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72218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4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目录目录 1 1总则总则.2 1.1适应范围.2 1.2结构简述.2 1.3主要性能.2 2 2完好标准完好标准.2 2.1零、部件.2 2.2运行性能.2 2.3技术资料.2 2.4设备及环境.3 3 3 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维护3 3.1日常维护.3 3.2定期检查.3 3.3故障处理方法.3 3.4紧急情况停车.3 4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 4.1检修周期.4 4.2检修内容.4 5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4 5.1底座、中间节、进水喇叭、叶轮外壳、出水弯管及传动装置。. 4 5.2 主轴及传动轴5 5.3轴套.5 5.4轴承.5 5.5 蜗轮蜗杆

2、6 5.6叶轮.6 5.7全调节式的转子部件.6 5.8泵轴、电机轴与传动轴的对中及摆度.7 5.9填料密封.7 6 6 试车与验收试车与验收8 6.1.1确认机组检修完毕,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记录齐全、准确,工完料净,场地 清。.8 6.2试车.8 6.3验收.8 7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8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8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8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9 附录附录 A A叶片及导叶尺寸公差叶片及导叶尺寸公差9 附录附录 B B轴套热装加热温度计算轴套热装加热温度计算9 附录附录 C C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承压盖间的间隙计算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承

3、压盖间的间隙计算10 附录附录 D D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10 附录附录 E E叶轮静平衡叶轮静平衡10 附录附录 F F F F 震动峰值振幅震动峰值振幅11 2 1 1总则总则 1.1适应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吸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 被吸 送液体不超过 50的单级立式轴流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类似的轴流泵可作参 考。 1.2结构简述 轴流泵由吸入管、叶轮外壳、导叶体、出水弯管、中间节、叶轮、轴承、 密 封装置、调节机构及传动装置等零、部件组成。 1.3主要性能 设备主要性能(叶片安装角为 0时)见表 1。 表表 1 1 1 1 型号 流量 m3h

4、扬程 m (H2O) 转速 r/min 功率 kW 叶轮 直径 mm 型号 流量 m3h 扬程 m (H2O) 转速 r/min 功率 kW 叶轮 直径 mm 28ZLB-70 28ZLB-85 28ZLB-100 36ZLB-70 36ZLB-85 36ZLB -100 3820 5724 5850 7200 8352 8658 4.66 6.5 5.5 5.4 5 4 580 730 730 480 480 480 80 155 155 155 l 80 155 650 650 650 350 850 350 40ZL Q B -50 50ZLQ-50 50ZLQ-54 56ZL Q B

5、-70 64ZL Q B -50 11520 19080 19300 3770 25200 12 13.7 21.8 43.1 8 585 845 585 290 250 480 1000 1900 250 800 870 1100 1100 1250 1540 2 2完好标准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主、辅机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各部连接螺栓紧固、齐全、符合要求。 2.1.3仪表装置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4进出口闸板或阀门不堵不漏;润滑系统、冷却系统齐全、畅通、好用; 调节机构灵敏、准确。 2.1.5基础、底座、钢架稳固,地脚螺栓齐全、牢固、符合规定

6、。 2.1.6设备、管道防腐完整有效、符合要求。 2.2运行性能 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设备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噪音。 2.2.3压力、流量、温度正常,电流稳定;出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易损配件图等。 2.3.2有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合格证。 2.3.3有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 2.3.4设备技术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可靠; a.设备履历卡; b.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记录; c.检修记录: 3 d.设备缺陷记录、设备事故记录; e.设备润滑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外表

7、无灰尘、无油、无垢、无锈。 2.4.2泵体各段、管口法兰、密封端盖等接合面及冷却水管接头、油系统连接 部位等均无泄漏。 3 3 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设备上橡胶轴承靠水润滑,所以泵在运行中填料要保持有水渗出。 3.1.2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3设备润滑良好,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3.1.4保持泵、传动装置、电机及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5定时按巡回路线检查压力、流量、电流、电压、温度等,应符合规定。 3.1.6冰冻季节停机后,应排净泵内积水。 3.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内容见表 2。 表表 2 2 检查项目

8、推荐周期内容判断标准推荐仪器及方法 润滑油质30 天理化指标按国标 仪表装置一年准确度 灵敏度 可靠性 按计量检验标准 按操作规程规定的参数 振动15 天轴承体 Vrms 泵体 Vrms 按 ZBJ71009 附录 B 或 参见本规程附录 F 按 JBTQ380 3.3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处理方法见表 3。 表表 3 3 3 3 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不出液 1.转向不对 2.叶片固定失灵 3.安全水位低 4.叶片损坏 1.调整电机转向 2.修复固定机构, 调整角度 3.停泵,提高水位 4.更换叶片 超负荷 或产生 异常振 动 5.安全水位低 6.转子不平衡 7.泵轴、传动轴电 机轴

