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70809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对关键耗材的质量评价, 保证血液产品的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赵树铭, 林武存, 刘景汉. 白细胞去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 实验血液学杂志,2 0 0 2,1 0(5) :4 7 8 2 陆 瑶, 周 晨. 两种方法制备去白细胞制品的效果比较J.临 床输血与检验,2 0 0 4,6(3) :2 0 1 3 熊志高, 罗贤瑞, 李 鸣. 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探讨J.中 国输血杂志,2 0 0 5,1 8(2) :1 2 9 4 G a mm o nR R,S t r a y e rS A,A v e r yN L,e t a l . H e m o l y s i sd u r i

2、 n g l e u - k o c y t e - r e d u c t i o nf i l t r a t i o no f s t o r e dr e db l o o dc e l l sJ. A n nC l i n L a bS c i,2 0 0 0,3 0(2) :1 9 5 5 M I C. G y o n g y o s s y - I s s aSL.W e i s sSO. S o w e m i m o - C o k e r,e t a l . P r e s t o r a g el e u k o r e d u c t i o na n dl o w -

3、 t e m p e r a t u r ef i l t r a t i o nr e d u c e h e m o l y s i so fs t o r e dr e dc e l lc o n c e n t r a t e sJ. T r a n s f u s i o n,2 0 0 5, 4 5(1) :9 0 (2 0 0 5 - 0 5 - 1 9收稿,1 2 - 0 1修回) 本文编辑: 刘晓明 临床研究 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黄长顺1 潘志浩1 徐炜烽1 单 闯2 王 峰1 任利远1 (1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

4、惠利医院麻醉科, 浙江宁波3 1 5 0 4 0; 2 .宁波市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心脏手术患者不同阶段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活化功能的影响。方 法 4 0名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2组, 每组2 0例。组: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联合自体富 血小板血浆(A P R P) 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组:AN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 不进行A P R P采集分离。于诱导前 (T1) 、 采血后1 0 m i n(T2) 、 自体血回输前1 0 m i n(T3) 、 回输后1 0 m i n(T4) 、 术后2 4 h(T5) 各时点测定P l t

5、、 血小板在静息 状态及A D P激活后活化指标C D 6 2 P、P A C - 1的表达量, 并测定A P R P分离初期和回输前C D 6 2 P、P A C - 1的表达量, 术后出血量及异体输血量。结果 T4、T5时点P l t 组明显高于组对应时点 (P1 3 0 g/L,H c t 3 5%, 血小板、 凝血功能正常, 术前2周未服用抗凝剂及抑制血小板的药物, 无肝、 肾及血 液系统合并症 ;组,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联合自体 富血小板血浆(A P R P) 回输及术中自体血回收 ;组,ANH 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 不进行A P R P采集分离及回输) 。所 有患者采用相

6、同的麻醉方法、 中度低温体外循环, 抑肽酶用 量3 0 0万K I U。于术后1 2 h、2 4 h记录胸管引流量及异体血 制品输注量。 1. 2 试剂与仪器 P A C - 1 - F I T C为异硫氰荧光标记的抗活 化G Pb/G Pa的单抗;C D 6 2 P - P E为藻红素标记的抗P - 选择素单抗;C D 6 1 - P e r C P为多甲藻素叶绿素蛋白标记的抗 血小板G Pa单 抗;M I g G - P E为 藻 红 素 标 记 的 鼠I g G; M I g M - F I T C为异硫氰荧光标记的鼠I g M。以上荧光标记的 血小 板 单 克 隆 抗 体 为 美 国B

7、 e c t o n - D i c k i n s o n公 司 产 品。 A D P激活剂:11 0 - 1m o l /LA D PP B S溶液,A D P( 法国AM - R E S C O公司) ;1%多聚甲醛P B S固定液( 本院自配) 。F A C - S c a n流式细胞仪;C e l lS a v e r R5型血细胞回收机( 美国 H a e - m o n e t i c s公司) ;LH 7 5 0血细胞分析仪(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公司) 。C E L L QU E S T分析软件为美国B e c t o n - D i c k i n s o n公 司。 1.

