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紫服考.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0359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紫服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代紫服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代紫服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代紫服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代紫服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代紫服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紫服考.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 7 卷第6 期 2 0 0 6 年6 月 纺织学报 J o u r n a lo f r e x t i l eR e s e a r c h V 0 1 2 7N o 6 J u n 2 0 0 6 文章编号:0 2 5 3 9 7 2 1 ( 2 0 0 6 ) 0 6 一0 1 1 1 0 5 唐代紫服考 曹拮,孙晔 (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 2 6 0 0 7 ) 摘要紫色是唐代高等级官员才可使用的色彩,统治阶级对紫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考证了唐代的紫服制 度。自唐代开始有了独特的紫、绯衣赏赐制度,将紫色和绯色的服装赏给有功的官员。后赏赐的范围越来越大,没 有资格穿

2、紫服的人也穿上了紫服,在唐代形成了所谓的借服制度。虽然唐代对色彩使用作了等级森严的规定,但 下层阶级往往会越级使用服色,并屡禁不止。还探讨了唐代紫色的色彩倾向,认为唐代官服使用的紫色应该是深 青紫。 关键词唐代;紫服;赐紫;借服 中图分类号:1 固4 1 7 4 2 4 2文献标识码:A S t u d yo np u r p l ec l o t l l i n g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C A OZ h e S U NY e ( s c b o Z 矿泷口以4 P p 口剐,口咖昭踟溉m 妙,咖增,施咿2 2 6 0 0 7 ,m i m ) A b s

3、t m c t P u r p l ec l o t h i n gw a so n l yf o rh i g hc l a s s 枷c i a l si nt h eT a n gD y l l a s t y n es t r i c tr e g u l a t i o n so f d r e s s i n gp u r p l ew e r ee n a c t e db yt h eg o v e m o r ea n i c l eI I l a d ea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1 1 e g I l l a t i o n so fd r e

4、 s 8 i n g p u r p l ei nt h e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ee m p e r o ra w a r d e dp u r p l eo rc r i m s o nc l o t h i n gt ot h er n j n i s t e r s o rs u b o r d i n a t e s w h oh a dp e b n e dm e r i t o r i o u ss e n r i c e ,t h i sw a sap a n i c u l a rr e g u l a t i o nf 而mt h eT a n

5、gD y n a s t y L a t e r , t h e s c o p eo fa w a r d i n gb e c a m e 诵d e ra n dw i d e r ,a n ds o m ew h ow e r en o tq u a l i f i e da l s op u to np u 巾l ec l o t h i n g T h i s w a ss oc a l l e db o n o 而n gc o l o r T h o u g ht h e r ew a ss t r i c tr e g u l a t i o no nd r e s s i n

6、gc o l o r ,al o to fp e o p l eV i o l a t e di t E v e nf o r b i d d a n c e sp u tf o m a r db yt h ee m P e r o rc o u l dn o ts t o pt h ev i o l a t i o n s T h ea n i c l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dh o wt h e p u I p l e1 0 0 k e dl i k ei nt h e7 r a n gD y n a s t y ,a n da r g u e dt h a tt

7、 h ep u r p l em i g h tb ed a r k - b l u e - p u r p l e K e yw o r d sT a n gD y n a s t y ;p u 叩1 e ;a w a r d i n gp u 叩l e ;b o r m w i n gc o l o r 唐代以服装颜色来区分官位等第,服饰色彩成 为阶级符号。紫色被定为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的 服色,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研究唐代紫服制度可 以了解唐代政治制度的一个侧面;可以了解服色制 度在封建社会是如何建立并延续的;亦可了解等级 制度是如何通过服装颜色强化的。这对于研究唐代 的文化史、政治史是

8、不可缺少的。 1紫衣制度 册府元龟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载:“( 隋炀 帝) 大业六年诏,从驾步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 异等,杂用五色。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上兼用 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n 。” 表明隋代已经用色彩分辨等级身份。至唐代,服色 辨别身份的制度则更为严格。据隋唐嘉话卷中: “旧官人所服,唯黄紫二色而已。贞观中,始令三品 以上服紫,四品以上以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 焉怛1 。”初唐即用服色区别官员品级,紫色为最高品 级所用服色。关于服紫,统治者制定了严格的制度, 该制度到宋代还在延续。宋代叶梦得的石林燕语 卷六记:“国朝既以绯紫为章服,故官品未应得服 者