9、弯、不同轴 8.轴承损坏 5.停泵 6.校正静平衡 7.轴校直、调 整同轴度 8.更换轴承 超负荷 或产生 异常振 动 1.叶片角度超规定 2.出口阻力大 3.进水滤网堵 4.叶片与泵壳摩擦 1.调整叶片角度 2.清理出口管路 3.清理滤网 4.调整摆动、更换 胶瓦、调整问隙 流量 不足 1.叶片安装角小 2.转速末达额定 3.叶片损坏 1.调整叶片安装角 2.消除电机故障 3.更换叶片 3.4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车: a.电流持续上升不降; b.异常振动或噪音; c.安全水位低于规定值; d.危及设备安全运行的其他情况。 4 表表 4 4 4 4 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 周

10、期3918 注:1.本表所列检修周期是指输送介质为清水的轴 流泵。输送其它介质的轴流泵,原则上可参照执 行。 2.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具备开展预知维修的 件时,经本单位上一级的主管部门批准,捡条修 周期可不受此条限制。 4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 4。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更换填料。 4.2.1.2检查油质、清洗油箱、更换润滑 油、脂; 4.2.1.3检查橡胶轴承间隙,必要时更换。 导叶体、出水弯管及传动鞋置。 4.2.1.4检查联轴器拄销及弹性圈,必要 时更换。 4.2.1.5检查各紧固件,消除松动。 4.2.2中修 4

11、.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检查、修理或更换钢套, 4.2.2.3检查叶片角度,进行调整。 4.2.2.4检查修理轮毂及端盖。 4.2.2.5检查滚动轴承,添加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4.2.2.6检查调整全调节式叶片传动机构。 4.2.2.7调整泵轴摆动及对中。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内容。 4.2.3.2解体清洗检查、测定部件损坏情况,必要时修复或更换。 4.2.3.3检查泵轴及传动轴,校直或更换。 4.2.3.4修理或更换滑动轴承及滚动轴承。 4.2.3.5检查、修理或更换叶轮、调节机构,并做静平衡试验。 4.2.3.6修理或更换联铀器。 4.2.3.7机组调平

12、、对中、调摆度及各部间隙。 4.2.3.8各受压部件作耐压试验。 4.2.3.9油漆防腐。 5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底座、中间节、进水喇叭、叶轮外壳、出水弯管及传动装置。 5.1.1铸铁件应符合 TB/TQ367 的规定。 5.1.2铸钢件应符合 TB/TQ36b 的规定。 5.1.3铸件有缺陷时允许焊补; 焊补技术要求应符合 JB/TQZ368 和 TB/TQ369 的 规定。 5.1.4设备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 0.1MPa 的所有承压零件必须进行水压强度试 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持续时间不少于 5mis。 5.1.5油池(箱)须经渗油试验,保持四小

13、时无渗油为合格。 5.1.6底座及外壳各节的结合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用涂色法检查无径向 沟痕,各结合面组装后应接触严密。 5.1.7用电声法检查径向轴承座及上、下橡胶轴承座的同铀度,应符合技术文 件规定。 5 5.1.8底座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a.标高:3mm; b.中心:2mm; c.端面水平度:0.04mm/m。 5.1.9导叶体的导叶表面应修整光洁,用组合样板检查其工作面的几何形状及 尺寸,应符合 ZBJ71009 轴流式清水泵技术条件的规定,见附录 A。 5.2 主轴及传动轴 5.2.1 直线度为 0.10mm/m, 5.2.2圆柱轴颈径向圆跳动值为 0.06mm。

14、5.2.3圆锥铀颈的斜向圆跳功值为 0.06mm;圆度及圆柱度为 0.02mm;用锥规检 查接触面积必须大于全部面积的 80。 5.2.4调节机构轴孔的径向圆跳动值为 0.07mm。 5.2.5键槽中心线对轴中心线的对称度偏差应不大于 0.03mm/100mm;键槽磨损 后,可按标准增大一级;当泵轴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本键槽的 90或 120 方向上另开键槽。 5.2.6当叶轮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0mm 时,泵轴及传动轴与滑动轴承,滚动轴承 及填料配合处等轴颈表面损坏后,允许镀铬(其镀层厚度为 0.03-0.12mm)或喷 镀或镶套等。 5.3轴套 5.3.1轴套不允许有裂纹,外因表面不允

