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9947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4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收稿日期:2 0 0 5-0 7-2 6 作者简介:张智亮(1 9 7 1-) , 男, 硕士, 主治医师, 讲师, 研究方向: 高血压病、 冠心病及心脏介入治疗。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张智亮, 王梦洪, 吴友平, 彭景添, 郑泽琪, 吴印生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江西 南昌3 3 0 0 0 6) 摘要:目的 探讨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血管活性物质、 肺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取新西兰大耳兔 1 8只, 随机分为二组: (1) 缺血再灌注(I R) 手术组(n=1 0) , 运用B e r m a n球囊堵塞左肺动脉造成肺栓塞动物模型。 栓塞2h后

2、由左侧股静脉输液泵于1h内泵入生理盐水5 0m L, 随即球囊放气造成再灌注; (2) 对照组(n=8) , 同法 置入B e r m a n球囊漂浮导管后旷置而不注入气体充盈球囊, 相同时间内等量生理盐水泵入。于栓塞前、 栓塞2h、 再 灌注即刻、 3 0m i n、1h、2h、4h分别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 F - 和E T、 硝酸还原酶显色法测定NO。兔子在相应 时间点处死后取肺组织标本固定, 进行病理组织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1)I R手术组TN F - 、NO、E T升高 及NO/E T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 0 1) , 且TN F - 、NO、E T峰值均出现在再灌注3

3、 0m i n; (2) I R手术组栓塞期肺 组织变化明显, 再灌注3 0m i n时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结论 兔肺栓塞缺血灌注损伤与血液中TN F - 、NO、E T 改变有关; 组织缺血再灌注后释放的活性物质能进一步造成肺组织局部病理损伤。 关键词: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动物, 实验;兔 中图分类号:R-3 3 2;R 5 6 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2 2 9 4( 2 0 0 5)0 6-0 0 4 6-0 5 T h eC h a n g eo fB l o o dV e s s e lA c t i v i

4、 t yM a t e r i a l so nR a b b i t s 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i s mI s c h e m i c a l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 Z H A N GZ h i - l i a n g,WA N G M e n g - h o n g,WUY o u - p i n g, P E N GJ i n - t i a n,Z H E N GZ e - q i,WUY i n - s h e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C a r d i o l o g y,

5、t h eF i r s t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c h a n g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c h a n g3 3 0 0 0 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e v a l u a t e t h ee f f e c t o fb l o o dv e s s e l a c t i v i t ym a t e r i a l s,c y t o k i n ea n d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6、a l c h a n g eo f l u n gt i s s u e i nr a b b i t sw i t h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i s mi s c h e m i c a l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 j u r y . M e t h o d s T h el e f t l u n ga r t e r yo fN e wZ e a l a n db i ge a rr a b b i t sw a so b s t r u c t e db yB e r m a n s a c c u l u sc a t

7、h e t e r .(1)I R - o p e r a t i o ng r o u p(n=1 0)r e c e i v e ds a l i n ew h i c hw a sp u m p e di n t ob o d y f r o ml e f t - s i d e d n e s s f e m o r a l v e i n i no n eh o u r,i mm e d i a t e l yt h es a c c u l u sw a sp u to u t t h eg a st or e - s u l t i nr e p e r f u s i o n;

8、 (2)C o n t r o lg r o u p(B e r m a ns a c c u l u sc a t h e t e rd i dn o tp u m pi n t og a sn=8). TN F - a n dE Tw e r ed e t e c t e db yr a d i o - i mm u n i t ym e t h o d,NO w a sb yN i t r a t er e d u c t a s em e t h o d b e f o r e i n f a r c t i o n,a t2ha f t e r i n f a r c t i o n

9、2h,r e p e r f u s i o n i mm e d i a t e,a t 3 0m i n,1h,2h,a n d4ha f - t e rr e p e r f u s i o n. T h ep u l m o n a r y t i s s u e s p e c i m e nw e r e f i x e da t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i m e,t h e np a t h o - l o g i c a l a n a l y s i sw a sc a r r i e do u t . R e s u l t s

10、 (1)TN F - 、NO、a n dE T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da n dNO / E T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d e c r e a s e di nI R - o p e r a t i o ng r o u pa s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a ti nc o n t r o lg r o u p(P 0. 0 1). t h ev a l u ep e a ko fTN F - 、NO、E Tw a s f o u n da t 3 0 m i na f t e r

