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7-2004.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756656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57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A-7-20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A-7-20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A-7-20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A-7-20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A-7-20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A-7-2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A-7-2004.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C 8 5 1 3 . 2 2 0 . 1 0 6: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公 共安全行 业标准 GA 7 - 2 0 0 4 代 替 GA 7 -1 9 9 1 消防手套 P r o t e c t i v e g l o v e s f o r f i r e f i g h t e r s 2 0 0 4 - 0 6 - 0 2发布2 0 0 4 - 1 0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GA 7 - 2 0 0 4 目次 前言 , , m 引言 N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设计要求 , , , , , 2 5

2、 试样预处理 , . . . . . . 3 6 性能要求 3 7试验方法 , , 6 8 检验规则 , . . . . . . . . 6 9 标志、 生产商提供的 信息 , . , . . . . . . . . . . . . , 9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热防护性能试验 , 1 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耐热性能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耐切割性能试验 1 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防化性能试验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 整体防水性能试验 , , 1 8 附 录F( 规范性附录) 握紧性能 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G( 规范性附 录) 穿戴性能试验 , . . . . . . . . . . . . . . . . . 2 。 GA 7 - 2 0 0 4 月U舀 本标准的 6 , 9 . 1 . 1 , 9 . 1 . 2为强制性条文, 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对

4、 应于 国际标 准 I S O 1 5 3 8 3 -2 0 0 1 消防手套一实验室 测试方 法和性能要 求 , 与 I S O 1 5 3 8 3 -2 0 0 1的一致性的程度为非等效, 主要差异如下: 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国家标准的表述; 热防护性能采用了N F P A 1 9 7 1 -2 0 0 。 的试验方法; 耐切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有所不同。 本标准代替 G A 7 -1 9 9 1 消防手套 本标准与GA 7 -1 9 9 1 相比, 主要差异如下: 取消了分类, 增加了规格; 取消了重量要求; 在结构上有全面改进, 用多层

5、组合结构替代原先的里外双层结构, 本标准中手套主要有外层、 防水层、 隔热层、 衬里组成; 增加了热防护性能、 耐热性能、 耐磨性能、 耐撕破性能、 标签要求、 防化性能、 穿戴性能。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E、 附录F、 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1 3 / S C 5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马伟光、 徐兰娣、 凌新亮、 顾钟红、 马皎皎。 GA 7 - 2 0 0 4 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不同性能要

6、求的三类手套。第一类手套的性能等级最低, 评定这类手套的依据 部分是根据野外灭火的某些要求。第二类手套的性能为中等, 其性能要求部分是依据欧洲标准 E N 6 5 9 。第三类手套的性能等级最高, 其性能要求采用的是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 F P A 1 9 7 1 。除阻燃和 人体工效要求外, 对所有的性能要求都确定了三个等级。在某些情况下, 有两个等级的性能要求相同。 本标准并不限制用户或制造商高于这些最低要求的权利。 GA 7 - 2 0 0 4 消防手套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手套的定义、 设计要求、 性能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

7、灭火救援时穿戴的手套。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高风险场合下进行特殊消防作业时使用的专用手套, 也不适用于化学、 生物、 电 气以及电磁、 核辐射等危险场所。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3 9 1 7 . 3 -1 9 9 7纺织 品织物撕破性能第 3部分: 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 e q v I S O 9 0 7 3 -

8、4 : 1 9 8 9 ) G B / T 4 7 4 4 -1 9 9 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e q v I S O 8 1 1 : 1 9 8 1 ) G B / T 5 4 5 5 -1 9 9 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 n e q J I S 1 0 9 1 : 1 9 9 2 ) G B 6 5 2 9 -1 9 8 6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n e q I S O 1 3 9 : 1 9 7 3 ) G B / T 8 6 2 9 -2 0 0 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e q v I S O / F D I S 6 3 3 0 : 2

