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69964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8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的实证研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 查 研 究版 释 口 风笑天 摘要: 关性词: 本文针对媒体宣 传和社会典论关于已 婚独生子女不做家务不做饭、 独立生活 能力弱的观点, 利用全国1 2 个城市1 7 8 6 名在职青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 研究结果表明:已 婚独生子女在上述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与同龄的已 婚非 独生子女相差无几。现有的关于已 婚独生子女的上述看法与事实不符。 青年独生子女; 独立生活能力;婚姻 徽 问 题 与 背 景 长期以来, 独生子女一直被人们看作是缺乏独立 生活能力、 依赖父母、 懒惰的小皇帝。当他们长大成 人、 结婚成家后, 这种看法也依旧没有改变。媒体的 宣传和社会舆论对进人婚姻围城、已为人父

2、母的第一 代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了担忧。 对这些已结婚成家的独生子女来说, “ 家, 正在成 为一个松散的 联盟” , 。据有关部门对1 0 0 对新婚独 生子女的跟踪调查显示, 这些家庭中有2 0 %聘用了计 时工做家务, 8 0 %的家庭不开伙且在双方父母家 “ 蹭 饭” , 3 0 %的夫妇把脏衣服拿到父母家里洗, 5 0 %的家 庭因家务问题闹过矛盾。 对此, 有专家认为: “ 不会做 家务将成为影响中国独生子女婚姻家庭不和谐的重要 因素。与非独生子女相比, 独生子女夫妇生活自 理能 力相对较弱, 婚姻生活的锅碗瓢勺在他们的婚姻中往 往不是演绎出温馨和谐的交响曲, 而是两相抱怨的

3、变 奏曲。 ”“ 有专家已经指出, 独生子女生活自 理能力相 对较弱, 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照顾, 家务事目 前已经成 为独生子女婚姻中的重要矛盾。 n 2 1甚至有专家担心: “ 这玩大的 一代怎么 应付婚育这样的 大事?a 3 1 媒体中所谈到的情况,的确是发生在一些已 婚独 生子女身上的事实。 媒体和社会舆论对独生子女行为表 现从小到大所作的推理, 也并非不合乎逻辑。 但我们要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 这是目 前普遍的现实吗?换句话 说, 目 前成千上万已 结婚成家的 独生子女们普遍都是如 此吗?这些结了婚的独生子女们真的是既不做饭, 也不 做家 务吗? 他们真的 依然 还是 缺乏独立生活的 育

4、 肋 吗? 查阅国内文献发现,与媒体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 注相比, 目 前学术界关于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姻问 题的经 验研究十分少见。 仅有的一项研究是2 0 0 4 年陈建强等 人对上海市1 8 2 3 位幼儿的父母 ( 其中7 1 7 人为独生子 女) 所进行的调查研究, 其内容涉及到恋爱、 婚姻、 育 儿三个大的方面。 该研究得到了下列五点结沦 已为人 父母的 独生子女的“ 家庭结构以三代同堂为主、 子系小 家庭的经济依赖性更强、 恋爱观念更开放、 育儿模式上 更依赖新兴媒体、 育儿观念上个人趋向 更为明显” 。 4 10显 然, 这一研究并没有涉及到本文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 我

5、们需要考察已婚独生子女 是否普遍不做饭, 也不做家务, 以及考察他们是否普 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而进行这种考察的前提之一 是,我们要将同龄的非独生子女作为参照对象。因 为, 我们不能将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整体 的特征, 归结为独生子女一类人的特征。 只有在与同 龄非独生子女的比 较中, 发现已 婚独生子女身上存在 上述弱点, 我们才能证实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的看法 的正确性。 为了达到本研究的目标, 需要对下述假设 进行检验。 假设1 :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 已婚独生子女在家做 饭的比例更小; 研究- X 0 9 / 2 0 0 5 tP14 V /- 舜遥E A OFShi Z ,he

