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70614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牙病防治2 0 0 8 年8 月第1 6 卷第8 期 3 6 3 慢性牙髓炎症状,有时可急性发作,并出现定点性咀嚼剧痛。 牙齿有隐裂,处理越及时,牙髓病变发生率越低。当隐 裂达牙本质中层或深层而无牙髓病变时,早期治疗关键是调 猞,使患牙脱离接触,磨除隐裂沟,护髓处理,并充填后及时 做全冠保护。本研究保存活髓修复的1 7 颗患牙中,失败 5 颗。原因是由于对隐裂深度估计不足,由于对裂纹的实际 深度用肉眼难以观察,导致治疗不彻底。笔者认为对裂纹深 达牙本质层的隐裂牙,需进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 本研究经牙髓治疗的1 1 9 颗患牙,治疗成功1 1 4 颗 ( 9 5 8 0 ) 。出现牙髓炎症

2、状的患牙,只要及早就诊,根管治 疗完善,保存成功率高。隐裂牙治疗时应重视调磨牙尖及降 低咬合,消除异常验力对牙体和牙周组织的再创伤。如果隐 裂牙已引起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不论是否完全裂开,都应用 钢丝环扎后做牙髓治疗,避免疗程中牙体劈裂,致治疗失败。 牙折裂后根尖周组织通过裂隙与口腔相通,细菌可由此 侵入造成感染。折裂时间的延长、细菌不断侵入、折裂片的 活动导致牙周组织损伤,使牙周和根尖周组织炎症加重,而 根分叉处病变难以消除,尽管牙冠得以修复,但临床症状加 重,导致修复失败。对于治疗折裂患牙,结扎固定是一个关 键环节,目的是确保在牙髓治疗、修复体制备等治疗过程中, 不因外力作用而造成牙折片的移

3、动,而再度损伤牙周组织。 全冠制作应充分减径降猞,以免冶力过大,影响患牙使 用寿命。全冠修复质量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冠边缘应 密合,降低牙尖斜度,减小水平分力即劈裂力的作用。增加 排溢沟,咬合采用点状接触。全冠颈部与牙体欠密合,外形、 邻接关系不良及咬合面过高都会影响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5 :1 0 7 2 徐海隐裂牙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 0 0 4 , 1 4 ( 1 0 ) :5 9 6 - 5 9 8 3 王光华,彭式谧牙体修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9 9 5 :1 7 8 ( 收稿日期:2 0 0 8 0

4、 4 2 5 ) ( 编辑黄建生) 应用超声根管技术对磨牙塑化根管进行再治疗 金波1 ,吴纪楠2 ,周琳2 ,韦文波“,王忠东2 1 康达医院口腔科,湖北寰樊( 4 4 1 0 0 3 ) ;2 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 防治实践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根管技术在磨牙塑化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 4 5 颗塑化治疗失败的第 一磨牙、第二磨牙进行超声根管再治疗。随访2 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4 5 颗磨牙根管再治疗后 2 年成功率为9 1 0 3 ,其中上颌第二磨牙与其他磨牙再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根管技 术对塑化治疗失败的磨牙进行再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5、法。 【关键词】超声根管技术;塑化根管;根管再治疗 【中图分类号】1 1 7 8 1 0 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 5 2 4 5 ( 2 0 0 8 ) 0 8 3 6 3 0 3 牙髓塑化治疗是上世纪5 0 年代在临床上曾广泛应用于 后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治疗技术。由于塑化不全或 遗漏根管,常引起根尖周炎或残髓炎,导致约3 2 的病例治 疗失败。塑化根管由于塑化物取出困难、根管弯曲等原 因,手用根管扩大器械难以疏通根管,再治疗有一定难度。 上世纪8 0 年代以来,超声根管技术在我国逐步开展并广泛 应用,尤其对常规治疗失败、根管解剖形态异常及根管弯曲 细小的病例,可发

6、挥重要作用口J 。笔者从2 0 0 0 年4 月开始 采用超声根管技术对塑化治疗失败的磨牙进行再治疗,疗效 满意,现报道如下。 t 通讯作者:韦文波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广东中山 ( 5 2 8 4 0 0 ) 材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2 0 0 0 年4 月一2 0 0 5 年1 月磨牙根管因塑化治疗失败需 要进行再治疗且成功回访的患者共1 4 5 例1 4 5 颗患牙,其中 男6 7 例6 7 颗,女性7 8 例7 8 颗,年龄2 8 7 7 岁,平均年龄 4 3 8 岁。患者均以残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患牙牙位分布、 就诊原因及塑化治疗失败原因见表1 。所有患者均由笔者独 立完成再

