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72150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 科前 洽 社 会 科 学 中 质 的 研 究 与 量 的 研 究 之 争 及 其 启 呆 文/嘎日达 摘要: 在 社 会 科学 研究 领域 一直 存在着关 于 质的 研究 和 童的 研完 的 争 论, 形 成了 质的 研究 和量的 研究两大阵营的长 期对峙, 双方相互 批A和 排斤, 强 调和夸大己 方的 优势。 尽 管 双方的力 量此消 彼长, 但 任何一方都没能 彻底压倒或 取代对方。 这一情况表明, 这两 种 研究 都是必不可少 的, 都具有不可 替代的 存在价值。考察 和分 析这场争 论能为 我们 理解、 反思 和深 化当 前 科学 方法 论 研究 提供 丰富 的 素 材 和有 益

2、的 启示。 关键词: 质的 研究; 量的 研究; 方法 论 中 图 分类 号: C 0 3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 - 0 1 3 8 ( 2 0 0 6 ) 0 3 - 0 0 4 7 - 0 3 在社会科学中, 关于质的研究和量 的研究哪一种更科学、 更合理是一个颇 有争议的方法论问题。 长期以来, 社会 科学领域存在着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两 大阵营,双方从不同的方法论立场出 发, 强调各自 方法的绝对优势, 揭露对 方所使用方法的局限性, 从而产生了关 于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争论。 一、关于实证方法与理解方 法之争 1 9 世纪中叶, 随着实证主义哲学的

3、提出, 学术界便围绕着社会研究的方法 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方是实证主义 者, 如孔德、 穆勒、 迪尔凯姆, 他们主 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在他们看来, 自 然与社会之间存在连续性、一致性, 社会科学家应把社会现象当作独立存在 的、 没有内在意义的事物来看待, 以中 立的、 不偏不倚的方式研究, 从而发现 与自 然规律一样的、 具有普适性的社会 规律, 运用这种规律进行适当干预就能 使社会进步。 另一方是人文主义者, 如 狄尔泰、 文德尔班、 李凯尔特。 他们认 为,社会研究不能无视人的主观世界, 不顾人的情景、 价值、 利益, 不能采用 自 然科学的实证方法。 因为社会现象不 同于无生命的

4、自 然现象, 社会现象本身 就是人类精神的产物, 难以与我们的精 神、 情绪和价值分离, 无法进行中立的 研究, 需要借助个人的经验和主观世界 进行解释性理解。 他们主张建立社会科 学的独特的研究方法, 即 理解的、 主观 的方法。 为了克服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 的极端对立, 德国社会学者韦伯试图对 两者进行综合和折中。 一方面, 韦伯强 调社会现象与自 然现象的明显区别在于 前者具有 “ 意义”的结构, 绝不能盲目 效仿自 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 而 应确立自己 独特的研究方法, 即 移情理 解。 另一方面, 韦伯又肯定了社会科学 的客观性的一面。 他认为, 强调人的活 动的主观性并不

5、能否认对社会历史现象 进行客观分析的可能性。 他认为, 行动 是理智的、 有目 的的理性行为, 因而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 通过对这种理性行为 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动机的分析, 就可以 发现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在他看来, 尽 管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研 究者的选题和研究目的, 但是, 社会研 究结论不应受研究者价值观和物质利益 的左右。 韦伯还认为, 理解的方法在逻辑上 是不完全的, 需要用另一种不同的方法 来补充, 即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检验理解 是否存在偏差。 韦伯说: “ 为了能够 理 解 一个 不正确的 计算或一个 不 正确的 逻辑断定以 及分析其结果, 人 们不仅必须通过运用正确的 计

