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69824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6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0 8 年2 月第6 卷第2 期 1 3 7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应用研究 芦 婷, 李学文, 王 雄, 刘向东, 赵太生, 王 群, 吴萍, 吕吉元 摘要: 目的 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 0 例病 人, 随机分为两 组, 3 0 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房、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 主动电 极组) , 3 0 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房心耳部、 右室心尖 部起搏( 被动电极组) , 记录两组在术中、 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曝光 时间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置

2、入后5 m i n 后可达到理想闲值。两组起搏闲值、 R波波幅置入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组!入 时起搏阻杭、 P 波波幅较被动电摄组低, 但7 d 后, 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 d 和出院后1 个月、 3 个月进行随访。术后 7 d , 1 个月时两组起搏闲 值均升高, 相反, 阻抗降低。 3 个月时均恢复至置入时水平, 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起搏心电图比较, 主动 电 极组的Q R S , P 波宽 度均较被动电极组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尸 0 . 0 5 ) 。主动固定电极固定后5 1 . 6 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土 标准差( 丁土、 ) 表示,m i n 与电极

3、固定即刻比较起搏闹值明显下降( 0 . 3 4 V士 0 . 2 8 V 应用S P S S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比 较采用随机两样v s 0 . 8 6 土 0 . 1 7 V , 尸 0 . 0 5 ) 。两组电极置人时的起搏闹 料, 则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以 P 0 . 0 5 ) . 主动固定电极 义。.组P 波波幅、 导线阻抗比被动固定电极组小( P 0 . 0 5 ) 。详见表 t o 均顺利完成起搏器置入术。 共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5 3 根, 其 表1 两组起搏器I入后即刻心房、 心室起搏参数比较( z士 : ) 组别 心房起搏参数 n起搏阑值( V)阻抗( n )

4、心室起搏参数 n起搏阂值( V )阻抗( d l ) P 波幅度( M V) 3030 .17.23一05 23l7 主动电极组 被动电极组 0 . 4 7土0 0. 4 4土0 5 7 1 . 6 4 1 1 3 4 . 7 7 8 7 6 . 3 6 土 1 5 1 . 9 3 ) P波幅度( m V ) 2 . 9 3土0 . 6 1 4 . 9 3 士1 . 2 6 1 ) 0 . 料 土0 . 2 8 6 6 1 . 5 7 11 5 1 . 8 2 0 . 4 2 1 0 . 1 7 8 7 6 . 3 6 1 2 6 1 . 1 7 1 1 1 . 6 3士4 . 4 4 1 1

5、 . 5 4土4 . 9 1 与 主动电极组比较. 1 ) P 0 . 0 5 ) . 阻抗正好相反, 7 d , l 个月时均降低, 1 个月时降至最低值, 然后 升高, 但随访期间阻抗与置人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尸 0 . 0 5 ) 。详见表2 一表S o 裹2 两组心房电极t入后随访起搏闭值比较 了士: ) 组别个月 l729 1723 23l7 主动电极组 被动电极组 置人时 0. 4 7士0. 0. 4 4士0. 0 . 6 6 士 0 . 0 7 ) 0 . 6 1 土 0 . 2 5 “ 0 . 6 3 士 0 . 1 6 0 . 5 5 土 0 . 2 2 3 个月 0

6、 . 5 0士0 . 0. 4 8士0. 与同组置入时比较, 1 ) P 0 . 0 5 表3 两组心室电极2入后随访起搏闷值比较 王士 ) 组别个月 2408 主动电极组 被动电极组 置人时 0 . 4 4士0 . 0. 4 2 1 0. 0 . 6 2 士 0 . 2 1 “ 0 . 5 7 1 0 . 1 5 “ 0 . 6 0 1 0 . 1 9 “ 0 . 5 2 士 0 . 1 4 “ 3 个月 0 . 4 7士0 . 0. 4 6土0 28l7 3030 与同组置人时比较, 1 ) P 0 . 0 5 表4 两组心房电极!入后随访起搏阻抗比较 丁士: ) 组别置人时1 个月3 个

7、月 l783 主动电极组 被动电极组 5 7 1 . 6 4 11 3 4 . 8 7 6. 3 6土1 5 1 . 4 1 9. 5 9士8 7 . 7 8 5 5 3 . 6 7 19 3 . 7 1 4 5 0 . 8 6 土1 3 0 . 6 1 4 . 1 3 土1 1 1 . 4 2 6 . 1 士1 4 7. 5 9 0. 8 0士1 1 8 7 4 . 0 9 7793 23l7 裹 5 两组心室电极Z入后随访起搏阻抗比较 万士, 组别置人时个月3 个月 护00 吕0内 46 一吕戈户 87 3030 主动电极组 被动电极组 6 6 1 . 5 7士1 5 1 . 8 2 8

