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71201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肿止痛霜对急性损伤局部组织中TNF及PGE2含量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 0 甘肃中医 2 0 0 3 年第1 6 卷第4 期 实验研究 消种止痛霜对急性报待局部组织中 T N F及 P GE 2 含蚤的影响 李勃, 李振宇 (i 甘肃中医 学院 硕士 研究生,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 甘肃中医 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关键词: 消肿止痛霜; 实 验动物; 肿瘤坏死因 子; 前列 腺素E , 中图分类号: R - 3 3 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4 - 6 8 5 2 ( 2 0 0 3 ) 0 4 - 0 0 4 0 - 0 3 软组织损伤属于祖国医学的“ 筋伤” 范畴, 是 骨伤科临床常见病、 多

2、发病。 中医药治疗软组织损 伤历史悠久,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许多验方应用于 临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据初步统计, 在中医辨 证论治理论指导下, 临床广泛应用的膏、 散、 丹等 剂型, 仅1 9 9 4 年至2 0 0 1 年的 文献报道就 有上千 种之多, 但大多局限于临床观察及总结, 只有少数 进行了实验研究。怎样在外用中药治疗软组织损 伤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挖掘, 筛选出有效的 验方, 改 进剂型以 适合于现代临床需求就成为一个迫切需 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 我们对选用 行气止痛, 活血化癣的中 药制成的消肿止痛箱剂 进行了动物实验, 现报道如下, 与同道交流。 1 材料 1

3、 . 1 药物消肿止痛箱由大黄、 蒲公英、 川乌、 鸡 血藤、 儿茶等组成, 具行气止痛, 活血化癖之功效。 加入适最透皮剂, 制成箱剂, 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扶他林乳胶剂,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正骨 水, 贵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 . 2 实验动物由兰州医学院动物房提供的 W i s t a r 种大白鼠, 体重1 8 0 - 2 2 0 9 . 1 . 3 主要仪器 G C - 1 2 0 0 r放射免疫计数器( 兰 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研究所提供) , 日 本奥林帕斯自 动照相系统( 甘肃中医学院中心实 验室提供) , 组织匀浆器1 0 个( 甘肃中医学院中 心实验室

4、提供) ; 生物制剂专用冰箱( 兰州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研究所提供) 。 1 . 4 实验试剂肿瘤坏死因子放免试剂盒( 1 0 0 人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 所提供) ;前列腺素E : 放射免疫试剂盒 ( 1 0 0 入 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所 提供) 。 2 实验方法 2 . 1 实验动物分组 选用体重 1 8 0 - 2 2 0 g 的雄 性健康大白鼠N I “. 只, 随机均分为治疗组、 西药对 照组、 中药对照组、 空白 组. 2 . 2 造模方法前一天先用2 % 硫化钠溶液脱除 大白鼠 后腿大腿部鼠毛,裸落皮肤处为一直径 1 . 5 c m

5、 的圆斑。 造模时各组大鼠 均用2 . 5 % 3流 喷妥 钠1 m L / k g 腹腔内 注射麻醉后固定于自 制撞击器 上( 以弹篮为动力, 撞击面积直径为1 c m , 撞击冲 It为2 . 5 k g / ( m “ s ) , 在大腿中部外侧连续打击3 次, 造成局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 造模后检查若 有合并局部皮肤破损或骨折者及麻醉复苏不良 者 予以筛除。 2 . 3 治疗方法 造模后1 小时即开始用消肿止 痛箱、 扶他林、 正骨水分别外涂患部, 每隔6 小时 涂一次( 因在做预试验时发现普边存在大鼠 舔食 药物现象,为保证患部药物充分作用故采取多次 涂药的 方法) 。 2 . 4

6、 取材及处理 分别在造模后1 5 , 2 7 和5 1 小 时用颈椎牵拉脱臼 法快速处死大鼠, 软组织损伤 局部消毒后切开皮肤, 可见皮下有小的 癣血块, 选 取肿胀变色最严重的部位切取带皮下及肌肉 筋膜 的软组织一块约2 g 里于1 0 % 的甲 醛溶液中固定, 一周后制作病理切片。同时切取伤处软组织一块 约0 . 1 g 置于组织匀浆器中, 添加生理盐水1 0 m L 进行研磨,将研磨好的 组织匀浆倒入试管后于低 万方数据 甘肃中医 ) 2 0 0 3 年第1 6 卷第4 期 温冰箱中保存待测。伤后1 5 小时皮下组织水肿,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2 . 5 检测内容被损伤的肌纤维轻度肿胀、