11、 r e p e r f u s i o n; (2)P u l m o n a r y t i s - s u eh a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a t t h e i n f a r c t i o ns t a g ea s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a t i nc o n t r o l g r o u p. T h e r ew a s t h em o s t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12、 h a n g e i n I Ro p e r a t i o ng r o u pa t 3 0m i na f t e r r e p e r f u s i o n. C o n c l u s i o n R a b b i t sw i t h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i s mi s c h e m i c a l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 i s r e l a t - e dw i t ht h e c h a n g eo fTN F - 、NO、E Ti n t h eb l o o d;T h e

13、r e l e a s eo f a c t i v em a t e r i a l sd u e t o i s c h e m i - c a l r e p e r f u s i o nc a nf u r t h e rp r o d u c e t h ep a t h o l o g i c a lh a r mi np u l m o n a r yt i s s u e . K E Y WO R D S: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i s m;l s c h e m i c a l 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

14、c y t o k i n e;T N F - ; N O;e n d o t h e t i n s;a n i m a l s,l a b o r a t o r y;r a b b i t 64 江西医学院学报2 0 0 5年第4 5卷第6期 A c t aA c a d e i a eM e d i c i n a eJ i a n g x i2 0 0 5,V l 4 5,N o 6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 以血栓最常 见) 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 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 是一个国际化的健康问题, 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 活质量, 具有发

15、病率高、 病死率高、 误诊率高等特 点 1。目前, 随着诊疗技术和意识的提高, 肺栓塞得 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是肺栓塞血管再通后反而肺 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 即出现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 伤又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 运用B e r m a n气囊堵塞肺动脉建立急性兔肺栓塞模 型, 然后气囊放气恢复肺组织血流供应制成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探讨再灌注损伤中血管活性物质 一氧化氮(N i t r i co x i d e,NO) 、 内皮素(E n d o t h e l i n, E T) 及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T u m o rn e c r o s i sf a c

16、 t o r - , TN F - )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兔1 8只, 雌雄性兼顾, 体重在20 0 030 0 0g。随机分组: ( 1) 缺血再灌注(I R)手术组(n=1 0) ; (2) 对照组(n =8, 置入B e r m a n球囊漂浮导管后旷置而不注入气 体充盈球囊) 。 2) 主要仪器设备: 日本岛津公司I D R - 1 0 0 0 型数字减影X光机(D S A) , 美国C o r d i s公司5 F、 6 F 小儿B e r m a n球囊漂浮导管、 静脉鞘及导引导丝, G C - 9 1 1 放射免疫计数器

17、及7 2 1分光光度计等。 3) 动物模型制作: 兔双侧腹股沟区脱毛,3% 戊巴比妥钠1m L/ k g 耳缘静脉麻醉后固定于介入 手术台上, 常规碘伏消毒、 铺巾后先后切开右、 左侧 腹股沟区皮肤及皮下组织, 分离出股静脉。在兔右 侧股静脉远端穿一根手术线, 提起并穿刺股静脉, 穿 刺成功后, 先后置入导引导丝及6 F静脉鞘, 并用手 术线固定静脉鞘, 同样方法于兔左侧股静脉置入静 脉鞘。右侧股静脉置入5 F或6 F小儿B e r m a n球囊 漂浮导管, 在X线影像下, 将导管依次通过兔下腔 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最后到达左肺动脉。运用欧 乃派克行肺动脉造影, 明确左肺动脉走行情况

18、( 图 1) , 将球囊导管置于左肺动脉开口处。1 5m i n后, 充盈球囊, 同时行肺动脉造影, 如远端无造影剂显 像, 则说明左肺动脉完全堵塞, 随后静脉推注肝素 ( 5 0I U/ k g ) , 此时肺栓塞动物模型已建立( 图2) 。 I R手术组于肺栓塞2h后通过左侧股静脉输液泵 泵入5 0m L生理盐水, 时间为1h, 而对照组则以同 样方法在相同时间内泵入等量生理盐水。随后抽出 B e r m a n球囊中的气体并将导管回撤至右心室, 建立 肺栓塞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图1 兔肺栓塞前左肺动脉造影, 双肺纹理清晰 图2 兔左肺动脉栓塞后造影, 肺血管纹理基本消失, 造影剂受阻于