8、7 6 . 3 6 土 2 6 1 . 1 7 5 1 0. 3 2土1 4 6 . 2 0 6 1 2 . 5 0土9 8. 9 8 4 8 1 . 6 8土1 2 7 . 6 5 2 . 7 9士1 1 3 . . 仪】 士9 6 . 9 9 . 6 4士 1 1 3. 3 9 与主动电极组比较, 1 ) P0 . 0 5 万方数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 0 0 8 年2 月第6 卷第2 期 1 3 9 3 讨论 目 前, 心脏永久起搏技术正在向着尽可能模拟正常心脏激 动和传导顺序的生理性起搏方向发展。间隔部起搏由于更能保 持正常的双房和房室电激动顺序n u 被国内外许多专家所认 P

9、 1 4 1 0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由于可以任意选择固定部位而更易于固 定于间隔部。另外, 主动固定电极也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放 置到心房、 心室相应特殊的部位, 使许多需要置人起搏器的病人 尤其是心脏扩大、 肌小梁萎缩、 心肌纤维化的病人, 电极导线在 传统的位置上达不到理想的起搏参数, 可以通过主动固定电极 导线到理想的位置。 本研究中将主动固定电极的间隔部起搏与传统的被动固定 电极的右心耳、 心尖部起搏作了比 较, 结果发现两组置入时的曝 光时间、 起搏阂值、 R波波幅均无明显差异。虽然置入时主动固 定电极组导线阻抗、 P 波波幅比被动固定电极组小, 但 7 d 后比 较 均 无明 显差

10、异。 S h a n d l i心5 也有类似 报道, 考虑与电 极结构 及电极对心肌组织一过性损伤有关。 有报道认为,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置人后 巧m i n 才能达到较 低的起搏闭值, 但在本研究表明,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置人后 5 m i n 闭值降低, 5 m i n , 巧m i n 时闭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随访7 d , 1 个月时两组阑值均呈上升趋势, 7 d 时上升到高 峰, 然后下降, 3 个月时与置人时起搏阑值无明显差异。闭值升 高期间两组无明显差异。而阻抗正好相反, 7 d , 1 个月时两组阻 抗均呈下降趋势, 1 个月时下降到高峰, 然后上升, 随访期间阻 抗与置人时无明

11、显差异。这与方冬平等6 - 8 1 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关报道认为病人起搏A l 值在术后( 1 一2 ) 周达高峰, 一般升高 ( 2 - - 5 ) 倍, 少数达 1 0 倍; 有的病人起搏阑值高峰出现在术后 1 个月, 均称为急性期闭值, 与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有关。充血水 肿消退后, 起搏阑值逐渐下降, ( 2 - - 3 ) 个月后趋于 稳定。阻抗的 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从起搏心 电图 看, 被动固定电极组q石时间为( 0 . 1 印士 0 . 0 3 0 ) m s , 主动固 定电极组平均Q R S 时间为( 0 . 1 1 0 士 0 . 0 4 0 ) 。, 两组 比 较差异有

12、统计学意义。国内外动物实验证明, 起搏体表心电 图Q R S 波时间代表心脏双室激动的同步性。体表心电图Q R S 波越窄, 说明心室的激动点越靠近希一 浦系统, 心脏除极和复极 同步性越强; Q R S 波越宽, 说明左、 右室激动的同步性越差。而 且, 有文献报道 9 1 , Q R S 波时间与 左室功能有关, Q R S 波时间缩 短则左室功能会有所提高。所以, 从理论上讲, 主动固定电极进 行心室间隔部起搏会使左室功能有所提高。 曾有报道( 4 . 10 房间隔部起搏对于P 波增宽的心房颤动病 人能降低P 波宽度, 缩短房间传导时间, 预防和减少房颤的发 生, 但本研究中显示对于P

13、波宽度正常的病人行房间隔部起搏 与右心耳部起搏比较, 也能降低P 波宽度, 国外也有此方面的 报道。 但是否对预防房颤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尚需进一步临 床试验证实。 通过主动固定电极的间隔部起搏与传统的被动固定电极的 右心耳、 心尖部起搏对比研究, 笔者的体会是主动固定电极: 有较稳定的闭值和阻抗; 可以任意选择固定部位; 固定牢 固, 术后卧床时间短, 更适用于年老体弱的病人; 进行间隔部 起搏可使Q R S 波时间缩短, 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改善左室功能。 另外, 应用卞动固定电极起搏术中和术后应注意的是: 主动固 定电极导 线固定后, 可出现阑值一过性升高, 需等待5 m i n 后再

