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463-1996.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76084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6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6463-199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GBT 16463-199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GBT 16463-199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GBT 16463-199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GBT 16463-199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T 16463-199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 16463-1996.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3 3 . 1 6 0 . 0 1 M 6 3 搏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c s / T 1 6 4 6 3 一 1 9 9 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和技术指标要求 T h e me t h o d o f s u b j e c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t h e s o u n d q u a l i t y f o r b r o a d c a s t p r o g r a mm e s a n d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r e q u

2、 i r e m e n t s 1 9 9 6 一 0 7 一 0 9 发布 1 9 9 6 一 1 2 一 0 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和技术指标要求 GB / T 164 63一 199 6 T h e me t h o d o f s u b j e c t i v 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t h e s o u n d q u a l i t y f o r b r o a d c a s t p r o g r a mm e s a n d t h e t e c h n

3、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r e q u i r e me n t s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广播节目声音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 本标准也适用于对其他节目的声音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时参考。 引用标准 GB 3 7 8 5 -8 5 声级计的电、 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C U B 4 8 5 4 -8 4 标准纯音听力计用的标准 零级 G B 5 4 3 9 -8 5 立体声广播节目( 磁带) 的 录制和交 换 GB 5 4 4 0 -8 5 广播用立体声录音机 G B 6 2 7 8 -8 6 模拟节目 信号 GB / T 1 4 2 2 1 -9 3 广播节

4、目试听室技术要求 3 术语 本标准推荐下列音质评价用术语, 其含义如下: 3 . 1 清晰 d e f i n i t i o n a l 声音层次分明, 有清澈见底之感, 语言可懂度高。 反之模糊、 浑浊。 3 . 2 丰满f u l l 声音融汇贯通, 响度适宜, 听感温暖、 厚实、 具有弹性。 反之单薄、 干瘪。 3 . 3 圆润 s m o o t h 优美动听、 饱满而润泽不尖噪。 反之粗糙 。 3 . 4 明亮 b r i g h t 高、 中音充分, 听感明朗、 活跃。 反之灰暗。 3 . 5 柔和 m e l lo w 声音温和, 不尖、 不破, 听感舒服、 悦耳。 反之尖、

5、硬。 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6 一 0 7 一 0 9 批准 1 9 9 6 一 1 2 一 0 1 实施 GB/ r 1 646 3一 199 6 6 真实r e a l 保持原有声音的音色特点 7 平 衡 b a l a n c e 节目各声部比例协调, 高、 中、 低音搭配得当。 8 立 体 效 果 s t e r e o e f f e c t 声像分布连续, 构图合理, 声像定位明确、 不漂移, 宽度感、 纵深感适度, 空间感真实、 活跃、 得体。 条件 4 . 1 试听室 试听室技术要求应符合GB / T 1 4 2 2 1中的有关规定。 4 . 2 评价用声系统设备的连接方法

6、及其技术要求 4 . 2 . 1 评价用声系统设备连接方框图如下: 评价用声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 录音机技术指标应符合 G B 5 4 4 。中甲级机的有关要求。 调音台技术指标应优于表 1 的规定: 表 1 22乐b. 项目 指标 等效噪声源电动势 一 1 2 5 d B u 通频带谐波失真 0 . 1 频率响应( t0 . 5 d B , 一1 . 0 d B) 2 0 H z - 2 0 k Hz 通道间串音衰减( 1 0 0 H z -1 0 k H z ) 7 5 d B 通道间相位差 1 0 0 0 H z时1 0 1 0 0 0 0 Hz 时5 . 通道间电平差士0 . 5 d B

7、 线路输入最高电平2 2 d B u 线路输出最高电平2 2 d B u c . 功率放大器技术指标应优于表 2 要求: GB / T 1 6 4 6 3 一 1 9 9 6 表 2 指标 颇率响应( 士0 . 5 d B) 2 0 H- 2 0 k H z 串音衰减 6 0 dB 信噪比( 计权信号) 9 0 dB 额定输出功率 2 . - : 2 0 0 W d . 监听扬声器系统技术指标应优于表 3 要求: 表 项目指标 频率响应( 士2 d B) 5 0 H-2 0 k H z 总谐波失真1 % 功率 2 0 0 W 评价用声系统各设备间的连线应尽可能短, 接点电阻应尽可能小。 4 .

