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989-1994.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760543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6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4989-199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GB-T 4989-199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GB-T 4989-199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GB-T 4989-199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GB-T 4989-199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4989-199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4989-1994.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 D C 6 2 1 . 3 1 5 . 3 2 5 3 6 - 5 1 6 h 1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c s / T 4 9 8 9 一 9 4 热 电 偶 用 补 偿 导 线 E x t e n s i o n a n d c o mp e n s a t i n g c a b l e s f o r t h e r mo c o u p l e s 1 9 9 4 一 1 2 = 2 2 发布1 9 9 5 一 1 0 一 0 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热 电 偶 用 补 偿 导 线 G B / T 4

2、 9 8 9 一 9 4 E x t e n s i o n a n d c o mp e n s a t i n g c a b l e s f o r t h e r m o c o u p l e s 代替 G B 4 9 8 9 一8 5 本标准等效采用I E C出版物5 8 4 - 3 ( 1 9 8 9 ) 热电偶: 第三部分一 延长导线与补偿导线的允差和着色 标识制 的主要技术指标。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分度号为S , R , K , N, E , J 和T的热电偶配用的补偿导线( 以下

3、简称补偿导线) 。 补偿 导线的绝缘层与护套以聚氯乙 烯、 无碱玻璃丝及聚四氟乙烯为主体材料。对于其他材料, 若能满足本标 准的技术要求, 亦可采用。 2 引用标准 G B 2 6 1 4 镍铬一 镍硅热电 偶丝及分度表 G B 2 8 2 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 B 2 8 2 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 B 2 9 0 3 铜一 铜镍( 康铜) 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 B 2 9 5 1 . 2 电线电缆绝缘厚度测量方法 G B 2 9 5 1 . 3 电线电缆护套厚度测量方法 G B 2 9 5 1 . 4 电

4、 线电 缆 外径测量方法 G B 2 9 5 1 . 5 电 线电 缆 绝缘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G B 2 9 5 1 . 6 电 线电 缆 护套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G B 2 9 5 1 . 7 电线电 缆 空气箱热老化试验方法 G B 2 9 5 1 . 1 2 电线电缆 低温卷绕试验方法 G B 3 7 7 2 铂锗1 0 - 铂热电 偶丝及分度表 G B 4 9 9 3 镍铬一 铜镍( 康铜) 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G B 4 9 9 4 铁一 铜镍( 康铜) 热电 偶丝及分度表 Z B N 0 5 0 0 4 镍铬硅一 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 3 术语、 符号 3 - 1 术语 3 . 1 .

5、 1热电 偶 用 补 偿 导 线 。 x t e n s io n a n d c o m p e n s a t i n g c a b l e s f o r t h e r m o c o u p le s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 包括常温) 具有与所匹 配的 热电 偶的 热电 动势的标称 值相同的一对带 有绝缘层 的导线, 用它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 以补偿它们与热电 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补偿导 国家技术监奋局1 9 9 4 一 1 2 一 2 2 批准1 9 9 5 一 1 0 一 0 1 实施 G B / T 4 9 8 9 一9 4 线分为延长型与补偿型二种。 3 .

6、 1 . 2 延长型导线 。 x t e n s i o n c a b l e s 延长型导线又称延长型补偿导线, 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及热电动势标称值与配用热电偶偶丝 相同, 它用字母“ X “ 附加在热电偶分度号之后表示, 例如“ E X “ . 3 . 1 . 3 补偿 型导线 c o m p e n s a t i n g c a b l e s 补偿型导线又称补偿型补偿导线, 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热电偶偶丝不同, 但其热电动势 值在。 - 1 0 0 或。 - 2 0 0 时与配用热电 偶的热电动势标称值相同, 它用字母“ C ” 附加在热电偶分度号 之后表示, 例如“

7、K C “ 。不同合金丝可应用于同种型号( 分度号) 的热电偶, 并用附加字母予以区别, 例如 K C A和 K C B , 3 . 1 . 4 允差t o l e r a n c e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的允差是由于测量系统中引人了延长型补偿导线或补偿型补偿导线而产生的最 大附加偏差, 该值用微伏表示。 3 . 2 符号 S 表示热电特性允差为精密级的补偿导线; G 表示一般用补偿导线; H 表示耐热用补偿导线; R 表示多股补偿导线; P 表示有屏蔽层的补偿导线; V 聚氯乙烯材料( P V C ) ; F -聚四氟乙烯材料; B 无碱玻璃丝材料. 4 产品分类 4 . 1 产品品种 补偿导线

