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230-1998.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0462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7230-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GBT 17230-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GBT 17230-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GBT 17230-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GBT 17230-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7230-19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7230-1998.pdf(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1 3 . 0 3 0 . 3 0 F 0 8 (G 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7 2 3 0 -1 9 9 8 e q v I S O 1 2 8 0 7 -1 9 9 6 放 射 性 物 质 安 全 运 输 货 包 的 泄 漏 检 验 S a f e t r a n s p o r t o f r a d i o a c t i v e m a t e r i a l L e a k a g e t e s t i n g o n p a c k a g e s 1 9 9 8 一 0 2 一 2 3 发布1 9 9 8 一 1 1 一

2、 0 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 布 G B / T 1 7 2 3 0 -1 9 9 8 目次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范围 ” ” “ 1 2 引用标准 , ” ” ” ” 1 3 定义、 符号和单位 , , “ ” ” .1 4 规定的包容要求 “ ” 3 5 检验程序 ” ” ,. ” 3 6 容 许活度释放率的确定 ” ” ” ” ” 二 二 ” ” ” 5 7 标 准化泄漏率的 确定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5 8 包容系统验证要求 , , , , , “ “ , “ “ , “ , , , 7 9 泄漏检验程序要求 价 “ 8 附 录A ( 提 示的 附 录 )推 荐 的 泄 漏 检 验 方 法 , 二 ” 二 二 ” 9 附 录B ( 提示 的 附 录 )计 算 方 法 , 二

4、 一 1 8 附 录C ( 提示 的 附 录 )工 作 实 例 ” . 二 2 2 附录D ( 提示的附录) 注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4 1 GB/ T 1 7 2 3 0 -1 9 9 8 前言 国际原子能机构( I A E A) 安全丛书第 6 号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我国参照制订国家标准为 G B 1

5、 1 8 0 6 ) 对用于运输放射性物质的B型货包在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容许释放的放射性 活度作了规定。一般来说, 直接测量放射性活度的释放是不现实的, 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放射性活度释放 与非放射性流体泄漏之间的关系。 对此可采用多种泄漏检验方法, 具体方法将取决于该方法的灵敏度和 对具体货包的适用程度。 1 9 9 6 年发布的国际标准 I S O 1 2 8 0 7 : 1 9 9 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货包的泄漏检验 是 I AE A安 全丛书第 6 号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的配套系列标准之一为了证明所运输的放射性物质货包能 满足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 所规定的货包包容要

6、求, 该国际标准规定了进行放射性货包泄漏检验 的 一 种常用方法等效气体泄漏检验法的检验准则和检验方法, 可应用于货包的设计验证、 制造验 证、 装运前验证和定期验证阶段。 本标准等效采用 I S O 1 2 8 0 7 : 1 9 9 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货包的泄漏检验 , 在技术内容上与 I S O 1 2 8 0 7 : 1 9 9 6 等同。在编写规则上符合 G B / T 1 . 1 -1 9 9 3的要求。本标准发布后将作为 G B 1 1 8 0 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的配套标准使用。 本标准附录A列出了几种推荐的定性和定量检验方法及各方法的灵敏度和适用范围。 附录B给出

7、 了等效气体泄漏检验法的具体计算方法。附录 C提供了几种运输泄漏的计算实例。 附录 D是对本标准 部分内容的解释。 I S O 1 2 8 0 7 : 1 9 9 6 的前言与本标准技术内 容没有联系, 因此本标准未引用I S O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B 、 附录 C 、 附录 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核燃料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韩全胜、 康椰熙, 毖培庆、 邱孝熹。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放 射 性 物 质 安 全 运 输 货 包 的 泄 漏 检 验 G B / T 1 7

