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112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者单位: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研究所 (刘 阳、 张石宁) , 神经内科 (张颖冬) 基础实验诊断研究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 刘阳 张石宁 张颖冬 【摘要】 目的 建立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的方法。方法 血浆标本经 HCl 酸 化, 正己烷萃取, 再以 NaOH 溶液反提取丙戊酸钠。采用 75 m (id)37 cm 石英毛细管柱分离。电 泳缓冲液为 15 mmol/ L pH 5. 7 水杨酸钠溶液 (含 0. 5 mmol/ L CTAB, 15% 乙醇) , 分离电压 20 kV, 电 泳时间 6 min, 温度 20, 阴极压力进样 5

2、 s, 阳极检测, 波长 214 nm。结果 血药浓度线性范围 25 200 g/ ml, r =0. 999,最低检测浓度0. 35 g/ ml (S/ N =3) , 萃取回收率87. 4%, 方法回收率100. 1%, 日内、 日间变异系数 (CV) 分别小于 4%、 6%。结论 本方法可以简便、 快速、 灵敏地测定血浆中丙戊 酸钠浓度。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电泳, 毛细管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valprate in plasma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LIU Yang,ZHANG Shi-ning

3、,ZHANG Ying-dong. Nanjing Brain Hospit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valprate in plasma by 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 Method Plasma was acidized by 1 mol/ L HCl,VPA was extracted into organic phase (n-Hexane)

4、 ,then re-extracted into aqueous phase(0. 05 mmol/ L NaOH solution including 15% Ethanol) . Capillary clone was 75 m (id)37 cm. Electrolyte consisted of 15 mmol/ L sodium salicylate, 0. 5 mmol/ L CTAB and 15% Ethanol(pH 5. 7) . Separating voltage was 20 kV,detection wave was 214 nm,temperature was 2

5、0, injection time was 5 s by press in negative. Result The linear ranger of concentration for standard drug was between 25 200 g/ ml ( r = 0. 999 )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0. 35 g/ ml,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VPA was 87. 4%, the average inter-day and intar-day CV were less than 4% and 6%. Conclu

6、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rapid,reliable and correct,for determination of VPA in plasma. 【Key words】 Sodium valprate; Plasma concentration; Electrophoresis, capillary 丙戊酸钠 (VPA) 是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 临床 常监测其血浆浓度。目前的检测方法有: 气相色谱 法 1、 薄层色谱法2、 散射免疫比浊法3、 荧光偏振 免疫法 4、 高效液相色谱法5。这些方法存在需要 特殊设备、 特定试剂盒、 柱前衍生化、 操作时间长、 成

7、本高的缺点; 本研究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测定血浆中 丙戊酸钠的方法, 具有简便、 快速、 灵敏、 经济的特 点, 可以作为血浆中丙戊酸钠浓度测定的常规方法 之一。 材料和方法 1. 仪器:P/ ACE5010 毛细管电泳仪、 UV 检测 器 (美国 Beckman 公司) , 石英毛细管 (河北永年光 导纤维厂) 。 2. 试剂:电泳缓冲液: 15 mmol/ L pH 5. 7 水杨 酸钠溶液 (含 0. 5 mmol/ L CTAB, 15% 乙醇溶解) 。 丙戊酸钠标准液: 6 000 g/ ml 的标准液 ( 美国 Sigma 公司,15% 乙醇溶解) 。丙戊酸钠反相萃取 液: 0. 05

8、 mmol/ L NaOH 溶液 (含 15% 乙醇) 。空白 血浆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正己烷。 3. 电泳条件: 石英毛细管 75 m (id)37 cm, 分离电压20 kV, 电泳时间6 min, 阴极压力加样5 s, 阳极检测, 波长 214 nm, 实验温度 20, 电泳前分别 用 0. 1 mol/ L NaOH、 电泳缓冲液各冲洗 10 min, 每 个样品间以电泳缓冲液冲洗 2 min。 4. 标本处理: 在 1 ml 血浆中加入 0. 2 ml 1 mol/ L HCl 混匀酸化, 加入 2 ml 正己烷混匀 2 min, 6 000 r/ min 离心 5 min,

