 5 月下旬 5 月下 句 6 月中 句 7 月, 卜 旬 阳坡华北 落叶松大 部分叶芽 破苞, 雄花 膨大, 路边 杂草泛绿 山杏花盛 至末,落 I I I 松芽1 厘米左右 狼毒花 始

17、盛 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 围场县) 4 . 2 4 . 2 4 . 2 4. 2 发 生量 预测预 报 , 预报次数和时间 在5 月2 0日前发出卵孵化后孵化率及幼虫发生量的预报。 在9 月2 0日前发出蛹的发生量预报。 2 预测方法 2 . 1 有效基数法 根据所调查的虫口基数,雌性比、 每只雌蛾平均产卵量,以及当地历年各虫态的死亡率,推算下 DB1 3 / T 8 7 7 -2 0 0 7 一代的发生量。 公式为: P = pX e Xf X ( 1 - d 1 ) ( 1 d 2 ) ( 1 - d . U ( 1) l 式中: P 一 预报发生数量 ( 翌年一龄幼虫

18、密度) ; P o 一 调查平均虫口 ( 蛹或蛹壳平均密度) ; e 一 平均产卵量; f - 雌性比; d , d 2 . . . . . . d n 一 从调查虫态到预测虫态所经历的各虫态死亡率。 4 . 2 . 2 . 2 回归预测法 利用两种线小卷蛾秋季蛹与翌年1 龄幼虫的相关性,建立回归预测式进行发生量预测,其中松线小 卷蛾的预测式为: 落叶松线小卷蛾的预测式为: Y = 8 1 X ( 3 ) Y = 1 8 X , ( 4 ) 式中 : Y 一 为翌年1 龄幼虫量; X 一 为秋季蛹壳数。 5 存案与预报 5 . 1 建立档案 年终,各测报机构将虫情调查资料及预报材料分门别类装订

19、成册,由县级森防部门存档。 5 . 2 报告与发布 县级森防部门将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向各业务主管部门生产部门报告和发布。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落叶松线小卷蛾与松线小卷蛾的主要区别 A . 1 落叶松线小卷蛾与松线小卷蛾主要虫态区别 两种线小卷蛾主要虫态的形态区别见表A . 1 0 表 A. 1 两种线小卷蛾主要虫态区别 虫名落叶松线小卷蛾 松线小卷蛾 学名 Z . g r i s e c a n a ( H i i b n e r ) ( = Z . d i n i a n a G u e n e e ) 成虫 展翅9 mm- 1 5

20、mm1 4 mm- 2 0 mm 前翅深灰褐色 深灰白色 占 外生殖器抱器瓣略宽,特别是在端部抱器瓣略窄,端部稍尖 早 外生殖器交配空外围几丁质板呈三角形 几丁质板呈梯形 幼虫 2 龄 体灰白色,肛上板前缘暗灰,其余部分色淡 体黄白 色,肛上板全部淡褐色 3 龄 体灰白色, 毛片淡褐, 肛上板只前缘淡褐色,其 余部分色浅 体黄色,毛片和肛上板全部棕黑色 4 龄体灰白至黄 白 色, 毛片淡褐, 肛上板只前缘淡褐, 其余部分色浅。 体灰色, 略带绿色, 毛片和肛上板全部 棕黑色 5 龄 灰白至黄白色,头、胸足深揭色, 前胸被板、毛 片淡褐色,肛上板前缘淡揭色,其余部分色浅 灰褐色, 略带绿色, 头

21、、 前胸被板、胸 足、毛片和肛上板棕黑色。 蛹 长 4 . 3 mm- - 7 . 4 mm7 . 0 mm-1 1 . 0 mm 蛹色淡褐黄色,光泽强。深褐色,光泽暗 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 ( 围场县) A. 2 两种线小卷蛾的发生与海拔关系的差异 两种线小卷蛾发生与海拔的关系见图A . 2 0 落叶松线小卷蛾松线 小卷蛾 9 4 0 m 主要虫种 主要灾区 9 40 m 次要虫种 1 70 0 m7 0 0 m 次要虫种 1 60 0 m1 6 00 m 比 例较小 5 3 0 m1 5 30 m 比例较小 101 0m 主要虫种 主要灾区 主要虫种 次要灾区 主要虫种 有

22、虫不成灾 101 0m 图 A . 1 两种线小卷蛾的发生与海拔关系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A . 3 两虫在不同地形监测的重点 两种线小卷蛾在初发期重灾区主要分布背风向阳的沟脑阳坡地形,因光照充足,在同等海拔中积 温偏高,害虫潜育增殖速度快,是两虫的主要虫源地, 应做为重点区域监测;曼甸和阳坡这两种地形 一般属中、轻度灾区,是初发期虫灾扩散、蔓延的主要地段,应做为主要区域进行监测;阳坡、沟谷、 狭 窄 梁 脊 等 气 候 阴 冷 的 地 段, 发 生 初 期 是 幸 全 地 带, 可 做 为 一 般 区 域 监 测。 A . 4 两种线小卷蛾的主要生活习性差异