8、2 3 0 -1 9 9 8 e q v I S O 1 2 8 0 7 -1 9 9 6 S a f e t r a n s p o r t o f r a d i o a c t i v e ma t e r i a l L e a k a g e t e s t i n g o n p a c k a g e 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用于放射性物质运输货包泄漏检验的气体泄漏检验法。 采用该方法可在设计、 制造、 装运前和定期检验等阶段对运输货包进行验证, 以证明货包符合规定 的包容要求。 本标准并未规定具体的气体泄漏检验程序, 仅给出了进行各种气体泄漏检验方法的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9、有规定包容要求的 B型货包, 其他类型的货包也可参照使用。 弓1 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1 1 8 0 6 -8 9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 G B / T 1 2 6 0 4 . 7 -1 9 9 5 无 损检验术语 泄漏检验 定义、 符号和单位 3 . 1 本标准除采用G B 1 1 8 0 6 -8 9 和G B / T 1 2 6 0 4 . 7 -1 9 9 5中的定义外, 还使用如下定义。 3 . 1 . 1 活度

10、 释放率 a c t i v i t y r e l e a s e r a t e 单位时间内, 通过包容系统的漏孔或渗透性壁面所漏出的放射性内容物的活度。 3 . 1 . 2 阻塞 机制 b l o c k a g e m e c h a n is m 由于可能存在的泄漏通道被液体或固体物质阻塞而使放射性物质保留在包容系统内的一种机制 3 . 1 . 3 气体泄 漏检验法 g a s l e a k a g e t e s t m e t h o d o l o g y 该方法建立了运输包容系统内放射性内容物的容许活度释放率与给定检验条件下气体泄漏率的等 效关系, 是验证货包符合规定的包容

11、要求最常用的方法 3 . 1 . 4 介质me d i u m 能携带放射性物质通过漏孔的任何流体, 这种流体本身可以是放射性的, 也可以是非放射性的。 3 1 . 5 渗透p e r me a t i o n 气体依靠“ 吸附一 扩散一 解吸” 机制穿过渗透性固体壁( 即使没有漏孔) 的过程。除非气体本身具有放 射性, 否则不应将渗透认为是放射性的释放。 3 . 1 . 6 渗透率 p e r m e a t o o r a t e 单位时间内, 通过渗透壁的气体量, 渗透率取决于分压梯度。 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8 一 0 2 一 2 3 批准1 9 9 8 一 1 1 一 0 1实

12、施 】 GB/ r 1 7 2 3 0 -1 9 9 8 3 . 1 . 7 标准化泄 漏率 s t a n d a r d iz e d l e a k a g e r a t e ( S L R ) 在已 知条件下, 相对于温度为2 9 8 K ( 2 5 C ) 、 入口压力为1 . 0 1 3 X 1 0 P a 、 出口 压力为。 P a 件, 对干燥空气流 进行归一, 计算得到的泄漏率。 其单位表示为P a “ m “ s “ S L R , 3 . 1 . 8 标准化氦泄漏率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h e l iu m l e a k a g e r a

13、 t e ( S H e L R ) 在已知条件下, 相对于温度为 2 9 8 K( 2 5 C) 、 人口压力为 1 - 0 1 3 X1 0 P a 、 出口压力为 。 P a 件, 对干燥氦气流进行归一, 计算得到的氦泄漏率。其单位表示为 P a m “ s - S He L R , 3 . 2 本标准使用表 1 中的符号和单位。 的参 考条 的参考 条 表 1 符号和单位 符号 定义单位 A z C C A C D DA DN F C 认 F C ;N FE, FE; N I ; L L A L N 尸 A 尸 N Q s 比 Q Q A -. 1 Q 、 Q N (S L R ) Q

14、 二A Q T 【 出 Ql , Q 怜 Q 什 R RA 尺N RG R G A R G N RI ; n R I ,N R I r R I r n A型货包中容许装入的非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质的最大活度 活度浓度, 以C *或C ,表示 运翰中事故条件下, 可从包容系统释放的介质平均活度浓度 正常运输条件下, 可从包容系统释放的介质平均活度浓度 最大容许直径, 以D *或D、 表示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毛细管漏孔最大容许等效直径 正常运输条件下, 毛细管漏孔最大容许等效直径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忿 由放射性内容物进入到包容系统的释放份额 正常运输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1 由放射性内容物

