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765547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85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pdf(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g a s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s 2 0 0 6一 0 3一 0 2 发布2 0 0 6一 0 5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t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 o d e f o r d e s i g n o f g x n f i r e e x t i n g u is h i n g s y s t e ms G B 5 0

2、 3 7 0一 2 0 0 5 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 日期:2 0 0 G年 5月 I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 4 1 2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的公告 现批准 气体 灭火系统设计 规范 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G B 5 0 3 7 0 -2 0 0 5 , 自2 0 0 6年 5月 1日起实施。其中, 第 3 . 1 . 4 , 3 . 1 . 5, 3 . 1 . 1 5 , 3 . 1 . 1 6, 3 . 2 . 7, 3 . 2 . 9 , 3 . 3 . 1 , 3 . 3 . 7 , 3 . 3

3、 . 1 6 , 3 . 4 . 1 , 3 . 4 . 3 , 3 . 5 . 1 , 3 . 5 . 5 , 4 . 1 . 3, 4 . 1 . 4, 4 . 1 . 8 , 4 . 1 . 1 0, 5 . 0 . 2, 5 . 0 . 4 , 5 . 0 . 8 , 6 . 0 . 1 , 6 . 0 . 3, 6 . 0 . 4 , 6 . 0 . 6 , 6 . 0 . 7 , 6 . 0 . 8 , 6 . 0 . 1 0 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 00六年三月二 日 月 11舀 本规

4、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 2 0 0 2 2 6 95- 文 二00一一二00= 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 修订计划 要求, 由公安部天津消防 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进行 了 J 泛的调查研究, 总结 r 我国气 体灭火系统研究、 生产、 设汁和使用的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 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及美、 日、 德等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 进行了 有关基础性实验及工程应用实验研究。广泛征求了设计、 利研、 制 造、 施工、 大专院校、 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最后经专家审 查, 由有关部门定稿 本规范共分六章和七个附录, 内容包括: 总则、 术语和符号、 设 计

5、要求、 系统组件、 操作与控制、 安全要求等。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 由公安部 负责具体管理,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 注意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并及时 把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往本规范管理组(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地 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 1 1 0号, 邮编: 3 0 0 3 5 1 ) , 以供今后修订 时参考 。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 编 单 位: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参 编 单 位: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及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6、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 深圳因特安全技术有 限公 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 广东胜捷消防企业集团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 东靖飞谢德隆杜兰萍马恒刘连喜 李根敬宋波许春元刘跃红伍建许 王宝伟万旭李深梁常欣王元荣 靳玉广郭鸿宝陆曦 目次 1 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1 ) 2 术语和符号 , (2) 2 . 1 术语 。, , , , , , , (2) 2 . 2符 号 , , , 3 ) 3 设计要求 , , , , (6) 3 . 1 一般规定 (6) 3 . 2 系统设置 , , (7) 3 . 3 七氮丙烷灭火系统 , , , , , , , , 。 (8) 3 . 4 I G 5 4 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 , , , ( 1 3 ) 3 . 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 1 7 ) 4 系统组件 ( 1 9 ) 4 . 1 一般规定 , 。 , ( 1 9 ) 4 . 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 , , 。 ( 2 1

8、) 4 . 3 I G 5 4 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 2 1 ) 4 . 4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 2 1 ) 5 操作与控制, , , , , , ( 2 2 ) 6 安全要求 , , , , , , , , , ( 2 4 ) 附录A 灭火浓度和惰化浓度 。 , , ( 2 5 ) 附录B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 2 7 ) 附录C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面积 喷射率 , , , , 。 。 。 , , , , , , , , , , , ( 2 8 ) 附录D 喷头 规格和等效孔口 面积 ( 3 0 ) 附录E I G 5 4 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管

9、道压力系数和 密度系数 , , ( 3 1 ) 附录 F I G 5 4 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喷头等效孔口单位 面积 喷射率 附录G 无毒性反应( N OA E I ) 、 有毒性反应( L O A E I ) 浓度和灭火剂技术性能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 : 条文说明 ( 33 ) ( 35 ) ( 36 ) ( 37 ) 1 总则 1 . 0 . 1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 减少火灾危害, 保护人身和财 产的安全, 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 改建、 扩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 的七氟丙烷、 I G5 4 1 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的设计。 1 . 0 .