7、扭曲或断裂, 肌横纹模 2 . 5 . 1 光学显 微镜下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观察创糊或消失,部分坏死的 肌纤维内出 现嗜中 性粒细 伤局部皮下组织、 肌肉 组织及创伤性无菌性炎症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肌纤维间可见少量出 血或血 反应等病理表现。肿形成, 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伤后2 了 小时, 皮下组 2 . 5 . 2 用肿瘤坏死因子放免试剂盒测定不同组织水肿加重, 创伤病灶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增 别在不同时间内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高, 相继出 现横纹肌纤维变性坏死。 伤后5 1 小时, 量。局部皮下组织水肿仍比 较明显,创伤病灶中 嗜中 2 . 5 . 3 用前列腺素E 2 放免试剂盒

8、测定不同 组别性粒细胞浸润降低, 出 现了较多的单核细胞浸润, 的大鼠 在不同时间组织匀浆中前列腺素E 2 的含局部病灶内 和血肿边缘可见纤维母细胞增生。四 量。组比 较, 基本病理变化近似, 但治疗组与西药组创 2 . 6 统计方法 各组实 验数据均数为 X 1 S D , 用伤病灶中 嗜中 性粒细胞浸润密 度较 低,中 药组的 t 检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密度也较空白 组低。 3 实验结果3 . 2 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1 , 3 . 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可见创 表1 造 模后不同 时间 各 组组织匀桨T N F 含f ( n g / m L ) 组别 治疗组 西药组

9、中药组 空白组 1 5 小时 4 2 0 0 1 0 . 2 7 小时5 4 小时 4 9 6 0 0 . 3 3 3 8 1 0 . 3 4 4 8 1 . 1 5 1 3 1 0 . 3 3 1 2 1 . 4 0 1 2 1 0 . 8 4 1 0 0 . 5 8 2 5 1 0 . 3 4 0 7 0 . 5 3 0 0 1 0 . 3 9 3 3 1 . 1 9 1 3 1 0 . 3 2 5 7 1 . 3 2 0 0 1 0 . 7 4 9 6 1 , 0 2 2 5 1 0 . 1 8 3 4 1 , 0 5 8 8 1 0 , 2 9 7 5 0 , 9 3 6 3 1 0

10、, 3 9 2 2 0 . 9 7 6 3 1 0 . 4 8 9 0 3 . 3 前列腺素E Z 含量测定结果 见表2 , 裹2 造模后不同 时间各组组织匀桨p G E , 含f ( P g / M L ) 组 别 治疗组 西药组 中药组 空白组 1 5 小时 2 . 1 2 6 3 1 0 . 8 5 0 9 1 . 8 1 0 0 1 0 . 6 0 6 4 3 . 1 0 6 3 1 0 . 4 2 6 8 8 . 9 4 8 8 1 5 . 4 9 6 2 2 7 小时 1 . 9 6 3 8 1 0 . 6 9 0 9 3 . 0 9 5 0 1 0 . 9 2 7 4 4 . 4

11、 0 0 0 1 1 . 0 5 4 8 5 . 9 8 2 5 1 2 . 1 9 2 1 5 4 小时 2 . 9 3 7 5 1 0 , 8 0 9 2 4 . 1 5 1 3 1 0 . 5 8 9 6 3 . 9 3 5 0 1 1 , 3 1 2 5 4 , 4 2 8 8 1 1 . 8 4 4 5 经统计学处理可知造模后 1 5 小时组织匀浆 中治疗组与空白 组和中药组的T N F 含量均有显著 性差异 ( P 0 . 0 5 ) 。 造模后2 7 小时的统计结果与1 5 小时 的相同。 造模后5 1 小时组织匀浆中各组的T N F 含 量无显著性差异。 前列腺素E : 的含量

12、测定结果显 示, 造模后1 5 小时组织匀浆中治疗组与空白 组和 中药组的P G E : 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 O . 0 5 ) 。造模后2 7 小时组织匀浆中 治疗组与西药组、中药组和空白 组的P G E 2 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 4 讨论 急性软组织损伤按损伤的原因可分为扭伤和 挫伤两大类。 其主要的病理机制为气滞血痪, 脉络 不通。损伤局部的疼痛、 肿胀是其主要症状表现, 也是局部气血经络伤病的 病理反应。外力作用于 机体局部.一方面可以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变 性坏死, 另外由 于局部血液循环系统的 破坏, 创伤 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和局部水肿等原因,使局部

