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0169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疗效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 6 2 中国骨伤2 0 0 8 年6 月第2 1 卷第6 期 C h i n aJO r t h o p T r a u m a ,J u n 2 0 0 8 。V 0 1 2 1 ,N o 6 仰卧牵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 5 例疗效分析 齐鸿 ( 北京按摩医院,北京1 0 0 0 3 5 ) 关键词颈椎病;骨科手法;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验交流 S u p i n a t i o na n dp u l l i n gm e t h o d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v e r t e b r a la r t e r yt y p eo f c e r

2、 v i c a ls p o n d y l o s i s :ar e p o r to f4 5c a s e s Q tH o n g T h eM a s s s a g eH o s p i t a lo f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1 0 0 0 3 5 ,C h i n a K e yw o r d sC e r v i c Ms p o n d y l o p a t h y ;O r t h o p e d i cm a n i p u l a t i o n ;V e r t e b r o b a s i l a ri n s u f f

3、 i c i e n c y Z h o n g g u o G u s h a n g C h i n aJ O r t h o p & T r a u m a ,2 0 0 8 ,2 1 ( 6 ) :4 6 2 一拓3w w w Z 鸥S Z Z c o r n 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认为是由于颈部的椎闻盘、椎骨发 生退变后,刺激或压迫了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导致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从而引起以头晕、头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手法治 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自2 0 0 3 年至2 0 0 6 年运用颈椎仰 卧牵扳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 1 诊断标准参照1 9

4、9 2 年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 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拟定,符合颈椎病诊断标 准: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视觉症状及神 经根征;上颈段及枕大神经处有压痛,颅脑多普勒( T C D ) 检查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并有颈椎X 线片支持诊断。排除 标准:有眩晕症状但颈椎X 线片或T C D 检查显示正常者;眩 晕伴严重高血压者;伴有内耳、前庭神经病变,脑干病变,小脑 病变及大脑病变者。 1 2 观察对象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病例4 5 例,男1 8 例,女 2 7 例;年龄1 8 8 3 岁,平均4 6 岁;病程2d - 1 6 年,平均7 年。 影像学表现:寰枢关节位置异常

5、3 9 例,生理曲度变直4 3 例, 骨质增生3 2 例,椎间隙变窄3 5 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头晕、头 痛者4 5 例,恶心、呕吐者1 8 例,耳鸣、耳聋者1 6 例,视物模糊 者3 6 例,枕骨后有压痛者4 5 例,伴有猝倒3 例,旋颈试验阳 性3 9 例,C :棘突偏歪4 l 例。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基础手法患者取俯卧位,胸下垫1 个软枕,前额 置于手背上,医生站于其头前。用双手拿揉颈部及两肩部,用 力轻柔,反复施术2 m i n ,以放松肌肉为主。用双手拇指拨揉 两侧颈肌及项韧带,由轻而重,重点施术于阳性反应物以及疼 痛点,反复施术2 r a i n 。用多指拿揉后头部及项

6、部,反复施术 2r a i n 。用双拇指拨揉两侧肩胛提肌,再用肘尖按揉肩胛间 区的菱形肌,反复施术2m i n 。若局部有压痛点,可用双手拇指 重点按压。用拇指揉点风池、风府、天桂、肩中俞、肩外俞、膏 肓、膈俞、肝俞,每穴约lm i n 。患者取仰卧位,头下枕1 个低 枕,用小鱼际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做揉法,反复施术3 - 5 次,随后点按颈中穴( 风池与翳明连线中点下2 寸,胸锬乳 突肌后缘处) ,时间约lm i n 。用双手拇指分推前额部,由内 而外,多指拿揉头部膀胱经及胆经3 - 5 次,点按印堂、睛明、 太阳、百会、率谷、后溪各1m i n 。 1 3 2 颈椎仰卧牵扳法患者仰卧位,