15、进入到包容系统的释放份额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1 从包容系统释放到环境中的份额 正常运输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 从包容系统释放到环境中的份额 放射性核素 ! 的活度 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 以L 、或L .u表示 运输事故条件下, 在压力为尸 *时, 介质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 正常运输条件下, 在压力为尸 、时, 介质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包容系统的压力 正常运输条件下包容系统的压力 标准化泄漏率, 以Q A IS I R 或 Q .v S L R 、 表示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介质的容许泄漏率, 由L A计算得出 运输事故条件下, 容许的标准化泄漏率( S L R) 正常

16、运输条件下, 介质的容许泄漏率, 由L N计算得出 正常运输条件下. 容许的标准化泄漏率( S L R) 在设计验证阶段相对于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示踪气体或检验气体的容许检验泄漏 率, 它由Q A -R ) 来确定 在设计验证阶段相对于正常运输条件下, 示踪气体或检验气体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它由QN (S L R 来确定 在制造验证阶段, 示踪气体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在装运前验证阶段, 示踪气体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在定期验证阶段, 示踪气体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以R A或尺 N表示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内容物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在正常运输条件下, 内容物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17、气体内容物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以 R G, 或 R G 、 表示 在考虑到渗透作用后的运输事故条件 , 气体内容物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在考虑到渗透作用后的正常运输条件下, 气体内容物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的可释放活度 在正常运输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了 的可释放活度 所有放射性核素总的可释放活度, 以 R I r n 或R I , n 表示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所有放射性核素的可释放总活度 B q B q. m- B q m- a B q m- rn IT I m 助 ma . s - m, . 5 一 1 ma . 5 一 1 Pa Pa P a m3 5

18、 一 1 P a ma s - a P a ma s - P a m3 5 一 1 P a m3 s - P a m 3 5 一 1 P a m 习 5 一 1 P a m s - P a m 3 5 一 1 P a m 5 一 且 B q. 51 B q. s - B q. s - B q 5 一 t B q s - 1 B q. 5盈 B q B q B q B q GB/ r 1 7 2 3 0 - 1 9 9 8 定义 在正常运输条件下, 所有放射性核素的可释放总活度 由于渗透引起的活度释放率, 用 R P ;或R P ,表示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由渗透引起的活度释放率 在正常运输条

19、件下, 由渗透引起的活度释放率 标准化氦泄漏率 单位 B q B q 5 一 1 B q. s - B q 5 一 1 Pa m, S H e LR Pa ma SL R m3 m 规定的包容要 求 根据G B 1 1 8 0 6 -8 9 的规 定, 对于运输放射性物质的B型货包, 在经过了 规定的试验后, 包容系统 应满足表2的要求: 运 输 条 件 正常的运输条件 运输中事故条件 表 2 B型货包的包容要求 包容要求 不大于A, X 1 0 - / h 对“ Kr 在一周内不大于I O A, , 对其他放射性核素一周内不大于儿 放射性内容物的Ai 值必须根据GB 1 1 8 0 6 -8

20、 9 的有关规定予以确定。 检验程序 5 . 1 概述 可以通过测量放射性内容物释放率或其他的方法来证明货包符合包容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如何通 过等效气体泄漏检验来证明包装满足包容要求, 该方法是通过进行原型或模型检验, 并参考原有的演 示、 计算或合理推论, 将所有测得的检验泄漏率与内容物潜在的释放相联系。 本标准以下列各点为前提: a )可从货包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可以是下列物质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液体 气体 固体 固体悬浮液 气体中的悬浮固体颗粒( 气溶胶) 当考虑到放射性内容物的物理形态和特性时, 可用最大容许漏孔直径来表示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b )气体泄漏检验程序可用于