8、的产品品种及产品型号如表1 所示。 表 1 产品名称型号配用热电偶热电偶分度号 铜一 铜镶0 . 6 补偿型导线 S C或 R C 铂佬1 o- 铂热电偶 铂锗1 3 一 铂热电偶 S或R 铁一 铜镍 2 2 补偿型导线 铜一 铜镍4 。 补偿型导线 镍铬 1 0 - 镍硅3 延长型导线 KCA KCB KX 镍铬一 镍硅热电偶 K 铁一 铜镍 1 8 补偿型导线 镍铬 1 4 硅一 镶硅延长型导线 NC NX 镍铬硅一 镍硅热电偶 N 镍铬 1 0 - 锅镶4 5 延长型导线 EX 镍铬一 钢镍热电偶 E 铁一 铜镍4 5 延长型导线J X铁一 钢镍热电 偶 J 钥一 钥镶4 5 延长型导线

9、 TX 钥一 康钥热电 偶 T 4 .22 产品规格 G B / T 4 9 8 9 一 9 4 补偿导线的线芯型式、 线芯股数、 线芯标称截面、 合金丝直径如表2 所示。 4 . 3 产品等级、 使用分类 补偿导线按热电特性的允差不同分为精密级和普通级两种。按使用温度范围分为一般用和耐热用 两类。分级和分类见技术要求规定。 4 . 4 产品结构型式 4 . 4 . 1 补偿导线的线芯型式分为单股线芯和多股线芯( 软线) 两种, 线芯股数如表2 所示。 表 2 线芯型式 线芯标称截面 mmZ 线芯股数 单线直径 nlnl 单股线芯 0 . 2 0 5 1 . 0 1 . 5 2 . 5 1 1

10、 1 :1 1 0 . 5 2 0 . 8 0 1 . 1 3 1 3 7 1 . 7 6 多股线芯 ( 软线) 0 . 2 0 . 5 1 . 0 1 5 2 5 7 7 7 7 1 9 0 . 2 0 0 . 3 0 0 . 4 3 0 . 5 2 0 . 4 1 4 . 4 . 2 绝缘层、 护套、 屏蔽层 补偿导线的结构一般由绝缘层、 护套或加屏蔽层组成。 4 . 4 . 2 . 1 绝缘层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材料。 耐热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是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体材料。 若耐热性能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 则允许用 其他材料, 如高温橡皮绝缘等。 4 . 4 . 2 .

11、2 护套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护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体材料。 耐热用补偿导线的护套是以聚四氟乙 烯或无碱玻璃丝为主体材料。用无碱玻璃丝编织做护套必须 表面涂有机硅漆或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烧结。若耐热性能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 则允许用其他材料, 如高 温橡皮等。 4 . 42 . 3 屏蔽层 采用镀锡铜丝或镀锌钢丝编织或用复合铝( 或铜) 带绕包。 4 . 5 产品代号 补偿导线产品代号, 使用温度范围、 绝缘层和护套的主体材料如表 3 所示。 G B / T 4 9 8 9 一9 4 表 3 热电偶分度号补偿导线型号代号等级 绝缘层材料 及护套材料 使用温度范围 s或 RS C或 R C S C - G

12、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0 - 700 100 S C- H耐热用普通级F. B0 - 2 0 0 S C-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0 700 -1 0 0 K KCA KCA- G 一般用普通级 V . y V. V0 -700 - 10 0 KCA- H 耐热用普通级 F. B0 2 0 0 KCA-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0 -700 - 10 0 KCA- HS 耐热用精密级F. B0 - 2 0 0 KCB KCB - G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0- 700- 100 KCB -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0 -7 00

13、 -100 KX KX- G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 一 2 0 7 0 一2 0 - 1 0 0 KX- H 耐热用普通级 F . B一2 5 - 2 0 0 KX-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 一2 0 - 7 0 一2 0 - 1 0 0 KX- HS 耐热用精密级 F. B一 2 5 - 2 0 0 NNC NC- G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0 -700 -100 NC- H 耐热用普通级 F. B0 - 2 0 0 NC-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 V V. V0 -700 100 NC- HS 耐热用精密级 F. B0 - 2 0 0 G B /