19、栓塞部位远端, 右肺动脉显影 4) 标本采集及测定: ( 1) 分别在栓塞前、 栓塞 2h、 再灌注即刻、 再灌注3 0m i n、 再灌注1h、 再灌注 2h、 再灌注4h时间点从兔左侧股静脉静脉鞘中抽 取静脉血3m L, 待检。( 2)NO的测定采用硝酸还 原酶显色法 试剂盒由晶美生物工程( 北京) 有限公 司提供 ;E T及TN F - 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 ( 试剂盒由北京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 3) 兔 放血处死(I R手术组栓塞2h2只、 再灌注3 0m i n3 只; 对照组4只; 其余均再灌注4h后) , 打开胸腔, 取出左肺, 生理盐水冲洗, 随后扎上标记物, 放入

20、 1 0%甲醛溶液中固定, 成批标本后进行常规病理切 片制作及HE染色。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样本均数之间比较运用 q检验, 以P0. 0 5为差异有显著性。 74 江西医学院学报2 0 0 5年第4 5卷第6期 A c t aA c a d e i a eM e d i c i n a eJ i a n g x i2 0 0 5,V l 4 5,N o 6 2 结果 2. 1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E T、 N O、N O/E T的 变化 1) 与对照组相比,I R手术组( 栓塞前除外) E T、NO均显著升高,NO/E T明 显 降

21、低 (P均 0. 0 1) , 见表1。 2) I R手术组中E T、NO升高高峰均出现在 再灌注3 0m i n时, 且与同组其它时期相比差异有显 著性( P均0. 0 1) , 见表1。 表1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E T、N O的变化( xs) 检测时间 E T( n g /L) I R手术组 对照组 NO( m o l /L) I R手术组 对照组 NO/E T I R手术组 对照组 栓塞前 6 0. 2 24. 4 96 0. 7 66. 1 16 5. 4 25. 3 46 6. 2 85. 9 61. 0 90. 0 21. 0 90. 0 2 栓塞2h 1 1 0. 7 27.

22、 3 8#6 3. 0 39. 1 89 0. 9 27. 3 1#6 7. 4 29. 2 20. 8 20. 0 3#1. 0 70. 0 2 再灌注即刻 1 4 1. 2 77. 5 7#6 2. 8 49. 1 21 1 4. 5 47. 7 7#6 7. 2 89. 0 20. 8 10. 0 3#1. 0 70. 0 2 再灌注3 0m i n 2 1 1. 5 31 3. 3 3#%6 2. 8 88. 3 31 6 4. 0 57. 1 2#%6 7. 1 77. 9 70. 7 80. 0 3#1. 0 80. 0 3 再灌注1h 1 8 2. 2 21 1. 5 4#6 2

23、. 8 29. 0 41 4 6. 5 16. 8 2#6 7. 8 48. 9 40. 8 00. 0 2#1. 0 70. 0 2 再灌注2h 1 4 1. 6 47. 0 1#6 3. 6 48. 2 51 1 9. 2 88. 2 1#6 6. 8 67. 9 70. 8 40. 0 4#1. 0 70. 0 3 再灌注4h 1 1 9. 7 59. 2 5#6 2. 8 09. 0 31 0 5. 1 46. 9 3#6 7. 0 49. 0 20. 8 80. 0 3#1. 0 80. 0 2 与对照组比较,#P0. 0 1;与同组其它时期比较,%P均0. 0 1 2. 2 兔肺栓

24、塞缺血再灌注损伤T N F - 的变化 1) 与对照组相比,I R手术组( 栓塞前及栓塞 2h时除外)TN F - 均显著升高 (P均0. 0 1) , 见 表2。 2) I R手术组中TN F - 升高高峰出现在再灌 注3 0m i n时, 且与同组其它时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均0. 0 1) , 见表2。 表2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T N F - 的变化( xs, n g /L) 组别栓塞前栓塞2h 再灌注 即刻 3 0m i n1h2h4h I R手术组4. 0 50. 7 25. 1 60. 5 26. 9 40. 9 3#1 1. 0 21. 0 9#%9. 0 30. 8 7