6、ng ll iao Yan 假设2 :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 已婚独生子女更少在 家做家务事; 假设3 : 与非独生子女相比, 已婚独生子女的独立 生活能力更差。 在本文中, 笔者将利用2 0 0 4 年对全国1 2 个城市 1 7 8 6 名在职青年的调查数据, 来对上述假设进行验 证,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一蒸、资料与方法 , . 样本设计 2 0 0 4 年调查的样本设计考虑到不同地区、 不同类 型、 不同规模、 不同发达程度的城市,以及具有不同 职业的青年等因素。具体抽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城市的抽取。 为了尽可能增加样本代表性, 抽样设计中考虑到两种标准。一是空间上分为东部

7、、 中部、 西部三类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二是从城市性 质和规模上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 大城市、中小城 市。 由于直辖市较少, 直接选取上海、 北京、 重庆; 然 后分别从东部、中部和西部 ( 西藏、新疆除外) 地区 中按简单随机方式各抽三个省( 自 治区天然后从每一 地区三个省会城市中简单随机抽取一个城市; 再从剩 下二省( 区) 的所有大城市中简单随机抽取一个城市; 最后从剩下的 ( 即省会城市、 大城市均没抽到的) 那 个省 ( 区) 的中小城市中简单随机抽一个城市。最终 抽取的1 2 个城市见表1 : 表卜 调查城市的类型 东部中部西部 直辖市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 省会城市 ( 1 0

8、0 万以上)南京市 ( 江苏)长春市 ( 吉林)兰州市 ( 甘肃) 大城市 ( 5 0 一1 0 0 )厦门市 ( 福建)新乡市 ( 河南)桂林市 ( 广西) 中 小城市( 5 0 万以下)金华市 ( 浙江)鄂州市 ( 湖北)安顺市 ( 贵州) 其次是单位的抽取。 调查单位的抽取采用系统抽 样方法, 根据目 前城市中主要职业的分布状况, 调查 选取了企业、 行政机关、 教育、 卫生、 商业、 服务业、 交通、 建筑、 邮电、 金融、 大众传媒、 公司、 公检法、 市政等巧类单位。 抽样方法是: 从抽样城市的电话黄 页中, 按照巧种职业类型, 从每一职业类型的全部单 位名单中等距抽取3 个单位;

9、(调查第一个单位, 后两 个单位作候补。 ) 最后是调查对象的抽取。 调查对象的抽取由 调查 单位协助完成。 联系时告知被调查单位: 所进行的是 “ 全国1 2 城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 , “ 需抽取1 0 名年龄 在1 9 7 6 年及其以 后出 生的 青年职工, 尽可能兼顾到性 别平衡” 。由于取样要求中仅提出年龄与性别的要求, 而没有涉及到任何与研究内容和主题相关的信息 ( 比 如独生子女等) 。 因 此, 如果不存在某些系统偏差情况 发生的话, 可以把单位在不知调查意图的情况下提供 对象的方式近似地看作随机抽样。 r . 主要变f的测f 调查中主要测量了 三个变量 ( 1 ) 在家里是

10、否做饭; ( 2 ) 在家里做哪些家务事; ( 3 ) 在独立生活方面的行为 表现。 问卷中总共列出了 包括做饭在内的1 0 项主要的家 务事, 被调查对象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回 答。同时, 研究 中 建立了独立生活量表。 该量表由五项陈述组成, 主要 针对青年在独立生活方面不适应的行为表现进行测量, 其具体内 容为饮食 起居无规律性、 衣物杂乱不收拾、 很 少自己动手做饭吃、 用钱消费无计划性、 生活方面事情 经常依赖父母等等。 该量表的内 在一致胜 系数。 为0 .6 4 0 3 . 资料收集与分析 各地调查均由社会学专业的教师和经过培训的学 生实施。 资料收集采取 “ 集中填答问卷, 当场

11、完成, 当 场检查,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填答问卷的时间约 为2 0 一 3 0 分钟。 不能集中 填答的单位, 则分别进行, 但都在同一个半天内完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 8 6 0 份, 收回有效问卷1 7 8 6 份。 有效回收率为%。 样本 基本构成情况见表2 0 表2 :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n = 1 7 8 6 ) % 性别婚姻状况 男4 6 . 9 女5 3 . 1 未婚7 3 . 0 已 婚2 7 . 0 出生顺序文化程度 老大2 4 . 7 中间9 . 0 老么3 1 . 2 独生3 4 . 6 初中7 . 0 高中 及中 专2 7 . 9 大专2 9 . 6 本科及以