7、颈部放松,以右侧为 例,医生站其头前,右手勾住其下颌部,使患者头部放在医生 右前臂上,医生左手虎口张开托住患者项后部,双手相互配 合,先是患者头部屈曲2 0 。,旋转3 0 。,侧屈1 0 。再将患者头部 沿颈椎纵轴方向缓缓向上牵引,至最大限度后,使所要扳动的 位置处于最大牵张位,保持此角度并发力向上牵拉,此时可听 到关节复位的响声,手法即告成功。施术完毕让患者稍事休 息。 1 3 3 注意事项基础手法要充分,以松弛紧张肌肉,解 除局部痉挛。行整复手法时,角度一定要准确,双手动作协 调一致,使所发力量准确达到施术部位。施术前消除患者紧 张情绪,施术后嘱患者注意休息,减少运动,保暖避寒。 1 3

8、 4 疗程基础手法每日1 次,颈椎仰卧牵扳法隔日1 次, 治疗1 0 次为1 个疗程,患者均经2 个疗程的治疗。3 个月后 进行随访。 1 4 观测指标与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 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舱1 进行评分,眩晕1 6 分( 眩晕程度 8 分,频度4 分,持续时间4 分) ,颈肩痛4 分,头痛2 分,日常 生活及工作4 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 分,全表满分3 0 分,每项 均分为5 个等级。 1 5 疗效评价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行的中医病证 诊断疗效标准3 颈椎病的疗效标准为依据。治愈:原有病 症消失,颈、肢体功能、肌力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 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

9、,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 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1 6 统计学处理用S P S S1 1 0 软件,对治疗前后得分采用 配对设计定量资料的t 检验进行比较。 2 治疗结果 按上述疗效标准,本组治愈3 8 例,好转6 例,未愈1 例, 总有效率9 7 8 。以上治愈病例3 个月后随访均无复发。治疗 前、后症状及功能评分平均值分别为( 1 6 O o 7 7 ) 分和( 2 4 5 0 4 6 ) 分,两者比较,t - - 4 3 1 ,P O 0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中国骨伤2 0 0 8 年6 月第2 l 卷第6 期 C h i n aJO r t h o p & T r

10、a u m a ,J u n 2 0 0 8 ,V 0 1 2 1 ,N o 6 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 3 讨论 笔者发现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有长期伏案和电脑前工 作的病史。颈部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使颈项部的肌肉、筋膜 等软组织长时间紧张,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发生肌肉痉 挛,特别是位于枕下三角的椎枕肌群的痉挛可直接压迫椎动 脉,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长期、慢性的软组织损伤会进 一步影响颈椎的静力平衡,造成颈椎的寰枢关节紊乱。枕寰、 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是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 因 4 】。可见,颈椎关节的排列异常及肌肉等软组织( 特别是椎 枕肌群) 的痉挛才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11、对于以往所采用的旋转复位手法,各家观点不一,有学者 研究” 在头颈部受到极度旋转时椎动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牵 拉及扭曲,可导致动脉甓的损伤以及血管狭窄甚至闭塞,施术 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旋转颈部时如症状加重表明椎动脉受 到卡压,对此笔者也有同感。因此对颈椎手法加以改进,运用 仰卧位牵扳手法可减小对颈椎的旋转角度,在颈部肌肉充分 放松的前提下,按特定角度加以牵引扳动,不仅有利于扩大椎 间隙、调整椎间关节紊乱、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缓懈肌肉痉挛, 还可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减轻 或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另外通 过本法,还可对深部组织如关节囊、椎间韧带、滑膜起

12、到梳理 松解作用,改善其代谢状态和炎症,减轻这些因素对椎动脉的 刺激。其操作安全可靠,本组病例无因手法而发生猝倒或眩晕 加重的情况。基础手法作为整复手法的铺垫,可起到活血、解 痉、止痛、消除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二者结合使用,能更好地 提高牵扳法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颈部软组织的劳损痉挛及颈椎关节的错位才 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采用以仰卧牵引扳动为主的按摩手 法可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纠正关节错位,改善椎动脉供血情 况,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字,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 1 9 9 3 ,1 3 ( 8 ) :4 7 2 - 4 7 6 2