15、许有砂眼、气孔、疏松等缺陷。 5.3.2轴套与轴配合采用热装法,加热温度技术文件无规定时,计算方法见附 录 B。 5.3.3热装后应按技术文件或图样规定,检查相互位置及相对尺寸。 5.4轴承 5.4.1滚动轴承 5.4.1.1波动轴承的技术要求按 GB307 的规定。 5.4.1.2安装在传动轴膨胀端间隙不可调整的一般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 承压盖间,应根据轴在工作条件下热膨胀量,留出足够的间隙,间隙值的计算方 法,参见附录 C。 5.4.1.3轴承座内径与滚动铂承外座圈外径的配合间隙,一般采用 K7/h6,轴 与轴承内孔的配合为 H7/6。 5.4.2滑动轴承 5.4.2.1轴承的合金与轴

16、承壳应牢固紧密地结合,不得有分层、脱壳现象;合 金层的表面和两半轴瓦的中分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气孔、重皮、 夹 渣和碰伤等缺陷。 5.4.2.2瓦背与轴承座应紧密均匀贴合,用着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应有二至 三点接触,面积应大于全部面积的 70; 5.4.2.3轴承与轴颈用着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内应有 2-4 个点,接触面积不 少于 75。 5.4.2.4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无规定时应符合表 5 规定。 5.4.2.5止推轴承与止推盘接触面积应不小于 70,接触点为每平方厘米内 2-4 点;各瓦块厚度差不大于 0.02mm。 5.4.3橡胶轴承 5.4.3.1橡胶轴承应保持干

17、净,严禁与油类接触。 6 表表 5 5 轴 颈 直 径间隙轴 颈 直 径间隙 1830 3050 5080 80120 0.040.09 0.050.11 0.060.14 0.080.16 120180 180260 260360 360500 0.100.20 0.120.23 0.140.26 0.140.30 5.4.3.2上、下橡胶轴承与主轴中心线的同轴度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一般为 0.06mm。 5.4.3.3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时参见 附录 D。 5.5 蜗轮蜗杆 蜗轮蜗杆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按 HGJ010033-91蜗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执行

18、。 5.6叶轮 5.6.1叶轮轮毂、叶片及端盖等部件,应无锈蚀、毛刺和损伤;精加工面应光 洁,配合正确。 5.6.2同一叶轮轮毂上各叶片,用组合样板检查其工作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见 附录 A叶轮轮毂各叶片问安装孔节距偏差;叶轮直径小于或等于 2000mm 时, 不得超过半径基本尺寸的0.1;叶轮直径大于 2000mm 时,上述偏差减半。 5.6.3叶片安装时标记应吻合,角度应正确,其角度偏差不得超过15,同时 检查叶片外圆对转子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其精度按 GBll84 中 9 级的规定。 5.6.4叶片外缘面与叶轮外壳周围的间隙应均匀,半径方向的实际最小间隙应 不小于直径间隙的 40,最大磨损量

19、不得大于叶轮直径的 2/1000。 5.6.5每组叶片中各叶片之间的重量差不应超过设计规定,当叶轮直径小于 1000mm 时,为单叶片名义重量的 2,叶轮直径大于或等于 1000mm 时,为单叶 片名义重量的 4。 5.6.6泵主轴与叶轮连接各结合面应严密,叶轮中心线位置的安装标高,应比 设计值稍高,使叶轮下缘与叶轮壳下缘间隙大于叶轮上缘与叶轮壳上缘间隙的 5-15. 5.6.7叶轮应做静平衡试验,其精度见附录 E。 5.7全调节式的转子部件 5.7.1叶片转动机构各部件的配合应灵活,不松旷,不卡涩。 5.7.2转臂与止推轴套端的配合留有 0.100.15mm 的间隙。 5.7.3叶片枢轴与转

20、子应对号组合,叶片枢轴与轴套在铀向应有不大于 0.50mm 的串量。 5.7.4固定叶片的环键在键槽中应为过渡配合。 5.7. 5叶片密封装置的弹簧、压环及垫环,转子体与垫圈接触部位应平整, 厚 度均匀。 5.7.6配油器底座的上法兰面水平度允许偏差值为 0.06mm/m;配油器处径向摆 度允许值为 0.10mm。 5.7.7调节器与传动轴的同轴度为 0.06mm。 5.7.8叶片与叶轮轮毂组装后应做 0.36MPa 的油压试验,叶片同时进行动作试 验,持续时间不少于 5 分钟。 7 5.7.9零件加工表面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防锈处理: a.加工的过水面涂以防锈油脂; b.露在外面的加工部位涂以硬