12、上3 5 . 4 根据研究的目 标,资料的分析主要采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 ( O N E - W A Y A N O V A ) 的 方法,比 较两 类青年 在做家务事以及独立生活适应量表上的得分均值, 并对 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F 检验。 对于在家是否做饭的统计 分析, 则采用列联表方法( C R O S S - T A B U L A T I O N ) , 并 中 国青年研究 叶0 9 / 43 乡 111 1! I im - a 5 E g Ir 释 对差异进行X 2 检验。 由于本项调查为我们提供了自 然 的参照对象, 所以, 我们可以 很方便地对两类青年的情 况进行比较, 很方便地对上

13、述假设进行验证。 葺结果与分析 况是:已婚独生子女与已婚非独生子女一样, 都有接 近一半的人在家里做饭。或者说。在做饭这方面,已 婚独生子女的表现并不比已婚非独生子女的表现差。 2 . 做家务事情况 我们同样先看看两类青年总体在做家务事方面的 情况。见下列表5 : 表5 :两类青年总体做家务事得分均值比较与检 验( A N O V A ) 升生1八11 石U一n户 )八曰 nL一目rn 1 .在家做饭的情况 首先, 让我们实际地来看一看, 对于媒体反复提 到的已婚独生子女自己不做饭, 不是到父母家蹭饭就 是上餐馆的看法,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这种情况究竟 是 否 普 遍 , 特 别 是 在 这

14、 方 面 独 生 子 女 与 非 独 生 子 女 之 间又有没有差别。 表3 是两类青年总体这方面的比 较。 结果表明, 青年独生子女在家做饭的比例的确是明显 的低于非独生子女。二者相差达到1 2 %左右。 N 均值 ( 件) I 标准差 CJ气jl卜口 一6OZn 乙乙了乙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T o t a l 4 . 0 2 4 . 6 5 4 . 4 3 表3 :两类青年在家 做饭的交互分析% 表5 的结果表明, 独生子女在家做家务事的数量 比非独生子女平均少半件左右。统计检验表明, 这种 差别也是显著的。 我们再将青年分成已 婚和未婚两类 进行比较,结果见表6 : 表6 : 控制婚

15、姻状况 后两类青年做家 务事的均值 比较与检验( A N O V A ) ,生1六妇钊 六Uln ,一八U nLll八 ( 件) 标准差 55908998 八/9八/ 值-3. 均-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不做饭 6 8 . 25 6 . 5 做饭 3 1 . 84 3 . 5 ( N )( 6 1 8 )( 1 1 6 8 ) P = 0 . 0 0 0 但是, 这是样本总体的情况 ( 即包括已 婚的和未 婚的两部分青年的情况) 。 当我们对青年的婚姻状况进 行控制, 即把青年分成未婚的和已婚的两类再来进行 比 较时, 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见下列表4 : 表4 : 控制婚姻状况后两类青年做

16、饭的交互分析 与卡方检验结果 % 未婚独生子女 青年 非独生子女 已 婚独生子女 青年 非独生子女 T o t a l 4 9 7 8 0 7 1 2 1 3 6 1 1 7 8 6 4 . 5 5 4 . 8 6 4 . 8 8 9 5 2 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未婚青年不做饭 做饭 ( N ) 7 1 . 1 2 8 . 9 ( 4 9 8 ) 5 7 . 3 4 2 . 7 ( 8 0 8 ) P = 0 . 0 0 0 已 婚青年不做饭 做饭 ( N ) 5 5 . 8 4 4 . 2 ( 1 2 0 ) 5 4 . 8 4 5 . 2 ( 3 6 1 ) P = 0 . 8 3 2 表

17、4 的结果表明, 未婚青年中,独生子女与非独 生子女之间的差异依旧十分明显 ( 二者相差1 4 %左 右);但已 婚的青年中, 二者之间的差异则没有了。 统 计检验表明, 已 婚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做饭方 面, 不存在明显差别。假设1 没有被证实。同时我们 也看到,已婚独生子女与未婚独生子女相比, 做饭的 比例提高了巧%左右。 这一结果告诉我们, 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关于已 婚独生子女不在家做饭的看法并不符合事实。实际情 与在家做饭的情形完全一样的是,当我们控制了 婚姻状况后, 情况发生了变化: 未婚青年中,独生子 女做家务事的均值依然明显少于非独生子女;但是, 在已 婚青年中, 独生子女与