13、内 环境改变, 组织细胞缺氧, 继而引 起组织细胞的变 性坏死, 加重局部组织的损害。 嗜中 性粒细胞是创 伤病灶中 无菌性炎症早期出 现的一种主要的炎 症 细胞,该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创伤病灶的清除有 一定的帮助,但是在其吞噬过程和崩解时释放的 溶酶体酶可使基底膜变性、 降解, 导致膜断裂、 消 失, 因而血管通透性升高, 加重局部的炎性水肿, 并可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损害。 本实验光镜观察 万方数据 甘肃中医 2 0 0 3 年第1 6 卷第4 期 女献综迷 一 小儿反复呼吸道咸染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进展 梁惠卿 , 陈少东气 黄思逐, ( I 厦门市中医院,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14、 0 ; 2 福建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3 ; 3 晋江市中医院, 福建 晋江 3 6 2 2 0 0 ) 摘要: 本文综述近年来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 R T I ) 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的相关文献. 结果提示免 疫功能 低下 是R R T I 的重 要发病机制, 而辫证论治、 健脾补肾、 提高 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体质是防治R R T I 的趋势。 关 键词: 小儿 反复 呼吸道 感染( R R T I ) ; 发病 机制; 辨 证论治; 预防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7 2 5 . 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4 - 6 8 5 2 (

15、 2 0 0 3 ) 0 4 - 0 0 4 2 - 0 4 小) L 反复呼吸道感染( R R T I ) 是指呼吸道感染 年次在8 次左右习 , 并排除与肺、 气管及心脏先天 性畸形, 胃、 食管反流等疾病相关者。 R R T I 是儿科 常见病、 多发病, 占门诊呼吸道感染3 0 % , 不仅影 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而且对小儿身心健康、 智力发 育不利。 近年来, 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做了大量研 究, 现综述如下。 1 R R T I 的发 病机制 R R T T 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目 前认 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功能低下被 认为是R R T I 发病的重要原因 之一

16、C t1 1 . 1 体液免疫功能与R R T I 大量研究表明R R T I 患儿大多存在体液免疫的异常。最常见的是I g A 或I 西亚型的部分缺乏。 马氏 等h l 检测3 0 例R R T I 患儿. 工 g A , I 茄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 低于正常小儿,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是因淋巴细胞 过 度凋 亡所致。 卓氏 等1检测1 6 例R R T I 患儿, 外 周血I g G B 江g A B细胞数量减少, 且细胞体外产生 I g A , I 姊能力下降。常氏L5 1 检测5 1 例R R T 工 患儿, 血清I g G 在治 疗前后均低于健康儿童组。 1 . 2 细胞免疫功能与

17、R R T I 大量研究表明R R T I 存在着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而细胞因子作 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 语言” 参与免疫应答及免 疫调节的全过程。故细胞因子亦可反映机体细胞 免疫的 功能状态。 刘氏s 1检测3 0 例R R T I 患儿, C D , / C D , 比 值下降, C D 。 升高; T 淋巴细胞增殖低于 健康儿童组, 当T 细胞活化时, C a + 明显低于健康 儿童组, 说明R R T I 存在T 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 调。 常氏 51检测5 1 例R R T I 患 儿, 发 作期 及急性期 T 琳巴 细胞亚群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白 细 胞介素- 2 受体(

18、 s I L - 2 R ) 水平均较健康儿童组明 显增高。 缓解期该异常仍然继续存在, 且与发作期 结果表明消肿止痛霜对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有 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而减轻了局部组织细胞的损 害。有试验表明皮肤及肌肉组织是T N F 在机体内 重要的靶组织,静脉注射的T N F 约有 3 0 % 分布于 皮肤组织。肿瘤的出血性坏死现象也主要出现于 真皮血管供血的瘤块。这说明皮肤血管组织对 T N F 具有较高的反应。另一方面T N F 可以诱发皮 肤的炎症反应, 使皮肤纤维母细胞分泌胶原酶和 P G E , 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细胞的 损害。 本实验结 果表明消肿止痛霜可明显抑制急性软组织损伤 早期局部T N F 的产生, 但对后期T N F 的含量变化 无明显作用, 其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消肿 I F 痛霜对P G E : 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急性软组织 损伤的后期, 说明其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 ( 收 稿日 期2 0 0 2 - 1 2 - 0 3 ) 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