9、 将上层正己烷吸入一个尖 底试管中, 水相中再加 2 ml 正己烷; 同法操作, 合并 正己烷, 其中再加入 0. 5 ml 反相萃取液充分混匀后 3 000 r/ min离心 5 min, 取下层水溶液进样分析。 5. 标准品血浆标准曲线: 将 6 000 g/ ml 丙戊 46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年 2 月第 29 卷第 2 期 Chin J Lab Med, February 2006,Vol 29,No. 2 酸钠标准液用空白血浆稀释成 25、 50、 75、 100、 150、 200 g/ ml 浓度系列溶液。按 “4. 标本处理” 方法 处理后, 进行分析, 以峰面积

10、Y 对浓度 X 作线性回 归, 得标准曲线 Y =593. 5 X +1 030. 3, r =0. 999 。 结果 1. 色谱图: 口服丙戊酸钠 1. 0 g/ d 剂量治疗的 患者, 早晨 8: 00 抽取当日服药前静脉血 3 ml, 肝素 抗凝, 离心分离 1 ml 血浆, 按上述方法处理、 检测, 丙戊酸钠峰迁移时间 3. 790 min, 峰形尖锐对称, 无 杂峰干扰, 本方法具有良好专属性, 结果见图 1。 丙戊酸钠峰迁移时间 3. 790 min 图 1 毛细管电泳测定血浆中丙戊酸钠电泳图 2. 线性范围、 最低检测限: 在 25 200 g/ ml 血浆浓度范围内 r = 0

11、. 999, 以信噪比 (S/ N)= 3 计 血浆中丙戊酸钠最低检测浓度为 0. 35 g/ ml, 本方 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灵敏度。 3. 回收率试验: 用含丙戊酸钠 25、 50、 150 g/ ml 3 个浓度的血浆样品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测 定, 得峰面积。将该峰面积与相应浓度的标准品峰 面积比, 计算萃取回收率; 将该峰面积代入标准品血 浆标准曲线计算浓度与实际浓度比, 计算方法回收 率, 结果见表 1。 4. 精密度试验: 用含丙戊酸钠浓度为 25、 50、 150 g/ ml 的 3 份血浆, 1 d 内每份标本分别测定 5 次, 计算日内变异系数; 每个标本连续5 d, 计算日

12、间 变异系数, 结果见表 1。 表 1 回收率与精密度试验结果 (n =5) 加入浓度 (g/ ml) 萃取回收率 (%) 方法回收率 (%) 日内变异 (%) 日间变异 (%) 2588. 6100. 43. 65. 3 5087. 3101. 23. 25. 0 150 87. 298. 83. 56. 0 5. 干扰试验: 在含有丙戊酸钠 75 g/ ml 的血 浆中, 加入临床可能与之合用的药物苯妥英钠、 苯巴 比妥、 卡马西平各 10 g/ ml, 氯硝安定 20 ng/ ml, 按 上述方法检测均未见吸收峰, 另外血浆中内源性物 质蛋白质、 氨基酸未见明显干扰。 讨论 丙戊酸钠 (

13、pka 4. 6) 在 pH 5. 7 溶液中丙戊酸钠 解离呈离子状态, 其本身无紫外吸收, 不能以 UV 检 测器直接检测, Jin 等 6以 LIF 检测器检测成本高、 操作繁琐, 所以我们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间接 紫外检测法测定。 水杨酸钠缓冲液常用于有机酸根检测 7, 阴性 丙戊酸根离子向阳极泳动, 在缓冲液中加入 0. 5 mmol/ L CTAB (CMC =9 10 -4mol/ L) 使电泳与电渗 方向一致, 阴极加样阳极检测。 直接以 pH 5. 7 溶液进行电泳出峰略快, 但是电 流大基线不稳, 分离效果差, 在缓冲液中加入 25% 甲醇或 15%乙醇可以对降低电渗流