14、T 4 9 8 9 一 9 4 续表 3 热电偶分度号补偿导线型号代号等级 绝缘层材料 及护套材料 使用温度范围 NNX NX- G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 一2 0 - 7 0 一2 0 - 1 0 0 NX- H 耐热用普通级 F. B 一2 5 - 2 0 0 NX-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 一 2 0 - 7 0 一 2 0 - 1 0 0 NX- HS 耐热用精密级 F. B一 2 5 - 2 0 0 EEX EX- G 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 一 2 0 - 7 0 一 2 0 - 1 0 0 EX- H 耐热用普通级 F. B一 2 5 - 2

15、 0 0 EX-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V V. V 一 2 0 7 0 一 2 0 - 1 0 0 EX- HS 耐热用精密级 F. B 一2 5 2 0 0 Ji x X- G一般用普通级 V. V V. V 一 2 0 - 7 0 一2 0 - 1 0 0 J X- H耐热用普通级 F. B一 2 5 2 0 0 J X- GS一般用精密级 V . V V.V 一2 0 - 7 0 一2 0 - 1 0 0 J X- HS耐热用精密级F. B一 2 5 - 2 0 0 TTX TX一 G一般用普通级 V . V V. V 一 2 0 - 7 0 一 2 0 - 1 0 0 TX一 H

16、 耐热用普通级 F. B 一2 5 2 0 0 TX- GS 一般用精密级 V . V V. V 一 2 0 - 7 0 一2 0 - 1 0 0 TX- HS 耐热用精密级 F . B一 2 5 - 2 0 0 4 “ 6 标记 产品的标记应按下列格式 : 例如: G B / T 4 9 8 9 一9 4 标准年份 标准编号 有屏蔽层( 无屏蔽层不标) 线芯软线( 硬线不标) 一 护套材料( B , F , V 1 0 0 , V 7 0 ) 绝缘层材料( F , V1 0 0 , V 7 0 ) 线芯单芯截面 线芯数( 单对或多对) 允差等级( 普通级不标) 耐热等级( G, H) 型号(

17、 R C , K C A, K C B , K X, NC , NX, E X, J X, T X) 注: V 1 0 0 , V7 0 表示聚氯乙烯材料耐温等级为 1 0 0 r, 7 0 r 5 技术要求 5 . 1 热电特性及允差 当参考端温度为。 时, 补偿导线的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应分别符合G B 3 7 7 2 , G B 2 6 1 4 , Z B N 0 5 0 0 4 , G B 4 9 9 3 , G B 4 9 9 4 , G B 2 9 0 3 中的S , K , N , E , J 和T分度表, 其允差应符合表4 规定。 表 4 型号 导线温度范围 使用分类 允差,

18、p V 热电偶测量端 温度, 精密级普通级 S C或 R C S C或 R C KCA KCA KCB KX KX NC NC NX NX EX 0 - 1 0 0 0 2 0 0 0 - 1 0 0 0 - 2 0 0 0 - 1 0 0 一 2 0 - 1 0 0 一 2 5 - 2 0 0 0 - 1 0 0 0 - 2 0 0 一 2 0 - 1 0 0 一 2 5 - 2 0 0 一 2 0 - 1 0 0 G H G H G G H G H G H G 士3 0 ( 士2 . 5 C) 士6 0 ( 士1 . 5 ) 士6 0 ( 士1 . 5 C) 土6 0 ( 士1 . 5 0

19、C) 士6 0 ( 士1 . 5 0C) 士6 0 ( 士1 . 5 ) 士6 0 ( 士1 . 5 0C) 士6 0 ( 士1 . 5 C) 士6 0 ( 士1 . 5 C) 士6 0 ( 士1 . 5 C) 士1 2 0 ( 士1 . 5 C) 士6 0 ( 士5 . O ) 士6 0 ( 士5 . 0 C )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 土2 . 5 0C )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 士2 . 5 C) 士1 0 0

20、 ( 士2 . 5 C) 士1 0 0 ( 士2 . 5 C) 士2 0 0 ( 士2 . 5 C)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9 0 0 9 0 0 9 0 0 9 0 0 9 0 0 9 0 0 9 0 0 9 0 0 5 0 0 G B / T 4 9 8 9 一 9 4 续表 4 型号 导线温度范围 使用分类 允差, , w 热电偶测量端 温度, C 精密级普通级 E X J X J X TX TX 一 2 5 2 0 0 一 2 0 - 1 0 0 一 2 5 2 0 0 一 2 0 1 0 0 一 2 5 2 0 0 H G H G H 士 1 2 0 ( 士