13、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1 9 9 8 ,1 3 ( 6 ) :2 4 5 2 4 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 9 9 4 1 8 6 4 李伟居,黄桂忠,王少伟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中国骨伤,2 0 0 6 ,1 9 ( 1 0 ) :6 3 3 5 王楚怀,卓大宏,赖在文,等旋转复位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椎一底 动脉流速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 9 9 9 ,1 4 ( 3 ) :1 5 ( 收稿日期:2 0 0 7 1 2 一1 4 本文编辑:连智华) 微创路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翟羽东1

14、 ,王寅2 ,李宏兴1 ,刘胜锋1 ,李海群1 ( 1 承德县医院骨伤科,河北承德0 6 7 4 0 0 ;2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外科手术,微创性 M i n i m a l l yi n v a s i v ed i s k e c t o m y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l u m b a rd i s kh e r n i a t i o n Z H A IY u - d o n g + ,W A N GY i n ,L IH o n g x i n g ,L I U S h e n g - f e n g

15、 ,L I H a i - q u n + T h eC h e n g d eC o u n t r y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 ,C h e n g d e0 6 7 4 0 0 ,H e b e i ,C h i n a K e yw o r d sL u m b a rv e r t e b r a e ;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d i s kd i s p l a c e m e n t ;D i s k e c t o m y ;S u r g i c a lp r o c e d u r e s ,m i n i

16、m a l l yi n v a s i v e Z h o n g g u o G u s h a n g C h i n aJO r t h o p T r a u m a ,2 0 0 8 ,2 1 ( 6 ) :4 6 3 4 6 4 w w w g g g s g g t o m 对不伴椎管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分患 者,我院原来多采取椎间盘切吸方法治疗。2 0 0 0 年1 1 月至 2 0 0 6 年4 月对6 l 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利用切吸设备中的 穿刺针和套管等器械,行微创路径椎问盘髓核摘除术治疗,取 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 l 例( 8

17、l 节椎间盘) ,其中男3 2 例( 4 2 节椎问盘) , 女2 9 例( 3 9 节椎间盘) ;年龄2 2 - 6 4 岁,平均4 3 岁;病史1 个 月,1 2 年,平均2 年6 个月。8 l 节椎问盘中同时摘除l 节椎 问盘4 5 例,2 节椎间盘1 2 例,3 节椎问盘4 例,I 。4 2 3 节, L 4 , 4 0 节,垮,1 8 节。6 1 例均做腰部C T 、核磁或脊髓造影检查。 腰部C T 或核磁均有硬膜囊或神经根不同程度的受压现象, 脊髓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神经根袖未充盈等受压 现象,且C T 和核磁或造影均有受压现象与阶段相符,其中造 影剂几乎中断2 例。术后平

18、均住院7 2d 。 2 治疗方法 2 1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使腰椎前突变 直,椎间隙后部变宽,利于穿刺。在有影像增强装置的X 线透 视下确定病变椎间隙平面,并在体表做一横向标记线,沿标记 线向患侧旁开距后正中线8 - 1 2c m 处为穿刺点。常规皮肤消 毒、铺巾、局麻,将带有针芯的穿刺针在穿刺点处与脊椎矢状 面呈4 0 0 - 4 5 0 进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下腰部肌群直 至椎间盘后l 3 1 4 处,穿过纤维环进入髓核。在穿刺过程 中如发生神经根痛症状,则将针退出少许,重新调整方向及角 度再次进入,通过电视监视器观察正侧位确定进针位置准确 后,拔除针芯。切开穿刺处皮肤及皮下组织约1 5c m ,用套管 由细至粗依次逐级旋转式套入,最后将直径5 6m m 工作套 管送至椎间盘约O 5c m 并予以保留。内套管拔出,沿此套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