9、,虽燕服亦不得用紫,盖自唐以来旧矣B 1 。” 1 1 皇帝紫服 皇帝乘马服平巾帻,穿紫褶。褶是一种下摆至 收稿日期:2 0 0 5 一0 9 一1 5修回日期:2 0 0 6 一O l 0 9 作者简介:曹枯( 1 9 7 0 一) ,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服饰史论、设计史论等。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1 1 2 】纺织学报第2 7 卷 膝上的窄袖衣。王国维曾对祷褶服作了详细考 证H 1 。新唐书舆服志有:“平巾帻者,乘马之服

10、 也。金饰,玉簪导、冠支以玉,紫褶,白祷,玉具装,珠 宝钿带,有鞯b 。”唐六典- 卷十一殿中省载:“平 巾帻,导簪、冠支皆以玉,紫褶,白祷,玉具装,真珠宝 钿带,著鞯,乘马则服之拍j 。” 1 2 太子和亲王紫服 太子所穿紫衫袍与诸王相同,乘马服则穿紫褶。 旧唐书舆服志有:“平巾帻,紫褶,白祷,宝细起梁 带。乘马则服之。”“自永徽已后若宴服、常服, 紫衫袍与诸王同n 。”新唐书舆服志:“平巾帻者, 乘马之服也。金饰,犀簪导,紫褶,白祷,起梁珠宝钿 带,鞯o 。” 新唐书舆服志:“至唐高祖亲王及三品、 二王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Ho 。”唐会要 卷三十一杂录有:“亲王及三品已上,若二王

11、后,服 色用紫,饰以玉。8 1 。” 1 - 3 官员紫服 官员也穿紫褶,贞观以后仅三品以上可服紫。 旧唐书- 舆服志有:“诸文官平巾帻,簪导,冠 支,五品以上紫褶。”“武德初四年八月敕:三品 已上,大科纳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贞观四年 又制,三品已上服紫十一月,赐诸卫将军紫袍, 锦为襟袖n 。”通典卷第六十一礼二十一沿革二 十一嘉礼六有:“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 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 上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旧1 。”新唐书舆服 志有:“太宗时一命以黄,再命以黑,三命以獯, 四命以绿,五命以紫 。”唐代并不实行九命之制,只 是借用周礼说明等级。“五命”相

12、当于三品以上官 员。“金紫”是显贵标志。唐贞观前尚有左、右光禄 大夫的称谓,贞观后改为金紫光禄大夫。唐六典t 卷二尚书吏部有:“正三品日金紫光禄大夫o 。” 唐代还规定了固定的配饰,紫服和金鱼袋搭配, 绯服和银鱼袋搭配。鱼袋是盛放鱼符的袋子,悬于 腰带下。新唐书舆服志有:“景云中,诏衣紫者鱼 袋以金饰之,衣绯者以银饰之bo 。”唐会要卷三十 一鱼袋有:“神龙元年六月十七日敕文。嗣王郡王 有阶级者,许佩金鱼袋。至开元元年八月二十日,诸 新王长子,先带郡王官阶级者,亦听著紫,佩鱼袋。” “景云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文。鱼袋,著紫者金装, 著绯者银装J 。” 紫服还须和玉饰搭配。唐会要卷三十一章 服品第

13、有:“上元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敕。文武三品 已上服紫。金玉带十三筠旧。”通典卷第六十一 礼二十一沿革二十一嘉礼六有:“其三品以上服, 准武德四年敕大科细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旧1 。” 唐会要卷三十二章服品第和唐文拾遗卷一 中亦有相同记载。 绶和绂的颜色也和品级相配。绂就是蔽膝。 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有:“凡绶,亲王朱绶,一品 绿缄绶,二品、三品紫绶,四品表绶,五品黑绶。凡有 绶则有绂哺 。”唐代苏鹗著苏氏演义卷下有:“辑 者,绂也,今盖于袍上,圆领小袖唐天德四年,制 令三品衣紫,五品衣绯,绛衣绿袍,与绂制大相 类n0 | 。”全唐诗卷二百五十皇甫冉的送袁郎中 破贼北归有:“优诏亲贤时独稀,中途紫绂

