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72343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5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导报-新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S p i n n i n a T e c h n o l o g 丫纺纱技术 新型精梳的生产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要:目 前,新型精梳机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各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国际竟 争力的手段,因此,加强对精梳机的设备工艺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以J c 9 .7 2 t e x 为例, 介绍了F A 2 6 9 新型精梳机的工艺配置及有关设备、 操作的 技术要 求, 通过对精梳纱质量指标设定及精梳工序各项关 健工艺参数进行优选, 探讨了 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提高精梳纱质量的方法,对精梳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 借鉴作用。 关键词: 精梳机; 成纱; 工艺参数; 质量水平;表面 不处理软

2、胶辊 中图分类号: T S 1 0 4 .2 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3一3 0 2 5 ( 2 0 0 6 ) 0 2 一0 0 5 2一0 3 天津工业大学张莉马崇启 精梳机是棉纺设备中的关键机台, 是生产优质纱线的 一项重要保证。 新型精梳机虽然推出使用的时间不长 但 它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各企业提高产品档次、 增强国际竞 争力的手段, 因此, 加强对精梳机的设备工艺研究就显得 非常必要。 本文结合生产精梳纱的实 践, 以 纺J C 9 . 7 2 t e x 为 例, 探讨在F A 2 6 9 精梳机上的纺制效果 1 原料的选择 在高档特细精梳纱线的生产中为了改善成纱质

3、量 提高成纱强力 满足用户需要 一般原棉的等级不能太低, 配棉时应注重纤维的细度和单纤维强力 一般情况下选用 较细的纤维以保证成纱截面内的纤维根数, 单纤维强力大, 成纱强力也大单纤维强力最好不低于3 .5 c N o 应注意原棉成熟度不能过高, 成熟度过高 纤维较粗, 但也不能选用成熟度较差的纤维, 避免在清梳过程中产生 棉结, 降低成纱质量, 故应选择成熟度在1 .4一1 . 6 之间。 原料选择如下: 1 ) 细度1 .7 3 d t e x 等级长度3 3 .9 9 c m; 2 )含杂率1 .9 2 %; 3 ) 含短绒率1 3 .0 8 %; 4 )细度1 .6 1 d t e x

4、 , 5 ) 成熟度 1 .5 3 ; 6 ) 单纤维断裂强力3 . 8 7 c N o 2 工艺的选择 2 . 1 准备工序的选择 一般来说, 有两种工序可供选择: 1 ) 预并一条并卷 即F A 3 0 2 一 E 5 / 3 ; 2 ) 条卷一并卷, 即F A 3 3 4 一F A 3 4 4 0 两者的共同特点均为偶数配置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纤 维的弯钩方向, 使得喂入精梳机的棉条成前弯钩方向, 减 少由于弯钩造成的不匀 这两种工艺均可使无弯钩纤维达 到5 0 %左右。预并一条并卷工艺牵伸倍数由大到小,由 于仅为纵向小卷, 故小卷均匀度不太好; 条卷一并卷工艺 牵伸倍数由大到小,因由纵向

5、小卷再经并卷形成横向小 卷 故小卷均匀度较好, 且排列合理. 对改善精梳棉网状 况有利。 所以选第二种工艺. 工艺参数如表 t o 表1 准备工序工艺参数 并合根 ( 卷)数牵伸倍数罗拉隔距 条卷 并卷 8 x 1 2 6 x 8 注:生条定量2 1 .0 叻 m,纷出定量6 1 .5 g / m 作者简介:张 莉, 女,1 9 7 1 年生,工程师,天津,3 0 0 1 6 0 准备工艺的总牵伸倍数不宜过大, 过大的牵伸倍数会 降低成纱的光洁度, 增加毛羽的数量: 过小的牵伸倍数会 使棉层粘连, 对棉条质量不利 所以总的牵伸倍数我们选 用9 .0 1 。 5 2 纺 织 导 报C h in

6、a T e x t ile L e a d e r 2 0 0 6 No. 2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纺 纱 技 术 S p i n n i n a T e c h n o l o a v - 一一 m i n 。 牵伸形式采用三上五下牵伸. 用较小的总牵伸与适当 的后区牵伸相配合以求纤维伸直。 选择后退小给棉 增加锡林对棉丛的梳理次数, 以利 于排除结杂、 短绒, 减少锡林的 梳理隔距, 加强梳理效能. 减少棉结。 由于牵伸倍数不是太大 所以罗

7、拉隔距可以偏 小 掌 握。 精梳工序落棉量的控制是保证成纱质量和节约原料成 本的关键要根据原料情况和所纺品种合理控制落棉量, 在保证短绒率在控制范围内时 应尽量减少落棉量, 同时 要根据落棉含可纺纤维的多少及时调整落棉量的大小。 由 于原料等级不算太差, 且纱线为9 .7 2 t e x , 所以在保证成纱 质量的前提下 可以选择较小的落棉量 这里选1 9 % 。 为 减少棉网破边, 喇叭口 要偏小掌握 ( 4 m m) , 在F A 2 6 9 精梳机上纺制J C 9 . 7 2 t e x 的工艺参数选择 见表 2 0 表2 在 A 2 6 9 精梳机上纺制J C 9 . 7 2 t e