6、算方法或 逻辑思维方法对它进行检验, 而且还必 须依据 正确的 计算或 正确的 逻 辑指出, 这里所说的计算或逻辑断定同 分析者自 认为是规范的 正确 计算或 断 定 是 有 偏 差 的 。 ” 川 尽管韦伯以“ 理想型” 概念来理解 和解释现实时, 社会行动的主观因素被 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 因而并未真正解 决现实研究中的主观与客观、 实证方法 与理解方法之间的对立。 但是韦伯的社 会科学方法论, 在一定程度上, 综合了 实证方法和理解方法, 弥合了精神科学 与自 然科学、 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之间 的鸿沟。 二、关于统计方法与个案研 究之争 自2 0 世纪2 0 年代开始, 美国社会 学界逐

7、步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学术群体: 一方是主张个案研究、 质的研究的社会 学家, 代表人物主要来自 芝加哥学派, 如帕克、 佐尼克、 布鲁默, 另外还有库 利、 贝克尔、 麦基弗、 索罗金等著名社 会学家, 他们深受人文主义, 特别是1 9 世纪德国哲学的影响, 强调主观观察以 及直觉、洞察、同情、移情的重要性。 另一方是以 统计方法为取向, 主张实证 主义方法论立场的定量社会学家, 代表 人物主要来自 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 学, 如查品、 奥格本、 赖斯、 伦德伯格、 伯纳德、巴 恩、斯托弗。 奥格本有一句格言:“ 如果没有测 量, 知识将是贫乏和难以令人满意的。 ” 在他看来, 在各种研究方法中

8、, 只有统 计分析才是科学的方法, 定量化是科学 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 他还宣称, 一个 知识体系, 如果不能被测量就不能称为 科学。 他预言, 将来所有的社会学家都 是统计学家,因为缺乏充足数据的支 持, 社会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 z 还 有一些定量社会学家比奥格本更为激 2 0 0 6 .3 *r 4 1g 4 7 华 科前 洽 进, 他们认为, 只有统计方法才是科学 的方法, 社会学的所有领域都应该使用 统计方法, 否则社会学家简直就是过时 的哲学家了。 对于主张质的研究、 个案研究的社 会学家来说, 量的研究和统计方法以自 然科学为模式, 忽视了社会现象的特殊 性, 忽视了社会现象

9、的政治、 文化、 社 会结构等背景因素, 忽略了个体之间的 互动、 协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因此, 它 们不适用于研究复杂的、 动态的、 主观 因素与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系 统。 在他们看来, 量的研究的操作化过 程会挤掉了抽象概念所包含的丰富意 义, 用变量和变量关系来概括社会世界 会抽象掉社会生活的特点, 从而得出扭 曲的、 非决定的、 非相关的、 陈腐的、 甚 至错误的结论。 人的行为具有复杂、 变 动的特性,无法还原为某种固定的格 式。 社会文化既是行为的结果, 又是行 为的原因。 库利曾在 “ 社会知识的根基” ( 1 9 2 6 ) 一文中写道: “ 任何精确科学都 无法预测汽

10、车工业和亨利 福特的迅速 崛起, 尽管在它发展起来, 形成体系之 后, 我们或许能够相对精确地计算它未 来的发展趋势。 ” 伯吉斯在“ 个案研究与统计方法” 一 文中指出, 量的研究更适于研究行为的 自 然的、 外在的方面, 而那些更能洞悉人 的情感的、 理解的方 祛才是透过表象, 描 述和分析个人内在世界的必要方法。在 他看来, 对于那些内在的、 主观的社会现 象, 统计方法是无能为力的。 他说: “ 人 的态度, 人的这种自 然的、 社会的主观现 象怎么能用数字表述?人类生活的无形 的、 质的方面事实怎么能够用粗糙的统 计工具来理解?夫妻情感、 父亲为儿子 自 豪的程度以及个人魅力、 忠诚

