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70845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 4 8 生堡! 叠徨去堂堂苤壶趔! 生! ! 旦筮! ! 鲞箜翅堡堕! 堡型蔓i ! ! 垒吐Y 也:! 螋! :! ! ! :! ! :鱼 起搏器园地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冯天捷 陈柯萍华伟 张澍 【摘要】目的评价8 0 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 C D ) 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植入I C D 患者室 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 C D 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 9 9 6 年8 月至2 0 0 8 年1 月来本院就诊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了I C D 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8 0 例植入了 I C D 患者( 其中1 1 例为二次更换I

2、C D ) ,其中6 5 例( 8 1 2 5 ) 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最为常 见。随访4 6 2 ( 2 6 9 6 1 8 9 7 ) 个月中,7 2 例患者( 9 0 )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并成功 接受I C D 治疗,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1 2 4 3 次,启动治疗程序1 8 5 4 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 室速7 1 2 次,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治疗共2 6 6 次。误识别治疗1 4 7 次。6 8 次心律失常事件 在I C D 启动治疗程序中自行终止,I C D 未继续实施治疗。随访期间共有3 例( 3 7 5 ) 患者死亡。结 论I C D 能够有

3、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植入术后需要密切随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律失常;随访 E v a l u a t i o no ft h ee f f i c a c yo fi m p l a n t a b l ec a r d i o v e t e rd e f i b r i l l a t o r sf o r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v e n t d c u l a ra t - r h y t h m i a sF E N GT i a n - j i e ,C H E NK e - p i n g ,H U AW

4、 e i ,Z H A N GS h t LC e n t e ro fA r r h y t h m i aD i a g n o s 括a n dT r e a t m e n t ,F u w a iH o s p i t a l ,C A M Sa n dP U M C ,B e 班n g1 0 0 3 7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u t h o r :C H E NK e - p i n g ,E m a i l :c h e n k e p i n g 2 6 3 n e t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5、 t i v eT oe v a l u a t et h ee f f i c a c yo fi m p l a n t a b l ec a r d i o v e r t e rd e f i b r i l l a t o r ( I C D ) i nt r e a - r i n gm a l i g n a n tv e n t f i c u l a ra r r h y t h m i a s M e t h o d s O b s e r v et h ep a t i e n t sw i t hI C Df r o mA u g ,1 9 9 6t oJ a n ,2

6、 0 0 8 i nF u w a iH o s p i t a l R e s u l t s D u r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1 9 9 6 2 0 0 8 ,t h e r ew e r e8 0p a t i e n t sa c c e p t e dI C Di m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t h ep r o p o r t i o nw i t hu n d e d y i n gd i s e a s e sw a s8 1 2 5 ,c o r o n a r ya r t e r yd i s e a s ew a s

7、t h em o s tc o m m o n c a u s e 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a n d o rv e n t r i c u l a rf i b f i l l m i o n ( V T V F ) o c c u r r e di n9 0 c a s e sa n dw e r ed e t e c t e da n dt e r m i n a t e db yI C Dd e v i c e s C o n c l u s i o nI C Dw i t ht i e r e dt h e r a p yf

8、 u n c t i o nh a sh i g he f f i c a c yo nt h et e r m i n a t i o no f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a r r h y t h m i a s I ti si m p o r t a n tt of o l l o wu pt h ep a t i e n ta n dd y n a m i c a l l yo p t i m i z et h e s y s t e mo fI C D 【K e yw o r d s 】I m p l a n t a b l ec a r d i o

9、 v e r t e rd e 肺r i l l a t o r ;V e n t r i c u l a ra r r h y t h m i a s ;F o l l o w u p 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 I C D ) 治疗恶性心律失常,降低病人病死率明显优 于抗心律失常药物0 1 - 2 。I C D 的发展对恶性室性心 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心室颤动( 室颤) 的治疗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J 。 自1 9 9 6 年国内植入第一台经静脉I C D ,我国I C D 植 入数量每年均有增长。尽管我国心脏性猝死的高危 患者为数不少,与欧

10、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 C D 总 体植入数量增加缓慢,I C D 的应用仍十分有限J 。 作者单位:1 0 0 0 3 7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 协和厌学院串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通信作者:陈柯萍,E m a i l :c h e n k e p i n g 2 6 3 n e t 本文通过对本院I C D 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 究,分析了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情况和随访结果。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1 9 9 6 年8 月至2 0 0 8 年1 月植入I C D 的8 0 例患者,其中1 1 例为2 次更换I C D 。人选条件 ( 1 ) 符合中华医学会心