21、 1 . 5C) 士8 5 ( 士1 . 5 C ) 士8 5 ( 士1 . 5 C) 士3 0 ( 士0 . 5 C ) 士4 8 ( 土0 . 8C) 兰2 0 0 ( 士2 . 5 0C) 士1 4 0 ( 士2 . 5C) 士 1 4 0 ( 士2 . 5 C) 士6 0 ( 士1 . 0 C) 士9 0 ( 士1 . 5 C ) 5 0 0 5 0 0 5 0 0 3 0 0 3 0 0 注: 本表所列允差用微伏表示, 用摄氏度表示的允差与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有关, 括号中的温度值是按表列热电偶 测量端温度换算的。 : : , 绝缘层、 护套着色 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和护套着色应符合表 5

22、 规定。 表 5 补偿导线型号 绝缘层着色护套着色 正极负极 一般用耐热用 普通级精密级普通级精密级 S C或 R C KCA KCB KX NC NX EX i x TX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红 绿 蓝 蓝 黑 灰 灰 棕 紫 白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灰 灰 灰 灰 灰 灰 灰 灰 灰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黑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黄 5 . 2 . 2 根据用户要求, 允许按I E C 5 8 4 - 3 推荐着色的产品。见附录A( 补充件) 。 5 . 3 绝缘层、 护套与屏蔽层 5 . 3 . 1 补偿导线的线芯绝缘层厚度, 护套厚度及

23、最大外径应符合表6 规定。 表 6 使用分类 绝缘层标称厚度 幻I nl 护套标称厚度 n】 m 补偿导线最大外径, . m 线芯标称截面 mm 单股线芯多股软线芯 一般用 0 . 2 0 . 5 1 . 0 1 . 5 2 . 5 0 . 4 0 . 5 0. 7 0 . 7 0 . 7 0 . 7 0 . 8 1 . 0 1 . 0 1 . 0 3 . 0 X4 . 6 3 . 7 X6 . 4 5 . 0X7 . 7 5 . 2 X8 . 3 5 . 7X9 . 3 3 . 1 只 4 . 8 3 . 9 X 6 . 6 5 . 1 X8 . 0 5 . 5 X8 . 7 5 . 9 X

24、9 . 8 c s / T 4 9 8 9 一 9 4 续表 6 使用分类 线芯标称截面 mm 绝缘层标称厚度 m m 护套标称厚度 m m 补偿导线最大外径. m m 单股线芯多股软线芯 耐热用 0 . 2 0 . 5 1 . 0 1 . 5 2 . 5 0 . 4 0 . 4 0 . 4 0 . 4 0 . 4 0 . 3 0 . 3 0 . 3 0 . 3 0 . 3 2 . 3 太4 . 0 2 . 6 X4 . 6 3 . 0 X5 . 3 3 . 2 X5 . 8 3 . 6 X6 . 7 2 . 4 X4 . 2 2 . 8 又4 . 8 3 . 1 X5 . 6 3 . 4 X

25、6 . 2 4 . 0 X7 . 3 往: 一般用补偿导线其绝缘层厚度允许为正偏差, 但导线最大外径不得超过本表规定. 若加屏蔽层. 则导线最大外径的增大值不得大于1 . 6 m m . 5 . 3 . 2 绝缘层 5 . 3 . 2 . 1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表面应平整、 色泽均匀, 无机械损伤。 5 . 3 . 2 . 2 一般用补偿导线绝缘层厚度允差偏差为标称厚度的负1 0 %, 最薄处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 的9 0 % 减0 . 1 m m , 5 . 3 . 2 . 3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应经受交流5 0 H z , 电压4 O O Q V的火花试验不击穿。 试验机的运行 速

26、度应保证绝缘层每点经受电压作用时间不小于0 . 1 s . 5 . 3 - 2 . 4 耐热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厚度允许偏差不超过标称厚度的负2 0 %, 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 称值的9 0 % 减。 . 1 m m。 绝缘线芯外径允许局部放大, 但粗大处的外径不应超过最大外径值。 5 . 3 . 3 护套 5 . 3 . 3 . 1 凡用聚氯乙 烯或聚四氟乙 烯作护套, 其护套应紧密包在线芯的绝缘层上. 绝缘层与护套之间 不粘连, 表面应平整, 颜色均匀。 5 . 3 . 3 . 2 护套的厚度允许偏差为标称值的负2 0 %, 最薄处应不小于厚度标称值的8 0 % e 5 . 3 . 3 .