14、、 减小电流、 稳 定基线、 提高分离效果起到同样作用, 但加入乙醇后 分离的丙戊酸钠峰形尖锐对称, 明显好于加入甲醇, 所以选择加入 15%乙醇。 其他条件不变, 在 214 nm 波长下, 比较 5、 10、 15、 20、 25 mmol/ L 4 种水杨酸钠溶液对相同浓度丙 戊酸钠的峰面积影响, 发现 15 mmol/ L 时峰面积最 大, 所以选择 15 mmol/ L 水杨酸钠溶液。 缓冲溶液在 16 24 kV 之间电流随电压升高而 增大, 符合欧姆定律。在不影响分离效果的前提下 逐渐增加进样量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最后选择压力 进样 5 s, 分离电压 20 kV。 Pucci

15、等 8以 pH 6. 0 苯甲酸溶液作为电泳缓冲 溶液, 我们将两种电泳缓冲溶液进行比较, 发现丙戊 酸钠在 pH 6. 0 苯甲酸溶液中迁移时间略快于在 pH 5. 7 水杨酸钠缓冲液中, 在分离效果、 线性范围、 灵 敏度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 pH 5. 7 水杨酸 钠缓冲液配制方便, pH 稳定无需调节, 各批缓冲液 间 pH 变异小, 所以选择水杨酸钠缓冲液。 Pucci 等 8用先甲醇沉淀、 再过滤的方法去除血 浆中蛋白, 滤液直接进样分析, 由于丙戊酸钠的蛋白 结合率 85%, 该方法使大量药物随蛋白质沉淀, 绝 对回收率较低, 并且因滤液中含甲醇浓度太高而影 响电泳分离

16、。 用 HCl 将血浆酸化后, 先以正己烷抽提丙戊 酸, 再用反相萃取方法将正己烷中的丙戊酸溶入碱 性水相中, 解决了挥发有机溶剂过程中丙戊酸损失 56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年 2 月第 29 卷第 2 期 Chin J Lab Med, February 2006,Vol 29,No. 2 多, 萃取回收率低的问题 (约为 21%) , 萃取回收率 明显提高 (约为 87%) , 另外反相萃取的方法不仅提 高了萃取回收率, 而且克服了直接吹干复溶后样品 中脂溶性杂质多的缺点, 所以选择先正己烷抽提再 反相萃取的方法提取。 分别以 0. 15、 0. 10、 0. 05 mol/ L

17、的 NaOH 溶液 (含 15%乙醇) 进行萃取, 比较发现以高浓度 NaOH 溶液萃取后, 电泳时丙戊酸钠峰扩散有拖尾现象, 而 以 0. 05 mol/ L 萃取后峰形尖锐对称, 峰高对浓度回 归 r =0. 993, 所以选择 0. 05 mol/ L 的 NaOH 进行萃 取。 参考文献 1郑惠良, 祁元明, 杨莹, 等. 血清丙戊酸钠浓度测定方法研究. 河 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 32: 78-79. 2郭郁, 封宇飞, 姜文清, 等. 薄层色谱衍生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 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 475-476. 3金燕. 散射免疫比浊抑制法检测卡马西平、 丙

18、戊酸浓度. 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 2001, 21: 519-520. 4石磊, 钱军, 唐镜波, 等.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中 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 346-347. 5郝润喜, 闫彩萍. 高效液相色-柱前衍生法测定丙戊酸镁血药浓 度. 药物分析杂志, 1997, 17: 172-174. 6Jin LJ, Wang T, Li SF. Indirect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valproic acid in huma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lectrophoresis

19、, 1999, 20: 1856-1861. 7邓延倬,何金兰. 高效毛细管电泳.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56-276. 8Pucci V,Mandrioli R,Raggi MA. Determination of valproic acid ( 2-propylpentanoicacid ) inhumanplasmaby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indirect UV detection. Electrophoresis,2003, 24: 2076-2083. (收稿日期: 2005-06-20) (本文编辑: 张莉) 作者单位: 5