11、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制定的 I C D 植入适应证指南M 1 ;( 2 ) 能定期、按时完成随访, 发作时能及时就诊、治疗;( 3 ) 病例资料完整。 植入方法 I C D 分别为M e d t r o n i c 公司产品5 9 台,S tJ u d e 万方数据 r 上堡! 堂堡塞堂堂盘查;塑! 笙! ! 旦筮! ! 鲞筮! 翅堡j i ! 垡! 型i 垫垒丛Y 些:;塑! :! ! ! :! ! 盟! :鱼 公司产品3 2 台。采用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送入 电极导线,翼状除颤起搏电极导线定位右心室心尖 部,右心房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耳。I C D 均植于左 胸前壁皮下或肌肉囊袋内。 植入型心律

12、转复除颤器参数设置 I C D 一般设置室速和室颤两个工作区,根据患 者发作时情况,初次设定室速监测频率范围在1 5 0 1 8 0 次m i n ,当心动过速频率超过室速的识别频率, 并符合预先设定的心动过速计数标准( 通常8 2 4 个心跳) ,则被判断为室速,室速的治疗采用抗心动 过速起搏( A T P ) 一低能量复律( C V ) 高能量除颤 ( D F ) 的分层治疗方法。室颤的监测频率1 8 0 2 0 0 7 欠m i n ,当心动过速频率超过室颤的识别频率,并符 合预先设定的心动过速计数标准( 通常7 5 计数, 如9 1 2 ,1 2 1 6 等) ,则被判断为室颤,直接采

13、用高能 量除颤,首次除颤能量为1 5 3 0J ,第2 次起可以采 用最高能量,并在以后的治疗中采用极性对换以提 高除颤成功率。设置突发性标准与窦性心动过速鉴 别,设置稳定性标准与心房颤动( 房颤) 区别,根据 患者体表心电图Q R S 时限设置心内电图宽度区别 室性与室上性心律失常。 随访 通过门诊、电话以及程控随访,第1 次随访为出 院当天,若无特殊情况,第2 、3 次随访在I C D 植入术 后4 周、3 个月,以后每6 个月在起搏器I C D 门诊随 访1 次。如果患者经历了电击治疗或者出现与心动 过速相似的症状但I C D 未给予治疗,应该及时到医 院就诊。随访时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

14、查,了解有 无心律失常事件以及I C D 治疗发生;通过程控分析 仪调出I C D 储存资料,包括心律失常事件诊断、治 疗、及腔内心电图。随访期间,根据I C D 对心律失常 识别的正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相应调整治疗方案, 并根据情况调整口服抗心律失常以及其他药物治 疗。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 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问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 0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 P S S1 1 5 软件处理系统 做统计分析。 结果 基本资料 8 0 例患者均顺利植入I C D 。男性5 8 例,女性2 2 例;年龄1 9 8 2 ( 5 2 6 1 1 3 9 6 )

15、 岁,I i f f 访l l , J I T l _ J 4 6 2 ( 2 6 9 6 1 8 9 7 ) 个月,植入术腑晕厥患者5 8 例,人 选时左心室射血分数( I , V E F ) 值为0 2 5 0 7 8 ( 0 5 0 0 1 4 ) ,左心室舒张水内径4 0 8 0 ( 5 5 3 1 0 2 5 ) m m ;I C D 植入术I f I 参数测试:除颤阈值( 1 2 3 3 6 ) J ,心室起搏阈值( 0 6 7 0 2 3 ) V ,R 波振幅 ( 1 2 5 3 8 ) m V ,高压阻抗( 5 0 1 9 1 ) Q 。患者基 础疾病资料见表1 。 表1 患者

16、基础心脏病的资料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事件 植入I C D 后,第1 次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在术后 ( 3 0 5 3 ) 个月,最早发生在术后次E t ,最长发生 在术后第1 2 个月。7 2 例患者发生室速和或室 颤,并成功接受I C D 治疗,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 1 2 4 3 次,启动治疗程序1 8 5 4 次,其中包括抗心动 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速7 1 2 次,低能量复律和高能 量除颤转复治疗共3 1 2 次。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以 及治疗情况见表2 。电除颤复律的能量平均( 1 4 3 5 3 ) J 。将入选的所有患者按照疾病分为3 类: 第1 类为缺血性心肌病,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

