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9393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工标准]-QBT 3808-1999 复合塑料编织布.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类号 Y2 8 q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轻 二 行 业 标 准 Q B / T 3 8 0 8 一1 9 9 9 复 合 塑 料 编 织 布 1 9 9 9 - 0 4 - 2 1 发布1 9 9 9 - 0 4 - 2 1 实施 国家 轻工业局发布 QB/ T 3 8 0 8 一 1 9 9 9 月 9舀 本标准是原国家标准 G B / T 1 0 8 0 3 -1 9 8 9 复合塑料编织布 ,经由国轻行 1 9 9 9 ) 1 1 2号文发布转 化标准号为Q B / T 3 8 0 8 -1 9 9 9 ,内容 不变。 本标准主要参考 日本荻原公司T A R P E E技术指

2、标和日本工业标准 A S Z 1 5 3 3 -1 9 7 6 G 聚烯烃编织袋 用扁丝标准制订 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部塑料加工应用科学研究所、) 东佛山塑料八厂、汕头塑料二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秀花、崔志刚、陈文娥。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 / P 3 8 0 8 -1 9 9 9 复 合 塑 料 编 织 布 代替G B / ! 1 0 8 0 3 -1 9 8 9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塑料编织布( 以下简称布) 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 装、

3、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为 主要原料. 经挤出拉伸制成各种颜色的扁丝, 再经编 织和流延法复合聚乙烯或聚丙烯而制成的单经平纹复合塑料编织布。 该产品可做为各种篷布、 露天建筑 用遮布及缝制成手提袋等。 弓I 用标准 GB 1 0 4 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 2 8 2 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 9 1 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8 8 0 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 B 8 9 4 6 塑料编织袋 产 品分类 产品品种 产品品种包括聚乙烯或聚丙烯双面复合布( 膜/ 布/ 膜) 和单面复合布( 膜/ 布) 。 型号

4、按产品每平方米质量分为A型, B 型, c型, 见 表 1 , 表 1 33.1到 亨 了 一一 迢,之一 A型B型C型 每平方米质量 g / m 2 0 01 81 -2 0 0 1 2 5- 1 8 0 3 . 3规格 3 . 3 . 1 宽度大于 1 0 0 c m, 3 . 3 . 2 长度 宽度2 0 0 c m以下每匹布为1 0 0 m或2 0 0 m , 宽度2 0 0 c m以上每匹布为5 0 m或1 0 0 m , 其他规格可 由供需双方商定。 3 . 3 . 3 布的经、 纬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经密( 根/ 1 0 c m ) , 4 0 -6 0 ; 纬密( 根/ 1

5、0 c m ) , 4 0 -5 6 , 面 蔽 云 哑 百 花 苏 丽 石 丽 雍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1 9 9 9 - 0 4 - 2 读施 QB / T 3 8 0 8 -1 9 9 9 技术要求 布的规格、 质量及经、 纬密度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项目 极限偏差 一 等品 合格品 长度不允许负偏差不允许负偏差 it it 幅宽2 0 0 c m以上 一 艺十 ; 幅宽2 0 0 c m以下 + 10十 Ia 每平方米质量 g / m 士6%士8V , 经密 根/1 0 c m 一 1一 2 纬密 根 / 1 0c m 一 1一 2 4 . 2 外I 见 布的图案

6、及色条应整齐. 无明显色差. 表面应平整, 其他外观要求应符合表 3规定。 稀挡 一 , 0 . 内 经 、 纬 丝 每 10 cm 内 少 2 4R 、 允许 2处 破一 同 ! 经纬线在同一处各断二根形成破洞 不允许 不允许 错织 布面经纬线明显错织 不 允 许 不允许 每 、 0 .内错织 1 c m 1 处一12 处 折皱 每匹内因卷取不良造成布面折1 每处长不超过 3 0 c m. 累计不超过 2 m 3m 污 点油污、 杂物污点大于0 . 5 c m不允许不 允许 复合质量复膜开裂、 缺膜 气泡、 硬块、 分层不允许不允许 4 . 3 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项目

7、 指标 A型9型C型 拉断力, N妻 经向 90 07 5 06 5 0 纬向 85 07 0 05 7 0 剥离力, N- 2. 52 . 52 5 QB / f 3 8 0 8 -1 9 9 9 5 试验方法 5 . 1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样在2 3 士2 的环境下, 预处 理不少于4 h , 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 . 2 长度的测量 在卷布机上用测长仪测量长度, 准确至 0 . 飞 m, 5 . 3 宽度的测量 用钢卷尺测量。每 l o m长测一次, 以最大偏差为测试偏差, 准确至 0 . c m, 5 . 4 经、 纬密度测量 在每匹布中大约 l o m范围内前、

8、中、 后三处任意划定 1 0c mx1 0c m方块 , 方块边线与布边线相距 1 0 c m。目测方块内经、 纬线根数, 测数时, 最后不足一根作一根计算, 取其最小值, 3 块全部合格为合格 5 . 5 拉断力的测定 按G B 1 0 4 0 的规定进行。 按图中部位顺丝的走向从3 块样品中剪取经向、 纬向 试样各5 块, 长3 0 0 m m、 宽5 0 m m。 试验时夹 具间距离为 2 0 0 m m, 试验速度 2 0 0 士5 0 mm / m i n 。取5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到 1 N, 5 . 6 剥离力的测定 按G B 8 8 0 8 的规定进行。 按下图中