8、 3 自体成分血采集与回输 1. 3. 1 ANH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并维持平稳后1 0 m i n开 始采血, 经右颈内静脉放血, 预计采血量(m l)=( 术前H c t -拟稀释H c t)l( 术前H c t +拟稀释H c t)2E B V,E B V ( 估计全血容量) 为体重7 0 m l/ k g 。采集的自体全血储存于 A C D采血袋内( 稀释后H b1 0 0 g/L和H c t 3 0%) , 采血 量由重量法测定( 天平称重1 g=1 m l) , 同时以6%羟乙基淀 54 中国输血杂志2 0 0 6年2月第1 9卷第1期 C h i nJB l o o dT r a

9、n s f u s i o n,F e b u r a r y,2 0 0 6,V o l . 1 9,N o . 1 粉进行等容量输注。根据E C G、B P、 中心静脉压(C V P) 、H c t 监测控制放血量和输液速度。 1. 3. 2 血小板的采集分离 使用血细胞回收机及一次性耗 材, 方法参照C e l lS a v e r R5操作手册, 将所采自体全血, 以全 血袋采集程序进行血小板分离, 室温下静止保存备用。 1. 3. 3 术中自体血回收 C P B结束鱼精蛋白拮抗肝素、 A C T回到正常值1 0 m i n后,组将分离所得自体贫血小板 血浆、 浓缩红细胞、 富血小板血

10、浆及术中回收血回输给患者; 组将ANH采集的全血及术中回收血回输给患者。以H b 基础值1. 5倍或a P T T 4 5 s或术后出血量2 m l/ ( k g h) 为输新鲜冰冻血浆指征。 1. 4 样本采集 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 T1) 、 采血后 1 0 m i n(T2) 、 输自体血前1 0 m i n(T3) 、 输注ANH采集的自体 全血或A P R P后1 0 m i n(T4) 、 术后2 4 h(T5) , 抽取颈内静脉 血5 m l, 取1 m l加入A C D抗凝管(A C D: 全血为1:3), 轻混 12次静置,1 0 m i n内检测。 1 . 5 采用血

11、细胞分析仪作血小板计数 1. 6 F CM三色荧光分析法 1血小板膜 C D 6 2 P、P A C - 1表 达测定 先将A D P激活: 装有11 0 - 1m o l /LA D P 5 0 l的聚 乙烯试管中加全血4 5 0 l, 立即旋涡1 s混匀, 按厂家说明进 行单抗标记。将A D P激活前后的全血各5 l分别加到装有 P A C - 1 - F I T C、C D 6 2 P - P E各1 0l的测试管中, 轻轻混匀, 室 温避光孵育2 0 m i n, 分别加入1%多聚甲醛0. 5 m l(4)充分 混匀, 置4冰箱固定3 0 m i n, 于2 4 h内作流式细胞仪分析。

12、 每一测 试 管 均 作 同 型 对 照。P A C - 1 - F I T C的 同 型 对 照 为 M I g M - F I T C;C D 6 2 P - P E的同型对照为M I g G - P E。调前向 角、 侧向角光散射和荧光信号均为对数放大。以同型对照管 设定阴性群体, 测定血小板膜C D 6 2 P、P A C - 1表达阳性百分 率。 1. 7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 xs表示, 应用S P S S1 0统 计软件处理, 各指标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 P0. 0 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 年龄、 体重、 身高无

13、明显差别。组患者 从采集的(9 2 01 0 5)m l全血中分离出(1 1 02 5)m lA P R P, (3 0 99 5)m l贫血小板血浆(P P P) , 所采集的A P R P含血小 板(7 1 09 3)1 0 9/ L。组采集自体全血量为(9 1 01 1 0) m l, 含血小板(1 9 04 6)1 0 9/ L。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小板 活化指标P A C - 1、C D 6 2 P变化( 表1) ,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结 束后(T3、T4)C D 6 2 P、P A C - 1表达量高于T1。组A P R P 采集后初期及回输前静息状态血小板C D 6 2 P、P A

14、C - 1表达 量无明显增高。自体血小板对A D P激活后有更大的反应, A P R P初始期及输注前样本中血小板C D 6 2 P、P A C - 1表达 量增加。组T3时点在体外A D P激活后C D 6 2 P、P A C - 1 表达量低 于T1,A P R P回 输 后 (T4)A D P激 活 后C D 6 2 P、 P A C - 1表达量高于T3。术后2 4 h(T5) 与T1相比无显著性 差别。组T4、T5时点P l t明显高于组、组纵隔引流出 血量比组明显减少, 总异体血输注量组比组明显减少 ( 表2) 。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 A C - 1、C D 6 2 P的变化

15、 ( n=2 0,-xs) T1T2T3T4T5 AD P激活前AD P激活后AD P激活前AD P激活后AD P激活前AD P激活后AD P激活前AD P激活后AD P激活前AD P激活后 P l t(1 0 9/L) 组2 0 34 71 7 63 99 23 11 6 33 71 7 03 3 组1 9 24 81 5 94 59 83 81 2 03 91 1 34 8 P A C - 1(%)组1. 30. 48 7. 31. 91. 10. 78 6. 41. 23. 51. 1*7 5. 20. 8*3. 70. 8*8 6. 30. 82. 50. 68 7. 11. 6 组1