8、x 的工艺参数 数值 2 1 . 0 1 1 . 7 1 . 3 6 2509320236 2 . 2 精梳机工艺的选择 2 .2 . 1精梳的工艺指标 根据国际与国内市场对精梳纱质量的要求, 中国纺织 工程学会于2 0 0 0 年1 1 月在杭州召开的 “ 全国新型高效能 精梳机工艺技术交流研讨会” 上 首次提出了新型高效能 精梳机应达到的6 项工艺技术指标 即在正常配棉条件下: 1 ) 精梳条乌斯特条干C V 值不大于3 . 8 %; 2 )精梳条含短绒不大于8 %; 3 ) 精梳条重量不匀率不大于0 .6 % 机台间的精梳条 重量不匀率不大于0 .9 %; 4 ) 精梳后棉结清除率大于1

9、 7 %; 5 ) 杂质清除率大于5 0 %: 6 ) 精梳落棉中含短绒率大于7 0 % o 目 前 这6 项工艺指标已被国内精梳机制造厂和棉纺 厂作为衡量新型精梳机制造质量与精梳工序质量的重要依 据, 精梳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精梳成纱质量 因此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2 .2 .2工艺设计掌握的原则 精梳机的总牵伸倍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要偏小掌 握, 宜选择1 2 倍左右。 另外为了减小牵伸力, 后区牵伸不 宜过大, 张力牵伸宜选择在1 % 左右。 落棉率掌握在1 8 %一 2 2 %范围内。 一般当落棉率在1 8 %一2 0 %时, 短绒去除 率为7 5 % 因

10、此要兼顾好精梳落棉与短绒去除的关系。 新型精梳机通过改进钳板结构、 减轻钳板与锡林重量 等措施为提高精梳机速度创造了条件 其设计速度分别为 3 0 0 , 3 5 0 , 4 0 0 钳次/m i n 。 但当实际工艺速度超过3 0 0 钳 次/m i n 时, 易产生棉网破边、 棉结增加、牵伸机械波出 现、故障多、效率下降等弊端。 精梳机锡林梳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棉条的质量, 所以必须选择适当的锡林针布、 梳理角以及与之对应的毛 刷, 另外顶梳的插入深度、 梳理密度、 毛刷的速度等参数 的选择必须根据纤维长度、提高梳理效能等因素来考虑。 2 .2 . 3精梳机的工艺选择 F A 2 6 9

11、 精梳机与过去老式精梳机相比, 缩小了给棉罗 拉与前分离罗拉的钳持距离, 更有利于控制纤维。 后分离 胶辊后移使结合棉网与后分离罗拉的包围弧有所增加, 从 而稳定棉网质量 J C 9 .7 2 t e x 为中高支纱, 所以 精梳条定 量可以 偏重掌握, 棉网增厚, 有效减少了棉网破洞、 破边 现象。 为稳定纱线质量, 设计速度不可太快 选用2 5 0 钳次/ 精梳条定量/( g ( 5 m) - 总牵伸倍数 后区牵伸倍数 锡林速度/( 钳次 m i n 锡林梳理角/( ) 锡林梳理隔距/ m m 锡林定位1( ) 钳板最早闭合定时/( 。 落棉率/ % 罗拉隔距/ m m 喇叭口 直径/ m

12、 m 给棉张力牵伸倍数 给棉长度/( m m 钳次一 分离皮辊加压/ P a 顶梳梳理密度/ m m 顶梳深度/ m m 顶梳前移/ m m 并合数 3 3 . 5 1 9 4 4 1 . 0 71 4 . 7( 后退给棉) 3 5 x 1 0 5 2 8 0 . 5 5一 6 8 精梳机的牵伸胶辊与分离胶辊在分离结合、 牵伸运动 中 因棉网接触面大 受棉蜡、 油污等沾污 且棉网较薄 易受静电与气流的影响 造成纤维从棉网中游离出来, 缠 绕胶辊, 影响产质量。 分离胶辊在工作时 两端施加一定 的压力与分离罗拉形成钳口共同握持棉网 由于分离胶辊 与分离罗拉直径较细, 故在工作压力下都会产生挠性变

13、形, 造成中间压力减小. 从而使胶辊对棉网的握持力在中间部 分相对小于两端, 出现棉网破洞 为此拟采用软胶辊加强 对棉网棉条的控制。 过去纺制其它品种时. 曾经在细纱机上使用不处理软 纺 织 导 报C h i n a T e x t ile L e a d e r . 2 0 0 6 N o .2 53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 -自 四四山二T e c h n o l o g y纺纱技术 胶辊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且降低了条干C v 值, 所