18、非独生子女之间在做家务 方面已不存在明显差异。假设2 也没有被证实。 这一结果表明, 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关于已婚独 生子女不做家务事的看法同样不符合事实。实际情况 是:已婚独生子女与已婚非独生子女在做家务事方面 的状况几乎完全一样。 换句话说, 在做家务事方面, 已 婚独生子女的表现同样不比已婚非独生子女的表现差。 3 . 独立生活能力分析 问卷中青年独立生活适应量表的得分均值范围为 0 一1 0 0 ,分值越高表示独立生活适应状况越好。表7 是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 表7 :两类青年总体独立生活适应量表得分均值 比较与检验( A N O V A ) N 】均 值 标 准 差 p 值 一 独生子

19、女 非独生子女 T o t a l 5 7 . 6 2 6 2 . 8 9 6 1 . 0 5 2 1 . 6 7 2 0 . 9 0 2 1 . 3 1 . 0 0 0 中 国青年研究 - + 0 9 / 2 0 0 5 、 丛尸 奋婆 但已婚独生子女与 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别则消失了, 二者的均值得分相 差无几, F 检验结果也表明, 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 别。 假设3 同样没有被证实。 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已婚独生子女在独立生活适 应方面, 也与已婚非独生子女表现相当。 媒体宣传和 社会舆论关于已婚独生子女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看法 同样不符合事实。 城、 总 结 与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对全国1

20、 2 个城市1 7 8 6 名在职青年问卷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得到了与目 前媒体宣传和社会舆 论不同的 结果。 本研究表明, 无论是在做饭、 做家务事 方面, 还是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广大的已 结婚成家的 独生子女们与同龄的已 婚非独生子女们的表现相差无 几。 指责已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上述不足的看法是主观 盲目 的, 是不正 确的。 作为同 样是成长于 改革开放年代 的一代人, 已婚的独生子女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与他们的 同龄人已婚非独生子女的表现完全一样。 本研究的结果还显示出, 与已婚独生子女的这种 无 差别相成鲜明 对照的 是, 未婚独生子女在上述各个方 面的表现明显不如同龄的 非独生

21、子女。 无论是在家做饭 的比 例、 做家务事的多少、 还是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们 都明显的不及同龄的非独生子女。 这是本研究的一个重 要发现。 它启发我们思考: 为什么同 样是独生子女, 在 没有结婚以前, 他们往往很少在家做饭、 很少做家务 事、 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不强。 而当他们结婚成家以后, 进人婚姻以后, 为人父母以后, 情况就发生明显改变, 他们在上述这些方面的 行为表现与同 龄的 非独生子女就 别无两样呢? 一种可能的原因是,目 前的已婚者和未婚者在年 龄上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或许就是两代人。因而这种 表面上是由婚姻造成的影响, 实际上则是不同代际的 影响。 但是, 笔者分析认为,由

22、于此次调查的样本的 年龄跨度只有1 0 岁, 其中已婚者与未婚者的年龄差距 达不到形成两代人的距离。因此, 青年独立生活的能 力以 及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行为表现, 除了与青年的 年龄可能有一定关联外, 在很大程度上更可能与青年 对自 身责任的认识和青年实际担负的责任有关。 而一 般来说, 结婚成家、 特别是有了孩子后, 青年所担负 的社会责任增加了, 其自 身的责任感也会增强, 或许 正是这两方面的增强促进了已婚独生子女在上述各个 方面的明显改变。 本研究的这一结果,给我们提供了一点重要的启 录 结婚成家对于独生子女的劳动习 惯和独立生活能力 培养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这一结论的更深

23、层 含义则是: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 婚姻是一所特殊的学 校。 它会教给独生子女一些有益的东西。 如果说婚前的 独生子女的确是“ 好吃懒做”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 小 皇帝” ,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正是两个人的婚 姻生活和三个人的家庭生活, 培养了“ 小皇帝” 们的责 任心, 锻炼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也教会了 他们做 , 饭、 做 家 务 。 正 是 婚 姻 这 所 特 殊 的 学 校 帮 助 了 独 生 子 女, 使他们身上原有的、 在独立生活能力以 及在对待劳 动方面所存在的某些缺陷得到了一定的弥补。 同时, 笔者也认为, 婚姻对于独生子女的意义可能 远不止本文所探讨的这一点