9、0 0 0 ) G B 1 2 6 2 4 -1 9 9 。 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1 9 0 8 9 -2 0 0 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磨性的测定马丁代尔法( e q v I S O / D I S 5 4 7 0 - 2 : 1 9 9 9 ) S N 0 7 0 4 -1 9 9 7 出口皮革手套中铬( 砚) 的检验方法分光光度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消防手套( 以 T简称手套) p ro t e c t i v e g l o v e s f o r f i r e f i g h t e r s 对消防员的手和腕部进行防护用的手套。 3

10、. 2 手套本体 g l o v e b o d y 手套中指尖至超过腕关节 2 5 mm的部分 袖 筒c u f f 手套中覆盖手臂的筒状部分。 防水层 m o i s t u re b a r r i e r 手套中用于阻止水向隔热层渗透的部分。 3 . 5 隔热层t h e r m a l b a r r i e r 手套中用于提供隔热保护的部分。 G A 7 - 2 0 0 4 衬里i n n e r m o s t l i n i n g 手套本体中与穿戴者皮肤接触的最内层部分。 3 _ 7 外层o u t e r ma t e r i a l 制作手套所用的最外层材料。 4设计要求

11、 4 . 飞 组合 结构 手套应用符合本标准性能要求的外层、 防水层、 隔热层、 衬里等部分组合制成。这些组合部分的材 料可以是连续的或拼接的单层, 也可以是连续的或拼接的多层。 4 . 2 手套本体长度 手套本体的长度应环形延伸, 并应超出腕关节不少于2 5 mm. 4 . 3 袖筒 手套允许有袖筒。带有袖筒的手套, 在满足 4 . 2 规定的前提下, 其袖筒的长度应不小于 5 0 mm, 4 . 4 手套尺寸 4 . 4 1 尺寸 手套规格至少为 6 种。制造商应按 4 . 4 . 2的规定, 指明手周长的范围以及每种规格手套的穿戴者 的手长。本标准不规定标准尺码。 注:允许制造商为用户选

12、择适当规格的手套提供帮助. 4 . 4 . 2 手的大小 选择适当手套如图1 所示, 手的大小应由两个尺寸构成, 即手的周长及手的长度。对手周长的测量 应将右手手指合拢, 拇指向外充分伸展, 用皮尺在手掌骨关节( 虎Q向手指方向 2 0 m m) 处围绕一周 , 测 量周长. 即为手的周长, 精确到1 m m。对手长度的测量应将右手掌心向下, 手指合拢, 手与手臂成一直 线放在纸上, 拇指向外充分伸展, 在手的中指尖处于纸上作一记号. 在拇指根部与腕部的接合处作一记 号, 测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a , 如图 1 所示, 即为手的长度, 精确到 1 mm,测量方法如图 1 , 单 位 为 毫 米

13、a 手的长度。 图 1 选择适当手套对手大小的测i方法示意图 4 . 4 . 3 手套尺码的标志 手套标签上应标出手套尺码。制造商还应向最终用户说明如何用手长和周长来确定尺码。 4 . 5 手套皮革中铬( V i ) 的含f 按 S N 0 7 0 4 -1 9 9 7进行试验时, 制作手套所用的皮革中铬( 4 1 ) 的含量应小于 1 0 mg / k g . 2 GA 7 - 2 0 0 4 4 . 6 其他设计要求 4 . 6 . 1 手套的设计应能保证限制杂质进人手套口。 4 . 6 . 2 手套应与所穿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袖口配套。 4 . 6 . 3任何标签和 附件都不应 对手套的性

14、能带来不利影 响或对戴 手套者造成危害 。 5 试样预处理 5 . 1 洗涤干燥 当规定预处理作为试验程序或性能要求的一部分时, 则应对试样进行五次洗涤和五次干燥循环。 按 G B / T 8 6 2 9 -2 0 0 1 中程序 2 A规定的方法进行洗涤, 然后按程序 E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需采用总 计五次洗涤干燥循环。不得使用洗衣袋。 5 . 2干燥处理 手套和试样应在温度为( 2 。 土2 ) 0C、 相对湿度为( 6 5 士5 ) %的条件下, 按 G B 6 5 2 9 -1 9 8 6的规定, 至 少进行 2 4 h的状态调节 。 试验应在状态调节后5 mi n内进行。 注: 在经