27、3 用玻璃丝编织的护套, 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soy, 5 . 3 . 4 屏蔽层 5 . 3 . 4 . 1 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 0 %, 断头处经衔接后应修剪整齐。 5 . 3 - 4 . 2 复合铝( 铜) 带应紧密贴在绝缘层上, 不易松脱。 5 . 3 - 4 . 3 屏蔽层的厚度不得大于。 . 8 m m, 5 . 4 护套标志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护套表面应连续印有制造厂名或商标、 导线代号、 规格、 使用温度范围等标志. 标 志要求清晰牢固, 标志之间距不大于5 0 0 m m, 5 . 5 绝缘电阻 当周围空气温度为1 5 - 3 5 0C , 相对湿度不超过8 0 %时, 补偿导线

28、成品的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 的绝缘电 阻每l o m不小于5 M f 1 , 5 . 6 物理机械性能 一般用补偿导线的绝缘层和护套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老化性能应符合表7 规定。 表 7 使用分类 物理机械性能老化性能 杭拉强度, N / m m 伸长率, %沮度, 时间, h强度变化率, % 一般用 一2 0 -7 0 0 一2 0 - 1 0 0 0 1 2 . 5 1 2 . 5 )1 2 5 X 1 2 5 8 0 士 2 1 3 5 士 2: : 士 2 0 士 2 5 G B / T 4 9 8 9 一 9 4 5 . 了 耐热性能 耐热用补偿导线应经受2 2 0 士5 历时2 4

29、h 耐热性能试验后, 立即将试样在五倍其直径的圆柱体上 弯曲1 8 0 0 后, 应满足下列要求: e . 表面无裂纹; b . 导线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每米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 5 Mn , 5 . 8 防潮性能 耐热用补偿导线应经受环境温度4 0 士2 C , 相对湿度为9 5 士3 %, 历时2 4 h 防潮性能试验后, 导线 线芯间和线芯与屏蔽层间的绝缘电阻值每米不应小于2 5 M ( Z , 5 . 9 低温卷绕性能 一般用补偿导线应经受一2 0 的低温卷绕试验后, 用目 力观察卷绕在试棒上的试样的绝缘层均应 无任何裂纹。 6 试验方法 6 . 1 热电特性试验 6 . 1 .

30、1 测试方法 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6 . 1 . 2 测试仪器及设备 二 恒温油槽: 在其有效工作区间任意两点之间的温差 6 0 常态( 2 5 士1 C ) 1 0 “ 热态( 2 0 0 士2 C ) 1 0 “ B 2 . 5 聚四氟乙烯浓缩分散液应符合表B 2 要求: 表 B 2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 2 3 4 5 “ 外观 密度( 2 0 C ) 运动粘度( 2 5 C ) 酸碱性( p H值) 树脂含量 H / c m mm / s % 卜 白色均匀乳液 1 . 5 0 - - 1 . 5 5 6 - 1 5 妻8 6 0 士 2 注: I ) 该项作为保证指标. 说明: 聚四氟

31、乙烯浓缩分散液是平均颗粒为。 . 0 5 -0 . 5 微米的聚四氟乙烯树脂颗粒均匀分散在水 相中形成的分散液, 使用时可根据用途和需要分别加入无离子水、 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 氨水或有机酸 等对浓缩液的浓度、 粘度和p H值予以适当的调节。 B 3 屏蔽层用材料应符合下列标准: B 3 . 1 屏蔽层用镀锡铜丝应符合G B 4 9 1 0 镀锡圆铜线 。 B 3 . 2 屏蔽层“1 1 镀于纲丝应符合G B 3 0 8 1 一般用热镀锌低碳钢丝 。 附录C 热电动势标称值与允差范围 ( 参考件) 当参考端温度为。 时, 工作端温度分别为1 0 0 C , 2 0 0 时, 其热电动势标称值及

