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9404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54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讯标准]-YDT 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35.200; 33.120.01; 33.180.01 M42;M33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rr 926.2-2009 代替YDrr926.2-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Telecommunication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Part2:Cable requirements (IEC11801Ed.2.1:2008Infonna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MOD) 2009-06-15发布2009-0

2、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IT926.2-2009 目次 前言.II I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 4缆线要求.7 4.1概述吁 4.2对称电缆7 4.3对称电缆传输多路信号的附加串音要求 4.4光缆.吵 附录A(规范性附录)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和传输特性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对称电缆的首字母缩写词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缆外部串音测试方法.19 YDrr926.2-2009 前言 YD/T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分为3个部分z 一一第1部分:总规范: 一一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一一第3部分:连接硬件和接插软线技术要求。 本部

3、分为YD/T926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IEC11801剧.2.1:2008信息技术一一用 户房屋综合布线的第2章、第3章、第9章和附录E。 ISOIIEC 11801Ed.2.1:2008包括ISOIIEC11801:2002和对ISOIIEC11801:2002的第1次修订ISOIIEC 11801Amd.1:2008o 修改采用ISOIIEC版本时,本部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己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 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 本部分与ISOIIEC11801Ed.2.1:28主要差异如下: 一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GB

4、IT13993.3代替IEC60794-3; 一一为便于使用,将ISOIIEC版本引用的IEC61156-5中的主要电气和传输特性摘录作为附录A; 一一由于ISOIIEC版本中关于6A和7A类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和传输特性尚未发布,本部分 的附录A中6A和7A类对称电缆的主要特性,根据IEC61156-5Ed.2.0:2009补充。 本部分代替YD厅926.2-2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 求。 本部分与m厅926.2-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一根据ISOIIEC版本,调整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3章(定义、缩略语和符号)的 内容: 一一删除了特性阻

5、抗为1500的对称电缆: 一一删除3类、4类电缆的性能要求,增加了6类、6A类、7类和7A类电缆的性能要求: 一一对YDIT926.2-21中待定的对称电缆安装后的弯曲半径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一一对光缆的传输特性和多模光纤的带宽作了补充。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井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 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王微昕、时彬、刘湘荣、甘露、程奇松、雷非、史惠萍、吕捷、邓庆

6、龙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 一一一YD,厅926.2-1997 一一一YD,厅 926.2-2001。 E yorr926.2-2009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用电缆、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光缆。本部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的特殊 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D厅9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7、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ff7424.2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GB厅7424.2-2002,lEC 60794-1-2:1999, Optical fibre cable - Part 1-2:Generic specification -Basic optical cable testpredures,MOD) GBff7424.3光缆第3部分z分规范室外光缆(GB厅7424.3-2003,lEC 60794-3: 2001,Optical fibre cables - Part3:Sectional sp

8、ecification - Outdoor cables,MOD) GBff12357.1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l类多模光纤特性(GBff12357.1-2004,lEC 60793-2-10:22,Optical fibres - Part 2-IO:Product specifications -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ategoryAl multimode fibres,MOD) GBff13993.3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 GBff15972.40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衰 减(GB

9、ff15972.40-2008,lEC 60793-1-40: 2001,Optical fibres - Part 1-40: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 predures-Attenuation,MOD) GBff15972.4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1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带 宽(GB厅15972.41-28,lEC 60793-1-41:21,60793-1-41:2001,Optical fibres - Part 1-41: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testpredures- Bandwidth,MOD)

10、GBff15972.4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截 止波长(GBff15972.44-28,lEC 60793-1-44: 2001,Optical fibres - Part 1-44: Measurement methodsand test procedures - Cut-offwavelength,MOD) GBff15972.49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9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一微 分模时延(GB厅15972.49-2008,lEC 60793-1-49: 2003,Optical fibres - Part 1-49:

11、Measurement methodsand testproced町es- Differential mode delay,MOD) YD厅838.1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z总规范(YD厅838.1-2003,lEC 61156.1:2001,IDT) YD厅838.2-2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对绞电缆(lEC61156.2:2001, MOD) YDrr926.2-2009 YD厅838.3-200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IEC61156.3:2001, MOD) YD.厅838.4-2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

12、分:主干对绞电缆(IEC61156.4:2001, MOD) m厅926.1吃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ff926.1-2009,ISOIIEC11801 Ed.2.1:2008,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 MOD) YD厅926.3-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连接硬件和接插软线技术要求(YD厅 926.3-2009,ISOIIEC11801Ed.2.1:2008,Informa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abling for customer

13、 premises, MOD) IEC 60793-2-50光纤第2-50部分:产品规范B级单模光纤分规范 IEC 61156-5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1O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 对称电缆水平电缆分规范 IEC 61156-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1000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 对称电缆工作区电缆分规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注:在公式中的缩写词“勺19“表示“lhog 5e类一-looMHz,且支持双工应用; 6类一-250MHz; 6A类一-5OOMHz; 7类一一毛OOM血: 7A类一一10MH

14、z. m厅838.1-2003总规范及相关分规范给出了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的要求,包括按照四厅926.1-29 中7.2节常规设计导则,其最低要求符合YD厅926.1-2009第6章规定的性能级别。电缆要符合表1中所列标 准的要求,主要性能要求见附录A,电缆的命名见附录B。 表1对称电缆的基本要求 YDff838.2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z水平对绞电缆 YDff838.3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 YDff838.4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主干对绞电缆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5部分:lO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水平电

15、缆 IEC61156-5 分规范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1仪lOMHz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电 IEC61156-6 缆分规范 注:按照YD厅926.1-2009中第7章常规设计导则,6类电缆线对间的近端串音衰减比YD汀926.1-2(陀中第6章的要求高1dB 4.2.2附加要求 4.2.2.1概述 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应满足本条的附加要求。除本部分另有规定外,测试方法应按照YD.厅838.1 23的规定。 7 VDIT926.2-2009 4.2.2.2对称电缆主要机械物理特性 对称电缆的机械性能见表2。 表2对称电缆主要机械物理特性 电缆特性单位要求 导体

16、直径a mm0.4-0.8 2 绝缘外径b mm1.6 3 主干电缆外径cmm 90 无机械或电气损伤的温度范围 安装时:0-+50 4 。c 运行时:-20-+ 最小弯曲半径(安装后)d 直径小于6mm的4对电缆为25mm. 5 直径大于6mm的4对电缆为50mm a导线直径小于O.5mm或者大于0.65mm时,可能不能兼容所有的连接硬件。 b当满足所有其他要求时,绝缘外径可以到1.7mm。这种电缆可能不能兼容所有的连接硬件。 c直尽量减小电缆外径,以便充分利用管道和交叉连接的容量(见YDff926.3-29的第4章。 d安装过程中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参考制造厂商的建议 4.2.2.3特性阻抗

17、 电缆的特性阻抗应符合附录A的A.2.11的要求。 4.2.2.4衰减 电缆的衰减常数,应符合附录A的A.2.3的要求。 衰减的计算值小于4dB时,其最大要求应取作4dB。 4.2.2.5ELFEXT手口PSELFEXT 见附录A的A.2.7和A.2.8,ELFEXT和PSELFEXT从lMHz到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都应满足。 如果FEXT大于70dB,则无须测量ELFEXT和PSELFEXT。 4.2.2.6载流能力 每根导线的最小载流能力应为175mA。 在最高环境温度60C时应能满足此要求,通过设计应达到合格。 4.2.2.7辑合衰减 试验方法和要求见附录A的A.1.7,屏蔽电缆的精合衰减