20、18020 广东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陈升汶、 穆雪 !) , 检验科 (卢月梅、 何林) , 中心实验室 (张阮章、 王沙燕)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 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陈升汶 卢月梅 张阮章 王沙燕 何林 穆雪!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ESBLs) 是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对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国内外 ESBLs 在临床分离菌中的检出率快速上升, 其种类也不断增多。国 内报道以 CTX-M 和 SHV 型 ESBLs 最为常见 1, 2。为了较全 面了解本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 ESBLs 的基因分型, 经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及 DNA

21、 测 序方法, 对215 株产 ESBLs 临床分离株的 TEM、 SHV 和 CTX- M 基因进行分析。 一、 材料和方法 1. 菌株来源: 收集 2000 年 6 月至 2003 年 8 月我院临床 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无重复菌株共 535 株, 所 有菌株均经 VITEK-AMS 60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采 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推荐的纸片 扩散表型确证方法 3, 筛选出 215 株产 ESBLs 菌株。 2. 细菌质粒 DNA 的提取: 所有产酶菌株采用传统碱裂 解法提取细菌质粒 DNA。方法参照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 (第 2 版) 4。 3

22、. PCR 扩增: 采用的 PCR 引物及 PCR 条件反应按卢月 梅等 5报道。 4. PCR 产物的测序: 应用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 ABI 377 自动 DNA 测序仪对 PCR 产物进行直接测序。DNA 序列 结果采用 BLASTN 软件网上与 GenBank 数据库进行比较查 询, 并分析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新型的变异基因序列经美国 Lahey 临床医学中心 George A. Jacoby 和 Karen Bush 教授确 认和命名, 并收录在网站 www. Lahey. org/ studies/ webt. htm, 新变异的基因序列在 NCBI GenBank 数据库进行注册。

23、 5. 统计学分析: WHONET 5. 1 软件。 二、 结果 1. ESBLs 检测: 共检出产 ESBLs 菌株 215 株, 阳性率 40. 2%, 其中大肠埃希菌 151 株, 肺炎克雷伯菌 64 株。 2. PCR 结果: 215 株产 ESBLs 菌株中, TEM 的阳性率为 40% (86/215) 。SHV 的阳性率为 26. 0% (56/215) , 其中 2 株肺炎克雷伯菌 SHV PCR 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分别定型为 LEN-5 和 OKP-B-10。CTX-M1 组 PCR 扩 增 阳 性 22 株 (10. 2%) 。CTX-M2 组 PCR 反应未检出阳性株。CT

24、X-M3 组 PCR 阳性 163 株 (75. 8%) 。其中 5 株产 ESBLs 菌两组 CTX-M 基因 (CTX-M1 和 CTX-M3) 均为阳性, 显示同时携带 两种 CTX-M 型基因。 3. DNA 序列分析结果: 86 株产 TEM 酶菌大多数为大肠 埃希菌, 除 1 株为 TEM-19 型外, 其余 85 株均为 TEM-1 型。 56 株 SHV 基因阳性的产酶株中, 35 株为 SHV-12 型 (占 64. 9%) , 7 株为 SHV-11 型, 6 株为 SHV-2a 型, 其他型的 SHV 酶较少见。同时, 在 1 株 SHV 基因阳性株中发现了 1 种新型的酶 SHV-59 (GenBank 注册号为 AY790341) , 相关报 道见文献 6 。另外, 有 2 个 SHV 基因 PCR 产物经 DNA 测 序后发现为新基因亚型, 经 George A. Jacoby 教授确认后分 别命名为 LEN-5 (GenBank 注册号 AY633109) 7和 OKP-B- 66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年 2 月第 29 卷第 2 期 Chin J Lab Med, February 2006,Vol 29,No.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