17、 者,L V E F 0 3 5 ;第2 类为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 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 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良;第3 类包 括特发性室速室颤和长Q T 综合征患者。经过卡 方检验,3 组患者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见表3 ,说明植入I C D 后心律失常事件 的发生与疾病种类无关,取决心肌本身电活动的稳 定性。 8 例患者植入I C D 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事件, 万方数据 ! 担堡! 坚焦幺堂堂鍪! 茎! 鲤! 生! ! 旦筮! ! 鲞筮! 期g ! i ! 曼! 鲤迪垒些姓! :! 嫂,! 尘:! 兰塑! :鱼 表2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

18、器治疗情况 注:V T = 室性心动过速;V F = 心室颤动;A T P = 抗心动过速起搏;C V = 低能量复律;D F = 高能最除颤 其中冠心病2 例,扩张性心肌病2 例,特发性室 速室颤2 例、长Q T 综合征2 例。未发生心律失 常事件的平均随访时间( 1 0 0 - 4 - 9 3 ) 个月,最长 为6 年。 表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同疾病治疗事件比率 注:搴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心摩颤动 误识别和误治疗 1 3 例患者发生不适当识别和治疗。误识别和 治疗的原因包括7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其 中房颤伴快心室率5 例,窦性心动过速2 例;4 例为 电磁和肌电干

19、扰;2 例为T 波过度感知。在1 0 5 次 不适当识别事件中最常见原因为房颤伴快心室率, 有5 6 次。5 例因房颤发生不适当识别的患者在植 入I C D 前均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其中1 例由于房颤 不适当识别反复电击,导致房颤恶化为室颤。4 例 电磁和肌电干扰造成3 1 次不适当识别,这4 例患者 I C D 植入时和不适当识别时导线参数均有显著变 化。2 例患者由于T 波感知造成2 8 次不适当识别, 上述患者经过程控调整治疗参数,不再发作心律失 常。 植入术后并发症 植入术后并发症共有6 例,发生率为7 5 。 包括导线断裂2 例,囊袋感染2 例,囊袋血肿2 例。 2 例导线断裂,因I

20、C D 频繁误放电发现,此2 例患者 拒绝更换导线,故将感知识别阈值调高后配合药物 治疗。2 例植入术后1 年以内发生囊袋感染。2 例患者均因皮下囊袋破溃感染而将I C D 取出,局 部伤口清创后,深埋残留电极导线,从右侧重新植 入I C D 。2 例囊袋血肿患者,经过清创、挤出积血, 局部加压处理后血肿消退。1 例肥厚性心肌病患 者植入I C D 后发生电风暴,频繁放电后I C D 电池 耗竭,因该患者同时存在心脏扩大,心功能低下, 反复发作心力衰竭,后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术中取 出I C D 。 死亡 8 0 例患者中死亡3 例( 3 7 5 ) ,发生在植入术 后3 4 1 个月( 平均1

21、 1 个月) 。死亡原因各不相 同,1 例为冠心病心脏性休克,1 例为扩张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1 例先天性心脏病院外猝死,原因不明。 其余7 7 例患者存活。 讨论 男女比例和年龄差异 有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存在于接受植入I C D 治 疗的患者中7 | 。本组中,I C D 患者的性别与心脏性 猝死发病性别不平衡有关,因存在此现象,男性在所 有I C D 患者中所占比例7 2 5 。此外,大多数女性 患者受经济情况制约,而男性患者多能积极就诊并 要求治疗。 植入I C D 患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但分布 不均。另外,不同疾病年龄分布不一。冠心病的患 者年龄明显偏大( 5 9 8 8 1 1

22、0 4 ) 岁,致心律失常性 右心室心肌病( A R V C ) 和特发性室速室颤患者年 龄明显偏小 A R V C ( 4 4 74 - 1 2 1 8 ) 岁,特发性室速 室颤( 5 14 - 1 3 3 5 ) 岁 。年龄分布不均与疾病类型 有关,冠心病患者多在心肌缺血发展到一定程度出 现恶性心律失常。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特 发性室速室颤发病初期即表现为具有生命威胁的 室性心律失常,不及时终止就存在猝死的危险。年 龄不是评价I C D 植入的指标,符合指南1 要求的患 者,应尽早植入I C D 治疗。 治疗事件和疾病分析 各种心脏疾病都有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本 组中,特发性室速室