10、 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 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 做到 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1 . 0 . 4 设计采用的系统产品及组件,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 定的要求。 1 . 0 . 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 . 1 术语 2 . 1 . 1 防护区p r o t e c t e d a r e a 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2 . 1 . 2 全淹没灭火系统t o t a l f l o o d i n g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 在规定的

11、时间内, 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灭火剂, 并使 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 区的灭火 系统 2 . 1 . 3 管网灭火系统p i p i n g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s y s t e m 按一定的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 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的灭火系统 2 . 1 . 4 预制灭火系统p r e - e n g i n e e r e d s y s t e ms 按一定的应用条件, 将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 计、 组装成套且具有联动控制功能的灭火系统 2 . 1 . 5 组合分配系统c o mb i n e d d

12、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s 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通过管网的选择分配, 保护两个 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的灭火系统 。 2 . 1 . 6 灭火浓度f l a m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在 l 0 1 k P 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 扑灭某种火灾所需 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 . 1 . 7 灭火密度f l a me e x t i n g u i s h in g d e n s i t y 在 1 O 1 k P 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 扑

13、灭单位容积内某 种火灾所需固体热气溶胶发生剂的质量。 2 . 1 . 8 惰化浓度i n e r t i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有火源引人时, 在 l O 1 k P a 大气压和规定的温度条件下, 能抑 制空气中任意浓度的易燃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发 生所需的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的最小体积百分比。 2 . 1 . 9 浸溃时间s o a k i n g t ime 在防护区内维持设计规定的灭火剂浓度, 使火灾完全熄灭所 需的时间 。 2 . 1 . 1 0 泄压口p r e s s u r e r e l i e f o p e n i n g 灭火

14、剂喷放时, 防止防护区内压超过允许压强, 泄放压力的气 开 口。 2 . 1 . 1 1 过程中点 c o u r s e mi d d l e p o i n t 喷放过程 中, 当灭火剂喷 出量为设计用量 5 0 %时的系统 状态 。 2 . 1 . 1 2 无毒性反应浓度( N O AE I浓度) N O A E L 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观察不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大浓 度 2 . 1 . 1 3 有毒性反应浓度( L O A E L浓度) L O A E L 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能观察到由灭火剂毒性影响产生生

15、理反应的灭火剂最小 浓度 。 2 . 1 . 1 4 热气溶胶 c o n d e n s e d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a e r o s o l 由固体化学混合物( 热气溶胶发生剂) 经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 灭火性质的气溶胶, 包括 5型热气溶胶、 K型热气溶胶和其他型 热气溶胶 。 2 . 2符号 C l 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C , 灭火设计密度; D -管道内径; F喷头等效孔口面积; F k 减压孔板孔口面积; F , 泄压口面积; 9 重力加速度; H过程中点时, 喷头高度相对储存容器内液面的位差; K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K,

16、 一 一 容积修正系数; L -管道计算长度; n 储存容器的数量; Na -流程中计算管段的数量; N: 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 尸 。 灭火剂储存容器充压( 或增压) 压力; 尸 1 减压孔板前的压力; 尸一一减压孔板后的压力; 尸 c 喷头工作压力; 尸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尸 卜 高程压头; P “ , 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 Q管道设计流量; 单个 喷头的设计流量 ; 支管平 均设 计流量 ; 一 一 减压孔板设计 流量 ; 主干管平均设计 流量; qq认Qw Q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 久 等效孔口 单位面积喷射率; S 灭火剂过热蒸气或灭火剂气体在 I

17、O 1 k P a大气压和防 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 了 一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 t -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 V -防护区净容积; V-喷放前, 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气相总容积( 对 I G5 4 1系 统为全部储存容器的总容积) ; V ,减压孔板前管网管道容积; V , 一一减压孔板后管网管道容积; V 6 储存容器的容量; V p - 一 管网的管道内 容积; W一 一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 Wo 一一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W系统灭火剂剩余量; Y , 计算管段始端压力系数; Y , 一 计算管段末端压力系数; Z , 计算管段始端密度系数; Z , 计算管段末端密度系数; Y

18、一 一 七氟丙烷液体密度; S 落压比; 7 充装量; P k 减压孔板流 量系 数; 乙 尸 计算管段阻力损失; A W, 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O W 管道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3 设 计 要 求 3 . 1一 般 规 定 3 . 1 . 1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 其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 设计用量, 应根据防护区内可燃物相应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 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3 . 1 . 2 有爆炸危险的气体、 液体类火灾的防护区, 应采用惰化设 计浓度; 无爆炸危险的气体、 液体类火灾和固体类火灾的防护区, 应采用灭火设计浓度。 3 . 1 . 3 几种可燃物共存或混合时, 灭火设