15、洗涤预处理后的某些情况下可采取这种状态调节, 以保证手套在试验前完全达到干燥。 5 . 3 湿态调节 将手套或试样完全浸人温度为( 2 0 +2 ) 的水中, 保持 2 m i n , 进行状态调节。如使用手套, 则手套 在浸水前应先注水。 手套或试样从水中取出, 使手指向下垂直悬挂 5 m i n , 在试样的上方和下方加上吸水纸, 施加 3 . 5 k P a 的压力, 保持 2 0 mi n , 试验应在状态调节后5 mi n内进行 6性 能要求 6 . T 一般要 求 所有手套应符合阻燃和人体工效的要求, 根据手套应符合的任何其他性能的最低要求, 将其分为一 类、 二类和三类, 手套不

16、得同时归入不同的性能类别。 6 . 2 温度要求 6 . 2 . 1 阻燃性能 先按 5 . 1 的规定预处理, 再按 5 . 2的规定预处理后, 手套和袖筒外层和隔热层材料的损毁长度不应 大于 1 0 0 mm, 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不应大于 2 . 0 s , 且不应有熔融、 滴落现象; 衬里材料不应有熔融、 滴落现象 。 6 . 2 . 2 整体热防护性能 6 . 2 . 2 . 1 手套本体组合材料按以下规定预处理后, 其热防护能力( T P P值) 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a ) 按 5 . 2 的规定预处理; b ) 先按 5 . 1的规定预处理, 再按 5 . 2的规定预处理。

17、6 . 2 . 2 . 2 手套袖筒部分组合材料按 6 . 2 . 2 . 1的规定预处理后, 其热防护能力( T P P值) 不应小于 2 0 . 0 c a t / e m 。 表 1 类别T P P值/ ( c a l/ c m ) 3 ) 3 5 . 0 2 2 8 . 0 1 ) 2 0 . 0 GA 7 - 2 0 0 4 5 . 2 . 3 耐热性能 整个手套试样和衬里按 5 . 1 的规定预处理后, 在表 2 规定的试验温度下保持 5 min , 试样表面应无 明显变化, 且不应有熔融、 脱离和燃烧现象, 其收缩率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类别试验温度/ 收 缩 率 / %

18、 32 6 0 镇 8 21 8 0 ( 5 11 8 0 蕊 5 6 . 3 力学性能 6 . 3 , 1 耐磨性能 手套本体掌心面和背面外层材料按 5 . 2的规定预处理后, 按GB / T 1 9 0 8 9 -2 0 0 3规定进行试验时, 加上基材为 3 0 0 g / m , 粒度为 1 0 。目的砂纸, 在 9 k P a的压力下, 按表 3 规定的次数循环摩擦后, 试样不 应被磨穿。当两者材料相同时, 可只对掌心面外层材料进行试验。 表 3 类别循环次数 3 8 0 0 0 2 2 0 0 0 1 2 0 0 0 6 . 3 . 2 耐切割性能 手套本体掌心面和背面外层材料分别

19、按 5 . 2和5 . 3的规定预处理后, 其割破力应符合表 4的规定。 当两者材料相同时, 可只对掌心面外层材料进行试验。若手套带有袖筒, 则应对袖筒外层材料按 5 . 2 和 5 . 3的规定预处理后进行试验, 以各部分材料的最小割破力确定性能。 表 4 类别 害 9 破力/ N 3 4 . 0 2 2 . 0 1 2 . 0 6 . 3 , 3耐撕破性 能 手套本体掌心面和背面外层材料按 5 . 2 的规定预处理后 , 其撕破强力应符合表 5的规定。当两者 材料相同时, 可只对掌心面外层材料进行试验。 表 5 类别 撕破强力/ N 3 1 0 0 2妻 5 0 1妻 5 0 6 . 3