23、两种线小卷蛾主要生活习性差异见表A . 3 、 表 A . 3 两种线小卷蛾主要生活习性对比参考表 虫态 项 目 虫名 落叶松线小卷蛾松线小卷蛾 主要危害区海拔 ( m) 17 0 0 - 19 0 0 1 6 0 0 - 1 7 0 0 歹 日 孵化期 与华北落叶松破苞发芽一致 同等环境下晚5 天一7 天 幼 虫 取食 5 龄时磕齐巢端叶,主要在巢内取食。 大部分 4龄就将巢端叶磕齐,5龄时部分在枝 叶间做巢或自由取食。 下树盛期 6 月中旬 同等环境下晚6 天一8 天 前蛹期 多在6天一1 0天多为 2 天4 天 蛹 化蛹盛期 6月下句 同等环境下晚3 天一5 天 蛹历期平均 2 6 天

24、平均 2 1 天 成 虫 羽化至交尾雌蛾 3 天,雄蛾 4 天一5 天 雌蛾 4天,雄蛾 5 天 交尾次数 1 次一2 次,平均 1 次 1 次一5 次,平均 2 次 每次较为历时3 / J a t 7 . 5小时 第一次交尾至产卵平均 2 . 7 天 平均2 . 2 天 产卵盛期 第一次交尾后第3 天一1 3 天第一次交尾后第4 天一1 5 天 补营养后每雌产卵 平均4 1 粒,最多6 3粒平均 1 7 1 粒,最多2 9 2粒 寿命雌 雄 9 天一2 1 天,平均 1 6天1 4天一3 4天,平均 2 7天 5 天一2 4 天,平均 1 5 天8 天一3 1 天,平均2 3天 DB1 3

25、/ T 8 7 7 - 2 0 0 7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两线小卷蛾在河北省的发生特点 B. 1 落叶松线小卷蛾与松线小卷蛾两种线小卷蛾在河北省的发生特点 熟十 松 线 小 卷 蛾、 松 线 小 卷 蛾 两 虫由 于 习 性 相 近, 常 混 杂 发 生, 故 简 称 两 种 线 小 卷 蛾 。 在 我 省 张 家口及承德坝上林区,两种线小卷蛾I 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树皮下或老球果内越冬,翌年4 月下旬至5 月 上、中旬孵化,幼虫期4 2- 4 6 天。6 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枯枝落叶层内结茧化蛹。7 月中、下 旬成虫羽化。8 月上、中旬产卵,以卵越冬。 落叶松线小卷蛾成虫羽化盛期

26、在7 月1 4 日至2 6 日。羽化时刻4 时至1 9 时,高峰在5 -7 时。性比 4 : a = 1 :0 .6 - - 1 .3 。羽化率2 3 .9 % 至8 9 .8 %, 雄蛾羽化早于雌蛾1 -2 天,羽化后1 .5 1 6 天有交配能力,但 多在2 . 5 -5 天内交尾。雌蛾羽化当天至第8 天均可交尾,多在羽化后3 天开始交尾;一生交尾1 -2 次, 每次历时】 -6 小时,平均3 / i 、 时;交尾一般在下午3 时以后开始。交尾后当天便可产卵,产卵历时最长 1 8 天, 产卵盛期在交尾后3 - 1 3 天。成虫有吸食蜜露补充营养习性, 且对产卵量有较大影响。经室内补 给白

27、糖水后, 平均每雌产卵 4 1 粒, 最多6 3 粒。成虫产卵在枝、干裂皮下和老球果内,片状,一般每片 2 0 粒以下。树冠层干、枝上产卵较多,近地面干部和无裂皮的树冠顶部较少。成虫寿命:雌蛾9 -2 1 天, 平均1 6 天; 雄蛾5 -2 4 天, 平均1 5 天。第二年4 月底至 5 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 全天均可孵化。即 将孵化的卵呈灰白色,外部可见到褐色虫灾时,1 - 4 天后便可孵化。孵化率多发生年代影响, 发生前 期9 0 % 左右, 后期在5 7 % - 7 0 % 之间。幼虫共5 龄,全天均可取食。1 -2 龄幼虫在落叶松芽内头朝下蛀 食心叶基部,一般每芽一头幼虫; 3 龄

28、开始在芽心缀叶做巢, 取食巢壁叶肉; 4 龄进入暴食期,磕食壁 巢、 巢旁叶片; 5 龄时将巢口 全部或半圆磕齐, 从附近磕断叶片拖至巢内 取食。 6 月中 旬为幼虫老熟下 树盛期,钻人枯枝落叶层2 c m - 5 c m 处结茧化蛹,前蛹期3 -1 6 天,化蛹盛期在6 月下旬。化蛹率在 5 5 % -9 0 %, 主要受发生年代和降水影响, 蛹历期1 9 3 7 天, 平均2 6 天, 发育至蛹历期的一半时,复 眼变为黑色,继而触角变为褐黑色,外部可见翅丫花纹时约过3 天便可羽化。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 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野帐 C.