25、#7. 8 10. 9 3#5. 5 10. 8 3# 对照组 4. 0 90. 6 84. 0 80. 6 34. 0 90. 6 74. 1 10. 6 44. 0 60. 6 24. 0 80. 7 04. 0 60. 7 7 与对照组比较,#P0. 0 1;与同组其它时期比较,%P均0. 0 1 2. 3 兔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变化 1) 栓塞前肺组织, 肺组织结构完整, 肺血管内 粒细胞少( 图3) ; 栓塞后, 肺小血管轻度充血, 部分 肺泡结构不太完整, 其间有少量红细胞及粒细胞( 图 4) 。 图3 栓塞前肺组织结构(HE染色2 0 0) 图4 栓塞后2h肺组织结构(HE染

26、色2 0 0) 2) I R手术组再灌注3 0m i n时, 肺血管内、 肺 血管周围、 肺泡及肺泡间质存在大量的粒细胞及红 细胞, 小部分肺泡组织断裂、 融合。再灌注4h时, 粒细胞减少, 肺组织结构有所恢复( 图5、 6) 。 84 江西医学院学报2 0 0 5年第4 5卷第6期 A c t aA c a d e i a eM e d i c i n a eJ i a n g x i2 0 0 5,V l 4 5,N o 6 图5 I R手术组再灌注3 0m i n时的肺组织结构 (HE染色2 0 0) 图6 I R手术组再灌注4h时的肺组织结构 (HE染色2 0 0) 3 讨论 肺发生栓

27、塞及随后的再灌注治疗会导致体内出 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其中肺血管机械性阻塞及 神经体液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两者相互影响, 从 而造成肺组织的进一步的损伤 2,3。同时, 近年来 大量研究发现, 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主要是激活的 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低 下造成的 47。 NO和E T是内皮细胞分泌的两种重要的血管 活性物质, 它们分别舒张、 收缩血管及抑制、 增强心 肌收缩力 8。NO和E T与肺损伤的关系近年来越 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且有不同的结论。NO主 要由NO合成酶(NO S) 催化L -精氨酸产生,NO S 是体内NO生成的最主要限速因子。病理状态下 N

28、O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首先NO的损害 作用为: 大量NO可导致低血压性休克; 抑制心肌收 缩力; 促炎症作用; 导致多种酶类功能丧失;NO的 氧化产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其次NO的有利作用 为:NO对抗内皮素等的缩血管作用; 抑制血小板、 白细胞的粘附等。E T是目前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 一, 病理状态下E T参与脓毒血症、 休克及肺损伤等 发病过程。生理状态下E T具有收缩血管、 促进血 小板聚集、 血管平滑肌增生和细胞间粘连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 I R手术组栓塞期及再灌注期中 NO、E T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而且NO、E T的高峰均出现在再

29、灌注 3 0m i n。这与Y a m a s h i t a M等 9报 道 结 果 相 符。 其机制可能为: ( 1) 栓塞时, 由于局部肺组织缺氧, 使 得功能失调的血管内皮分泌过量的E T; 再灌注损 伤时, 又堆积及新释放大量E T; ( 2) 栓塞及再灌注 时, 机体产生大量细胞因子, 造成NO、E T明显升 高; ( 3)E p p i n g e rM J等 5认为, 缺血再灌注3 0m i n 时肺损伤为高峰期, 可能与大量巨噬细胞的激活有 关; ( 4) 栓塞及再灌注时, 由于肺组织的损伤, 使得肺 灭活NO、 E T能力下降。但亦有资料表明, 缺氧时 肺组织NO水平下降,

30、 机理为缺氧造成肺血管内皮 细胞NO S活性下降而导致生成量减少 1 0,1 1。分析 原因, 可能他们研究的NO S为同工酶NO S, 属于 内皮细胞型, 缺氧时内皮细胞功能下降, 导致局部组 织NO含量减少。而本实验研究的是血浆中NO, 即除了NO S, 还存在NO S型即巨噬细胞、 平滑 肌来源的i NO S。故在缺血再灌注期间,TN F等因 素刺激后其活性增加及表达水平上调, 从而产生大 量的NO。 NO/E T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舒张/收缩的 动态平衡, 对血管的舒缩功能、 血液的流动性和维持 正常的血液循环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本研究表明 缺血再灌注后, 两者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但以