21、测量气体流量, 可用数学关系使流量与单个笔直毛细管( 可认为该毛 细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可以代表一个漏孔或多个漏孔) 的直径相联系。 c )当从第 5 . 1 6 ) 条气体泄漏检验中得到的单个笔直毛细管直径等于或小于第 5 . 1 a ) 条中的最大 容许漏孔直径时, 符合包容要求可用气体泄漏检验程序来证明。 本标准认为活度释放或不释放( 密封) , 可以以下列一种或几种方式发生: 粘滞流 分子流 渗透 GB/ T 1 7 2 3 0 -1 9 9 8 阻塞 5 . 2 程序 应以图 1 流程图为指南, 使用下述程序。流程图中每一方框内的内容表示该步骤的结果。 图1 第 1 步至第8步与放

22、射性内容物的包容有关, 而第 1 0 步至第 1 2 步与检验气体的泄漏有关。 第 9 步是连接放射性内容物包容和检验气体泄漏的参考步骤。 因为可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可能是气体、 液体或固体形态, 也可能是各种形态的组合。因此对于具体 的放射性物质形态, 有必要根据下列程序中相应步骤来确定容许标准化泄漏率。 图 1 是一个通用的流程图, 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一定要完成所有步骤( 例如, 以液相存在的一种放射 性核素)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诸如不同形态的放射性物质混合物) , 可能需要反复地重复某些步骤。但 是, 对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必须对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完成图I 相应的步骤。 5 .

23、2 . 1 容许活度释放率的确定 应确定各种可释放的放射性内容物的量, 同时将可释放的内容物与规定的包容要求相比较。 参见图 1 第 1 步到第 3 步和第 6 章。 5 - 2 . 2 标准化泄漏率( S L R) 的确定 将容许活度释放率换算成等效的标准化泄漏率。 参见图1 第4 步至第9 步和第7 章。 5 . 2 . 3 确定每个验证阶段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确定设计、 制造、 装运前和定期验证阶段相应的气体泄漏率。参见图1 第1 0 步 和8 . 2 , 5 . 2 . 4 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为进行设计、 制造、 装运前和定期验证选择合 适的 气体泄漏检验法。 参见图1 第1 1 步和

24、8 . 2 0 步 骤 1 放射性 内容物 步 骤 2可 释放活度 心 丁 步 孩 3容 许活度释放率 R 液休 气 体 渗透引起的 活度释放率 固体 步 骤 4 箭 容步 骤6 $ W 7 泄漏引起 的容许活度释放 率 R G- R-RP 活度浓度C 最大容许 介质容量泄漏率 最大容许 等效毛细漏 几直径D 步 骤 9容许标准 化泄漏率 Q, R 步 骇 1 0 设计验证 Qr n n Q r n n 各个验证阶段容 许 检 验泄漏率 1 R 94装运前 11 定期验证 Q * F I 验证Q r s I! 。 步 骤 H选择合适 的检验 方 法 一检验气体 步 骤 1 2 进 行 检 验

25、图 1 气体泄漏检验法流程图 G B / T 1 7 2 3 0 -1 9 9 8 5 检验与记录 必须完成所要求的检验, 同时记录检验结果。参见图1第 1 2 步和第 9 章。 6容许活度释放率的确定 应 按照第6 . 1 条至第6 . 3 条来确定正常运输和运输中 事故这两种条件下的 容许活 度释放率。 6, 第 1 步列出放射性内容物I ; 列出各种放射性内容物的量, 并给出其中每个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和物理特性。 将内容物按不同的物 相( 即液相、 气相和固相) 分别考虑。气溶胶可看作气相 , 溶液中的悬浮细颗粒可当作液体处理。 6 . 2 第 2 步确定总的可释放活度 R I r 在某些

26、情况下, 放射性内容物可能被包容系统中多个容器所包容( 例如, 运输包装内的已辐照燃料 组件) 。 那么, 不论是运输中事故条件还是正常运输条件, 只有一部分的放射性内容物可从最内层容器向 包容系统释放( F C ; N , F C ;O; 而且这一部分从最内 层释放的放射性物质中也只有极小部分可能从 包容系 统释放到环境中去( F E ;N , F E ,A ) 。如果放射性内容物是放射性核素的混合物, 其释放份额的数值将取决 于具体的放射性核素, 因而可得出多个释放份额数值。 另外, 即使是同一种放射性核素, 正常运输条件下 与运输中事故条件下的释放份额也是不同的。 可释放份额取决于下列因