20、. 4 耐机械刺穿性能 手套本体掌心面和背面外层材料分别按 5 . 2和 5 . 3 的规定预处理后, 其刺穿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当两者材料相同时, 可只对掌心面外层材料进行试验。 GA 7 - 2 0 0 4 表 6 类别刺穿力/ N 3 妻 1 2 0 2 ) 6 0 1 ) 6 0 6 . 3 . 5标签清晰度 按 7 . 8 试验时, 手套标签上的文字和图形应清晰可见。 6 . 4 阻隔性能要求 6 . 4 . 1 防水性能 按 5 . 1 的规定进行预处理, 再按5 . 2的规定预处理后, 手套防水层和其线缝在静水压 7 k P a 下试验 5 m i n后, 结果应符合表 7的规

21、定。 表 7 类别性能 3 不 出现 水 滴 2 不 出 现水 滴 1 无要求 6 . 4 . 2防化性能 按 5 . 1 规定的预处理后, 手套防水层和其线缝对下列化学液体按附录 D试验时, 结果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 a ) 2 0 下4 0 %的氢氧化钠; b ) 2 0 下3 6 %的盐酸; c ) 2 0 下 3 7 0 0 的硫酸; d ) 5 0 %甲苯和5 0 %异辛烷( V / V) . 表 8 类别性能 3 1h内应无渗漏 2无 要 求 1无 要 求 6 . 4 . 3整体 防水 性能 按5 . 1 规定的预处理后, 按附录 E进行试验时, 各类手套均应无渗漏 6 . 5

22、 人体工效要求 6 . 5 . 1灵巧性能 按 5 . 1 的规定预处理后, 按 7 . 1 2 试验时, 手套的性能等级应不小于表 9 规定的 1 级。 表 9 性能等级满足试验条件的钢棒的最小直径/ mm 11 1 . 0 29 . 5 3 8 . 0 4 6 . 5 5 5 . 0 GA 7 - 2 0 0 4 6 . 5 . 2握紧性 能 按5 . 1 的规定预处理后, 按附录 F进行试验时, 戴手套与未戴手套的拉重力比不应小于 8 0 %. 6 . 5 . 3 穿戴性能 按5 . 1 的规定预处理后, 按附录 G进行试验时, 手套的穿戴时间不应超过 2 5 s , 7试验方法 7 .

23、 1 阻燃性能试验 阻燃试验方法按 G B / T 5 4 5 5 -1 9 9 7 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2 . 1的规定。 7 . 2 整体热防护性能试验 热防护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A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2 . 2的规定。 7 . 3 耐热性能试验 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 B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2 . 3的规定 7 . 4耐磨性 能试验 耐磨性能试验方法按 G B / T 1 9 0 8 9 -2 0 0 3 , 其结果应符合 6 . 3 . 1的规定。 7 . 5 耐切割性能试验 耐切割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 C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3 . 2的规定。 7

24、. 6 耐撕破性能试验 撕破强力试验方法按 G B / T 3 9 1 7 . 3 -1 9 9 7 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3 . 3 的规定。 7 . 7耐机械刺 穿性能试验 耐机械刺穿性能试验方法按 G B 1 2 6 2 4 -1 9 9 。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6 . 3 . 4 的规定。 7 . 8 标签清晰度检验 手套按 5 . 1的规定洗涤、 干燥后, 从烘干机中取出, 将手套置于光照度为 1 0 0 0 l x的环境下, 选择视 力或矫正视力为 1 . 0以上的试验人员, 距手套标签 3 0 0 mm处进行 目测, 其结果应符合6 . 3 . 5 的规定。 7 . 9 防

