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70561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5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著 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的建立 文睿 王清何仁建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l 匹l J l l 泸州6 4 6 0 0 0 ) 2 0 0 9 年1 月第4 7 卷第3 期 【摘要】目的建立能长期存活的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实验模型。方法健康成年新两兰家兔3 2 只,雌雄不限,体重 1 7 5 2 5 k g ,普通环境饲养,3 6 月龄,随机分为四组。均作胸腹联合切口。切除1 2 肋,推开腰大肌,显露T 1 2 k 椎体左侧 壁,分离L I 腰动脉,切断并结扎,充分显露椎体后,行L I 椎体次全切,显露硬膜囊。每组动物分另制造胸腰前路术中不同类 型的脊膜损伤类型:A 组:单纯

2、线性脊膜切开0 5 c m ,B 组:单纯线性脊膜切开1 0 c m ,C 组:脊膜缺损0 2 5 e r a 2 ,D 组:脊膜缺损 0 5 c m 2 。术后3 0 d 行椎管造影c T 扫描,美蓝灌注试验及病理学检查。结果A 组:脊膜均愈合;B 组:脊膜愈合4 例,假性脊 膜囊肿形成2 例,漏1 2 1 缩小但未闭合2 例;c 组:脊膜愈合2 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3 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 例;D 组:漏F I 缩小但未闭合5 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1 例。各组均可见脊膜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脊膜变厚。可见非坏死性 炎性浸润。脊膜原切口处有瘢痕组织形成。结论经胸腹联合切口,切除1

3、 2 肋,显露T 。r L 2 椎体左侧壁、分离,切断并结扎L I 腰动脉后,行L 。稚体次全切,显露硬膜囊,制造不同类型的脊膜损伤,是建立能长期存活的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模型简便、 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1 胸腰段;脊膜损伤;脑脊液漏;动物模型 【中图分类号】R - 3 3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0 9 ) 0 3 一l 3 AM e t h o do fE s t a b l i s h i n gE x p e r L m e n t a lM o d e lo fT h o r a c o l u m

4、b a rA n t e r i o r D u r a lI n j u r y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L e a k a g ei nR a b b i t W E NR u iW A N Gg n g 册P , e n 玉a n T h eA f f d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 A I Z h O t lM e d i c a lC o U e g e ,S i c h u a n6 4 6 0 0 0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e s t a b l i s ha1

5、 0 n g - t e r ms u r v i v i n gm o d e lo ft h o r a e o l u m b a ra n t e r i o rd u r a li f I j u r yc e r e b r o s p i n a if l u i dl e a k a g ei nr a b b i t M e t h o d sE s t a b l i s ha na n i m a lm o d e lw h i c hi n c l u d e3 2r a b b i t s T h o s ea n i m a l sw e r er a n d o

6、m l yd i v i d e di n t of o u rg r o u p sw i t h8r a b b i t se a c h A f t e rK e t a m i n eA n e s t h e s i a a d o p ta b d o m i n o - t h o r a c i ci n c i s i o n ,b u m tt h r o u g hm u s c u l ip s o a s ,r e m o v a l1 2 t hr i b ,e x p o s es i d ew a l lo fT 1 r kv e r t e - b r a ,

7、t r u n c a t ea n dl i g a t e L la r t e r i a el u m b a l e s S u b t o t a lr e s e e tL Iv e r t e b r a e ,e x p o s ed u r a lm a t e r M a k ed i f f e r e n tt h o r a e o l u m b a rd u r a lm a 6 e f 叫u r y i ne a c hg r o u p s G r o u pA :s i m p l i c i t yl i n e a rd u r a lm a t e

8、ri n c i s i o no f 0 S c m ,G r o u pB :s i m p l i c i t yh n e a rd u r a lm a t t e ri n c i s i o no fl c m ,G r o u pC :d u r a l m a t e rd e f e c to f0 5 c m 2 G r o u p D :d u r a lm a t e rd e f e c to f1 c m 2 g e l f o a ma n dh e m o s t a t i cg a u z ew e r eu s e dt ow a d d e dt h

9、ed u r a lm a t e rl e B k a g e 。B F Si s u s e dt o o A l la n i m a l sh a v e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f r o md r a i n a g et u b e 3 0d a y sa f t e rs u r g e r y C Ts p i n a lc a n n a lm y e l o g r a p h y ,m e t h y l e n eb l u et e a t , a n dd u r a lm a t t e rp a t h o l o g