23、颤患者植入I C D 后出现的心 律失常事件最早、比例最多。植入术后随访表明,特 发性室速室颤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不可靠,和既往 有限的临床数据一致,支持特发性室速室颤患者植 入I C D 治疗恶性心律失常J 。不同疾病的患者发 万方数据 虫垡! 坠徨叁堂堂盘查! 塑生! ! 旦筮! ! 鲞箜! 翅g ! 也垦! 旦匦垒丛z 尘,! ! ! ! :! ! ! :! ! 盟! :鱼 生治疗事件比例不一,但所有植入I C D 的患者发生 治疗事件的比例均大于8 0 。随访中,肥厚性心肌 病患者发生治疗事件比例最高,为1 0 0 ,既往对肥 厚性心肌病猝死幸存者研究显示旧J ,肥厚性心肌病 患者持续性

24、的室速和心脏性猝死与晕厥密切相关, 许多患者会再次发生心脏性猝死。因此对于能够诱 发出持续性室速的肥厚性心肌病,应该进行二级预 防的I C D 植人治疗。 部分患者发作心律失常有心力衰竭、电解质紊 乱的诱因,程控调整治疗参数的同时,需要控制诱 因、加强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B 受体阻滞剂治 疗,对于缺血患者,积极进行血运重建,能够有效地 减少I C D 放电频率。对于L V E F 0 3 5 、Q R S 时限 I 0 1 2S 、心功能级,左心室功能失同步的患 者应植人具有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进行再同步治 疗引,才能充分发挥I C D 治疗降低病死率的作 用1 | 。有患者服用抗心律失常

25、药物治疗后使室速 减慢,其频率低于I C D 设定的识别频率,再次发作 室速因此不能通过I C D 进行有效识别和治疗。对 于此类患者应及时调整参数、降低识别频率。过多 为鉴别室上速的设置加强识别参数,如突发性、稳定 性、心内电图宽度,亦降低室速检出的敏感性。程控 时应回顾分析心动过速频率检测范围,根据发作时 实际频率重新调整,关闭不必要的加强识别指标,使 I C D 能够继续正确进行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和进一 步治疗。植入I C D 的患者,尤其是I C D 进行识别和 发放治疗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程控随访,根据发作 时的情况调整I C D 的工作参数以及口服药物的治 疗,使I C D 达到最

26、佳治疗效果。 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 随访中I C D 治疗以A T P 为主,A T P 治疗成功终 止室速7 1 2 次,占8 5 7 8 。应用A T P 功能终止室 速可避免和减少I C D 放电,节省I C D 能量,延长使 用寿命,降低医疗花费。另一方面,相对于电击治 疗,A T P 为无痛治疗,患者容易耐受。本组中,A T P 治疗成功率与国外资料相比较低。国外报道成功率 较高可能与植入I C D 以冠心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多 有关,心肌梗死后患者大多数室速为折返机制,A T P 终止室速效果较好2 | 。本组中发生治疗事件的冠 心病患者只占3 1 9 4 ,部分患者室速机制并非均 为

27、折返机制,对A T P 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此外, 本组中2 例冠心病患者,尽管发作时室速频率较快, 但血流动力学稳定,通过A T P 治疗,有效控制了室 速发作,有效率为7 3 ,和P a i n F r e eR XI 、P a i n F r e e R X I I 试验3 。结果一致,说明经验性的应用A T P 治 疗快室速是安全有效的。对于频率较慢、血流动力 学稳定的室速L l4 | ,更应该充分利用A T P 功能终止 其发作。 误识别分析 不适当识别和治疗是I C D 植入后的主要并发 症,是导致I C D 患者再住院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文 献报道I C D 不适当事件发生率达2

28、0 一3 0 1 1 5 。 不适当治疗的危害主要有,( 1 ) 给患者造成了巨大 痛苦并引起了心理问题;( 2 ) 引起I C D 电池提前耗 竭;( 3 ) 部分不适当治疗会加速并恶化心律失常; ( 4 ) 反复电击损伤心肌并使心功能恶化6 | 。 室上速不适当识别常发生在植入术后早期,多 在术后1 年内。对于既往有房颤患者,预防性打开 相应鉴别诊断标准可以降低误识别的发生率。导线 故障常发生在I C D 植入术后2 年左右,多于不适当 识别和治疗时被确诊。T 波感知引起的误识别现象 不多见,临床上防止T 波感知较困难。降低感知灵 敏度或增加室速室颤识别个数会影响I C D 对危及 生命的