8、 3 扬声器和评定员的位置应符合GB / T 1 4 2 2 1 中的有关规定。 4 . 4 受评节目磁带 受评节目磁带应符合下列要求 : a每盘受评节目磁带的开头应录有“ 模拟节目信号” ( 见G B 6 2 7 8 ) 。 对单声道节目 磁带, 录音工作 磁平( OV U) 为2 5 5 n Wb / m, 要求录有 3 0 s “ 模拟节目信号” . 录音带磁通强度为2 0 0 n Wb / m, 对立体声 节目磁带, 录音工作磁平( ()V U) 为3 2 0 n Wb / m, 要求录有 6 0 s 左、 右声道平衡的“ 模拟节目信号” , 录音 带磁通强度为 2 5 5 n Wb

9、/ m, b . “ 模拟节目信号” 与第一段受评节目之间需要留5s 的间歇, 节目与节目之间需要留 1 0s 的间 歇, 每盘节目的总计时间不得超过 2 0 mi n , 4 . 5 重放声级 以 4 . 4 a 条中规定的信号为测试信号, 调节输出音量, 听音声级的大小原则上以评定员感觉适度为 准, 约8 6 d B ( A ) , 测量时声级计传声器的位置应在听 音区中央略高 于评定人员头 部所在平面, 使用的 声 级计应符合G B 3 7 8 5 中的要求, 测量时使用A计权、 慢时间常数。 所有测量均应是评定员在场的情况下 进行。 5 评定小组的组成 5 . 1 评定员资格 5 .

10、1 . 1 评定员应包括下列人员: a . 录音导演、 录音师、 录音工作者。 b . 广播声学工作者。 c . 乐队指挥、 演员或播音员。 d . 作者、 节目主待人、 制作人、 编辑。 5 . 1 . 2 评定员应进行听力检查, 在 1 2 5 Hz -8 0 0 0 H z 的频率范围内听闭级应低于2 0 d B ( 见G B 4 8 5 4 ) , G s / T 1 6 4 6 3 一 1 9 9 6 评定员两环听力应基本一致, 具有准确判断声像位t的能力。 评定员应有高保真及临场听音的经验。对音乐墓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解能 评定小组人数 评定小组的人数为 4 1

11、0 人, 推荐人数为7人。 评定小组成员的组成细节如表 4 , 评定组的男、 女人 jlo八1 5力乐 数汇每个年龄组应尽可能做到相等 表 4 最 少 人数推荐人数最 多 人 数 性别 男 2 3或4 5 女4 或 3 J 总数 471 0 年9 1 1 8 -4 0岁 245 4 0 6 0岁 235 总数4 71 0 评定小组人数再多时, 其性别与年龄应保持表中规定人数比例。 评定项 目 6 . 1 音质评语 a . 清晰度 b .丰满度 c .圆润 度 d明亮度 e .柔和 度 f . 真实度 9 . 平衡度 62 总体音质( 对被评节目总体音质效果的综合评价) 6 . 3 立体效果(

12、评定立体声节目时增设本项) 在广播节目主观评价过程中, 各评定节目可根据被评节目的具体情况, 以及评价的目的而作适当选 择 。 计分方法 采用绝对法评定每一个被评广播节目的技术质量。 评分等级 广播节目技术质量主观评价采用五级评分制 5 分( 优, : 质量极佳十分满意 生 分( 良) : 质量好比较满意 3 分( 中) : 质虽一般尚可接受 2 分( 差) : 质量差免强能听 1 分( 劣) : 质量低劣无法忍 受 G B , T 1 6 4 6 3 一1 9 9 6 7 . 2 扣分 在节目中存在着较大失真、 杂音等明显声缺陷时应扣分 7 . 3 数据统汁 评定员采用上述评分方 法. 第6

13、 章中规足的评定 项目 对每I节目 进行记分. 然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 统汁处理 , 具体的数据统计方法见附录A, 了 . 4 主观评价用表 进行听音评价工作, 须预先制作好评价用表供主观评价时评定员记分用。木标准推荐“ 广播节日声 音质量主观评价记分表” ( 见附录 B ) e 评定程序 8 . 1 系统设备调整 评定过程中要采用同一系统设备, 评定前要对系统设备进行调整测试 正常情况下频率均衡应i -f 平直的位器. 8 . 2 声级调整 对每盘被评节目磁带评定前都应进行声级调整. 使其重放声级基本一致, 具体方法见4 . 5条。 8 . 3 评定员预备工作 每次评价工作开始前, 应使每位评

14、定员热悉评定程序, 了解被 评节目 、 评定项目 、 计分方法、 评价用 表, 以及各评价用术语的含义。主观评价过程中评定员必须独立思考进行评定, 应避免作出任何会彩 I7 评定结果的暗示。 8 . 4 评定员工作时间 为避免因评定员疲劳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评定小组不得连续不休息地工作 2 0 mi n以上, 侮 次中间休息时间应最少等于他们已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和休息时间在内, 每次评定不能持续Lh以 上。 广播节目( 磁带) 技术指标要求 9 . 1 广播节 目( 磁带) 应符合GB 5 4 3 9中的有关规定。 9 . 2 广播节 目( 磁带) 的录制电平要求 以磁平单声道2 5