11、、 领导个 性等品质怎么能用数字度量出来?” 麦基弗强调说:“ 我并不反对社会 科学中所谓的定量方法。 这种方法越发 展, 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就越好、 越可靠。 我所反对的是那些过分相信统计方法的 幼稚的想法。 其实, 量的研究方法除了 提供定量资料,别的什么也不能提供。 获得定量资料并不是社会科学的目的, 而只是研究的手段。 我们的目的是理解 社会关系系统, 而不是理解一串数字。 因此, 量的方法必须与逻辑分析和综合 方法携手并肩。 ” 蟀 瘤 巍翩吸娜脚口甲甲.甲翻妙砰 命 八 的。 佐尼克也曾尖锐地批评那种过分倚 重量的研究方法的倾向。 他说: “ 过分强 调量的研究, 起因在于人们过分急

12、功近 利, 甚至不顾结论表面化。 要进行定量推 断, 就必须先研究若干同 类现象, 然后描 述它们的共同特点。 但这是自 相矛盾的: 如果不知道所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 就 无法确定其属于那种类型, 而如果能够 确定现象所属的各种类型, 那么岂不是 已 经知道定量推断的结论了 吗?” 对统计方法提出尖锐批评的社会 学家还有布鲁默。 他指出: 第一, 定量 方法不等于统计方法, 在统计思想和方 法出现以前, 物理学依靠定量方法已经 取得显著成就。 第二, 统计方法并不是 科学的方法。科学规律应该是普遍的, 而不是或然性的, 承认统计规律无疑是 容忍例外, 从而削弱科学的进步。 从自 然科学的历史经

13、验来看, 只有当自然科 学发展停顿时才会使用统计方法。第 三, 社会科学的精确化不一定非要采用 数学的、 定量的表述, 自 然语言足以给 出精确的描述。 个案研究、 访问和生活 史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因为它们能够得 出非统计性的一般结论。 强迫这些方法 得出统计性结论会损害它们的价值。 第 四, 统计方法的价值是很有限的, 因为 统计方法只能处理静态资料, 它套用的 是 “ 刺激一反应” 行为模式, 只有在行 为变得程式化条件下, 统计方法才有用 武之地。 而且, 统计分析所提供的只是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是因果关 系。 因 此, 寻求社会现象之间的统计相 关性是徒劳无益的, 因为这种相关

14、性与 自 然的社会实际生活不相符。 到2 0 世纪5 0 年代, 以抽样调查和 社会实验为主要形式的量的研究方法, 逐渐成为社会科学许多学科中 的主流方 法, 而主张个案研究的社会学家成了少 数派。 据统计, 在1 9 3 5 一1 9 4 4 年间, 在 美国主要的 社会学研究刊物上发表的论 文中,采用统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占 7 4 % , 1 9 4 5 一1 9 5 4 年间, 这一比 例为 7 6 %, 而在1 9 5 5 一1 9 6 4 年间, 该比 例上 升到8 2 % 。 到2 0 世纪中期, 实证主义和 定量方法不仅是社会学的主流范式, 而 且也是其他社会科学的主要特征。 计量

15、 经济学、 计量历史学、 政治学和人类学 的定量研究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三、社会研究的范式之争 从2 0 世纪6 0 年代开始, 争论出现 了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 争论涉及的领 域变得更加广泛。 尽管争论时间、 焦点 和激烈程度有所不同, 但争论几乎发生 在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中。 第二, 争论 双方自 觉地、 系统地把哲学和方法论问 题引人研究方法的讨论之中, 把质的研 究与量的研究看作在方法论、 基本方式 和具体方法上存在差别的两种研究范 式, 因此, 一些学者把发生这种争论形 容为 “ 范式大战” 。 “ 范式”一词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 库恩在1 9 6 2 年出 版的 科学革命的结

16、构 中提出来的。 按照库恩的解释, “ 范 式”具有以下两种基本含义:一方面, 它是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 有的信念、 价值、 技术等等构成的整体。 另一方面, 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 素, 即具体的谜题解答; 把它们当作模 型和范例, 可以取代明确的规则以作为 常规科学中其他谜题解答的基础。 一些 学者借用库恩的 “ 范式” 概念来看待质 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及其争论, 认为质的 研究与量的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范式, 因此关于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争论是 不同范式的竞争与冲突。 林肯和古巴 在他们的著作 自 然主 义的研究( 1 9 8 4 )中使用 “ 范式”概 念来解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