29、室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多数医生在做出这种 决定时十分慎重,有时情愿忽视T 波感知而避免可 能出现的室速室颤不感知J 。 虽然I C D 能迅速有效地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 常,防治心脏性猝死,减少病死率,但I C D 不能预防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不适当的I C D 治疗甚至 会增加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因此I C D 植入术后按 时随访,合理程控,调整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十分重 要。有效的I C D 治疗可以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 的发作,我国I C D 植人数量及应用经验均非常有 限,通过对植入I C D 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程控,对 I C D 术后发生事件以及治疗进行分析,对提高临床 应用I C

30、 D 水平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H e i d e n r e i c hP A ,K e e f f eB ,M c d o n a l dK M ,e ta 1 O v e r v i e wo fr a i l d o m i z e dt r i a l so fa n t i a r r h y t h m i cd r u g sa n dd e v i c e sf o rt h ep r e v e n t i o no fs u d d e nc a r d i a cd e a t h A mH e a r tJ ,2 0 0 2 ,1 4 4 :4 2 2 4 3 0

31、2 K u c kK H ,C a p p a t oR ,S i e b e l sJ ,e ta 1 R a n d o m i z e dc o m p a r i s o no f a n t i a r r h y t h m i cd r u gt h e r a p yw i t hi m p l a n t a b l ed e f i b r i l l a t o r s i np a t i e n t sr e s u s c i t a t a lf r o mc a r d i a ca r r e s t :t h eC a r d i a cA r r e s

32、tS t u d y H a m b e r g ( C A S H ) C i r c u l a t i o n ,2 0 0 0 ,1 0 2 :7 4 8 - 7 5 4 3 王方正,华伟,张澍,等6 9 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 的随访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 0 0 1 ,5 :1 2 0 1 2 2 万方数据 4 5 2 生堡! 坠堡塞堂堂苤查! ! Q ! 生! ! 旦筮! ! 鲞筮! 翅g ! 也g ! 迎i 竖垒地丝! ;! 塑! :! ! ! :! ;盟! :! 4 张澍,华伟,陈柯萍,等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及我国埋藏式心律 转复除颤器的应川状况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

33、0 0 3 ,1 1 : 1 7 3 1 7 6 5 于力f :,张澍,华伟,等全圈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 2 0 0 2 至2 0 0 5 年)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 0 0 6 ,1 0 :4 7 5 4 7 8 6 :方止,张澍,任自文,等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 会及巾围,卜物医学上程学会心脏起搏j 电生理分会I C D 专家 r 作组植入犁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征中华心律失常 学杂志,2 0 0 2 ,6 :1 9 8 - 2 0 6 7 W e i n b e r gB A ,M i l e sW M ,K l e i nL S ,e ta 1 F i v e - y

34、e a rf o l l o w u po f 5 8 9p a t i e n t st r e a t e dw i t ha m i o d a r o n e A mH e a r tJ 1 9 9 3 1 2 5 :1 0 9 一 1 2 0 8 M a w nB ,R o b e r t sW C ,E p s t e i nS E S u d d e nu n e x p e c t e dd e a t hi n h y p e r t r o p h i cc a r d i o m y o p a t h y :Ap r o f i l eo f7 8p a t i e n

35、 t s C i r c u l a t i o n , 1 9 8 2 ,6 5 :1 3 8 8 - 1 3 9 4 9 W e l l e n sH J ,L e m e r yR ,S m e e t sJ L ,e ta 1 S u d d e na r r h y t h m i cd e a t h w i t h o u to v e r th e a r td i s e a s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1 9 9 2 ,8 5 :1 9 2 - 1 9 7 1 0 E p s t e i nA E ,D i m a r e oJ P ,E l l

36、e n b o g e nK A ,e ta 1 A C C A H A H R S 2 0 0 8G u i d e l i n e sf o rD e v i c e B a s e dT h e r a p yo fC a r d i a cR h y t h m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 JA mC o l lC a r d i o ,2 0 0 8 5 1 :2 0 8 5 - 2 1 0 5 1 1 张澍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时后备除颤功能的必要 性心血管病学进展,2 0 0 7 ,2 8 :8 2 7 - 8 2 8 1 2 华伟,张澍,王方正,等植