16、. 20. 38 5. 91. 81. 30. 58 6. 11. 52. 91. 4*8 4. 91. 72. 70. 6*8 5. 81. 82. 70. 88 5. 31. 9 C D 6 2 P(%)组0. 80. 37 8. 30. 81. 20. 57 9. 11. 83. 30. 6*6 8. 32. 0*3. 50. 5*7 9. 31. 92. 80. 77 8. 41. 6 组0. 90. 27 7. 21. 31. 10. 48. 10. 93. 60. 3*7 9. 51. 83. 10. 6*7 8. 11. 62. 91. 17 7. 30. 8 *: 与T1比较:

17、t=2. 2 3 8,P0. 0 5;: 与组比较:t=2. 5 6 0,P0. 0 5;: 与T3AD P激活后比较:t=2. 5 2 9,P0. 0 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心包纵隔引流量和 异体输血量变化(n=2 0, -xs) 组组 术后1 2 h心包纵隔引流量(m l) 2 4 07 8*2 8 08 0 术后2 4 h心包纵隔引流量(m l) 3 9 08 0*5 6 07 8 异体血输注率*(%) 2 5*6 5 浓缩红细胞(U) 0* 0. 91. 2 新鲜冰冻血浆(m l) 3 8 0. 14 1. 3*5 7 0. 35 6. 3 *: 每组异体红细胞及血浆输注百分比;*:

18、与组比较:t=2 . 2 4 3, P0. 0 5;*:t=4 . 8 1 3,P0. 0 1 3 讨论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采集分离及保存过程中, 血小板是 否被活化, 活化程度如何, 这直接影响心脏手术患者回输后 血小板在体内的止血功能。已有研究证明, 血小板分离技术 并没有进一步激活血小板, 不影响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2。血 小板在体外的分离、 采集过程中, 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及外在 因素的影响, 血小板的形态与功能可能发生变化; 但是目前 对血小板在体外的变化缺乏理想的检测和评估方法。由于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 具有灵敏、 特异、 准确的特 点。笔者采用该方法来评估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19、, 并利用血小 64 中国输血杂志2 0 0 6年2月第1 9卷第1期 C h i nJB l o o dT r a n s f u s i o n,F e b u r a r y,2 0 0 6,V o l . 1 9,N o . 1 板前向角、 光散射等参数与红细胞、 白细胞均有明显差别这 一特性, 将前向光散射结合荧光参数直接检测患者全血样本 中的血小板功能, 减少了对血小板的损伤及干扰因素的影 响。利用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单抗检测A D P激活前后微量全 血血小板活化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功能, 避免了A P R P分离、 洗涤等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血小板损失、 活化和膜蛋白的破 坏。当静息状态的血

20、小板被激活时, 血小板膜糖蛋白迅速发 生数量重排和结构改变,G Pb与G Pb - a由开放管道系 统实现膜内外的相互转位,G Pb从膜外转向膜内, 另一部 分G Pb - a复合物则由开放管道及颗粒膜释放转向膜 外 3。P A C - 1是 G Pb - a活化后暴露的纤维蛋白原结合 位点单抗, 为血小板活化的早期标志物。在静息血小板中 C D 6 2 P是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单抗。当血小板活化时, 颗粒 膜迅速与质膜融合而在血小板表面表达C D 6 2 P, 并持续至少 1 h,C D 6 2 P为血小板活化的后期标志物 1。因此笔者采用 C D 6 2 P、P A C - 1来评估血小板在静

21、息状态和A D P激活下的 活化功能。 本研究显示, 两组C P B结束后(T3、T4) 血小板活化指标 明显高于诱导前(T1) , 可能与低于体温体外循环造成血小板 功能进一步激活有关, 这与文献报道一致 4。组 T5的P l t 明显高于组, 是由于组中采集的A P R P含血小板远大于 组所采集中的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组回输未受体外循 环影响的A P R P后, 体内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 与组比较 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A P R P在保存过程中虽然血小板膜表 面C D 6 2 P、P A C - 1表达量有所增高, 但回输后, 体内测定血小 板功能并没有进一步活化。这说明血小板在采集分离