25、水性能试验 手套防水层的耐静水压试验方法按 G B / T 4 7 4 4 -1 9 9 7 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4 . 1的规定。 7 . 1 0 防化性能试验 手套防化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D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4 . 2的规定。 7 . 1 1 整体防水性能试验 手套整体防水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E 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6 . 4 . 3 的规定。 7 . 1 2 灵巧性能试验 手套按5 . 1 的规定预处理后, 试验人员戴试样手套取物, 在 3 0 s 时间内, 捏紧拳 1 0次做灵巧性能 试验将5根经研磨后的不锈钢试棒置于一块平整表面上. 试棒长度为 4 0 m m, 直

26、径分别为 5 mm, 6 . 5 mm, 8 mm, 9 . 5 m m, 1 1 mm。选择其手的尺寸符合手套规格的试验人员戴好手套, 不使用辅具, 在 食指和拇指间范围内的拾取试棒。受试人员先后对每根试棒拾取 3次, 每根试棒的拾取时间需在 3 0 s 内, 无多余的手指动作。其结果应符合 6 . 5 . 1的规定。 7 . 1 3 握紧性能试验 手套握紧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F进行, 其结果应符合 6 . 5 . 2 的规定。 7 . 1 4 穿戴性能试验 手套穿戴性能试聪方法按 附录 G讲行 , 其结果应符合 6 . 5 . 3的规 定。 8检验规则 试样 要求 确定符合第 4 章规定的设

27、计要求的检查应在整个手套上进行。确定材料和附件符合第 6章规定要 GA 7 - 2 0 0 4 求的试验应在从手套上取出的试样上进行 , 如果无法从手套上取出相关试验所需尺寸的试样, 允许使用 与实际手套的材料和附件相一致的试样。在所有表面试验中, 最外层的表面都应外露。 8 . 2 分析准则 在包括测量在内的所有试验中, 合格评定均应根据平均值。 8 . 3检验 手套的检验分为材料检验、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 . 3 . 1 材料检验 8 . 3 . 1 . 1 材料检验应包含手套每层材料。 8 . 3 . 1 . 2 外层材料检验按每批进厂数量抽检, 每 2 0 0 0 m为一批次。随

28、机抽样 2 m, 按表 1 0规定的项 目进行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接受 8 . 3 . 2 出厂检验 8 . 3 . 2 . 1 手套应按表 1 0 规定的项目进行出厂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 . 3 . 2 . 2 出厂检验每 1 0 0 0 副为一批次, 不足 1 0 0 。 副以实际生产量为一批, 每批抽取 3件样品, 按表 1 0 进行检验。如有一项不合格, 则对不合格项目检验进行加倍抽样, 若仍出现不合格, 则该批产品为不 合格 。 8 . 3 . 3 型式检验 8 . 3 . 3 . 1 型式检验按表 1 0的规定项目进行,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进行: a ) 新产品试制

29、的定型检验; b )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 ) 产品正常生产满二年时; d ) 停产一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e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8 . 3 . 3 . 2 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 样本数量为 5副手套。 8 . 3 . 3 . 3 型式检验按表 1 0 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 检验项目的不合格分类按表 1 1 进行。 8 . 3 . 3 . 4 检验的结果出现下列情况时, 即判定为不合格: a ) 出现 A类不合格; b ) 出现不少于二个 B类不合格; c ) 出现一个 B类不合格时, 同时出现不少于二个 c类不合格; d ) 出现

30、不少于三个 c类不合格。 8 . 3 . 3 . 5 型式检验出现不合格项目时, 产品应停止生产和销售, 由生产商采取有效措施, 直到型式检验 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表 1 0材料检验 、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 验 序 号标 准 序 号检 验 项 目 材 料 检 验出 厂 检 验型式 检 验 16 . 2 . 1 阻 燃 性 能JJ z 6 . 2 . 2 整体热防护性能, /J 36 . 2 . 3 耐 热 性 能J召 46 . 3 . 1 耐磨性能了J 56 . 3 . 2 耐 切 割 性 能丫 了 6 6 . 3 . 3 耐 撕 破 性 能JJ 76 . 3 . 4 耐机械刺穿性能J丫 GA