21、化防锈油脂; c.叶片外壳加工表面涂以防锈涂料。 5.8泵轴、电机轴与传动轴的对中及摆度 5.8.1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设备的技术文件要 求。若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5.8.1.1弹性套校销联轴器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表 6 6 6 6 联轴器 外径 端面 间隙 对中偏差联轴器 外径 端面 间隙 对中偏差 径向位移轴向倾斜径向位移轴向倾斜 71 80 95 106 30.040.21000 224 250 315 400 5 0.05 0.21000 0.08 103 160 190 40.050.21000 475 600 6 0.08 0.21000 0.

22、10 5.8.1.2凸缘联轴器 a.联轴器与轴装配采用热装法,并及时装上哈夫圈靠紧; b.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用透光法或塞尺检查接合面应无间隙; c.两轴的对中偏差:径向位移应不大于 0.03mm,轴向倾斜应不大于 0.05mm/m。 5.8.2泵轴与传动轴的对中,当用“轴对中仪”或其它仪器调整时,应符合下 述要求: a.传动轴长度小于 2.5m 时,为 0.03-0.05mmm; b.传动轴长度大于 2.5m 时,不得大于 0.07mmm。 5.8.3传动轴、泵轴及转子摆度值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表表 7 7 7 7 摆度 种类 轴名称 测量 部位 摆度允许值 轴转速rmin 100

23、100250250375375600 相对 摆度 传动轴 水泵轴 联轴器 胶瓦颈 0.03 0.05 0.03 0.05 0.02 0.04 0.02 0.03 绝对 摆度 水泵轴 下胶瓦 颈 0.400.400.300.20 5.9填料密封 5.9.1填料应质地柔软具有润滑性, 材质应根据工作介质和运行参数正确选择。 5.9.2填料接口应严密,两端端接角度应一致,一般为 45角,安装时相邻两 层盘根接口应错开 120-180角。 5.9.3液封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 1.00-1.50mm。 5.9.4液封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 0.15-0.20mm。 8 5.9.5填料压盖与轴套的

24、直径间隙一般为 0.75-1.00mm,四周间隙应均匀。 5.9.6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一般为 0.10-0.30mm。 5.9.7有填料底环时,底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 0.70-1.00mm。 5.9.8填料压紧后,液封环进液孔应与液封管对准或液封环稍偏向外侧,水封 孔道应畅通。 5.9.9 用手盘车,转子应转动灵活;境料紧度应适当,运行过程中应有水滴出。 6 6 试车与验收试车与验收 6.1.1确认机组检修完毕,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记录齐全、准确,工完料净, 场地清。 6.1.2仪表控制系统齐全、准确。 6.1.3电气系统,地线接好,转向正确。 6.1.4润滑系统加入合格的润滑剂

25、,润滑状况符合要求。 6.1.5冷却水畅通,排气、排污完毕。 6.1.6水池充水至规定水位。 6.1.7填料密封轻紧适宜,向填料函连续注入清水或肥皂水润滑上橡胶轴承, 待轴流泵运转正常,填料渗出水来方可停止注水。 6.1.8盘车检查,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 6.2试车 6.2.1无异常噪音、各紧固件无松动。 6.2.2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 40,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 75,滑动轴承温升应 不超过 35,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 65。 6.2.3各部位温度及各系统压力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6.2.4振动值符合 ZBJ71009 的规定,见附录 F。 6.2.5电压、电流及电机温升不超规定. 6.2.6压

26、力乎稳,流量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6.2.7试运转时间为 2-4 小时。 6.3验收 6.3.1检修质量符合本规程,记录齐全、准确。 6.3.2负荷试车合格。 6.5.3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正式交付生产。 7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和有关安全规定。 7.1.2严禁使用不合格润滑剂。 7.1.3泵运行中填料密封应有水滴出,保证橡胶轴承润滑,不许断液运行。 7.1.4严禁在设备运行中松动带压部分的螺栓和其它附件。 7.1.5泵转动外露部分,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牢固;运行中不得在转动部 分擦抹设备或检修。 7.1.8保持现