10、 i ce x a m i n a t i o nw e r et e s t e d R e s u l t sG r o u pA :a l lr a b b i t sd u r a lm a t t e rw o u n dh e a l e d G r o u pB :4C ;m 鲍8d u r a lm a t e r h e a l e d 1c a s eI 0 u n dm e n i n g e a lc y s t ,Ic a s ed u r a lm a t e ri n c i s i o nr e d u c e G r o u pC :2c a s ed u r

11、 a lm a t t e rh e a l e d 。3c a s e 8d u r a lm a t e ri n c i s i o nr e d u c e 2c a s ef b u n dm e n i n g e a lc y s t G r o u pD :5c K s e $ d u r a lm a t e ri n c i s i o nr e d u c e ,1c a 眈f o u n dm e n i n g e a lc y s t I ne a c hg r o u p ,w ec a ns e e h o m e o c y t e 。p h l o g o

12、c y t ee t ei n f l a m m a t o r yc e l li n f d t r a t e ,d u r a lm a t e rt h i c k e n n o n n e c r o t i ci n f l a m m a t o r yi n f d t r a t i o n ,d u r a lm a t e ri n c i s i o nc i c a t r i z a - t i o n C o n c l u s i o nI t i ss a f e ,c o n v e n i e n ta n dc r e d i b l et oe

13、s t a b h s ha m o d e lo f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a n t e r i o rd u r a li n j u r y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l e a k a g ei n r a b b i tb ya d o p d n ga b d o m i n o t h o r a c i ei n c i s i o n ,r e m o v i n g1 2 t hr i b ,e x p o s i n gs i d ew a l lo fT l r L 2v e r t e b r a ,

14、t r u n c a t i n ga n dl i g a t i n gL 1a r 【e r i a eh m b a l e s ,s u b t o t a lr e s e c t i n gL lv e r t e b r a e ,e x p o s i n gd u r a lm a t e ra n dm a k i I l gd i f f e r e n tt h o r a e o l u m b a rd u r a lm a t t e ri n j u r y i nr a b b i t I tC a np r o v i d ea n e x p e r

15、i m e n t a lf o u n d a t i o nt os u b s e q u e n tr e s e a r c h 1 K e yW o r d s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D u r a li n j u r y ;C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l e a k a g e ;A n i m a lm o d e l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脊 柱手术中硬脊膜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 6 一1 7 4 ,术后脑脊液漏 的发生率约为2 3 1 9 3 7 1 3 I 。建立可重复实验的脑脊

16、液漏动 物实验模型是研究脑脊液漏预后与转归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 无相关动物实验模型报道。我们实验旨在摸索建立一种简便易 行长期存活的家兔胸腰段前侧脑脊液漏动物实验模型,为后续 1 0 中国现代医生C H I N AM O D E R ND O C T O R 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动物 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3 2 只,雌雄不限,体重1 7 5 2 5 k g ,普 通环境饲养。由本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万方数据 2 0 0 9 年1 月第4 7 卷第3 期 1 2 实验方法 1 2 1 动物建立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A 、B 、C 、D4 组,每组8 只。用氯胺酮3 0 m

17、 g k g 耳缘静脉麻醉后,作气管插管,作胸腹联合 切口。显露T ,:一k 椎体左侧壁,分离L l 腰动脉,切断并结扎,充 分显露椎体后,行L 1 椎体次全切,显露硬膜囊。在A 组动物脊膜 上作纵行切口长0 5 e r a ,B 组动物脊膜上作纵行切口长1 O e m ,在 C 组动物脊膜上剪出0 2 5 c m :缺损,在D 组动物脊膜上剪出 0 5 c m 2 缺损,每组动物均用明胶海绵及止血纱填塞破口,并加生 物蛋白胶一支,取白体肋骨支撑同定,放置血浆引流管一根后分 层缝合,术后予以制动,保留耳缘静脉通道,预防感染,止血,补 液,预防电解质紊乱,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观察实验动物全身 情

18、况和切口情况。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术 后2 d 统一拔除引流管,缝合引流口。 1 2 2 观察方法术后第3 0 天,在氯胺酮全麻后作动物蛛网膜 下腔穿刺,伊索显每公斤体重0 5 m L 椎管造影、c T 扫描,观察脑 脊液漏口处C S F 分布特征。椎管造影后l O m i n ,处死动物,沿原手 术人路显露原受损节段脊膜,观察脊膜缺损部位情况,再作蛛网 膜下腔穿刺,注入1 美蓝注射液2 m L ,取头高足低位3 0 m i n ,观 察脊膜缺损部位有无蓝染,是否有蓝染脑脊液从缺损处流出。清 洗美蓝染色后,从造模切口部位取上、下各l e m 脊膜石蜡包埋, 常规H E 染色,