27、素: 1 )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和正常运输条件下, 包容系统内容物的物理和化学形态。 2 )可能的释放方式。 如气体渗透、 气溶胶的迁移, 或颗粒与存在于系统中的水或其他物质反应以及 固体颗粒的可溶性等。 3 ) 在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内容物能经受的最大温度、 压力、 振动、 机械拉伸或挠曲 等等。这些因素可通过进行原型或模型试验, 并参考以前的实验、 计算或合理推论来确定。 当释放份额不能定值时, 可假设其值为 1 . 0 。释放份额一般要求征得审管部门的同意。 正常运输条件下, 放射性核素i 的可释放活度是: RI ;N二 F C,N X FE;N X I ; 。 (1) 其可

28、释放总活度为: R I r 、 一艺R I ;N ( 2 ) 同样地,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放射性核素i 的可释放活度是: R I ;=F C ; X F E ;n X I ; 。 一 ( 3) 其可释放总活度为: R I B 、 一艺R I ; ( 4 ) 6 . 3 第 3 步确定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R 由第 1 步和第 2步的数据确定可从货包中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而各种放射性核素的A : 值应根据 GB 1 1 8 0 6 -8 9 予以确定, 对于混合物必须使用等效A: 值( 见G B 1 1 8 0 6中的5 . 2 - 4 - 2 ) 。然后根据本标 准第 4 章表 2 计算出包容要求。

29、此时包容要求的单位是每小时活度或每周活度。由于气体检验泄漏率 通常以每秒流量为单位, 因此为了具有可比性, 必须将规定的包容要求的时间单位换算为秒。本标准假 定在规定的期限( 正常运输条件下为 1 h ; 运输中事故条件下为一周) 内以均匀的速率发生泄漏。如果审 管部门同意也可采用其他时间平均法。 根据上述步骤即可确定容许活度释放率。 标准化泄漏率 的确定 概述 按图 1 第 4 步至第 9 步确定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这两种条件下的标准化泄漏率。 GB / T 1 7 2 3 0 -1 9 9 8 本章详细描述了所有泄漏机制的标准化泄漏率( 由 此可确定检验泄漏率) 的确定方法。 根据

30、7 . 2 至 7 . 7 来确定最大容许标准化泄漏率, 最大容许标准化泄漏率在数值上与规定的包容要求是等效的。 为了满足第4 步至第9步的要求, 必须了解包装内放射性内容物的性质和包容系统的情况。 当放射 性内容物不能实际确定时, 用户应估计所含的放射性内容物组份, 并征得审管部门的同意。 7 . 2 第 4 步确定由渗透引起的活度释放率R P 对于放射性气体, 确定由渗透引起的活度释放率, 参见附 录B ( 提示的附 录) 中的B 1 4 a 7 . 3 第5步确定由泄漏引起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R G 当内容物含有放射性气体时, 从第 3步确定的规定的包容要求中减去第 4步得到的由渗透引起

31、的 释放率, 即是由泄漏引起的最大容许活度释放率。 7 . 4 第6步确定包容系统介质的活度浓度C 分别指定C N 和C , 为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可从包容系统释放到环境中去的介质中 的活度浓度。 C N N 和C A的值取决于每个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 以及可释放至容器的空腔中然后又可释 放至环境中去的介质份额。 介质体积为 V N 时, C 、 由下式计算: C N R I , V N (5 ) 介质体积为V A 时, C A 由下式计算: C A R I T A V A (6 ) 7 . 5 第 7 步确定介质的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L 用第 3 步的数据( 如果必须考虑渗透则用第