15、5 n Wb / m, 立体声3 2 0 n Wb / m放音时, 音 量表指示到O V U刻度为 参考 语言节目 包括诗朗诵、 话剧, 以及音乐、 戏曲节目等的录制电平, 在音量表( VU表) 上指计摆动幅度最大的不得超 过+3 d B, 一般在一3 d B左右。配乐节目以解说为主, 音乐效果为辅, 解说词与音乐效果的音址比例约 为 7 : 3 或 6: 4 , 9 . 3 广播节目 ( 磁带) 要求声音干净、 无异常杂音, 本底噪声电 平应低于一 5 0 d B , 9 . 4 立体声节 目( 磁带) 要求左右声道平衡, 立体声相位计保持在0 . 5 0 . 7 之间。 9 . 5 立体声

16、节 目( 磁带) 要求声像分布连续、 构图合理、 定位准确、 下漂移 9 . 6 文艺节 目( 磁带) 要求各声部比例协调, 高、 中、 低音搭配得当, 人工音响效果运用适度。 9 . 7 节目( 磁带) 要求声音真实、 层次分明, 圆润、 柔和、 不尖不燥。 9 . 8 节目( 磁带) 放声时, 在距扬声器lm处要求听不见磁感效应( 复印效应) 。 Gs / T 1 6 4 6 3 一 1 9 9 6 附录A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数据统计方法 ( 补充件) A 1 评分计算 全体评定员对每个节 目的评价结果都按评定项目各自统计出单项总分, 然后再分别计算单项平均 分, 总项平均分和标准偏

17、差。 以 下各式中尸 , 为每个 评定员所评得的个人分 数, n 为 评定员 总数, 。为音质评 语项的项目 数。 音质评语项单项平均分的计算: 全 八 单 项 平 均 分 几二 上 分 一 标准偏差的计算: 标 准偏 差 S 丫 ; (P ;一 尸 ) ” 一1 音质评语项总项平均分的计算: 音质评语项总项平均分Py 二 音质评语项单项平均分之和 音质评语项的项目数 立体效果平均分的计算: 立体效果平均分 P s = 每位评定员评出的立体效果分数之和 评定员人数 总体音质平均分的计算: 总 体 音 质 平 均 分 P T 一 丝i x i华磐,1华型邀 立 血 片 从二 只 / 、义 u 几

18、 = 七2 一 一 L J P Si 全 P T ; = 上到 一 其中“ 音质评语” 总项内包括的评价内容有七项, 但由于节目内容、 评价 目的不同, 评价的音质评语 项数可作适当选择, 因此, 要根据实际评价项 目数求其总项平均分。 A 2 计权统计 评价结果的计算采用计权方法. 音质评语项、 立体效果项、 总体音质项的计权百分率分别为5 0 % , 6 GB / T 1 6 4 6 3 一, 9 9 6 2 0 0 0 . 3 0 %. 计权总分的计算方法为: ) 二P , X 5 0 %+ 1 1,s X 2 0 % a +P 7 . X 3 0 % 节目实得分数 =计权总分 一应扣分

19、数 A 3 应扣分数的统计方法 应扣分数=计权总分 X 注: 评委 6人或6人以下时, 上式应改为: 应扣分数 =计权总分 X #n 黯c - 2if IV -R A Rx 30 0/ a # 寰 ft - 1 X 3 0 %rT r“ g 1 A 4 主观评价的结果 主 观评价的结果应作专门报告, 其 计算结果可填入“ 广 播节目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 结果报告表” 的相 应栏目中 见附录B 表B 2 , 附录B 主观评价记分表 ( 参考件) 听音编号: 听音人姓名: 职业 : 节 目名称 : 表 B I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记分表 日期:年月日上午 , t别:下午 年龄 : 评价项目 评

20、价等级 备注 优良中差劣 音质评语项 清 晰 度 丰满度 圆润度 明亮度 柔和度 真 实 度 平衡度 立体 效 果 总体音质 !一 扣分 cB / T 1 6 4 6 3 一 1 9 9 6 表 1 3 2 广播节 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结果报告表 1 .被评节f 1 节日名 称: 居 j种:制作日期: 制作单位:制作编号: 艺 .听音人员 总 人数: 性剑 男_人; 女人 年僻: ( 1 8 -4 0岁)人 C -I 1 - -6 0岁)人 人 员组成 : 录音导演录音师录音工作者人 有关广播声学工作者人 乐队指挥演员播音员人 节L l 主持人制作人编辑人 3 .听音日期:年_ 月日 _时一_ 年

21、月 日时 n .试听室 地点本底噪声; 温度:湿度:气压: 5 .听音区雷级 6 .评定结果 评价项目单项总分 单项平均分 ( 尸 户 标 准 偏 差 ( S ) 总平均值计权百分率 计 权 分 数 清晰度 s 0 % 丰满度 圆润度 明亮度 一 k 和 度 真 典度 平衡度 立泳效果 2 0 % .总体音质 3 0 % 计权总分应扣分数实得分数 c B / T 1 6 4 6 3 一1 9 9 6 附加说明: 本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 播电 影电视部 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 播电 影电 视部 标准化 规划 研究所负责技术归口 。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负责起草。

22、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阅向前、 李敏。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