22、及保 存中没有影响其功能, 而且回输A P R P后可较好地维持其聚 集功能。采集的血小板在体外保存时间的长短对血小板活 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金宗骧等 5报道异体血小板保存2 4 h, 7 2 h A T P释放功能分别为新鲜P R P的5 7. 6%,3 7. 6%。血小 板形态积分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采集的A P R P在常温静 止下4 h内回输给患者。 自体血小板在采集分离过程中遇血小板激活因子、 钙离 子、 塑料袋接触等激活分子的作用后, 可有一定比例的活化, 但明显低于异体血小板单采 6。本研究的测定结果也表明 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血小板采集分离程序所采集的A P R P 在室温保存

23、期间(4 h) 在静息态下虽有C D 6 2 p、P A C - 1表达 率增高, 血小板有一定比例的活化, 但总的活化程度并未增 加。在自体血小板分离后及保存期间血小板仍然具有很大 的功能, 回输后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 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 参 考 文 献 1 M i c h e l s o nA D,B a r n a r dMR,K r u e g e rL A,e t a l. E v a l u a t i o no f p l a t e l e t f u n c t i o nb yf l o wc y t o m e t r yJ.M e t h o d s,2 0 0 0,

24、2 1(3) : 2 5 9 2 E k b a c kG,E d l u n dB,S m o l o w i c zA,e ta l .T h ee f f e c t so fp l a t e l e t a p h e r e s i s i nt o t a lh i pr e p l a c e m e n ts u r g e r yo np l a t e l e ta c t i v a t i o n J.A c t aA n a e s t h e s i o lS c a n d,2 0 0 2,4 6(3) :6 8 3 N u c d e nP. B i d i

25、r e c t i o n a l t r a f f i c k i n go fm e m b r a n eg l y c o p r o t e i n s f o l - l o w i n gp l a t e l e ta c t i v a t i o ni ns u s p e n s i o nJ.T h r o m b H a c m o s t, 1 9 9 7,7 8(5) :1 3 0 5 4 徐美英, 张富强, 朱文忠, 等. 心脏手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 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 0 0 1,2 1(1 0) :6 0 7 5 金宗骧, 胡开瑞, 刘亦武, 等

26、. 室温贮存全血58 h后制备血小板 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1 9 9 6,9(2) :7 1 6 C r o w t h e rM,F o r dI,J e f f r e yR,e ta l .Q u a l i t yo fh a r v e s t e da u t o l o - g o u sp l a t e l e t sc o m p a r e dw i t hs t o r e dd o n o rp l a t e l e t sf o ru s ea f t e r c a r d i o p u l m o n a r yb y p a s sp r o c e

27、d u r e sJ. B r i t i s hJ o u r n a l o fH a e m a - t o l o g y,2 0 0 0,1 1 1(1) :1 7 5 (2 0 0 5 - 0 4 - 2 1收稿,1 1 - 1 0修回) 本文编辑: 尚 云 患者血小板输注与供者血小板配合试验的临床应用 谭丽莉 李延年 王海燕 孙 波 刘书臻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 山东青岛2 6 6 0 0 3) 关键词: 血小板 配合试验 输注无效 中图分类号:R 4 5 7 . 1 +1 R 3 3 1 . 1+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4 - 5 4 9

28、X( 2 0 0 6)0 1 - 0 0 4 7 - 0 2 对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患者, 血小板输注是一种有效的预 防治疗方法。血小板抗体一般因输血、 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 疫刺激而产生, 约2. 5%的妊娠妇女会产生血小板抗体, 约 1. 7%的输血患者带有血小板抗体, 而在多次输血患者中, 约 8%产生 血 小 板 特 异 性 抗 体, 导 致 临 床 血 小 板 输 注 无 效 (R P T) 1, 故血小板配合试验日显重要。本院自2 0 0 4年开 展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以来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资料 本院2 0 0 4年1月 2 0 0 5年3月接受输血 治

29、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 2 0 6名, 年龄28 5岁, 平均4 3岁。 1. 2 试 剂 与 仪 器 微 孔 板、3% s e q u e s t r i n e缓 冲 液、 0. 0 0 5% P B S/吐温2 0、 单克隆固相抗血小板抗体试验低离 子溶液(MA S P A T L I S S公司) ;T D Z 5 - WS多管架自动平衡离 心机、MA S P A TI g G致敏的红细胞( 德国欧蒙) ; 微孔板震荡 器( 北京海淀电子仪器厂) 。 1. 3 试验方法 将试剂平衡到室温, 向微孔内加入供者的 血小板液5 0 l( 浓度0. 1 41 0 8/ m l, 浓缩血小板用s e q u e s - t r i n e缓冲液4倍稀释) , 每份标本重复2个微孔, 每次试验各 74 中国输血杂志2 0 0 6年2月第1 9卷第1期 C h i nJB l o o dT r a n s f u s i o n,F e b u r a r y,2 0 0 6,V o l . 1 9,N o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