32、 5 步的数据) 除以第6步的数据, 就得到第7步的结果。 该值表示由于泄漏可从货包释放的介质的最大容许容量流量。此时介质处于工作压力和温度条件下。 在正常运输条件下, 介质的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L 、由下式计算: (7 ) 在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介质的最大容许容量泄漏率L 、由下式计算: (8 ) 7 . 6 第8步确定最大容许等效毛细管漏孔直径D 对于液体, 通过附录 B ( 提示的附录) 中的公式( B 7 ) 可将第 7 步的容量泄漏率换算成单个漏孔的直 径。 对于气体和气溶胶, 可通过下列公式将第 7 步的容量泄漏率( L N 和L A ) 换算成容许泄漏率( Q A 和 QN ):

33、QN= LNX PN 。 (9) QA一 LAX 尸A (1 0) 并用附录B( 提示的附录) 中的公式( B 1 ) 计算单个漏孔的直径。 对于固体( 包括颗粒) 和某些液体, 通过对放射性物质性质( 如颗粒直径或流体粘度) 的分析来确定 一个放射性内容物不能漏出的极限直径是可能的。 由于这种阻塞机制, 就不会有放射性活度释放。 但使 用阻塞机制必须是审管部门可接受的。 7 . 7 第9 步确定容许标准化泄漏率Q S L R 当确定了最大容许等效毛细漏孔直径后, 该值可用于附录B( 提示的附录) 中的公式( Bl ) 来确定容 许标准化泄漏率。( 详见附录C ( 提示的附录) 中C 3 ,

34、C 1 0 , C l l 和C 1 3 的实例) 。 应该确定在运输中正常和事故两种条件下的标准化泄漏率; 应用D、 来确定 Q A ( S L R ) , 应用DN 来确 定Q N ( S L R ) 。如果放射性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 应针对每一种形态分别确定 DA , Q A (S L R ) , D N 和 Q N ( S L R ) 的 GB / T 1 7 2 3 0 -1 9 9 8 值。 如果为了计算其他形态的活度释放需要对QA(-) 值作更严格限制的话, 那么应通过评估来确定 Q A (S L R ) 的极限值。 同样, 如果为了计算其它形态的活度释放需对Q N ( S L

35、R 7 值作更严格限制的话, 那么也应通过评估来确 定Q N ( S L R 的极限值。 上述确定和评估出的QN (S L R ) 和 Q A ( S L 。 值将用于第 1 0 步中。 包容系统验证要求 包容系统的验证阶段 1 概述 应通过在设计 、 制造、 装运前 和定期进行的验证程序 来证明包装符合 包容要求 , 必须对每个 验证 阶 881引 段建立一套检验要求 验证程序应证明包装在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两种条件下都符合所有规定的包容要求。 因此, 泄漏检验仅仅是验证程序的一部分。必须在不同的验证阶段, 建立一套审管部门可接受的程序。 包容系统的组装应按照书面的质量保证程序执行,

36、 这个书面程序包括包容系统所有部件都符合有 关要求且安装适位、 同时有确实可靠的核对清单。 8 . 1 . 2 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程序应证明货包的设计满足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所有规定的包容要求。 应对包装进行检验以证明它的泄漏率低于或等于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 Q T D A 和Q T D N e 应分别检验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的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 Q T D A 和Q T -。 如果检验是在 不同于运输中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的条件( 如温度和压力) 下进行的, 则必须证明测得的泄 漏率是适当的和有代表性的。 8 门- 3 制造验证 制造验证程序应证明每个按指定设计而制

37、造的包装在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都能满足 规定的包容要求( 假定货包在装运前正确组装, 且包装受到合理维护) 0 应对包装进行检验以证明其泄漏率低于或等于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 Q 二。 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Q 二应比Q T D N 和QT D A 更严格。如果检验条件不同于与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 事故条件相对应的最坏条件, 应选择适当的检验泄漏率, 以使检验能证明货包泄漏不会超过正常运输条 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的最大容许泄漏率。 8 门. 4 装运前验证 装运前验证程序应证明在每次装运前货包已组装好, 且包装受到维护, 以使在运输过程中( 正常运 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 完全满足规定的包