7、治疗。 2 纳入标准 磨牙塑化治疗后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均为塑化治疗失败: 治疗后仍有冷热刺激痛或自发痛、咬合疼痛、肿胀;叩痛、松 动明显;x 线片示根尖暗影扩大,但无根折“ 】。 3 材料 根管充填材料使用复方麝香草酚散甲醛甲酚溶液复合 万方数据 3 6 4 广东牙病防治2 0 0 8 年8 月第1 6 卷第8 期 制剂及牙胶尖;牙体充填材料选择光敏复合树脂( 贺利氏公 司生产卡瑞斯玛前后牙通用复合树脂) 或银汞合金;冠保护 修复选择不锈钢全冠或烤瓷熔附合金全冠。 表11 4 5 颗塑化治疗失败患牙就诊原因及 塑化失败原因颗 4 治疗方法 ( 1 ) 疏通根管选择1 0 1 5 号扩大针和K 型

8、锉机械去 除根管内的塑化物,手用扩大器械无法疏通的根管用1 5 号 超声锉清理。根管疏通后利用根管长度电测仪R O O TZ X 确 定工作长度。 ( 2 ) 根管预备用E M Sp i e z o n m a s t e r4 0 0 型超声波根管 治疗仪( 瑞士) 及原配1 5 4 0 号机用根管扩大锉预备已经成 功疏通的根管。将超声波输出功率调至中档,机用扩大针按 1 5 4 0 号循序应用,行提拉式操作,幅度为2m i l l 。换锉间隙 用2 氯亚明、3 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预备 完成后进行根管消毒。 ( 3 ) 根管充填及牙体修复根尖反应基本消失后用侧方 加压法行根管充填

9、,观察1 2 周,无症状即行牙体充填。对 牙体缺损较多、抗力形固位形差的患牙利用冠保护修复。 5 复诊 分别于治疗后6 个月、1 年及2 年进行随访。 6 再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 患者主观感受:无不适症状,咀嚼功能正常,对医疗过程 和结果满意,对患牙功能及外形满意。 临床检查:无叩痛,无窦道。 x 线片:牙周膜间隙正常或轻度增厚;原有根尖病变缩 小或消失;根管充填物致密,根充物距根尖0 5 2 0m m “ J 。 7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卡方检验计算器( V 1 6 1 ,紫月软件) 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 1 4 5 颗牙全部扩通根管并完成超声根管再治疗。随访半 年、1 年及2 年时不同牙位患牙

10、再治疗效果见表2 ,再治疗 2 年后总有效率为9 1 0 3 。再治疗失败的1 3 颗牙中l 颗为 上颌第二磨牙B 2 型根管遗漏,1 2 例由于根管欠充观察期间 出现根尖周炎症。经卡方检验,上颌第二磨牙再治疗1 年的 成功率低于其他磨牙( 经校正,= 6 2 9 ,0 o l 0 0 5 ) 。 表2 不同牙位再治疗效果比较 颗 表32 种就诊原因再治疗2 年后效果比较颗 讨论 1 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磨牙塑化治疗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在牙髓病及根尖周 病的治疗中曾广泛应用。本研究对该治疗失败原因的分析 结果发现,塑化不全者占8 8 9 6 ,是塑化治疗失败的主要原 因。在塑化治疗过程中根

11、管预备长度的不足,塑化过程中塑 化液的流失,或者根管细小弯曲等原因均可导致塑化不全。 遗漏根管是塑化治疗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中遗漏 根管主要发生在下颌磨牙( 1 2 1 6 ) 。术者操作的不仔细、磨 牙根管的融合和变异等常导致根管遗漏口】。1 4 5 例患者中 8 2 1 是因为根尖周炎就诊,其原因是塑化不全或遗漏根管 后,细菌增殖,残髓逐步坏死,炎症突破根尖孔所致。 2 根管预备方法选择 由于塑化物产生碎屑较多,容易进入根尖引起尖周组织 反应,预备过程中大量的根管冲洗是去除根管内碎屑的有效 方法。有学者采用聚维酮碘冲洗液冲洗根管,经临床观察具 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川。超声波对根管

12、的清洁作用主 要基于4 点:空穴作用和声流、化学效应、热效应、机械冲洗 作用。空穴作用和声流通过与超声仪相接的根管锉而起作 用,可以使根管内的细菌、残屑等随冲洗液向冠方流出拍 。 因此超声根管预备可以完全祛除根管内塑化物并减少塑化 颗粒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对根管再治疗有重要作用。 磨牙根管再治疗和初次治疗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初次 根管预备可能造成根管人工偏移或者根管内台阶形成,根管 钙化等原因,增加再治疗时根管预备的难度旧J 。根管走向改 变受根管方向、x 线片投照角度等因素影响,有时较难判断, 尤其是缺乏塑化治疗前X 线片,判断更加困难归J 。本研究中 再治疗失败的患者多数是由于根管走向改变

13、及台阶形成,再 治疗时根管预备不完善,主牙胶尖未顺利到达工作长度而导 致欠充。上颌第二磨牙根管解剖较多变异,而且操作困难, 根管预备尤其困难,根管再治疗的难度更大。 参考文献 1 徐琼,凌均荣,王红,等牙髓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牙体牙髓牙 周病学杂志,2 0 0 5 ,1 5 ( 8 ) :4 4 7 - 4 5 0 2 王晓仪现代根管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1 :6 8 3 方芬,罗京玫,何金梅,等塑化治疗失败原因探讨武汉大学学 万方数据 广东牙病防治2 0 0 8 年8 月第1 6 卷第8 期 3 6 5 报:医学版,2 0 0 2 ,2 3 ( 3 ) :2 8 5 - 2