14、换征 衣 1 1 。” 1 4 女性紫服 女性服装用色依据其丈夫或儿子的品级。丈夫 或儿子五品以上,其妻和其母即可服紫衣。新唐 书舆服志有:“妇入服从夫、子,五等以上亲及五品 以上母、妻,服紫衣,腰袢裸缘用锦绣b 。”唐会要 卷三十一章服品第:“十九年六月敕。妇人服饰, 各依夫子。五等以上诸亲妇女,及五品已上母妻,通 服紫旧o 。”唐文拾遗卷三之褶制度敕中亦有相同 记载。 唐文宗还特别规定了不得服用黄色和紫色裙的 女性。册府元龟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有:“如属诸军使司及属诸道,任依本色目流例。其 女人不得服黄紫为裙,及银泥罨画锦绣等。余请依 令式其袍袄制度o 。”唐会要卷三十一杂录中亦 有

15、相同记载。 1 5 赐紫制度 赐紫和赐绯是唐代皇帝对属下重要的奖赏制 度,主要是赐予业绩优异者。赐紫的对象很广,文武 官员、僧道、宦官等皆可被赐。 如唐会要卷三十一内外官章服有:“大中元 年近日奏行殿中及戎卒,便请朱紫,数事俱行, 其中自缘腰金,皆非典故。今请自侍御史待年月足 后,更奏始与省官,至于朱紫,许于本使府有事绩尤 异者,然后许奏请。惟副使行军,奏职特加,先著绿 便许绯,余不在此限汹1 。” 如唐会要卷三十二戟有:“( 元和六年) 敕立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16、 the watermark 第6 期 曹吉吉等:唐代紫服考【1 1 3 】 戟官。京兆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义方。朝议大夫 户部侍郎护军赐紫金鱼袋卢坦旧 。”旧唐书舆服 志载:“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 衫,赐文武三品已上3 | 。” 唐语林校正卷一德行有:“宣宗时,前进士 于琮选尚永福公主,连拜秘书,擢校书郎,右拾遗,赐 绯;左补阙,赐紫2 | 。” 文献中还有很多唐代皇帝赏赐紫袍给外族首领 的记载。如册府元龟卷九百七十五夕h 臣部褒异 第三记录唐玄宗赐紫的就有:“六月乙丑,瀚海大首 领康移栈来朝,授左领军卫将军,赐紫袍银钿带金鱼 袋放还蕃。”“四月己巳,护密国王遣米国大首领米

17、忽汗来朝。且献方物,授将军赐紫袍金带放还 戎。” 唐代僧道亦有被赐紫的待遇。资治通鉴卷第 二百四有:“( 武则天天授元年) 壬申敕,两京诸州各 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其撰 疏僧云宣等九人皆赐爵县公,仍赐紫袈裟、银龟 袋。 后唐也有记载赐紫给僧道。册府元龟卷二 帝王部诞圣有:“( 后唐明宗) 天成三年九月九日 又僧道虚受等赐紫衣师号共六十人uJ 。” 五代孙光宪著北梦琐言卷十载:“唐狄归昌 右丞,爱与僧游其有服紫袈裟者,乃疏之僧 鸾有逸才而不拘检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 紫。 中唐以后,赐紫逐渐泛滥。旧唐书舆服志 载:“( 开元以后) 自后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 章服,因之

18、佩鱼袋、服殊紫者众矣1 。” 唐语林校正卷一政事上有:“牛丛入谢 上日:赐紫。丛谢毕,前日:臣所衣绯衣时刺史借 服,不审陛下便赐臣紫,为复别有进止? 上遂日:且 赐绯。上慎重名器,未尝容易,服章之赐,一朝无滥 邀者1 。”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中宗时,嬖幸猥 多,宦官七品以上至千馀人,然衣绯者尚寡是后 宦官稍增至三千馀人,除三品将军者浸多,衣绯、紫 至千馀人,宦官之盛自此始4 I 。” 2 借服制度 中唐以后,紫服泛滥的原因在于借服制度的泛 滥。所谓借服,即品级较低的官员合法地穿更高级 别的服色。 唐会要卷三十一内外官章服载:“开元三年 八月诏。驸马都尉从五品阶。自今已后,宜准令式,