19、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 度, 应按其中最大的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确定 3 . 1 . 4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 一个组合 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8个。 3 . 1 . 5 确定。 3 . 1 . 6 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f, 应按储存f最大的防护区 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 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 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之和。 3 . 1 . , 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 7 2小时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 的, 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 1 0 0 %设置备用量。 3 . 1 . 8 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 应采用 2 0 0C. 3 . 1

20、. , 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 其规格、 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 相 同。 3 . 1 . 1 0 同一防护区, 当设计两套或三套管网时, 集流管可分别设 置, 系统启动装置必须共用。各管网上喷头流量均应按同一灭火 设计浓度、 同一喷放时间进行设计。 3 . 1 . 1 1 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6 3 . 1 . 1 2 喷头的保护高度和保护半径,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保护高度不宜大于6 . 5 m; 2 最小保护高度不应小于0 . 3 m; 3 喷头安装高度小于 1 . 5 m时, 保护半径不宜大于4 . 5 m; 4 喷头安装高度不小于 1 . 5 m时, 保护半径不应大

21、于 7 . 5 m. 3 . 1 . 1 3 喷头宜贴近防护区顶面安装, 距顶面的最大距离不宜大 于。 . 5 m, 3 . 1 . 1 4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 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 1 0台 。 3 . 1 . 1 5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1台时, 必须能 同时启动. 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 s o 3 . 1 . 1 6 单台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保护容积不应大于 1 6 0 . ; 设置多台装置时. 其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大于l o m, 3 . 1 . 1 7 采用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防护区, 其高度不宜大于 6 . O m . 3 . 1 . 1 8 热气

22、溶胶预制灭火系统装置的喷口宜高于防护区地面 2 . O m 3 . 2系 统 设 置 3 . 2 . 1 气体灭火系统适 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 电气火灾; 2 固体表面火灾; 3 液体火灾; 4 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 除 电缆隧道 ( 夹层 、 井) 及 自备发 电机房外 , K型 和其 他型热 气溶 胶预 制灭 火系 统不 得用于 其他 电气火 灾 3 . 2 . 2气休灭 火蔡统不活 用干扑效下利虎宙 . 硝化纤维、 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钾、 镁、 钠、 钦、 错、 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 氢化钾、 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 过氧化氢、 联胺等能自行

23、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 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3 . 2 . 3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 有爆炸 危险性的场所及有超净要求的场所K型及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 灭火系统不得用于电子计算机房、 通讯机房等场所。 3 . 2 . 4 防护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 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 下需同时保护时, 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2 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 一个防护 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8 0 0 .2 , 且容积不宜大干3 6 0 0 . ; 3 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 一个 防护 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 0 0 . , 且容积不宜大于 1 6 0 0 .

24、 o 3 . 2 . 5 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 。 . 5 h ; 吊 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 . 2 5 h 3 . 2 . 6 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不宜低于 1 2 0 0 P a 3 . 2 . 7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 防护区净高的2 / 3以上。 3 . 2 . 8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 宜设在外墙上。泄压口面积按相应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3 . 2 . , 喷放灭火荆前. 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 闭。 3 . 2 . 1 0 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一1 0 C a 3 . 3七氟丙烷灭火

25、 系统 3 . 3 . 1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 1 . 3 倍, 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 . 1 倍。 3 . 3 . 2 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 5 . 8 %, 其他灭火浓度可按本 规范附录A中表 A - 1 的规定取值, 惰化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 A中 表 A - 2 的规定取值。本规范附录 A中未列出的, 应经试验确定。 3 . 3 . 3 图书、 档案、 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 采用 1 0 %0 3 . 3 . 4 油浸变压器室、 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 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9 %. 3 . 3 . 5

26、 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 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 8 % 3 . 3 . 6 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 1 . 1 倍。 3 . 3 . 7 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 设计喷放时间不应 大于8 s ; 在其他防护区. 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 l o s e 3 . 3 . 8 灭火浸溃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5 mi n; 3 4 3 . 3 . 9 木材、 纸张、 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 宜采用 2 0 mi n ; 通讯机房、 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 应采用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 宜采用 1 0 m i n ; 气体和液体火灾, 不应小于 l mi