31、收缩因 子占优势, 肺血管对低氧发生缩血管反应的机制, 目 前还并不完全清楚。 TN F - 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产生 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 许多不同 类细胞均可产生这种细胞因子, 包括淋巴细胞、 中性 粒细胞、 平滑肌细胞等。目前认为, 心、 肝、 肺、 肾既 是TN F - 作用的靶器官, 也是其生物合成的场所。 TN F - 的生物活性通过其细胞膜上的受体介导。 TN F - 是细胞因子网络的关键部分, 其可诱导I L - 1、I L - 6的 释 放, 后 者 反 过 来 又 增 强 组 织 细 胞 对 TN F - 的敏感性;TN F - 在调节白细胞、 内皮

32、细胞 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NO代谢方面似乎起重要作 用。K e l l yR A等 1 2研究发现, TN F - 能降低血管 内皮细胞细胞内NO合成酶的mR NA, 增加巨噬细 胞、 单核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i NO S的表达, 增加 血管平滑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 能造成微血管通透 性增高, 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低下及减少肺表面活 94 江西医学院学报2 0 0 5年第4 5卷第6期 A c t aA c a d e i a eM e d i c i n a eJ i a n g x i2 0 0 5,V l 4 5,N o 6 性物质的产生。有研究已经明确了TN F - 的浓度 增加与肺水肿、

33、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1 3,1 4; 资料表明, 细胞炎性因子中的TN F - 和I L可以激 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的跨 膜蛋白、 选择性效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中的细胞内 粘附分子(C AMS) , 而中性粒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 胞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粘附连锁反应正是导致肺损伤 最重要的因素; 另外,TN F - 作为一种已知的细胞 程序性死亡 ( 或称细胞凋亡)的激活物, 可能参与 肺组织的损害。 本实验观察到: I R手术组栓塞后TN F - 升高, 再灌注即刻开始后TN F - 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 有显著性( P0. 0 1) , 且TN F - 高峰出现在再灌注

34、3 0m i n。此结果与E p p i n g e rM J等 5及 K h i m e n k o P L等 1 5研究结果相符。其机制可能为: ( 1) 肺再灌 注早期, 由于炎症及趋化因子等作用, 大量巨噬细 胞、 中性粒细胞等聚集在肺组织中, 且E p p i n g e rM J 等 5认为肺组织再灌注早期( 3 0m i n) 肺损伤主要由 激活的巨噬细胞介导。正是TN F - 由激活的巨噬 细胞或单核细胞产生, 故再灌注时TN F - 高峰多在 再灌注早期( 3 0m i n) ; (2) 栓塞期肺组织病理生理改 变主要与肺血管机械性梗阻相关, 而再灌注期主要 与神经体液因素相

35、关, 故与栓塞期相比, 再灌注期 TN F - 改变更为明显; ( 3)TN F - 是介导缺血/再灌 注后早期肺损伤的主要介质之一。但向明章等 1 6 认为: 肺缺血再灌注后TN F - 逐渐上升, 与本实验 结果不同。分析原因为: ( 1) 前者实验采用外科手术 将鼠左肺动脉、 肺静脉及左主支气管全部夹闭, 而本 实验只是将左肺动脉完全堵塞, 故前者再灌注损伤 更为严重, 而且可能TN F - 的峰值后移; ( 2) 动物属 种、 大小不同, 而且前者运用外科方式, 创伤较大, 在 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炎症反应的扩大。 本实验观察到: 肺栓塞及随后的血液再灌注均 会因为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导致肺组

36、织产生病理变 化, 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的浸润及肺组织结构破坏。 原因: ( 1) 相对其它组织来说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时其组织损伤轻微, 可能与肺组织双重血液供应及 肺泡内富含氧有关; ( 2) 肺组织损伤一定程度上与血 液中NO、 E T量相关, 炎症细胞的聚集是它们内在 的联系。 总之, 本研究观察到兔肺栓塞缺血灌注损伤与 血液中NO、 E T、TN F - 改变有关; 同时明确组织缺 血再灌注后释放的活性物质能进一步造成肺组织局 部产生病理损伤。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着多 因素复杂调控机制, 这为再灌注损伤药物保护性干 预提供了理论基础, 当然这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临 床实验来探讨及观

37、察, 以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S a m k o f f J S,C o m s t o c kGW. E p i d e m i o l o g yo f 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 i s m:m o r t a l i t yi nag e n e r a lp o p u l a t i o n iJ. AmJE p i d e m i o l, 1 9 8 1,1 1 4:4 8 8-4 9 6. 2 程显声.肺血管疾病学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联合出版社,1 9 9 3. 1 7 9-1 9 5