19、运用H P I S A - 1 0 0 0 彩色病理图文分柝系统观察 标本。 1 3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l 2 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趋势x z 检验,P 0 0 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有3 只家兔死于麻醉意外,4 只家兔死于失血 性休克,1 只家兔死于药物过敏,均立即再次随机抽取家兔补充。 造模后每组动物均有脑脊液从引流管引流出。A 组术后第3 天1 只家兔死于肠梗阻;C 组术后第7 天1 只家兔死于腹腔内化脓 性感染;D 组术后第2 天1 只家兔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第6 天 1 只家兔死于肠梗阻。其余均存活至实验结束。 椎管造影C T

20、 扫描( C T M ) 。A 组未发现有明确的脑脊液漏或 漏口征象,蛛网膜腔的形态、大小和走向无异常。B 组未发现有明 确的脑脊液漏或漏口征象4 只,椎管前侧类圆形低密度无强化 灶2 只,密度与脑脊液相近,其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蛛网膜腔 前方可见一半月形的高密度造影剂影,绕蛛网膜往下行,高密度 造影剂影与正常的充满造影剂的蛛网膜腔间有一低密度的隔带 相隔,L 1 水平可见漏口2 只。C 组未发现有明确的脑脊液漏或漏 口征象2 只。蛛网膜腔前方可见一半月形的高密度造影剂影,围 绕蛛网膜往下行,高密度造影剂影与正常的充满造影剂的蛛网 膜下腔间有一低密度的隔带相隔,漏口可见;椎管前侧类圆形低 密

21、度无强化灶。边界清晰2 只。D 组蛛网膜腔的后方可见一半月 形的高密度造影剂影,围绕蛛网膜往下行,高密度造影剂影影与 正常的充满造影剂的蛛网膜腔间有一低密度的隔带相隔,可见 漏口5 只;椎管前侧类圆形低密度无强化灶,边界清晰1 只。美 蓝灌注试验见封三图5 和表l 。美蓝漏出率随脊膜缺损增大而 增高。 裘1 美蓝灌注试验【仞 】 论著 美蓝灌注漏出试验 有漏出 无漏出 A 组脊膜均愈合;B 组脊膜愈合4 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 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2 例;C 组脊膜愈合2 例,漏口缩小但未闭 合3 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 例;D 组脊膜漏口缩小但未闭合5 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1 例。见封三图6

22、 。 脊膜不愈合率有随脊膜缺损增大而增高的趋势。各组造模 切口上下l e m 范围脊膜均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 润,脊膜变厚。可见非坏死性慢性炎性浸润。脊膜原切口处有瘢 痕组织形成;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 f i b r o b l a s t ,F B ) 增生活跃。可 见少量的炎性细胞。硬膜和骨组织之间有纤维组织形成。见封三 图7 ,图8 。 3 讨论 脑脊液漏系指各种原因造成椎管内外沟通、脑脊液外溢的 现象。分外伤性及非外伤性两种杩。脑脊液漏的病理解剖基础是 蛛网膜、硬脊膜破裂及椎骨缺损I - , 3 。 关于脑脊液漏的转归,文献曾报道漏口可自行闭合同,或形 成假性硬脊膜囊肿,

23、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马尾粘连、马尾疝、化 脓性脑脊髓膜炎等f 】1 。但现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多局限于后路椎 板切除术后硬膜囊破裂的诊断治疗,胸腰前路术中所引起的脑 脊液漏尚缺乏相关研究。 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是进行相关机制研究的前提,一个理 想的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性、可重复性、可靠 性、适用性以及可控性、易行性和经济性等几个基本条件罔。然 而,由于传统的观点认为胸腰前路手术创伤大失血多,目前还没 有一种可供上述研究使用的稳定的模型,一定程度制约了相关 研究的开展。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胸腰前路手术的改良,术中失血 减少,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使建立胸腰段前侧脑脊 液漏动