17、究及其争 论。在他们看来,范式是一种世界观、 一种普遍观念、 一种分解真实世界复杂 J性的方法。 作为认知世界的活动, 无论 是自 然科学的研究或是社会科学的研 究, 都必须以范式为指导。 在他们看来, 实证主义范式支持量的研究, 而自然主 义范式支持质的研究。 因此, 质的研究 与量的研究之争就是关于实证主义范式 与自 然主义范式的争论。 美国学者盖奇在“ 范式大战及其后 果”( 1 9 8 9 )一文中, 首次使用了 “ 范 式大战” 来形容社会科学中关于质的研 究与量的研究的争论。 在他看来, 量的 研究代表着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范 式, 质的研究则代表着后实证主义、 批 判理论、建

18、构主义、现象学等范式。 从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 在社会研究 领域,质的研究成为一场学术变革运动 月 82 0 0 6 .3 Ar i ,n 学 科前 洽 的 代名词。 在这场运动中, 许多学者从认 识论、 方法论、 政治上和伦理土 汉 寸 社会科 学中的实验方法、 准实验方法、 统计和相 关分析方法及其方法论基础提出批评和 质疑。 经过这场学术变革运动, 社会科学 中 质的 研究方法的 运用取得了长足进展, 其合法性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在社 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 这种采用非结构 性观察和访问 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语言 描述和解释的方法, 而不是测量和统计 分析的方法, 从边缘状态进人

19、中心地位。 2 0 世纪后期,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 到, 要使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就不能再 把精力花费在 “ 范式大战” 上, 必须放 弃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二元对立的思 维。 一些学者指出, 质的 研究与量的研 究并不构成两种对立范式, 因为所有的 研究都要关注事物的质, 量化其实也是 为了认识事物的质。 文字与数字没有本 质的区别, 文字可以变成数字, 数字也 能用文字来描述。 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 尽管争论已经从“ 范式大战” 发展为用 “ 缓和” 、“ 恢复友好关系”等词语形容 的状态, 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兴趣不 断增加, 但是,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仍 然没有摆脱二元对立状态

20、。 四、争论的启示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两大阵营的 论战似乎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 即在社 会科学研究领域似乎存在着一条准 一科 学的方法。 换句话说, 质的研究与量的 研究是互不相容的, 科学的社会研究方 法只能是其中之一。 谈论方法的科学性就离不开什么 是 “ 事实”的问题。所谓 “ 事实” ,包 括本体论意义 上的事实和认识论意义上 的事实。 在本体论层面上, 事实就是客 观实在, 是独立于认识活动的、 客观的、 自 在的事物本身,它代表了最终极的、 用来检验一切认识的标准, 我们称之为 “ 客观事实” 。 在认识论意义上, 事实是 通过科学方法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事实的 知识, 它是与客观事实

21、符合的 假设, 是 一种“ 呈现事物本来面貌” 的认识结果, 我们称之为 “ 科学事实” 。如果说 “ 客 观事实”是绝对的、 惟一的, 那么 “ 科 学事实” 则是相对的、 多元的。 所谓“ 横 看成岭侧成峰”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 察客观事实时, 可以产生很不相同的认 识, 形成多元的科学事实。 因 此, 客观事实与科学事实之间是 “ 一对多” 的关系, 即同一客观事实可以 从多种视角观察, 用多种理论解释, 从 而产生多元的科学事实。 任何研究范式 和方法总是一种历史性的 存在, 任何一 种研究范式或方法都是有局限的, 仅仅 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认识客观事实 的一个角度, 所得到的认识