31、7 - 2 0 0 4 表 1 0( 续 ) 序 号 标准序号 检 验 项 目材 料 检 验出 厂 检 验型 式 检 验 86 . 3 . 5 标 签 清 晰 度J s6 . 4 . 1 防 水 性 能J召 1 0 6 . 4 2防化 性 能J 1 16 . 4 . 3 整体防水性能J , / 1 2 6 . 5 . 1灵 巧 性 能J 1 36 . 5 . 2 握 紧 性 能J 1 4 6 . 5 . 3穿戴性能J 表 1 1 不合格分类表 检验项目 不 合 格 分 类 A 类s类 C类 阻 燃 性 能未达标准要求 整 体 热 防 护 性 能未达标准要求 耐热性能未达标准要求 耐磨性能 (

32、循环次数) 3 类 5 0 0 0且 1 4 0 0且 3 . 0且 3 . 5且 1 . 0且 6 0且 8 0 且 3 0且 4 0且 8 0且 4 0 且 5 0且 3 且 5且 7 防化性能未达标准要求 整体防水性能 未达标准要求 灵 巧 性 能 未达标准要求 握 紧 性 能 未达标准要求 穿 戴 性 能 未达标准要求 G A 7 - 2 0 0 4 9标志 、 生产商提供 的信息 9 . 1 标志 9 . 1 . 1 每副手套应有永久性的标签, 标签上应提供图 2中所规定的内容: “ 消防手套符合GA 7 -2 0 0 4标准” 生产商或授权代表的名称、 商标: 生产日期: 规 格

33、: 洗涤和干燥说明: 手套的材料: 禁止使用场合: “ 不 要 撕 去 本 标 签 ” 图 2标签示意 图 3 . 1 . 2 标志上的文字大小应不小于 2 m m, 图形大小应不小于 1 0 mm( 包括边框) 。文字和图形宜采用 白底黑字的形式。 . 1 . 3 每一副手套除按 9 . 1 . 1 的规定进行文字标识外, 还应按图 3 所示进行标识。 图 3图形标 识 9 . 2 生产商提供的信息 手套的生产商应为每副手套提供下列说明: a ) 生产商或授权代表的名称、 商标和地址; b ) 产品名称; c ) 产品所用材料类型和商业名称; d ) 清洗的说明; e ) 储藏和保养; f

34、) 安全注意事项; 14 ) 运输包装类型。 GA 7 - 2 0 0 4 附录A ( 规范性 附录) 热防护性能试验 A. 1 原理 通过对织物表面导致人体二度烧伤( 灼伤) 所需热能测定, 评价手套热防护的相对能力。 A. 2样品 对三个样品进行热防护性能试验, 样品大小应为 1 6 0 mm X 1 6 0 mm, 包含代表手套试验项 目的所 有层 。 A. 3试验准备 将样品在温度为( 2 0 +2 ) C、 相对湿度为( 6 5 士5 ) %的条件下保持 2 4 h . A . 4 试验步骤 A . 4 . 1 所有试验和校准都应在一个通风橱内进行以便带走燃烧产物或烟气。 A . 4

35、 . 2 将手套试 样如图A . 1 放置, 将总热通量定在( 8 3 士4 ) k W/ m z , 相当于( 2 . 0 士。 . 1 ) c a l / ( c m 2 “ s ) , 应用试验铜热量计测量总热通量。试验铜热量计应直接放在样品与穿向皮肤的一面接触, 打开百叶窗, 开始试验, 标明暴露开始时间, 3 0 s 后关闭百叶窗。 1 衬 里 ; 2 隔热层; 3 隔湿层; 4 外层; 5 一 一 受 热 面 。 图A A . 5 试验结论 从反应曲线和人体组织忍受曲线相交点, 读出导致二度烧伤的时间, 精确到0 . 1 s , 丁F 尸 =F X T (A . 1 ) 愁:T P