18、应符合附录A的表A.2中H型的要求。 4.2.2.8转移阻抗 屏蔽电缆的传输阻抗应符合附录A的表A.l中2级的要求。 4.2.3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条规定了电缆用于接插软线、工作区和设备软线的附加要求。除衰减、直流环阻和回波损耗在本 条中规定外,这些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4.2.2节中各类别对称电缆的一般要求。 衰减(单位为dBl100m)和直流环阻应不超出4.2.2节中所规定的150%。附加的长度限制参考四厅 926.1-2009中的7.2节。 注:回波损耗(RL)应在1m的长度进行测试。符合这些要求的替代测试方法也可以使用. 4.3对称电缆传输多路信号的附加串音要求 4.3.1概述 8 YD

19、rr926.2-2009 本条包括在同一电缆中可能出现多路信号时的布线系统。 支持多路信号的主干电缆应符合4.3.2节的要求。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当由单根电缆连接多个信息插座时,多个信息插座一端的电缆元件的近端串 音应符合4.3.3节的要求。4.3.3节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或主干子系统的混合电缆和多单元 电缆的单元之间。 4.3.2主干电缆中的功率和 本条中电缆类型是指用于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一个电缆单元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缆元件的电缆。按 照本条要求的电缆应满足4.2节的相关要求。对整束电缆中PSNEXT的要求不作规定,可在有关详细规 范中规定。 注:PSNEXT计算总的串音功率。因

20、此,为满足同样的PSNEXT,相邻线对数较多时要求较高的线对间NEXT, 4.3.3混合电缆、多单位电缆和连接一个以上的信息插座的电缆 本条中电缆类型是指混合电缆、多单元电缆和任何一种连接一个以上的信息插座的电缆。电缆单元 可以是相同的型式或不同的型式,相同的类别或不同的类别。需要满足本条要求的还应满足4.2节中相应 电缆类型的要求。 对于本条所述的电缆,任何对称电缆单元或电缆元件之间的PSNEXT不作规定,可在有关详细规范中 规定。 4.4光缆 4.4.1光纤类型 本条规定支持不同应用等级的四种光纤类型,3种多模光纤(aMI、OM2和OM3)和单模光纤。 4.4.2一般性能要求 4.4.2.

21、1光缆衰减 光缆的衰减见表3。 表3光缆中光纤最大衰减 光缆中光纤最大衰减 dB/km aMI、OM2和OM3多模单模 波长850nm13nrn1310nrn1550nm 衰减3.51.51.01.0 4.4.2.2传播时延 单位传播时延的常数换算值可取5.ns/m(0.667c)。这个数值能用作计算信道时延而无需验证。 4.4.3多模光缆 多模光缆的要求分为3部分:光纤要求、光缆传输性能要求和光缆物理性能要求。 a)光纤要求 光纤应为多模、渐变折射率剖面的光纤,纤芯/包层的标称直径为50/125阳或62.5/125阳,数值孔 径应符合GBrr12357.1中规定Ala或Alb光纤。 b)光缆

22、传输性能要求 光缆中每根光纤应符合表3和表4的性能要求。衰减和模式带宽测试方法应分别按GBrr15972.40 和GBrr15972.41进行测试。 9 YOIT926.2-2009 表4多模光纤模式带宽 最小模式带宽 MHzXkm 溢出注入带宽有效激光器注入带宽 波长850nm 13m 850nm 光纤类型 纤芯直径 阳n OMl50或62.5 25 OM250或62.5 55 OM350 15 5 20 注:按GB厅15972.49的规定,有效激光器注入带宽用微分模时延(DMD)确认。只满足溢出注入模式带宽的光纤可能 不支持YDtr926.1附录D中的某些应用 c)光缆物理性能要求 室内光

23、缆和室外光缆应分别符合GBff13993.3和GB厅7424.3规定的机械和环境要求。 4.4.4单模光缆 单模光缆的要求分为3部分z光纤要求、光缆传输性能要求和光缆物理性能要求。 a)光纤要求 光纤应符合IEe60793-2-50规定B类的要求。 b)光缆传输性能要求 1)衰减 光缆中每根单模光纤应符合表5的衰减要求。衰减应按GBff15972.40进行测试。 2)截止波长 按GBff15972.44进行测试时,已成缆的单模光纤截止波长应小于12m。 c)光缆物理性能要求 室内光缆和室外光缆应分别符合GBff13993.3和GB厅7424.3规定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要求。 10 YDIT92