14、 以我们在精梳机上作了邵氏硬度6 5 0 , 7 5 。与8 0 0的胶辊 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 ( J C 9 . 7 2 t e x精梳条定量: 2 1 g / 5 m) 。 表3 胶辊硬度与精梳质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工艺、 设备、操作等方面的密切配合, 最后J C 9 . 7 2 t e x 的质量水平见表4 . 表4 J C 9 . 7 2 t e x 的质量水平 攀 la 2 . 9 召 5 氏A度 精梳落棉 含短绒率 精梳条萨氏 条干不匀率 精梳条乌斯特条 干均匀度 c v值 3 . 3 8 3 . 6 3 3 . 7 9 精梳条 乌斯特条千c v 值/ % 精梳萨氏 条干/

15、% 精梳条 含短绒 率/ % 精梳条落 棉含短 绒率/ % 精 梳条 棉结粒数1 ( 个 9 一 ) 精 梳条 棉杂粒数/ ( 个 9 一 ) 重量不匀率/ % 精梳落棉率/ % 成纱乌 斯特条 干c v 值/ % 1 8 . 6 7 . 6 6 6 6 . 3 7 1 8 3 7 0 . 6 9 2 0 . 2 1 4 . 3 8 2 1 Qq份石 656160 ( : 根据试验结果, 选择邵氏6 5 “不处理软胶辊。 2 .2 .4注意事项 不处理软胶辊使用3- - 5 天后 用极少量的洗涤剂混 合温水洗净揩干即可使用: 其次, 针对不同软硬的胶辊, 使 用者应根据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 一般

16、最前位置放软弹的, 中后位置放稍硬的: 再者, 表面不处理软胶辊 切勿再使 用任何涂料。 要求温度一般为 ( 2 5 士2 ) 0 C 湿度5 5 %一6 5 % 选取6 0 %以下。 如果太高, 棉卷易粘卷 易缠锡林罗拉, 粘梳针, 梳理效能降低, 造成棉结杂质增多 车面易发生 涌条、断条r 从而影响质量。 2 . 3 精梳机各项指标的 控制 精梳机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以及减少 短绒 为了达到精梳工艺指标 从设备、 操作管理方面, 提 出以下要求: 1 ) 改善半制品质量, 供应条卷机的生条 同一阶段必 须是同一密度的生条 即不能将清钢联与普通梳棉机生条 混合供应减少条卷成卷不平

17、整状况: 2 ) 定期测试落棉率, 同时对眼差及台差进行控制, 台 差士1 %,眼差士2 %; 3 ) 统一工艺 做到同品种、 同机型一致 各部分隔距 一致保证按工艺上车: 4 ) 严格操作规程, 保持机械状态良好, 解决由牵伸波、 机械波造成的质量问题; 5 )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减少粘卷、 棉网破边、 破洞 现象: 6 ) 掌握好钳板闭合定时与锡林定位, 使梳理工作正常 进行: 7 ) 掌握好气流除杂与吸尘效果 及时检查与疏导风管 道, 定期清刷以防堵挂。 3 质量水平 细节/( 个 . k m 粗节/( 个 . k m 棉结1( 个 . k m )4 7 】6 6 从表4 数据看出 经

18、过合理的工艺设备调整, F A 2 6 9 精梳机纺制的纱线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4 结语 F A 2 6 9 新型精梳机工艺性能的提高对于提高最终产品 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加强精梳工艺研究, 选取 最佳工艺参数, 发挥机器最大效能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 重要课题。 1 ) 条卷、 并卷准备工序的着眼点更多放在提高纤维的 平行伸直度上并合根数与牵伸倍数不宜太大。 2 ) 精梳总牵伸倍数要刁 丫适当加重精梳定量 选取适 当的落棉率 速度下限掌握 选取适当的梳理角、 梳理深 度、弓 形板定位,喇叭口 偏小掌握。 3 )在精梳机上使用不处理软胶辊不仅可以保证正常 生产, 而且是提高精梳棉网、棉

19、条质量的关键。 4 ) 提高精梳纱质量不能期望一个部件的改进与发展 而是受到设备、工艺、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支配。 5 ) 精梳工艺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考虑精梳 机自身参数的调整, 还要考虑前道工序半制品的质量水平 和下道工序工艺参数的配置及成纱的影响。 ai l 参考文献 1 陆再生. 棉纷工艺 原理 M .北京:中国纷织出 版社,1 9 9 5 . 2 柏友存. F A 2 6 6 型精梳机的生产工艺及性能【 J .上海纷织科技, 2 0 0 5 , 3 3 ( 5 ) : 4 0 一 4 1 . 3 王 杰, 方东. 长绒棉精梳纱生产中的有关 技术问 题【 J . 棉纷 织技术,

20、2 0 0 5 , 3 3 ( 2 ) : 3 8 一 4 0 . 4 钱雨时. 减少精梳纱累积并合数的体会与探讨 【 A .全国 精梳工 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C . 2 0 0 3 : 1 1 5 一 1 2 1 . 5 周金冠. 现代精梳系 统及相关工艺技术 【 7 .棉纷织技术, 2 0 0 4 , 3 2 ( 6 ) : 5 9 一 6 1 . 54 纺织导报 C h in a T e x t ile L e a d e r . 2 0 0 6 N o .2 PDF Watermark Remover DEMO : Purchase from www.PDFWatermarkR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