19、仍借紫金鱼袋,驸马都尉借紫,自此始也哺 。”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三苏颠( 四) 载:“授樊儡 益州司马制。太中大夫前守荣州都督借紫金鱼袋上 柱国樊儡,早负文词,累迁省闼,顷扬才智,受任军 州15 | 。” 新唐书舆服志有:“开元初,附马都尉从五品 者假紫、金鱼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绯、鱼袋,五品 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自是百官赏绯、紫,必 兼鱼袋,谓之章服。当时服朱紫、佩鱼者众矣b 1 。” 女性也可借服。通典卷第六十二礼二十二 沿革二十二嘉礼七有:“( 北齐) 女侍中,假金印紫 绶,服鞠衣,佩水苍玉。” 由于借服泛滥,皇帝曾多次下诏限制。全唐 文卷三十一元宗( 十二) 有:“饬诸军不得辄赏借

20、 绯紫诏。绯紫之服,班命所崇,以赏有功,不得逾滥。 如闻诸军赏借,人数甚多,曾无瓯别,是何道理? 自 今已后,除灼然有战功,馀不得辄赏n 引。”册府元龟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和唐会要卷三十一中 亦有相同记载 册府元龟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有:“( 开 元) 十二年诏日:朱紫贵服,所以分别班品,自非有德 有功,不可轻为赏借。” 3 僭越现象 唐代虽然对服色等级有严格限制,僭越现象却 屡禁不止,各色人等皆服朱紫。 唐会要卷三十一章服品第载:“( 唐高宗) 咸 亨五年五月十日敕。如闻在外官人百姓,有不依令 式,遂于袍衫之内著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子,或于闾 野,公然露服,贵贱莫辨。有敦彝伦。自今已后,衣 服上

21、下各依品秩,上得通下,下不得僭上,仍令所司 严加禁断o 。”册府元龟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 第二中亦有相同记载。 册府元龟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有: “( 唐高宗) 永隆二年正月岂不知,更有靡丽服 饰,务遵节俭耳。紫服赤衣以辨贵贱,遂有间阎僮仆 公然服用。”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九有:“( 唐肃宗) 至 德二年。凡应募人军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僮仆 衣金紫,称大官,而执贱役者,名器之滥,至是而 极焉。”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1 1 4

22、 】纺织学报 第2 7 卷 4紫衣色相 紫色是具有青色和红色共同属性的颜色,所以 紫色可为偏红的紫或偏青的紫,也可为淡色的紫或 深色的紫。因为古代文献描述简略,所以唐代的紫 色究竟如何,一直不是很清楚。孙机先生在中国古 舆服论丛两唐书舆服志校释稿中认为唐代三品以 上官员的紫袍是青紫色,而不是红紫,并举例敦煌 1 0 3 窟壁画,乐庭壤像之蓝袍系青紫色褪色而成n6 | 。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有:“请改服制奏 又依旧令:六品、七品著绿,八品、九品著青。青深乱 紫,非卑品所服。望请依旧六品、七品著绿,八品、九 品著碧,朝参之处,并依此制。非常朝参处,听兼服 黄。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二中韦应物的题从侄成

23、 绪西林精舍书斋载“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n 1 | 。” 从以上记载,可推知唐代官员所服紫为深青紫 色。唐人尚深紫在唐语林校正卷七补遗中也有 证明:“唐末士人之衣色尚黑,故有紫绿,有墨紫。迨 兵起,士庶之衣俱皂,此其谶也2 | 。” 民间的衣物,似乎红紫不禁。资治通鉴卷第 二百三十五有:“( 德宗贞元十三年) 率用直百 钱物买人直数千物,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 而给之,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n4 | 。”大唐传载有: “其妻独孤氏亦出女队二千人,皆著红紫锦绣 袄子2 | 。” 根据对敦煌壁画的分析,唐代紫色可能是青色 ( 青金石或石青) 和红色( 胭脂或铅丹) 调出的。盛唐 2 0 5 窟

24、、1 7 1 窟的蓝色颜料中检测出P b 0 ,。如果 P b O :是铅丹的氧化物,那么这些颜色就是石青( 或 青金石) 调出的紫色;如果P b O ,是铅白的氧化物,那 么原来的色彩应是淡蓝。于非罔的中国画颜色的 研究认为,胭脂是古代紫色调制的重要原料,据中 华古今注称汉代就有了,主要成分为红蓝花、茜草 等7 | 。因胭脂是会褪色的。据此推理,现在敦煌壁 画中呈现出的蓝色,有的可能是褪了色的紫色。 宋代赵彦卫所著云麓漫钞卷十中详细记述 了当时的紫色:“孟子日:恶紫之夺朱也。盖朱与紫 相乱久矣。仁宗晚年,京师染紫,变其色而加重,先 染作青,徐以紫草加染,谓之油紫,后人指为英宗绍 统之谶,已见