36、 P -热防护能力, 单位为卡每平方厘米( c a l / c m2 ) ; F - 暴露热通 量, 单位为卡每平方 厘米秒 c a l / ( c m z s ) ) ; 1 一导致烧伤的时间, 单位为秒( s ) , 取三块试样的平均值为计算结果。 G A 7 - 2 0 0 4 附录B ( 规 范性附录) 耐热性能试验 B。 1 原理 织物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一段时间以后, 织物的尺寸变化率。 B. 2装置 B. 2 . 1 干燥箱 干燥箱的要求如下: 温度范围: 2 0 C -3 0 0 C ; 温度波动度: 士2 . 0 0C ; 有足够的容积使试验样品单独放置。 B . 2 . 2测f

37、直尺 采用。 . sm长的毫米刻度尺。 B . 3样品 手套试样应为整个手套。衬里尺寸为 1 0 0 mmx 1 0 0 mm, 沿经、 纬向取样, 数量为三块。 B 4 试验准备 将样品在温度为( 2 。 士2 ) 0C、 相对湿度为( 6 5 士5 ) %的条件下保持2 4 h B. 5试验步骤 在手套掌心一侧, 从手套中指到手套底端测量该手套的长度。在手套掌心一侧, 手指根部以下测量 其宽度。在手套内充填干燥的蛙石, 用夹具夹住手套底端口, 将干燥箱加热至所需温度并稳定 3 0 mi n , 然后将样品连同夹具将试样悬挂于干燥箱内, 样品与样品或样品与干燥箱壁的任何一面的距离不应小 于

38、5 0 mm 从关上干燥箱门起记录时间, 5 m i n后打开干燥箱门, 取出样品, 立即将手套内的蛙石取出, 重新按以上同样的方法再次测量手套的长度和宽度, 对衬里样品同样测量其长度和宽度。 B 6 试 验结论 样品应在 2 mi n以内, 测量完长、 宽方向的尺寸, 按式( B . 1 ) 计算最大尺寸变化率, 以三块试样的平 均值为检验结果。 D: 一D,一 D1 X 1 0 0 % (B. 1 ) 式 中: 尸 尺寸变化率, 单位为%; D , 加热前尺寸, 单位为毫米( mm) ; D z 加热后尺寸, 单位为毫米( mm) . 其结果应符合 6 . 2 . 3的规定。 GA 7 -

39、 2 0 0 4 附录C ( 规范 性附录) 耐切 割性能试 验 C l 原理 通过对刀片施加一定的力于织物表面, 进行切割, 评价手套的耐切割能力。 C. 2设备 试验设备如图C . T 所示, 要求如下: a ) 刀片: 应为硬度不小于 H R C 4 5的不锈钢刀片, 其刃口长度不应小于 6 5 mm, 宽度不应小于 1 8 mm, 厚度为( 1 . 0 士0 . 5 ) m m, 刀刃斜角宽度为( 2 . 5 士0 . 2 ) mm, 刀刃口夹角为 2 2 0 : b ) 硅码支架: 其质量与刀片质量之和不应大于 2 0 0 g ; 户刀架: 应能将刀片刚性夹持, 刀片平面与试样夹具长

40、轴的夹角为( 9 0 士2 ) 0 , 刃口与试样夹具短 轴的夹角为( 9 。 士2 ) 0 ; 幻试样夹具: 表面为圆弧型的金属夹具, 圆弧半径为( 3 8 士0 . 5 ) m m, 长度不应小于 1 1 0 m m, 宽度 不应小于3 2 m m ; : ) 支承架: 应能保证试样夹具以规定的速率沿刀片刃口方向运动。 单 位 为 毫 米 1 -祛 码 ; 2 -祛码支架; 3 刀 架 ; 4 刀 片 ; 5 试样夹具; 6 支承架 图 C. 1 C. 3样品 对三个样品进行耐切割性能试验, 样品的大小应为 5 0 mm X 1 0 0 mm, 取手套本体掌心和背面的外 层材料或手套袖筒材料。 C . 4 试验准备 C . 4 . 1 干燥处理 将样品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