24、物模型成为可能。由于家兔的性格较温和、体积较大、血容 量较多,适用于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本实验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 术中部分采用改良胸腰前路手术技术1 9 】:仅结扎骨折椎术侧 椎体表面动脉和( 或) 静脉,不结扎相邻椎体术侧表面血管,减少 剥离范围。减少骨膜及椎体表面滋养孔出血。同时在术前和术 中按1 0 0 m I A c g 体重分别补充平衡液,减少了实验动物失血死 亡。术后充分引流。严格禁食,使用抗生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考虑到胸腰前路手术中常见的脊膜损伤,我们分别模拟了 四种不同类型的脊膜损伤类型,并观察其预后与转归。实验过程 ( 下转第1 4 页) C H I N AM O

25、 D E R ND O C T O R 中国现代医生11 万方数据 论著 节的运动轴,同时畸形矫正后恢复了正常的软组织张力和肘关 节的稳定性,有利于患侧肘部病理改变的塑形修复。本文中所有 患者术后尺骨上段成角畸形矫正;3 0 例无复发脱位者肱桡以及 尺桡关系逐渐正常,患者肘部的病理形态改变基本恢复或接近 正常。 以往有学者认为陈旧性孟氏骨折很少有疼痛症状,虽然有 一定程度的旋转功能受限,但并不影响关节的屈伸活动,因此主 张等待至儿童发育成熟后行桡骨头切除术。近年多数学者认为 早期手术有利于尺桡骨、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使得桡骨头、 肱骨小头得到正常的生理刺激和塑形,使得肘关节和前臂功能 尽早恢

26、复州。本项课题研究发现。尽早手术不仅有利于防止桡骨 过长、关节软骨退行性等病理改变,而且复位后有利于这些病理 变化的恢复。 3 2 环状韧带重建术对肘关节稳定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于陈旧性孟氏骨折是否需要环状韧带重建仍 然存在争议。吉十俊等【研究发现,陈旧性孟氏骨折因环状韧带 瘢痕粘连,无法修复,而且重建之环状韧带不能与桡骨头颈同步 生长,反而不利于前臂旋转功能恢复。而W a n g 等认为环状韧带 重建对维持桡骨头复位后的稳定起关键作用。我们观察发现,4 6 例患者环状韧带均消失或瘢痕化,无法完成修补术。由于陈旧性 孟氏骨折桡骨头关节凹变浅,肱骨小头半球形关节面变扁平,因 此复位后桡骨头与肱骨

27、小头之间不稳定。我们用深筋膜条作环 状韧带重建。有利于维持桡骨头复位后的稳定性。本课题中环状 韧带重建组中有2 例患者出现桡骨头复发脱位,而对照组中桡 骨头复发脱位者8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 3 3 关于尺骨截骨矫形方式 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矫正尺骨畸形、延长尺 骨和维持桡骨头复位的稳定。尺骨畸形愈合,尺骨相对于桡骨 短,是影响桡骨头复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尺骨畸形充分矫正和延 长,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国内有学者报道尺骨横行截骨、斜 形截骨、弧形截骨以及楔形截骨等多种手术方式,虽然也可以部 ( 上接第1 I 页) 2 0 0 9 年1 月第4

28、7 卷第3 期 分矫正尺骨畸形,但是存在尺骨延长不够充分,同定不可靠,以 及截骨后断端接触面少影响尺骨愈合等。尺骨上段呈三棱柱形。 矢状面上“z ”形截骨延长,易于掌握尺骨延长数值,在尺骨延长 至足够长度后,有利于防止旋转移位,同时截骨面接触多,易于 愈合。用内同定易于维持尺骨的矫正位,同时恢复前臂尺桡骨的 轴线,有利于舷桡关系的恢复,使桡骨头容易复位,且能够减少 复位后桡骨头与肱骨小头间的压力,另外,由于内同定可靠,可 以较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恢复。本项目中未出现截骨 处不愈合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尺骨上端“z ”形截骨矫形、桡骨头复位内同定+ 环状韧带重建术能够显

29、著提高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 效,尽早手术有利于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病理形态修复。 【参考文献】 【l 】L e t t sM ,L o c h tR 。W i e u sJ M o n t e g g i af x , a o t u r e - d i a l o e a t i o n si nc h i l d r e n 阴 JB o n eJ o i n tS u r g ( B r ) ,1 9 8 5 ,6 7 ( 5 ) :7 2 4 - 7 2 7 【2 1 D o r m a n sJ P ,R a n gM T h ep r o b k o fm o n t e g

