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652-2003.pdf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760326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0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4652-200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T 4652-200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T 4652-200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T 4652-200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T 4652-200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4652-200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4652-2003.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G B / T 4 6 5 2 -2 0 0 3 月 Ii吕 本标准代替G B / T 4 6 5 2 -1 9 8 4 双臂式装载机试验方法 。 本标准与G B / T 4 6 5 2 -1 9 8 4 相比, 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地下矿用轨轮式铲斗装岩机、 铲装机和履带式立爪装载机的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因 此标准名称改为“ 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试验方法” ; 取消了原标准中整机空载运行阻力以及工作油缸压力和沉降量等部件的常规性试验内容和试 验方法 ; 增加了对装载机纵向和横向稳定性的检验内容; 取消了原标准中各种试验统计记录表格; 取消了原标准中无实际意义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

2、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8 8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现利 、 郭明、 黄嘉琳 、 黄丽达、 李留全。 G B / T 4 6 5 2 -2 0 0 3 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 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的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包括整机性能参数测试、 负荷试验 和工业性试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轨轮式的铲斗装岩机、 铲装机和立爪装载机以及履带式的双臂( 蟹爪) 装载机、 立爪装 载机( 以下统称装载机) 的出厂试验、 型式试验和工业性试验。

3、本标准不适用于地下矿用耙斗装岩机、 装运机和铲运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3 7 5 土方机械牵引力测试方法( e q v I S O 7 4 6 4 ) G B / T 8 4 1 9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 振动试验方法和限值( n e q I S O 7 0 9 6 ) G B / T 8 4 9 9

4、 土方机械测定重心位置的方法( i d t I S O 5 0 0 5 ) G B / T 8 5 9 1 土方机械司机座椅标定点( e q v I S O 5 3 5 3 ) G B / T 1 0 9 1 3 土方机械行驶速度测定( e q v I S O 6 0 1 4 ) G B / T 1 6 7 1 0 . 3 工程机械定置试验条件下司机位置处噪声的测定 G B / T 1 6 7 1 0 . 5 工程机械动态试验条件下司机位置处噪声的测定( e q v I S O 6 3 9 6 ) J B / T 3 6 8 3 工程机械操纵的舒适区域与可及范围 J B / T 5 5 0 3

5、 立爪装载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静 止状态 s t a t i o n a r y s t a t e 装载机未启动动力源, 铲斗机构或工作机构( 如铲板等) 置于原始状态, 运输机尾部置于最低位置, 其中心线与装载机中心线在同一垂面上。 3 . 2 2作准备状态 p re p a r a t o r y s t a l e o f o p e r a t i o n 装载机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充分跑合, 各机构或系统处于完好状态, 接通动力源。 3 . 3 工作状态o p e r a t i n g s t a t e 启动动力源, 装载机在操作者操纵下

6、进行作业。 4 试验条件和试验前的准备 4 . 1 技术准备要求 G B / T 4 6 5 2 -2 0 0 3 试验开始前的准备, 试验者应: 检查技术文件和仪器、 工具、 附件、 备件的成套性和正确性; 对试验样机进行外观检查; 对易损件进行测量; 检查动力源, 确保在额定电压或气压下进行试验; 检查试验样机的空载工作能力; 检查试验场地、 材料和试验仪器的准备情况, 并进行预测。 4 . 2 技术文件准备要求 试验的装载机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 设计任务书; 使用说明书; 产品标准; 成 套图 纸; 测试仪器、 工具、 附件和备件明细; 主要零、 部件的检测明细; 装载机原始调试记录;

7、主要零、 部件试验结果报告。 4 . 3 试验场地要求 4 . 3 . 1 试验样机应在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类似实际工作状况的试验台( 场地) 上或现场进行试验。 4 . 3 . 2 对干轨轮式装载机, 轨道铺设情况 轨距、 坡度和转弯半径等) 应与试验样机相适应。 4 . 3 . 3 对于履带式装载机: 静止和定置试验场地应为混凝土或其他材料铺设的硬质坚实平整地面; 行走牵引试验场地应符合G B / T 6 3 7 5 的有关规定; - - 一 爬坡和稳定性试验场地应为混凝土或其他材料铺设的硬质坚实地面, 其坡度应大于装载机允 许使用坡度3 % 4 . 4 动力质量要求 试验时, 向装载机输