38、容要求 必须对包装进行检验以证明它的泄漏率低于或等于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Q二。在为了进行制造验 证泄漏检验而选择的条件下, 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 Q T S 应是制造验证所确定的检验泄漏率Q T F . 根据设计、 制造或定期验证的具体特性, 有关审管部门可以允许一种组合的验证程序, 再加上一个 不太精确但能提供满足设计条件 下等效置信度的泄漏检验。 8 . 1 . 5 定期验证 定期验证程序应证明所有依照批准的设计制造的包装, 在重复使用之后, 仍满足规定的包容要求。 应对包装进行检验以证明它的泄漏率低于或等于最大容许检验泄漏率Q 丁 P 。由于拆开组件可能有 困难, 待检验的包容范围和密封件数

39、目以及 Q -的数值必须是审管部门认可的。 定期验证的周期应是审管部门认可的。 8 . 2 验证要求 8 . 2 . 1概述 GB/ T 1 7 2 3 0 - 1 9 9 8 必须确定第 8 . 1 条中每个验证阶段相应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以证明包容系统满足规定的包容要求, 同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8 . 2 . 2 第 1 0 步确定每个验证阶段的容许检验泄漏率Q T D A I QT D N I Q T F , Q T S r QT P 在确定容许检验泄漏率时应使用第 9 步得到的相应结果。 应用QA(-) 来确定 Q T D A , 应用 Q N ( S L R ) 来确定Q T

40、 D N 。对于Q T F . Q T S 和QT P 的确定, 应使用QA ( S L R和 Q N ( 9 L R ) 的较严格值。 同样, 应该规定正常运输条件和运输中事故条件下计算容许标准化泄漏率的较严格值, 以便于确定 相应的容许检验泄漏率。 8 . 2 . 3 第 1 1 步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对应第 1 0 步( 设计、 制造、 装运前或定期验证) 各阶段所确定的每个容许检验泄漏率, 选择一种合适 的检验方法, 并确定适当的检验程序。 本标准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的表A1列出了一些适用的检验方法 9 泄漏检验程序要求 9 . 1 概述 所有的泄漏检验都应按照书面的质量保证大纲

41、进行 检验应能满足泄漏检验的要求。 在制造、 装运 前或定期验证检验中, 如果发现实际泄漏率大于最大容许泄漏率, 必须采取措施将泄漏率减少到可接受 的水平 。 9 . 2 第 1 2步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通过检验将证明 包装符合规定的包容要求。 对所用气体泄漏检 验法的最低要求列于9 . 3 和9 . 4 . 9 . 3 检验灵敏度 通过参考 有关文献或试验而确定某种泄漏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当其灵敏度小于或等于8 . 2 . 2 所确 定的示踪气体容许检验泄漏率的一半时, 该检验方法的灵敏度被认为是足够的。 要根据检验物项来选择泄漏检验法。例如, 气压降低检验(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表 A

42、2 中A3 . 1 ) 和 气压升高检验( 附录 A( 提示的附录) 表 A2中A3 . 2 ) 取决于被检气体体积, 因此应对这些检验方法的灵 敏度进行调整( 时间和体积等因素) 。 在许多情况下, 由于体积、 压力、 温度、 混合物组分或时间的变化, 而 使泄漏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发生较大变化。通常在能良好控制条件的实验室中进行的泄漏检验法比在现 场条件下 进行的同一方法更灵敏。 9 . 4 检验方法的要求 9 . 4 门概述 泄漏检验方法应与检验物项相对应, 并且当应用于包容系统时, 还应有足够的灵敏度能证明其符合 包容系统验证的检验要求。 应根据满足包容系统验证要求的活度释放率来确定容许的检验泄漏率和检验灵敏度。 进行泄漏检验时必须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所有泄漏检验必须由合格的操作者来完成 9 . 4 . 2 检验 使用者应负责验证所选择的检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并正确使用该方法。 必须按照 9 . 4 . 1 进行检验, 并形成文件。 Gs/ T 1 7 2 3 0 -1 9 9 8 附录A ( 提 示的附录) 推荐 的泄漏检验 方法 A1范围 本附录 目的是为用户选择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