30、 g i af r a c t u r ed i s l o c a t i o ni n c h i l d r e n J O r t h o pC t i nN o r t hA m ,1 9 9 0 2 1 ( 2 ) :2 5 1 - 2 5 6 埘叶它亮,付保恩,史福全,等3 0 例儿童陈旧性M o n t e g g i a 骨折脱位的 手术治疗【J J 中国医药导报,2 0 ,5 ( 1 3 ) :1 6 7 1 4 B e s tT N M a n a g e m e n t0 fo l du n e 由地e dM o n t e g g i af r a c t u r e

31、d i s l o e a t i o u ad t h ee l b o wi nc h i l d r J JP e d i a t rO r t h o p ,1 9 9 4 ,1 4 ( 2 ) :1 9 3 - 1 9 9 【5 】吉士俊,潘, 1 , - J l l ,王继孟小儿骨科学【M l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1 9 9 8 :5 3 7 1 6 lW a n gM N ,C h a n gW N C h r o n i cp 0 鲥m u m a 斑a n t e r i o rd i s l o c a t i o n0 fr a d i a l h e a di

32、nc h i l d r e n :t h i r t e e nc 翻mt r e a t e db yo p e nr e d u c t i o n u l n a rO S t t o - - m ya n da n n l I I a rl i g a m e n t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也】栅曲aB o y d 协c i s 螂JO r t h o p T r a u m a ,2 0 0 6 ,2 0 ( 1 ) :1 - 5 阴G i e q u dP ,D ea m yB ,姆C ,o ta 1 T r e a t m e n t0 fn e

33、 g l e c t e dM o n t e g g i a B f r a c t u r eb yu l n a rl e n 2 曲帅i n gu s i n gt h el l i z a r o vt e c h n i q u e I J R e vC h i t O r t h o pa e p m a l e eA p p a rM o t 。2 0 0 0 ,8 6 ( 8 ) :淋8 4 7 ( 收稿日期:2 0 0 8 1 0 - 2 3 ) 基本类似临床,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实验早期由于操作不熟练,家兔死亡率较高,但是随着经验 的积累,成功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只要熟练

34、掌握操作技术,简 化操作过程,即可顺利建立模型。应用本方法建立的家兔胸腰段 前侧脑脊液漏模型操作简单,出血少,能长期存活,近似于人类 疾病的情况,是研究胸腰前路手术中脑脊液漏预后与转归的理 想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月芳颅底骨折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导报,2 0 0 7 , 4 ( 3 4 ) :1 0 9 一l l O 【2 1 童永斌,马厚志创伤性脑脊液漏治疗体会田中国现代医生,2 0 0 8 , 4 6 ( 2 8 ) :4 l ,4 3 1 4 中国现代医生C H I N AM O D E R N D O C T O R 【3 】R i c h a r dA 。

35、D a v i sM D Al o n g - t e r mo u t c o m ea n a l y s i so f9 8 4s u r g i c a l l y t r e a t e dh e r n i a t e dd i s e s J 1 JN e u m s u r g ,1 9 9 4 ,8 0 ( 2 ) :4 1 5 - 4 1 6 【4 1 王德利,阮狄克,邱迪,等脊柱手术并发隐性脑脊液漏的诊断和治 疗f J l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 0 0 4 。3 ( 7 ) :5 8 6 0 【5 1 张阳德,向忠,彭健,等硬脊膜损伤分度及预防脑脊液漏的临床研 究【J J

36、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 0 0 7 ,1 1 ( 5 ) :1 3 5 1 3 7 f 6 】钟俊,张学农腰椎手术合并硬脊膜损伤及脑脊液漏的处理【J 1 临床 外科杂志。2 0 0 1 ,9 ( 5 ) :3 0 3 3 0 5 【7 JH i l i n a k iJ M 。K i mT ,H a r r i sJ P P o a t m m m a t i ep s e u d oe e r e b r o s p i n a lf l u i d r h i n o r r h e a J O t o lN e u r o t o l 。2 0 0 1 。2 2 ( 5 ) :7 0 1 7 0 5 f 8 1 魏泓医学实验动物学I M l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8 :2 8 4 【9 】9 王清,钟德君。李忠胸腰椎前入路手术的操作技术改进【J 1 创伤外科 杂志,2 0 0 4 ,6 ( 6 ) :5 5 ( 收稿日期:2 0 0 8 1 0 2 8 ) 万方数据 c 目自女* 日m 月,日R # 目镕目 目8 自4 f H E 女自,1 0 0 ) l 自女* 目9 3 6 月F G R n m 自# m m 日 ;m * 镕目f m 自女g1 2 1 遭一 i 2嚣 “ 女内 目拈温c ? 毫m 拥目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