14、8 7 4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根管治疗技术规范与疗 效评价标准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 0 0 4 ,2 2 ( 3 ) :1 9 6 1 9 7 5 王效平,王忠桂,叶荣,等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的临床观察华西 口腔医学杂志,2 0 0 5 ,2 3 ( 5 ) :4 5 3 - 4 5 4 6 董文波,郭红延,李桂红,等两种根管预备法与聚维酮碘冲洗液 进行根管预备的效果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 0 0 3 ,1 3 ( 1 0 ) : 5 8 3 - 5 8 5 7 曹艳辉超声波根管预备广东牙病防治,1 9 9 6 ,4 ( 3 ) :6 1 8 冯进,亓萍,郭芳,等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

15、临床操作难点分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 0 0 4 ,1 8 ( 4 ) :2 0 7 - 2 0 9 9 】徐琼,王阿丹,石莹,等根管治疗失败原因的临床分析实用口 腔医学杂志,2 0 0 3 ,2 3 ( 3 ) :4 1 4 4 1 7 ( 收稿日期:2 0 0 8 0 3 1 7 ) ( 编辑杨勤) 电测法结合插针X 线片法测量根管长度的效果研究 刘激1 ,秦燕军2 ,张宇婕1 ,吕泳容1 1 广东省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广州( 5 1 0 2 8 0 ) ;2 解放军第4 2 1 医院 防治实践 【摘要】目的研究电测法结合插针x 线片法测量根管长度的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根

16、管治疗的前牙1 0 0 颗, 随机分为A 、B 两组,每组5 0 颗。A 组直接采用插针照片法确定根管工作长度,B 组先使用根尖定位仪测定工作 长度,再插针拍摄x 线片来确定工作长度,记录两组需重复拍片的牙齿数目。结果A 、B 两组中重复拍片的牙 数分别为2 0 颗和0 颗,A 、B 两组中锉尖与根尖缩窄参考点距离在lm i l l 以内的比例分别为6 0 和1 0 0 ,其中锉 尖恰位于根尖缩窄参考点的比例分别为1 6 和5 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电测法结合插 针x 线片法较单纯插针x 线片法能更加准确、迅速地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减少拍摄x 线片次数,降低

17、患者所受 X 线辐射量。 【关键词】根尖定位仪;根管工作长度;X 线牙片 【中图分类号】 R 7 8 1 0 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 5 2 4 5 ( 2 0 0 8 ) 0 8 3 6 5 0 2 准确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传 统的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方法主要有手感法和插针x 线片法, 由于准确率较低,这两种方法正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 电测法。近年来文献报道电测法的准确率( 以0 5m i l l 为 标准) 为6 2 7 一9 6 2 【l - 3 j 。为了进一步提高根管工作长 度测量的准确率,l 临床医生常常将电测法和插针x 线片法结 合应用

18、。本研究采用电测法结合插针x 线片法确定根管工 作长度,探讨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根尖定位仪的使用是否可 以减少拍片次数,降低患者所受x 线辐射量。 材料和方法 1 病例选择 广东省口腔医院牙髓病科就诊患者中,选择需行根管治 疗的患者9 3 例,共1 0 0 颗前牙,患者年龄1 6 8 5 岁,平均 5 0 7 岁,其中男3 3 例,女6 0 例。患牙纳入标准:术前x 线片 证实根尖孑L 已发育完成,根尖无明显吸收,临床x 线检查排 除根管钙化不通、过细、过弯者。 2 实验设备 主要设备包括N E O S O N O T MC o p i l o t 根尖定位仪,T r o p h y E U T

19、 Y S 牙片机。 3 实验方法 术前拍摄患牙x 线片,了解根管形态及根尖周情况。将 患牙随机分为A 、B 两组,每组各5 0 颗。常规开髓,局麻下拔 髓( 活髓牙) 或直接拔髓( 死髓牙) ,清理根管,干燥髓室。 A 组患牙直接采用手感法插初尖锉拍摄牙片,测定根管工作 长度;B 组患牙先采用N E O S O N O T MC o p i l o t 根尖定位仪测定 根管工作长度,然后留针拍摄牙片。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 在牙片上,以牙齿根尖影像冠方1m m 处作为根尖缩窄参考 点,测量锉尖与根尖缩窄参考点间距离。若二者小于2m m , 则无需再次拍片;若二者大于2m m ,则适当调整根管内锉的 长度,再次留针摄x 线片,直至二者距离小于2m m 。记录 A 、B 两组需重复插针照片的牙数。各组患牙确定根管工作 长度后,在最终的牙片上测量并记录锉尖与根尖缩窄参考点 间的距离:锉尖超过根尖缩窄参考点的记录为正值,未达到 者记录为负值。 4 统计分析 A 、B 两组的测量结果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或,检 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