22、也仅仅是对 事物某一方面、 某一层次、 某一部分、 某 一片段的认识, 而不是一种包罗万象的 绝对真理。 在社会研究中, 作为客观事实的社 会现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系统, 需 要我们运用多种范式和方法来认识。 每 一种研究范式都是从一定的视角、侧 面、 层次和阶段对复杂的 社会现象的描 述、 说明、 解释和理解。 社会研究应放 弃在不同 范式之间二者择一的思维, 注 重不同范式之间的互补性和包容性, 从 多种研究视角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不同 方面,这样才能达到对社会现象全面 的、完整的理解和说明。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 质的研究与 量的研究分别植根于所谓的 “ 两种文 化” ,关于质的研究与量

23、的研究的争论 与结合要求与 “ 两种文化” 在历史上的 分裂与在当代的融合趋势密切相关。 按照 “ 两种文化”的划分来看, 科 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别代表着对于外部 世界的两种认知方式和理解方法。 科学 文化以自然科学的定量化、 形式化和逻 辑分析为方法论基础, 严格区 分事实与 价值, 强调数学上的可计算性、 逻辑上 的形式化和方法上的可操作性, 力求以 合乎理性的方式描述、 预测和控制外部 事物。 而人文文化以哲学、 艺术、 宗教、 伦理学、 历史学为主要内容, 其研究方 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价值性和社会意 识形态性。 2 0 世纪上半叶, 由 于逻辑实证主义 把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截然分开

24、, 使两 种文化的分裂达到了极致。 由于社会科 学介于自 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 在方 法论上处于两种认知方式与理解方法的 对立与冲突之中。 “ 两种文化”的分裂不仅导致了社 会研究方法的片面性, 如有些经济学家 过分追求高深的数学方法, 沉迷于复杂 的数学推导中, 忽视了对经济机制及规 律的探讨,因而得出背离实际的结论, 也有些社会科学家不愿意学习和运用定 量分析的方法。 而且也带来了其他更为 重要深刻的社会影响。 例如, 在人才的 教育和培养方面的文理分科教育、 过度 专业化教育, 使许多学生知识面过于狭 窄。 在 “ 两种文化” 趋向融合的现代社 会中, 必须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 进

25、一步加强教育的综合性, 对文科学生 应加强必要的自 然科学知识、数学知 识、 计算机方法的教育, 对理工科学生 要加强哲学、 社会科学、 文学艺术知识 的教育, 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开阔 学术视野。 随 着人类探索复杂胜 的科学实践不 断深化,科学研究的对象趋于综合化, 为“ 两种文化” 交融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 的问 题, 如生态问 题、 环境问 题、 人口 问 题、 资源问题等等。 对这些综合性间 题的研究, 迫切需要自 然科学、 社会科 学、人文学科密切结合。 在当代,科学呈现出整体化的趋 势, 不同范式互相启发, 彼此渗透, 相 互融合的特点日

26、益明显。 社会科学方法 与自 然科学方法的互补与融合, 出现了 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合的强大潮流。 目前,自然科学所使用的数学方法、 计 量方法、 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在社会科 学中 得到应用, 产生出 一系列文理交叉 的学科。 同时, 人文学科的 研究方法也 日 益扩展到社会研究中, 使两大知识领 域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综上所述, 超越“ 质量之争” , 把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结合起来是一个 历史性命题, 是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必然要求。 在当代, 自 然科学的定 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更趋紧密, 社会科 学的理论日 益走向综合, 自 然科学与社 会科学“ 两种文化” 已由分裂走向融合,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作为植根于人文学 科和自 然科学的两种研究方法一一质的 研究与量的研究由争论走向 结合成为历 史的必然。 作者简介: 嘎日 达 ( 1 9 6 4 一) ,男 ( 蒙古族) , 内蒙古哲盟人,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 学教研部副主任, 副教授, 博士, 北京 市,1 0 0 0 4 4 , 责任编辑李铁牛 2 0 0 6 .3 *r i t lg 4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