25、王氏书。自后只以重色为紫,色愈重人 愈珍之,与朱大不相类。淳熙中,北方染紫极鲜明, 中国亦效之,目为北紫,盖不先染青,而以绯为脚,用 紫草极少。其实复古之紫色而诚可夺朱。按周礼义 疏:以朱湛丹秫,三月末乃炽之。( 原文见十三经 注疏周礼考工记载: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 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人为攥,五人为缀,七人为 缁u “。) 即以炊下汤所炊丹秫,取其汁。又尔雅: 一染谓之撩,再染谓之窥,三染谓之缥。士冠有朱 纺之文,郑云:朱则四入。是更以獯人赤汁则为朱。 论语:君子不以绀鲰饰。獯入赤汁亦为朱,不入赤 而入黑汁则为绀,更以此绀人黑则为鲰,是五人为鲰 也;若更以此鲰入黑汁则为玄也;更以此玄

26、入黑汁, 则七人为缁矣。则知古之朱,赤汁染之,紫与朱实相 去不多,今之浅紫,其近之矣。” 可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因为染色技术的不 同,紫色飘忽不定。浅紫有时近乎朱色,而深紫是唐 人、宋人喜欢的颜色。 5紫衣杂录 唐代小说笔记中还有一些关于异人着紫衣的 记载。 唐代虞世南著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九襦二 十四载:“语林日:谢镇西着紫罗襦,据胡床,在 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伽 。” 谷神子著篡异记张生有:“酒至紫衣胡人,复 请歌,云:须有艳意乜 。” 唐人小说中的仙人多着紫衣,盖紫色与显贵相 联系。 牛僧儒著玄怪录卷三苏州客有:“有朱甲门 第,楼阁参差,有紫衣仆供立于前,而问其意陋】。”玄

27、怪录卷三钱方义:“见一紫袍牙笏,导从绯紫吏数 十人俟于门外,俯视其貌,乃郭登也乜J 。” 五代杜光庭著录异记有:“江中船人叫声呼 之,( 仙人) 往往即出,多着紫衣幢J 。” 6 结束语 唐代建立起的紫、绯服制度在五代和宋代继续 延续。封建服色制度虽然严格,但不断出现僭越的 情况以及借服制度,紫服和绯服的使用情况显示出 一定的通融和灵活性。反映了等级社会中,人们为 进入更高等级而作出的努力。黼 参考文献: 1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文渊阁四库全书 M ( 卷6 0 )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28、to remove the watermark 第6 期曹醋等:唐代紫服考【1 1 5 】 2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2 ,8 ,9 ,1 0 ,1 2 ,1 5 ,2 2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M 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 0 0 0 1 0 0 4 4 2 ,4 4 8 ,5 0 5 ,5 4 5 ,6 0 5 ,8 4 7 , 8 8 4 1 5 1 1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 8 2 王国维观堂集林 M 第2 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 版社,2 0 0 3 5 2 8 5 5 0 宋欧阳修新唐书二十五史4 M 杭州:浙江古籍 出版

29、社,1 9 9 8 4 0 9 ,4 l O 唐李林甫唐六典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2 3 0 , “8 3 2 8 五代沈晌旧唐书二十五史4 ( 卷3 1 ) M 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1 9 9 8 1 2 9 ,1 3 0 唐王溥唐会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卷3 1 )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1 2 唐杜佑通典 M 长沙:岳麓书社,1 9 8 8 8 9 4 唐苏鹗苏氏演义( 卷下)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9 5 6 2 1 林德保详注全唐诗 M 大连:大连出版社,1 9 9 7 1 6 0 9 6 9 宋王谠唐语林校正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0、7 1 9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 M 北京:中华书局,2 0 0 2 2 0 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文渊阁四库全书( 卷2 1 0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3 7 清董诰全唐文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0 1 1 2 8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 M 第2 版北京:文物出版 社2 0 0 1 4 5 4 于非固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M 北京:朝花美术出版 社,1 9 5 5 8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9 1 9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6 1 7 2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文渊阁四库全书( 卷1 2 9 )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7 1 4 训吲 蚓 嘲 州 蚓圳列 11J 3 4 5 6 7 8 9 m ri r L rrL 万方数据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