29、 1 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表 单位 地点 株数亩 冠幅 冠高_ 虫口密度 ( 条/ 株) 建议防治措施 ( 林场或乡)_ ( 林班/ 小班)林木组成 平均胸径 ( 营林区或村) 郁闭度 平均数高 ( m) 干冠 比 坡 向林 龄 代表面积 ( 亩) 病情指数%天敌情况 虫 ( 病)株率 ( %) 发生等级 标准 树号 活虫 ( 病/ 百叶数) 标准 树号 活虫 ( 病/ 百叶数)备注 1 1 1 2 1 2 3 13 41 4 5 1 5 61 6 7 1 7 8 1 8 91 9 1 020 合计: 防治效果评价: 调查人: 活虫( 病 / 百叶数) :虫口密度( 病情指数) : 亩成本:

30、调查 日期:年 月日 D B1 3 / T 8 7 7 -2 0 0 7 C . 2 两种线小卷蛾幼虫( 卵) 调查表 地点: 平均胸径 ( c m) : _ 虫株率( %) : _ 针叶被害率( %) : 树木组 成 : 枝条盘数: 虫口密度( 条、 块/ 株) : 郁闭度: 冠幅 ( m) : 平均数高( m) : 林龄 ( 年) : 代表面积( 亩) : _ 标准株号活虫或卵块数标准株号活虫或卵块数 备注 11 1 21 2 31 3 41 4 51 5 61 6 71 7 81 8 91 9 1 02 0 合计 调查 人 调查时间: 年 月日 D B1 3 / T 8 7 7 -2 0

31、 0 7 C. 3 两种线小卷蛾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表 标准地号 I2 34 5 地点 主要树种 树木组成 林龄 ( 年) 胸径 ( C m) 树高 ( m) 枝条盘数 ( 轮枝数) 冠幅 ( m) 坡向 坡度 郁 闭 度 针叶被害率 ( %) 其它病虫 土壤质地 土层厚度 植被种类 调查 人 调查时间 年月日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C. 4 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汇总表 汇总 单位 宁 总人 : 乡 ( 林场) 需面 防 治积 ( 亩 ) 备 注 合计 重 C. 5 两种线小卷蛾蛹调查表 平均死亡率( %) :_ 雌性比:平均雌蛹重( 克) : 一 活 蛹 (。 、

32、 ) 一死 蛹 、 计雌一一 性 。 匕 计一 蜂 虫 龟菌 一 1 i 一 1 i 合计 填 表人 : 填表日期: 年 1 2 DB1 3 / T 8 7 7 - 2 0 0 7 C. 6 两种线小卷蛾蛹密度调查表 标准株号 1 / 8 样方蛹数被寄生数 自 然死亡数 已羽化数 寄生率 % 自 然死亡 率% 习 习 化率 % 备亨 主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巧 1 6 1 7 1 8 1 9 2 0 调查 人 填表日期:年 1 3 一一 D B1 3 / T 8 7 7 -2 0 0 7 C. 7 两种线小卷蛾性比携腹卵量调查表 成 虫

33、编号 采 集 地点 属 雄 性 ( 未 挤出 卵 粒) 雌成虫卵粒数 ( 粒) 备注 1 0 0 0 雌雄比: 平均携腹卵量: 调查 人 : 日期 C. 8 两种线小卷蛾遗腹卵量调查表 成虫编号 采集地点 遗腹卵粒数 ( 个) 备注 平均遗腹卵量: 调查 人 :日期 D B 1 3 / T 8 7 7 -2 0 0 7 C. 9 两种线小卷蛾发生量年终汇总表 项目 地点 备注 幼 虫 初孵幼虫 1 -3 龄死亡率 ( %) 蛹 蛹密度 ( 个/ 株) 平均雌蛹重 ( 克) 雌性 比 羽化率 ( %) 其中寄生率 ( %) 成 虫 侮灯诱蛾率 ( %) 雌性比 平均产卵量 ( 粒) 互 日 卵粒数 ( 粒/ 株) 死亡率 ( %) 其中寄生率 ( %) 汇总 人 汇总日期: 年 1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