24、6.2-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和传输特性 本附录摘录的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和传输特性引自IEC61156-5四.2.0:27。 A.1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 A.1.1导体电阻 在20C时电缆的导体电阻应不超过9.5ill100m。 A.1.2电阻不平衡 线对中导体的电阻不平衡应不超过2%,线对间电阻不平衡应不超过4%。 A.1.3介电强度 各类别电缆的介电强度为1kV(直流),1min;或2.5kV(直流),28。也可用交流电压进行试 验,试验电压分别为0.7kV(交流),1min;或1.7kV(交流),280 A.1.4绝缘电阻 各类别电缆的绝缘电阻应不

25、小于5OOOMflkm。 A.1.5电容不平衡 在频率为8Hz或1OHz时,线对对地的最大电容不平衡应不超过16pE舶L A.1.6转移阻抗 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分为2个等级,见表A.la 表A.1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 频率 最大表面传输阻抗 MHz mntm l级2级 1050 1010100 3030200 10060 1o A.1.7辑合衰减 稿合衰减分为3种类型。当用吸收钳法测试时,频率范围从30MHz-l0MHz,糯合衰减应该不 小于表A.2中的值。对于屏蔽电缆,也可采用三同轴法进行测试。 表A.2辑合衰减 精合衰减类型 频率范围稿合衰减 b任fzdB I型 301二85.0 1至最大参

26、考频率二85.0-20xlg(fl1) II型 301二55.0 l至最大参考频率 二55.0-20xlg(fl1oo) III型 301oo 40.0 1至最大参考频率二40.0-20x1g(fl1) 11 YDrr926.2-2009 A.2传输特性 除非另有规定,电缆所有传输特性的测试长度为100mo A.2.1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不作规定,可在有关详细规范中规定。 A.2.2相时延和时延差 在4MHz到最大参考频率范围内,相时延应不大于式(A.I)的计算值。 兰疗 (A.I) 式中: 严一一频率,单位是兆赫兹(MHz); 一一相时延,单位是纳秒每百米(ns/lOOm)。 在4MHz到最大

27、参考频率的范围内,(20士I)C测量的5e、6和6A类电缆任两线对间的时延差应不 超过45ns/lOOm,7类和7A类电缆应不超过25nsl100m。 A.2.3寰减 在表A.3中的频率范围内,任何线对的衰减都应不大于式(A.2)的计算值。衰减公式常数a、b 和c见表A.3。 =叫叫+方 (A.2) 电缆类别 频率范围常数 MHz abc 5类111.9670.023 0.1 5e类111.9670.023 0.1 6类12501.8200.01690.250 6A类151.820 O.91 0.250 7类16 1.8 0.010 0.2 7A类 11)() 1.8 0.0050.250 1

28、MHz4MH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MHz的电缆衰减性能 表A.3衰减公式常数 受温度影响,式2计算出的衰减最大值对于非屏蔽电缆在温度范围为20C40C的增量应是 0.4%IC,40C60C的温度范围内是0.6%IC,屏蔽电缆在20C60C的温度范围内为0.2%fC。 A.2.4不平衡衰减 不平衡衰减分为两种等级。最小近端不平衡衰减(横向变换损耗TCL)在表A.4给出的频率范围内 应不低于以下公式的计算值。等级1的TCL由式(A.3)得出,等级2的TCL由式(A.4)得出。 TCL=40一10lg(j)(dB)(A.3) TCL=50-10lg(j)(dB)(A.4) 12