8、送的动力: 交流电压极限偏差为士 5 0 0 , 交流频率极限偏差为士1 %; 压缩空气应经过过滤, 其压力偏差范围为额定值的一5 %-+2 0 %, 且不小于。 . 5 M P a 4 . 5 测试工具和精度要求 4 . 5 . 1 用于试验的仪器、 仪表和其他测量工具, 在试验前后应检查校对其有效性. 性能与误差应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转换元件在试验前后均应进行标定, 其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4 . 5 . 2 测量工具的精度应与所测项目的要求相适应, 测量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尺寸为1 m m; 质量为被测对象的1 %; 时间为。I 5 , 一 一操纵力为1 N ; 牵引力为被测对象的

9、2 %; 角度为1 . 4 . 6 试验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 并按照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技术维护 5 整机性能参数测试 5 . 1 铲斗容积应采用向铲斗内装填干砂的方法进行测量。测量时将铲斗置于其底板对水平面的倾角 G B / T 4 6 5 2 -2 0 0 3 为6 0 0 , 干砂应堆积成在铲斗口各边缘处呈自 然安息角的尖峰状 5 . 2 装载机外形尺寸应在静止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分别进行检查 5 . 21 长度和宽度应分别从装载机纵向和横向平面上的最突出点( 不包括脚踏板) 进行测量。 5 . 2 . 2 高度测量: 静止状态下的高度: 测量装载机机体最高点至轨道面( 对于轨

10、轮式) 或地平面( 对于履带式) 间 的距离; 工作状态下的高度: 测量装载机工作时机体最高点至轨道面或地平面间的距离。 5 . 3 卸载高度测量: 对于直接卸载的铲斗装岩机, 在铲斗处于卸载极后位置时, 测量铲斗斗齿最低点至轨道面间的 距离; 对于带运输机的铲装机、 双臂式装载机和立爪装载机, 在转载运输机处于极上和极下卸载位置 时, 测量转载运输机尾部最低点至轨道面( 对于轨轮式) 或地平面( 对于履带式) 间的距离。 5 . 4 装载宽度测量: 对于轨轮式的装载机, 在铲斗、 蟹爪或立爪处于极左位置和极右位置时, 测量铲斗、 蟹爪或立爪 最外侧对应两点的距离( 见图1); 对于履带式装载

11、机, 应测量定置状态下的装载宽度 图 1 装载宽度示意图 5 . 5 立爪装载机的扒取宽度、 扒取高度、 扒取深度应分别按照! B / T 5 5 0 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测定 5 . 6 装载机运输机构刮板链运动速度的测定: 在刮板链上涂一标记, 测量空载情况下刮板链循环一周 所用时间, 计算其运动速度。 5 . 7 装载机质量应在工作准备状态下通过称量进行测定。也可通过称量装载机的各组成部件来测定 装载机质量。 5 . 8 履带式装载机接地比压测定: 在测出装载机质量后, 用公式( 1 ) 计算履带式装载机的平均接地 比压 : P= 0 . 0 9 8 9 / ( 2 X B I . ) (

12、1) 式中: P 平均接地比压, 单位为兆帕( MP a ) ; 装载机质量, 单位为千克( k g ) ; B -履带宽度, 单位为厘米( c m) ; L履带接地长度, 单位为厘米( c m) 5 . 9 装载机重心位置应在静止状态下按照G B / T 8 4 9 9 的有关要求进行测定。同时还应验证装载机奉 G B / T 4 6 5 2 -2 0 0 3 载和工作状态下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 5 . 9 . 1 装载机的纵向稳定性应在倾斜场地上按上坡装载和下坡装载( 见图2 ) 两个方向进行检查。试 验场地的坡度: 对于轨轮式装载机, 应大于允许使用坡度 1 0 ; 对于履带式装载机,