14、 次测定。确定间隔部位置需紧密结合左前斜位下的投照位 置。左前斜位可充分展示心脏的四个腔, 判断电极导线与间隔 部形成的角度。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时需寻找一个最佳的 投照位置, 使导线头端充分展开避免重叠, 这样容易发现电极头 端是否拧出。由于电极置入后 3 个月内起搏闺值波动较大, 故在术中设置或术后程控起搏电压时, 应取较高的输出电压和 脉宽, 以确保安全有效起搏03 个月后起搏阑值趋于稳定, 可在 合理的起搏安全范围内程控为较低的起搏输出电压和脉宽, 以 节约电池能源, 延长起搏器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避免因起搏输 出能量过高而引起胸大肌刺激和幅肌抽搐等症状。 参考文献: 川G i u d

15、i c i M, K a r p a w ic h P P . A l t e rn a t iv e s it e p a c i n g : I t s t im e t o d e f i n e . t e rm s J . P A C E , 1 9 9 9 , 2 2 : 5 5 1 一 5 5 3 . 2 吴友平. 心脏不同部位起搏的起搏参数对比分析 J l . 中国心脏起 搏与电生理杂志, 2 0 0 4 , 1 8 ( 1 ) : 1 9 . 3 汪 芳. 采用主 动固 定电 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 床应 用【 J l .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 0 0 6

16、 , 2 0 ( 2 ) : 1 5 1 一1 5 2 . 4 B a i l in S J , A d le r S , G iu d ic i M. P r e v e n t io n o f c h r o n i c f i b r i lla t io n 妙 p a c in g in t h e r e g io n o f B a c h m a n n s b u n d le : R e s u l t s o f a m u l t ic e n t e r r a n d o m iz e d t r ia l j . J C a r d i v a s c E le

17、 c t r o p h y s , 2 0 0 1 , 1 2 ( 8 ) : 9 1 2 一 9 1 7 . 5 S h a n d li n g A H .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e n d o a r d ia l e le c t r o d e f i x a t io n s t a t u s o n a c u t e a n d c h r o n i c a t r i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t h r e s h o l d a n d a t r i a l e n r l a r d i a l e le

18、 c t r o g r a m a m p li t u d e J . P a c i n g a n d C l in ic a l E le c t r o p h y s io lo g y , 1 9 9 0 , 1 3 ( 9 ) : 1 1 1 6 一1 1 2 2 . 6 方冬平, 张英川.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螺旋电极导线与 心尖部翼状电 极U 线起搏A l 值随访分析【 J l . 心肺血管病杂志, 2 0 0 1 , 2 0 ( 2 ) : 7 1 一 7 2. 7 K is t le r , P e t e r M. L o n g 一 t e rm p e r f o

19、r m a n ce o f a c t iv e 一 f i x a t io n p a c in g l e a d s J 3 . P a c in g a n d C l i n i c a l E l e c t r o p h y s io lo g y , 2 0 0 6 , 2 9 ( 3 ) : 2 2 6 E 一 2 3 0 E 8 1 B e r m h a r d S , M ic h a e l K . S e p t a ) im p la n ta t io n f o r t h e r e d u c t io n o f p a c e d Q R S d

20、 u r a t i o n u s in g p a s s iv e 一 f i x a t io n l e a d J . P A C E , 2 0 0 1 , 2 4 : 2 8 . 9 K a t a s iv a S , L e v iz N . C o m p a r is o n o f m i d t e r m c l i n ic a l e x p e r ien ce w it h s t e r o id e l u t in g a c t iv e a n d p a s s iv e f i x a t i o n v e n t r ic u k ir

21、e le c t ro d e s in c h il - d r e n J . P A C E , 2 0 0 0 , 2 3 : 1 2 4 5 一1 2 4 9 1 0 B e n e t t D H . c o m p a r is o n o f t h e a c u t e e f f e c t s o f p a c in g t h e a t r ia ) , t u n , r ig h t a t r ia ) a p p e n d a g e , c o r o n a ry s in u s q, a n d t h e la t t e r t w o s

22、it e s s im u lt a n e o u s l y o n t h e d u r a t io n o f a t r ia l a c t iv a t io n J . H e a rt , 2 0 0 0 , 8 4 : 1 9 3 一1 9 6 . 作者简介: 芦婷( 1 9 8 0 -) , 为山西民科大学第一医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现 工作于山西省被山县人民医院( 邮编: 0 4 3 2 0 0 ) ; 李学文、 王雄、 刘向东、 赵 太生、 王群、 吴萍、 吕吉元, 工作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收稿日 期: 2 0 0 7 - 1 2 - 2 7 ) ( 本文编辑 郭怀印)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