29、VOlT926.2吃009 表A.4近端不平衡衰减测试频率范围 电缆类型 频率范围 如fHz 5e1100 61250 6A1250 71250 7A1250 在频率范围为1MHz30MHz,所有等级电缆的等电平远端不平衡衰减(等电平横向变换转移损耗 ELTCTL)应等于或大于式(A.S)的计算值。 ELTIL=3S-201g(j)(dB)(A.S) A.2.5近端串音衰减 从1.0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频率,电缆内任一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应大于或等于式(A.6) 的值: NEXT(j)=NEXT(l)一151g(f)(dB) 式中: NEXT(f)一一频率f下的近端串音衰减值: NEXT(

30、1)一一具体数值见表A.5,单位是dB; 升一一频率,单位是MHz。 表A.5频率范围及NEXT(1) (A.6) 电缆类别 频率范围NEXT(1) 岛1HzdB 51162.3 5e1165.3 6125075.3 6A1575.3 716102.4 7A110102.4 1MHz4阳I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MHz的电缆近端串音衰减性能 A.2.6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在表A.6中的频率范围内,最差线对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PSNEXT应大于或等于式(A.7)的计算 值。 PSNEXT(j)=PSNEXT(1)-151g(f)(dB) 式中z PSNEXT(f)一一频率f下的近

31、端串音衰减值功率和: PSNEXT(1)一一具体数值见表A单位是dB; f一一频率,单位是MHz。 (A.7) 13 YOIT926.2-2009 袤A.6最差线对PSNEXT 电缆类别 频率范围PSNEXT(1) MHzdB 5e 110062.3 6 125072.3 6A 150072.3 7 1o99.4 7A 11xl99.4 1MHz4阳I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MHz的电缆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性能 在以上频率范围内,在PSNEXT的计算值大于75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作75dB。 任意线对组合的最小近端串音衰减应比任何线对的近端串音功率和至少好3dB。 A.2

32、.7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从l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的整个频带内,电缆内任何线对组合间的等电平远端串音 衰减,应大于或等式(A.8)确定的值z EL FEXT(j)=EL FEXT(l) -201g(f)(dBl1m)(A.8) 式中z ELFEXT(一一频率f下的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ELFEXT(1)一一具体数值见表A.7,单位是dB/100m; f一一-频率,单位是MHzo 注:lEe61156-5Ed.2.0中没有式(A.8)和表A工是用文字表达的。 表A.7最差线对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 电缆类别 频率范围ELFEXT(1) MHzdBl100m 5 110061 5e 410

33、064 6425068 6A4568 7 4o94 7A 41)()94 1MHz4MH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阳祀的电缆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性能 A.2.8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在表A.8中的频率范围内,最差线对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应大于或等于式(A.9)的计算值。 PS ELFEXT(1)见表A.8o PSELFEXT(f)=PSELFEXT(1)-201g(f)(dB/100m)(A.9) 表A.8最差线对PSELFE肝 电缆类型 频率范围PSELFEXI(1) MHz dB/Im 5e4161.0 6425065.0 6A 4565.0 14 VOlT926.2

34、-2009 表A.8(续 电缆类型 频率范围PSELFEXT(1) MHz dBllm 7 460091.0 7A 4100091.0 注1:如果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大于70dB,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可以不用测试。 注2:1MHz4MH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MHz的电缆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性能 在以上频率范围内,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的计算值大于75dB,以75dB作为要求。 最小线对间远端串音衰减至少要好于任何线对间远端串音功率和3dB。 A.2.9外部近端串音 外部近端串音只对表A.2中田型进行测试。I型和II型的屏蔽电缆由设计保证。 当用附录C的方法测试时,电

35、缆的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应不低于表A.9得出的值。 表A.9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 电缆类型 频率范围最小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 MHzdB 6A1运f“二50092.5一151g(j) 7A 1运f“三lo 107.5一151g(j) 注:计算值大于67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作67dB A.2.10外部远端串音 外部远端串音只对表A.2中皿型进行测试。I型和II型的屏蔽电缆由设计保证。 当用YDfT838.1-23的6.3.7.1中的方法测试时,电缆的外部远端串音功率和应不低于表A.10得 出的值。 表A.10外部远端串音功率和 电缆类型 频率范围最小外部远端串音功率和 MHzdB 6A1主主f“