37、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抗心动过速 起搏治疗窒性心动过速疗效评价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 0 0 5 9 :3 4 1 - 3 4 3 1 3 1 4 1 5 1 6 1 7 W a t h e nM S ,D e G r o o tP J ,S w e e n e yM O ,e ta 1 P r o s p e c t i v er a n d o m - i z e dm u h i c e n t e rt r i a lo fe m p i r i c a la n t i t a c h y c a r d i ap a c i n gv e r s u s s h o c k sf o

38、 rs p o n t a n e o u sr a p i dv e n t r i e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i m p l a n t a b l ee a r d i o v e r t e r - d e f i b r i l l a t o r s :P a c i n gF a s t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R e d u c e sS h o c kT h e r a p i e s ( P a i n - F R E ER xI

39、I ) t r i - a lr e s u l t s C i r c u l a t i o n ,2 0 0 4 ,l1 0 :2 5 9 1 - 2 5 9 6 W a t h e nM ,S w e e n e yM ,D e G r o o tP ,e ta 1 S h o c kr e d u c t i o nu s i n g a n t i t a c h y c a r d i ap a c i n gf o rs p o n t a n e o u sr a p i dv e n t r i e u l a rt a e h y c a r - d i ai np a

40、t i e n t sw i t hc o r o n a r ya r t e r yd i s e a s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2 0 0 1 , 1 0 4 :7 9 6 8 0 1 S w e r d l o wC D 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e h y c a r d i a - 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a l g o r i t h m si ni m p l a n t a b l ec a

41、 r d i o v e r t e rd e f i b r i l l a - t o r s :s t a t e o f - t h e - a r tr e v i e w JC a r d i o v a s e cE l e e t r o p h y s i o l ,2 0 0 1 , 1 2 :6 0 6 6 1 2 G r e e nU B ,G a r g A ,A I K a n d a r iF ,e ta 1 S u c c e s s f u li m p l a n t a t i o no f c a r d i a cd e f i b r i l l a

42、 t o r sw i t h o u ti n d u c t i o no fv e n t r i c u l a rf i b r i l l a t i o n u s i n gu p p e rl i m i to f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t e s t i n g I n t e r vC a r dE l a c t r o p h y s - i o l ,2 0 0 3 ,8 :7 1 - 7 5 陈柯萍,陈若菡,千方正,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 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 0 0 6 ,1 0 :4 0 9 4

43、1 3 双腔起搏器植入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的观察 C l i n i c a ls t u d yo fa t r i a lf i b r i l l a t i o na f t e rD D D p a c e m a k e ri m p l a n t a t i o n 蔡彬妮黄卫斌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经常合并心房颤动( 房颤) , 尤其是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与单腔起搏器的右心 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双腔起搏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 生,然而调查研究表明植入双腔起搏器后患者的房 颤发病率仍继续增加。本文对本中心植入双腔起搏 器的患者进行了随访,旨在了解植入术后房颤的发 生情况。 资料和方法 疠例

44、迸择2 0 0 3 年1 月一2 0 0 6 年1 2 月所有植入 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植入适应证为,有症状的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 S S S ) 及二度以上房室阻滞( A V B ) 。所 作者单位:3 6 1 0 0 4 厦f 卜0 脏 1 心心内科 ( 收稿日期:2 0 0 8 - 1 1 1 1 ) ( 本文编辑:范桂娟) 有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均植入右心室心尖部,所有心 房电极导线均为双极电极导线,植入右心耳。选择 带有自动模式转换( A M S ) 及事件记录功能的双腔 起搏器植入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以 及植入术前房颤发生情况。 窟搏器程控及膳访起搏器植人术后即刻打开自 动模式转换功能。对于存在自身房室传导的S S S 患 者尽量延长房室延迟或打开自动A V 搜索功能以减 少心室起搏比例。起搏器植人术后1 、3 、6 个月,1 年及以后每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有无心悸、胸 闷、头昏、乏力及气短等症状;测试心房及心室电极 的感知、阻抗及起搏阈值;记录A M S 的发生时问、次 数及持续时间;记录心室及心房起搏比例。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