27、场整洁、畅通,现场不得存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物品。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检修前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7.2.2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 7.2.3切断水源,降水位达到安全检修的程度,要有专人监视水位。 7.2.4检修用的设备、工器具等需详细检查,保证可靠。 9 7.2.5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整齐摆放。 7.2.6检修临时照明电压不得高于 36 伏,水池内作业用临时灯电压 12 伏;手 持电动工器具应有保安器。 7.2.7修理完毕,对需封闭的部位进行详细检查,严防工器具、异物等遗留在 内。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试车需有方案,专人指挥。 7.3.2操作由持本岗位“安

28、全生产作业证及岗位证书”,者进行。 7.3.3电机在正常状态下,连续启动不能超过三次,每次启动间隔为 15-20 分 钟,在热状态下只允许启动一次。 7.3.4试车中,如发现不正常声响、振动或电流持续超过额定值时应立即停车, 查找原因并经处理后,继续试车。 附录附录 A A叶片及导叶尺寸公差叶片及导叶尺寸公差 A1叶片表面修理光洁,用组合样板检查其工作面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其公差应 不大于表 A1 的规定。 表表 A1A1A1A1 名称项目 极限偏差 说明 模型泵实物泵 叶片 节距P 安装高度R 厚度i 外径D2 断面形状h 弦长L 2 2 5 0.1 0.1 1 2 1 0.1 1 与基本尺寸

29、之比 与基本尺寸之比 与各断面最大厚度之比 与基本外径基本尺寸之比 与基本外径基本尺寸之比 与基本尺寸之比 导叶 入口h1 入口h2 导叶入口节距 P 导叶入口开度 n 1 1 2 5 2 2 3 与基本尺寸之比 与基本尺寸之比 与基本尺寸之比 与基本尺寸之比 附录附录 B B轴套热装加热温度计算轴套热装加热温度计算 B1轴套热装时,加热温度按公式(B1)计算: T= 最大+0 +TH ad 10 式中T加热温度,;(碳钢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 400); 最大实际测量的最大过盈,mm; 0装配时所需的最小间隙,mm(见表 B1); d被加热件直径,mm; TH环境况度,; a被加热件的线膨胀系

30、数,1/。 表表 B1B1B1B1 零件重量 (kg) 被加热件直径 80120120180180260260360360500 0 16 1650 50100 100500 5001000 1000 0.040.05 0.060.07 0.100.12 0.150.17 0.050.06 0.080.09 0.130.15 0.180.20 0.2l0.23 0.060.07 0.090.10 0.150.17 0.220.24 0.250.27 0.280.30 0.100.12 0.180.20 0.260.28 0.290.31 0.330.36 0.220.24 0.300.32 0

31、.340.36 0.380.40 附录附录 C C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承压盖间的间隙计算滚动轴承外座圈端面与轴承压盖间的间隙计算 此间隙可按公式(C1)计算: S=aLt+0.15 式中S轴承外座圈与轴承压盖间的间隙,mm; a轴的线膨胀系数(钢 a1210 -6),1/; L两轴承问的距离,mm; t轴与壳体(轴承件)的温度(一般取t1015),; 0.15轴膨胀后的剩余轴向间隙,mm。 附录附录 D D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橡胶轴承的性能及间隙 D1橡胶轴承的性能不低于表 D1 的规定: 表表 D1D1 要求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标准要求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标准 抗张强度 伸长率 永久变形 邵尔 A

32、 硬度 大于11.7 MPa 大于400% 小于 40% 6575cm 3/1.6km GB527 GB528 GB531 GB1689 磨损 老化 比压 小于 0.2 (在磨耗试验机 上试验) 老化系数大于 0.8 (温度 为 70时,在 72H 内) 小于或等于 0.5MPa GB3512 GB3512 D2橡胶轴承允许总间隙可按公式 D1 计算: 1000 2 2 . 0 d S+= 式中S轴承总间隙,mm(S不能大于该处轴颈的绝对摆度值); d与轴承配合处直径,mm。 附录附录 E E叶轮静平衡叶轮静平衡 叶轮应作静平衡试验,其精度应不低于 ZBJ71009 附录 A 中 6.3 级,允许不 平衡力矩按公式(E1)计算: 11 GeM= 式中M允许不平衡力矩, e允许偏心距,m,(见附图 E1); G叶轮重量,N。 转速 n(r/min) 附图E1允许偏心距 附录附录 F F F F 震动峰值振幅震动峰值振幅 注:1.对于各种不同的均方速度值,峰值振幅(单向振摆)是转速的函数。 2.泵在无气蚀工况下运转时,在规定点测得的 Vrms(均方根震动速度)值应不超过 4.5mm/s,与其对应的峰值振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