38、. 3 Y v o M.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h a m e o d y n a m i ci n - s t a b i l i t y i na c u t ep u l m o n a r ye m b o l i s m:t h ep i v o t a l r o l ep u l m o - n a r yv a s o c o n s t r i c t i o nJ. C a r d i o v a sR e s,2 0 0 0,4 8:2 3-3 3. 4 E p p i n g e rM

39、 J,J o n e sML,D e e bGM. P a t t e r no f i n j u r ya n dr o l e o fn e u t r o p h i l i n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a n dr o l eo fn e u t r o p h i l si n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o f r a t l u n gJ. JS u r gR e s,1 9 9 5,5 8:7 1 3- 7 1 8. 5 E p p i n g e rM J,D e e bGM,B o l l i n

40、 gS F,e ta l . M e d i a t o r so f i s c h e - m 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i n j u r yo fr a t l u n gJ. AmJP a t h o l,1 9 9 7,1 5 0 (5) :17 7 3-17 8 4. 6 S a k u m aT,T a k s h a s h iK,O h y aN,e ta l . I s c h e m 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 l u n g i n j u r y i nr a b b i t s:m e c h a n i

41、s m s o f i n j u r ya n dp r o t e c t i o nJ. AmJP h y s i o l,1 9 9 9,2 7 6(1P t1) :L 1 3 7-1 4 5. 7 V a nG r i e n s v e n M,S e e k a m p A. I s c h e m i a - r e p e r f u s i o nd i r e c t l y i n c r e a s e sp u l m o n a r y e n d o t h e l i a lp e r m e a b i l i t yi n v i t r oJ. S h

42、o c k,1 9 9 9,1 1(4) :2 5 9-2 6 3. 8 M o n c a d sS,P a l m e rRM J,H i g g sE A. N i t r i co x i d e:p h y s i o l o g y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o g ya n dp h a e m a c o l o g yJ. P h a e m a c o lR e w,1 9 9 1, 4 3:1 0 9-1 1 3. 9 Y a m a s h i t aM,S c h m i dRA,A n d oK,e ta l . N i t r o p r u

43、 s s i da m e l i o - r a t e s l u n ga l l o g r a f t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J. A n nT h o r a cS u r g, 1 9 9 6,6 2(5) :7 9 1-7 9 7. 1 0 K a n t r o wS P,H u a n gY C,Wh o r t o nA R,e t a l . H y p o x i a i n h i b i t s NO S i n i s o l a t e dr a b b i t l u n gJ. AMJP h y s i o l,1

44、9 9 7,2 7 2(6) : L 11 6 7-11 7 3. 1 1 谢印芝, 杨曦明, 马子敏, 等.低氧大鼠脑、 肺组织NO、NO S变 化及其机理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 0 0 0,1 0(1) :4-6. 1 2 K e l l yRA,S m i t hTW. C y t o k i n e sa n dc a r d i a cc o n t r a c t i l ef u n c - t i o nJ. C i r c u l a t i o n,1 9 9 7,9 5:7 7 8-7 8 1. 1 3 H e g w i s c hJ H,W e hH J,H o s

45、 s f e l dD K. TN F - i n d u c e dc a r d i o p a - t h yJ. L a n c e t, 1 9 9 0,3 3 5:2 9 4-2 9 5. 1 4 肖贞良, 孙耕耘, 夏前明, 等.肿瘤坏死因子致肺微血管内皮细 胞单层通透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 0 0 1,1 7(1) :7 9-8 1. 1 5 K h i m e n k oP L,B a g b yG J,F u s e l e r J,e t a l . 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 t o r - a l p h a

46、 i n i s c h e m i aa n dr e p e r f u s i o ni n j u r yi nr a t l u n gJ. J A p p lP h y s i o l,1 9 9 8,8 5(6) :20 0 5-20 1 1. 1 6 向明章, 蒋耀光, 王如文, 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 F - 的 变化及其意义J.四川医学,1 9 9 9,2 0(5) :4 7 7-4 7 9. 05 江西医学院学报2 0 0 5年第4 5卷第6期 A c t aA c a d e i a eM e d i c i n a eJ i a n g x i2 0 0 5,V l 4 5,N o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