36、三50078.2-201g (f) 7A 1运f三100093.2-201g (f) 注:计算值大于67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作67dB A.2.11阻抗 根据YD.厅838.1-2003的3.3.6.2.2测量特性阻抗,对于各类电缆应落在图A.1给出的阻抗模板的界限 之内。相应的模板界限是按相应的电缆类别、频率范围和表A.ll给出的回波损耗要求,使用式CA.1O)、 式CA.ll)和式CA.12)得出。 符合模板要求的电缆不再需要测量回波损耗,同理,符合A.2.12给出回波损耗要求的电缆,不再需 要测量特性阻抗。 模板的阻抗上限Zu由式CA.1O)给出: 模板的阻抗下限E 由式CA.II

37、)给出: Zu=Zn1+!I) 一 。(1一|I) CA.1O) 15 YDrr926.2-2009 zj=Z(|I) .一 。(1+1I) (All) 式中: zo一一一won; |一一由式(A12)计算出的反射系数的模。 RL Ipl=lO20 (A12) 式中: 也一-A2.l2中给出的回波损耗。 臼再回 211 100 a 频率(t0.4Hz) 固A.1阻抗模板 A.2.12回波损耗 在表All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任何线对的最小回波损耗应大于或等于表All中各自类别对应的值。 表A.11最小回波损耗 电缆类别 频率范围回波损耗 如1HzdB 全部1-1020.0+5.Olg( 全部10-

38、2025.0 5e20-125.0-7.Olg(/120) 620-25025.0-7.Olg(/120) 6A 20-5 25.0-7.Olg(/120) 720-仪lO25.0-7.Olg(/120) 20-o25.0-7.Olg(/120) 7A 600-1)()17.3-7.Olg(/120) 注1:计算值小于17.3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作17.3dB. 注2:1阳fz-4MHz的电缆性能由设计保证,因此无须测试低于4MHz的电缆回波损耗性能 16 yorr926.2-200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对称电缆的首字母缩写词 电缆结构有许多种,有许多种用简称描述电缆结构的方法。这

39、些缩写词用来描述结构的不同和阻抗 的不同。由于这种首字母缩写词在许多的商业文件使用,但从未有标准明确地规定,因此同一术语在不 同的环境可能表示不同的结构类型。 本附录的目的是澄清这种状况,并给出通信电缆主要结构使用缩写词的导则。本资料采用对称电缆、 非屏蔽/屏蔽电缆,以及非屏蔽/屏蔽电缆元件等词汇,用于本附录所述各种电缆结构。 为了避免混淆,在图B.1中规定了更多的分类命名。根据此命名方法认定的电缆名只描述结构的类型, 而不描述传输特性,如:阻抗。所有的屏蔽电缆,不管是单独屏蔽还是总屏蔽、金属宿屏蔽、编织屏蔽、 或金属锚加编织屏蔽,都要求匹配的连接硬件能处理所有的屏蔽层。 图B.2是电缆结构和

40、根据此命名法对电缆命名的示例。 xxIxxx L伫f土:元件芒F TQ一对绞四线组 元件屏蔽一一一U一非屏蔽 l-F一金属销屏蔽 总屏蔽一一寸一-u一非屏蔽(可省略) -F一金属m屏蔽 一-S一编织屏蔽 一-SF一金属f的日编织屏蔽 固8.1电缆、命名法 例如: SFIUTP一一有非屏蔽对称元件的编织和金属宿总屏蔽电缆: S应?一一有金属锚屏蔽对称元件的编织总屏蔽电缆。 17 YDrr 926.2-2009 SIFIQ: -电缆护套 编织屏蔽 金属锚四线组屏蔽 四线组 线对/实线电路 导线 导线 UIFIQ: 电缆护套 金属锚囚线组屏蔽 /囚线组 线对/实线电路 导线 SF/l“P: 电缆护套