9、部位从 3 块样品中沿经向剪取试样 5块. 长 2 0 0 m m 宽 3 0 mm, 夹具间距离为 1 0 0 m m, 试 验速度 2 0 0 15 0 m m/ m i n , 取 5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到 。 . 1 N。若试样不可剥离为合格 一 V IE 一 一一 E 理圈 区双习区 委 到 蚌 向 剥 离 纬 向 QB / T 3 8 0 8 -1 9 9 9 5 . 7 每平方米质量的测定 用。 . O l m , 标准取样刀, 从 3 匹 样品中沿试样宽度方向均匀裁取标准试样5 块, 在分析天平上称 重, 称准至0 . 0 0 1 g , 5 个试样质量的算术平均

10、值乘以 1 0 0 即为试样每平方米质量. 6 检脸规则 6 . 1 同一品种同一规格 2 0 0 匹以下为一批。 6 . 2 采用随机抽祥方法。 6 . 3 合格批与不合格批的判定 6 . 3 . 1 外观和尺寸偏差的判定 根据GB 2 8 2 8的规定进行. 一般检查水平定为1 , 质量合格水平( A Q L ) 定为 6 . 5 。 按一次正常抽样方 案进行。按表 7抽样, 对抽取样品逐匹按 3 . 3 , 4 . 1 , 4 . 2 检验, 确定一等品或合格品, 若其中一项不合格 , 该样品为不合格, 并按表 6 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示例: 设布的批量为9 1 一1 5 0 匹,

11、按表5 样本大小为8 匹, 逐匹检查后若不合格品数为1 匹, 则该批 产品为合格, 若不合格品 数大于或等于2 匹, 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 . 3 . 2 物理机械性能的判定 从每批产品中抽取 3匹样品, 再从每匹中分别裁取 1 m, 按 5 . 5项规定检验, 其中若有不合格项 目. 则对该项目进行加倍试验, 若试验合格, 则该批产品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表 5 批童样本大小 合格 判定数 月 不合格 判定数 H 2- 820 1 9- 1 52 0 1 6- 25 301 2 6 - 5 0 512 5 1 - -9 0 512 s 1 - 1 5 0 812 1 5 1 -2 8

12、 0 1 323 2 8 1 - 5 0 02 03 A 5 01 - - 1 2 0 03 256 7 标志、 包装、 运翰、 贮存 了 飞 标志 包装袋应附有以下标志: 厂名、 品名、 规格、 等级、 数量、 商标、 标准代号、 生产日 期及检验员代号等。 7 . 2 包装 包装应牢固、 适于 运输, 远途运输应用薄膜袋、 外加塑料编织袋套装, 要用绳子捆扎或由 供需双方协 定包装形式. 7 . 3 运箱、 贮存 复合塑料编织布在 贮运过程中, 不应靠近火镖、 热源及日光直 接照射的 地方, 应放置于阴 凉、 洁净的 室内贮截, 贮存期从生产日 起, 不得超过一年. QB / T 3 8

13、0 8 -1 9 9 9 附录 复合塑料编织布用扁丝技术指标 ( 补充件 ) Al 技 术要求 A l . 1 外观应光滑、 平整、 无明显起毛, 彩色扁丝无明显色差. A l . 2 线密度及偏差见下表: 项目单位 线密度 f i A 纬 向兴 极 限偏差 士1 0 0 / o -1 0叼 A l . 3 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相对拉断力: 妻0 . 3 2 N / t e x ; 断裂伸长率: 1 5 %-3 0 %. A 2 试验方法 A 2 . 1 试样状态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 试样在 2 3 12 的条件下放r 1 4 h井在此条件 1 : 进行试验_ A2 . 2 相对拉断力的#M l

14、 定 按 G B 1 0 4 0 进行 A 2 . 2 . 1 步骤: 剪取长 8 0 0 m m的扁丝 3根, 夹具间距 5 0 0 mm 试验速度 3 0 0 士2 0 m m/ m i n . 取 3个试样 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A 2 . 2 . 2 相对拉断力按式( Al ) 计算。 , 一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I ) 尸 l 式中: 0 相对拉断力, N / t e x ; F扁丝拉断力, N; A线密度, t e x . A 2 -

15、3 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测定试样断裂时, 试样有效部分标线间距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按式( A 2 ) 计算 l ,一 Lo Lo X 1 0 0 % 式中: 断裂伸长率, %; L o 初始标距, m m; L试样断裂时标距, m m, A 2 . 4 线密度的测定 用纱框测长仪绕取 1 0 0 m试样, 称取质量精确至0 . 1 g , 按式( A 3 ) 计算线密度, 按式( A 4 ) 计算线密 度偏差 . 1 00 0 X G p , 于一 1 0 0 (n3) QB / T 3 8 0 8 -1 9 9 9 式中: p J 线密度, t e x ; C -l o om扁丝质量. B e PI 一P. .X 1 0 0% 式中 : P x 线密度偏差值, %; 标准线密度, t e x ; 实测线密度 t e x o 凡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