24、, 比 如, 婚姻或许还会对他 们的心理、 性格具有同样重要的影响等等。 这些也都是 值得人们认真探索的。因为对于这一代特定的青年来 说, 婚姻作为人的生命历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事件” , 或许会成为他们继续社会化路途中 的另一个重要的 加油 站, 他们会从婚姻中学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 本文 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 会适应”的 部分成果( 项目 编号: 0 3 B S H 0 2 4 ) 。 笔者感 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同时 感谢负责组织各地 调查的研究者,以及接受调查的全国1 8 0 多个单位的 领导和1 8 0 0 名青年职工。 ) . 风笑天:南京

25、大学社会学系 教授 资任编辑/ 方奕 由 国查笙 研究 什 W 0 9 / 2 0 05 调查 研 究 版 Y 口 李晓娟 董 娅 摘 要: 转型期品种丰富、 数量众多 的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我国, 成为广大青少 年文化消费 的重要选择对象。 本文根据对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状况进行的调查, 了 解 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倾向和途径, 分析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特点。 关健词: 转型期; 青少年; 西方文化产品;消费倾向; 途径 一、青少年对西方文化产品 的消费选择倾向 西方文化产品是指西方发达国家运用现代科学 技术批量化制作的、旨在通过满足大众精神文化和 审美娱乐需要而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

26、 主要包括印 刷制品、音像制品、游戏、动画、漫画制品等。青 少年正处于文化学习、 文化娱乐需求的高涨期, 西 方文化产品在社会文化生活空间的这种存在, 必然 会对他们的文化消费选择带来巨大影响。为了了解 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的状况, 我们对北京、 广 州、 成都、 重庆、 深圳等五个大城市的1 4 6 5 名大中 学生分别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相关 结论和分析。 , . 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影视制品的消费意愿最强, 喜爱的强度大, 评价高 影视制品 是西 方文 化产品中 现代 化程度高、 视听冲 击力和娱乐性最强的品种, 因而也是青少年最喜闻乐见 的西方文化产品, 成为他们消费西方文化

27、产品时的首选。 这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显示, 在回 答 “ 你接触得最多的 西方文化产品 是哪些,(可选三项) 时, 有6 2 .5 %的 青少 年把西方影视制品作为 第一选择, 有1 6 . 1 %的 青少年将 其作为 第二选择, 9 .7 %的 青少年将其作为第三选择, 这 三个选择的平均值是2 9 .4 %, 居于第一位。见表t o 表1 :青少年接触西方文化产品种类的比 例 ( %) ( 可选三项) 品种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总计/ 平均 电影片、电视片、录像片 6 2 . 51 6 . 19 . 78 8 . 4 / 2 9 . 4 卡通、动漫、游戏 1 6 . 43 4 . 03

28、7 . 68 8 . 0 / 2 9 3 书籍、报刊、杂志 1 3 . 93 8 . 31 3 . 26 5 . 4 / 2 1 . 8 音乐 7 . 21 1 . 63 9 . 75 9 . 5 / 1 9 . 5 总计 1 0 01 0 01 0 03 0 0 / 1 0 0 参考文献: l 张 泽 伟, 周 润 健. “ 小 皇帝 谈 婚论 嫁” .h t t p :/ / w w w .tj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 j d w t / 2 0 0 3 - 0 6 / 1 6 / c o n t e n t - 6 1 2 0 5 5 .h t m 2 代小 玲.松散的二人联盟? 人民日 报 ( 海外版) , 2 0 0 4 年5 月1 4 日 3 顾春. “ 独生子女能挑大梁吗?” 人民日 报 ( 华东 版) , 2 0 0 4 年7 月2 9 日 . 4 陈建强等. “ 独生父 母现象”及其对未来中国 社会的影响.2 0 0 4 年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 2 0 0 4 年,第2 9 3 - 3 0 9 页. 国 V F 酱 0 9_/ 2 0 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