32、允差范围如表C 1 所示: 表 C 1 热电偶 分度号 补偿导线 型号 使用分类 测量端 温度 热电动势 标称值 p V 精密级普通级 允差 P V 热电动势范围 p V 允差 p V 热电动势范围 拜 V S或 R5 c或 R C G1 0 06 4 5 士 3 06 1 5 6 7 5土 6 05 8 5 7 0 5 H ;: :164 51 440 士 6 0 士 6 0 5 8 5 - 7 0 5 1 3 8 0 1 5 0 0 G B / T 4 9 8 9 一9 4 续表 C l 热 电偶 分度号 补偿导线 型号 使用分类 测量端 温度 热电动势 标称值 卜 精密级普通级 允差 卜

33、 v 热电动势范围 拌 介 差 料 v 热电动势范围 尸 v K K X或 KCA, KCB G1 0 04 0 9 5士6 0 4 0 3 5 - 4 1 5 5士 1 0 03 9 9 5 - 4 1 9 5 K X或 KCA H ; : ; : : 士 6 0 4 0 3 5 4 1 5 5 8 0 7 7 - 8 1 9 7 士 1 0 0 3 9 9 5 - 4 1 9 5 80 3 7 - 8 2 3 7 N N X或N CG1 0 02 7 7 4士 6 02 7 1 4 - 2 8 3 4士 1 0 02 6 7 4 2 8 7 4 NX或 N C H ; : : ;:; 士

34、6 0 2 7 1 4 - 2 8 3 4 5 8 5 2 - 5 9 7 2 士1 0 0 2 6 7 4 2 8 7 4 5 8 1 2 - 6 0 1 2 E EXG1 0 06 3 1 7士1 2 06 1 9 7 6 4 3 7士 2 0 0 6 1 1 7 6 5 1 7 E XH ; :6 31713 4 19 士 1 2 0 6 1 9 7 6 4 3 7 1 3 2 9 9 1 3 5 3 9 士 1 2 0 6 1 1 7 6 5 1 7 1 3 2 1 9 1 3 6 1 9 J i xG1 0 05 2 6 8士 8 55 1 8 3 5 3 5 3士1 4 05 1

35、2 8 5 4 0 8 I XH ; ; : 5 2 6 810 7 77 士 8 5 5 1 8 3 5 3 5 3 1 0 6 9 31 0 8 6 2 士 1 4 0 5 1 2 8 5 4 0 8 1 0 6 3 7 1 0 9 1 7 T TXG1 0 04 2 7 7 士 3 04 2 4 7 4 3 0 7士 6 04 2 1 7 4 3 3 7 TXH ; : : :; : 士 4 8 士 4 8 4 2 2 9 4 3 2 5 9 2 3 7 - 9 3 3 3 士 9 0 士 9 0 4 1 8 7 4 3 6 7 9 1 9 5 9 3 7 5 附录D 补偿导线的往复电阻

36、值 ( 参考件) 在2 0 时分别将1 m长的正极和负极测量其电阻值后, 正、 负极的电阻值相加之和为补偿导线的 往复电阻, 各种型号的不同规格的往复电阻值不大于表D 1 所示: 表 D1 补偿导线型号 在2 0 C 时往复电阻值, ( 1 / m 0 . 2 mm0 . 5 mm1 . 0 mm1 . 5 mm 2 . 5 mm S C或 R C KCA:,:.:.:,:.: 1 5 G B / T 4 9 8 9 一9 4 续表 D 1 补偿导线型号 在2 0 时往复电 阻值. f l / . 0 . 2 mm0 . 5 mm1 . 0 mmz1 . 5 mm2 . 5 mm KCB KX

37、 E X i x TX NC NX 2 . 6 0 5 . 5 0 6 . 2 5 3 . 2 5 2 . 6 0 3 . 7 5 7 . 1 5 1 . 0 4 2 . 2 0 2 . 5 0 1 . 3 0 1 . 0 4 1 . 5 0 2 . 8 6 0 . 5 2 1 . 1 0 1 . 2 5 0 . 6 5 0 . 5 2 0 . 7 5 1 . 4 3 0 . 3 5 0 . 7 3 0 . 8 3 0 . 4 3 0 . 3 5 0 . 5 0 0 . 9 5 0 . 2 1 0 . 4 4 0 . 5 0 0 . 2 6 0 . 2 1 0 . 3 0 0 . 5 7 附加

38、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天津电线总厂和沈阳合金厂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维善、 王振华、 唐锐、 曹原、 张晓华。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