13、应大于允许使用坡度 3 0 , 上坡装载下坡装载 图2 装载机纵向稳定性检查示惫图 5 . 9 . 2 装载机的横向稳定性应在静止和工作状态下, 选择以下工况进行评定: 对于直接卸载的铲斗装岩机, 应在工作机构在极左和极右二个位置装载时进行; 对于带运输机的铲装机、 双臂式装载机和立爪装载机, 应在工作机构向左、 右转动到极限位置、 运输机也向工作机构所转的同一方向转动到极限位置时进行( 见图3 ) , 1 工作机构; 2 转载运输机构. 图3 带运输机的装载机横向稳定性检查示意图 5 . 1 0 装载机的行走速度应在水平轨道( 对于轨轮式) 或地平面( 对于履带式) 上按照G B / T 1

14、 0 9 1 3 的有 关规定进行测定。 5 . 1 1 履带式装载机的牵引试验应在工作状态下按照G B / T 6 3 7 5的有关规定进行。 5 . 1 2 制动性能应在符合5 . 9 . 1 规定坡度的场地上进行检查。当装载机在正常行驶状态下坡时, 从关 闭行走电动机或气动机开始, 制动距离不超过规定值时, 则认为制动有效 5 . 1 3 装载机机动性能检查 5 . 1 3 . 1 离地间隙 测量 通过测量轨道面( 对于轨轮式) 或地平面( 对于履带式) 至机体最低点间的距离来确定。 5 . 1 3 . 2 转弯半径测量 履带式装载机在行走牵引试验场地上, 以最大转向角原地回转, 所测得

15、的回转中心轴线至外侧履带 中心线间的距离和回转中心轴线至装载机体最外侧一点间的距离, 即为履带最小转弯半径和装载机的 最小转弯半径( 见图4 ) ,测量时工作机构和运输机构的转角应保证机身宽度B为最小 4 G B / T 4 6 5 2 -2 0 0 3 1 工作机构; 2 转载运输机构。 图4 装载机最小转弯半径测f示意图 5 . 1 4 司机操作范围的测定: 以G B / T 8 5 9 1 规定的司机座椅标定点( 对无座椅的为司机站立点) , 按一 定比例画出各操纵装置间关系位置的侧视、 正视和顶视坐标图, 与J B / T 3 6 8 3 的有关内容进行对比, 以 考核是否符合舒适的操

16、纵区域和可及范围。 5 . 1 5 5 . 1 6 行测量 5 . 1 7 5 . 1 8 5 . 1 9 司机操作位置处的振动应在工作状态下按照G B / T 8 4 1 9 的规定进行测量。 司机操作位置处的噪声应在空载运行时, 按照G B / T 1 6 7 1 0 . 3 和G B / 丁1 6 7 1 0 . 5 规定的方法进 操纵装置的操纵力应在工作状态下, 用测力计或压力计测定操纵全行程的最大操纵力。 对于自 带光源的装载机, 用照度计分别在装载区、 卸载区和操作位置处测量照度。 对于隔爆型装载机的防爆性能, 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 6 负荷试验 6 . 1 装载机应在制造单

17、位的试验台上或试验场上进行负荷试验。 6 . 2 试验样机所要装载的物料, 其硬度( 普氏系数f 、 块度和松散密度应与装载机所规定装载矿岩的 性质相类似。试验时物料堆放应仿效实际作业现场, 物料堆积宽度应不小于样机的装载宽度, 堆积高度 为1 . 5 m -2 m , 6 . 3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进行负荷试验的样机, 每次连续装载矿岩总量: 对于铲斗式装岩机应不少于1 5 m ; 对于铲装机应不少于6 0 m ; 对于双臂式装载机和立爪装载机应不少于2 0 0 m . 6 . 4 技术生产率的测定: 在水平轨道( 对于轨轮式) 或地面( 对于履带式) 上, 装载机工作机构和运输机 沿机器中心

18、线布置时连续装载松散矿岩, 测量单位时间内所装载的矿岩总量进行折算确定。 7 工业性试验 7 . 1 试验内容包括装载机的使用可靠性, 使用生产率和能量消耗, 主要部件性能稳定性, 司机操纵舒适 性, 技术保养方便性, 工作机构的灵敏性, 检验整机的拆卸、 运输和装配是否适合矿山井巷作业环境的要 求等。 7 . 2 试验要求 7 . 2 . 1 在出厂和负荷试验中应充分暴露并消除薄弱环节, 对装载机的各种性能做进一步考核后方可进 行工业性地下装载试验。 7 . 2 . 2 地下装载试验应在使用现场进行, 所装载矿岩的硬度( 普氏系数 f 、 块度和松散密度应不低于 G B / T 4 6 5