41、 编织屏蔽 金属销屏蔽 线对 导线 SIFfP: 电缆护套 编织屏蔽 金属销线对屏蔽 线对 UIFfP: 电缆护套 金属街线对屏蔽 线对 注:有时,缩写词中的字母P用Q替代,以表示四线组结构。 固8.2电缆类型 18 VOlT926.2-2009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电缆外部串音测试方法 本附录摘录的电缆外部串音测试方法引自IEC61156-1 Ed.3.0:2007。 C.1外部串音测试装置 测量外部串音时,主串线对与被串线对分别在不同的电缆中。图C.1给出测量外部近端串音ANEXT的 原理图.图中只画出与网络分析仪相连的两条电缆,未画出参与测试的其他电缆。测量外部远端串音 AFEXT使

42、用同样的测试设备,被测样品端部同样的预处理。电缆的扇出应不大于1rna测量频率范围应按 有关规范规定。 网络分析仪 (信号发生器) - 被测电缆长度 时 网络分析仪 (接收器) -. -. 固C.1外部近端串音的测试装置 19 yorr926.2-2009 C.2外部串音计算 外部近端串音(ANEXT)由式(C.l)给出: ANEXT=lOlgIPlnlP2nI 式中: ANEXT-外部近端串音,单位为dB; Pin一一主串线对在近端的输入功率,单位为W(瓦); P2n一一被串线对在近端的输出功率,单位为W(瓦)。 外部远端串音(AFEXT)由式(C.2)给出: AFEXT=lOlgIPiJP

43、2nI 式中: AFEXT-外部远端串音,单位为dB; Pin一一主串线对在近端的输入功率,单位为W(瓦h P2n一一被串线对在远端的输出功率,单位为W(瓦)。 近端(远端)外部串音的功率和定义为: 月叫=叫2210主二叫 (C.l) (C.2) (C.3) 式中: PSAX-talkj一一线对j的外部串音功率和,单位为dB; AX-talki.j.I一一指定电缆的线对j与相邻电缆的线对i之间的串音衰减,单位为dB; j一一被串线对的编号: i一一主串电缆中主串线对的当前编号: l一一主串电缆的编号: N一一主串电缆的总数。 C.3被串电缆的准备与放置 需要测试外部串音的电缆按照6根电缆围绕1

44、根电缆(6包1)的组合的方式安放。7根被测电缆按照 图C.2所示的截面放置成测试电缆束。7根电缆沿整个被测长度保持6包1的平行结构,测试电缆束的长 度应为100m或按有关规范规定。除电缆束两端至少留出l.Om外,测试电缆束沿整个长度用适当的非金 属材料绑扎。绑扎材料可以以连续的螺旋形缠绕或间断绑扎。绑扎不应有明显的压力或使截面变形。间 断绑扎的间隔和连续绑扎的节距不大于2mm,以使电缆间紧密靠近、没有明显的间隙。测试电缆束应 如图C.3所示布放(必要时盘绕成环形),环的放置应使各段之间要保持至少lOem的间隔。非金属的地 面适合于布放测试电缆束。电缆束的两端的所有线对应用共模与差模电阻终端。 应在有关规范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从电缆1到电缆6中的每个线对,测量对电缆7的每个线对的串 音。测量被串电缆每个线对的插入损耗。测量被串电缆每个线对与每根主串电缆的每个线对之间的外部 近端串音ANEXT和外部远端串音AFEXT。对于外部近端串音ANEXT和外部远端串音AFEXT各进行96 次测量。 20 2 5 YOIT926.2-2009 固C.2测试电缆束的截面;6电缆围绕1根电缆(电缆6包1方式 固C.3测试电缆束布放;6电缆围绕1根电缆(电缆6包1方式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