19、2 -2 0 0 3 装载机设计的要求。 7 . 2 . 3 在试验过程中发生故障而停止试验时, 应排除故障、 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后, 试验继续进行到完 成所规定的全部试验内容为止。 7 . 2 . 4 试验样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灯光和声响信号装置的适合性, 闭锁 装置的可靠性, 回转、 运动和导电部分的防护罩的安全性以及接地装置, 均应通过各装配部件和整台机 器的工作进行试验。 7 . 3 试验装岩量 工业性试验所完成的装岩总量Q 。应不少于公式( 2 ) 的估算值, 其中地下装岩量不得低于总量的 8 0 肠在试验过程中除正常磨损、 维修、 保养和调整外, 装载

20、机的主要零部件不得更换, 否则试验应重新 计算。 Q H) K. X A T X 1 0 ( 2) 式 中: Q x 装载矿岩总量规定值, 单位为立方米( m ) ; K; 工况系数, 对于周期工作的装载机, K , =0 . 3 ; 对于连续回采工作的装载机, K , =1 . 2 ; 对于连 续掘进工作的装载机, K 二 。 . 7 ; A T 装载机技术生产率, 单位为立方米每分钟( m 3 / m i n ) 7 . 4 技术经济指标和整机性能评价 7 . 4 . 1 为了确定试验结束后的技术状态, 装载机应在试验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拆卸检验。机器零 件产生断裂和缺陷的原因应通过零件

21、检查和工作条件的分析, 必要时, 通过对材料的实验检验和制造质 量的检查来确定。机器制造和修理工艺性应根据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 通用化指标、 使用和维修时的装 配、 拆卸和调整难易程度进行评定。 7 . 4 . 2 为了确定装载机的技术经济指标, 应在工业性试验期间逐日、 逐时对装岩量、 故障、 修理、 维护保 养等情况进行计时观测, 观测时间不少于1 0 0 h , 统计记录观测结果 7 . 4 . 3 观测结束时, 对装载机的可用度K , 、 运转率K z 、 平均无故障时间几、 实际使用生产率Q 。 和能 源消耗比A等性能指标分别按公式( 3 ) 公式( 7 ) 进行计算 K , =M

22、/ ( T o +T , ) X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式中: K, 可用度( 可靠性系数) , 单位为百分数( %) ; T 一一试验样机装岩作业时间, 单位为小时( h ) ; T故障停机时间, 单位为小时( h ) , K 。 二 T o / ( T o +T , +丁 3 ) 7 X 1 0 0 0 0 ( 4) 式中: K : 一 一运转率( 时间利用系数)单位为百分数( %) ; 丁 : 维护保养与样机有关的辅助作业时间, 单位为小时( h ) e T 3 =

23、T , / 。 。 ( 5 ) 式中: 几 平均无故障时间( 无故障平均间隔) , 单位为小时( h ) ; 、故障发生次数。 Q m二 W / 丁 ( 6) 式中: Q m 实际使用生产率, 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 m / h ) ; W. 装载矿岩总量, 单位为立方米( m ) : T 装载矿岩总量所用时间, 单位为小时( h o G B / T 4 6 5 2 -2 0 0 3 A=E / W, 。 。 ( 7) 式中: A 能源消耗比( 电能比 耗或压气比 耗) , 电能比耗单位为千瓦小时每立方米( k Wh / m ) ; 压气比 耗单位为立方米每立方米( m / m ) ; E -装

24、载矿岩总量所耗用的电量和压缩空气量, 单位分别为千瓦小时( k Wh ) 和立方米( m ) 0 8 试验结果 在整机性能参数测试、 负荷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全部结束后, 应对所有试验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 得出 结论, 根据出厂试验、 型式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的有关要求编制相应的试验报告, 形成正式试验文件。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