27、 n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氮气的含水量 不应大于 。 . 0 0 6 %0 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2 . 5 +0 . 1 MP a ( 表压); 2 二级4 . 2 +0 . 1 MP a ( 表压) ; 3三级5 . 6 +0 . 1 MP a ( 表压) 。 3 . 3 . 1 0 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增压储存容器, 不应大于 1 1 2 0 k g / m ; 2 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 不应大于 9 5 0 k g / m ; 3 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 不应大于 1 1 2 0 k g /

28、耐 ; 4 三级增压储存容器, 不应大于 1 0 8 0 k g / m o 3 . 3 . 1 1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 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 存量体积的8 0 % 3 . 3 . 1 2 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I 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 2 管网的第 1 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 其相互间的 最大差值不应大于2 0 %0 3 . 3 . 1 3 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 宜按下式计算: 。 _, , Q、 厂 二 一 口 i 夕 P ; ( 3 . 3 . 1 3 ) 式中 F x 泄压口面 积( m ) ; Q 二 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 k g

29、 / s ) ; P ,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P a ) . 3 . 3 . 1 4 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和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 应按下式计算: 。V vv =、. 二 乃 C, ( 1 0 0 一C ) ( 3 . 3 . 1 4 - 1 ) 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 k g ) ; C , 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 ; S 灭火剂过热蒸气在 l o l k P a 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 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 m s / k g ) ; V -防护区净容积( M3 ) ; 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可

30、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取值。 2 灭火剂过热蒸气在 I O I k P a 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 度下的质量体积, 应按下式计算 : S=0 . 1 2 6 9 +0 . 0 0 0 5 1 3T ( 3 . 3 . 1 4 - 2 ) 式中了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 ) 。 3 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按下式计算: Wo =W十W, +OWi ( 3 . 3 . 1 4 - 3 ) 式中W。 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k g ) ; A wl 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k g ) ; 0 O Wz 管道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k g ) , 4 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 以下的容

31、器容积量换算。 5 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 其管网内的 灭火剂剩余量均可不计。 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 其管网 内的灭火剂剩余量, 可按各支管与最短支管之间长度差值的容积 量计算 3 . 3 . 1 5 管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网计算时, 各管道中灭火剂的流量, 宜采用平均设计流 量。 2 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 应按下式计算: 卜W W . 一 了 ( 3 . 3 . 1 5 - L ) 式 中 式 中 Q . 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 k g / s ) ; t 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 S ) . 支管平均设计流量, 应按下式计算: N , Q g

32、 一习Q ( 3 . 3 . 1 5 - 2 ) I 吼 支管平均设计流量( k g / s ) ; N : 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 数量( 个) ; Q一 一 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 k g / s ) . 管网阻力损失宜采用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和平均 设计流量进行计算。 5 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 宜按下式计算: 尸 m P o V。 .W_ v 。 十2 y 一“ p ( 3 . 3 . 1 5 - 3 ) V g 二 , V ti ( 1 一1 )( 3 . 3 . 1 5 - 4 ) 式中P m 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 MP a , 绝对压力) ; P b 灭火剂储存容器

33、增压压力( MP a , 绝对压力) ; V o 喷放前, 全部储存容器内的气相总容积( m ) ; Y七氟丙烷液体密度( k g / m ) , 2 0 时为1 4 0 7 k g / m ; V p 管网的 管道内容积( m ) ; n储存容器的数量( 个) ; V b储存容器的容量( m ) ; I 充装量( k g / m ) 6管网的阻力损失应根 据管道种 类确定 。当采用镀 锌钢管 令一D 时, 其阻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AP 5 . 7 5 X 1 0 L / . ( 了 4 十乙 入 1 g ( 3 . 3 . 1 5 - 5 ) U 10 . 1 2 / 式中O P 计算管段

34、阻力损失( MP a ) ; L 管道计算长度( m) , 为计算管段中沿程长度与局部 损失当量长度之和; Q管道设计流量( k g / s ) ; D 管道内径( mm) 7初选管径可按管道设 计流量 , 参照下列公 式计算 : 当Q -O . 6 ( MP a , 绝对压力】 ; 二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 , O . 7 ( MP a , 绝对压力) ; 三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 , O . 8 ( MP a , 绝对压力) 。 P 今 ( M P a ,绝 对 压 力 ) 。 3 . 3 . 1 7 喷头等效孔口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F 一 鱼 4 ( 3 . 3 . 1 7 ) 式中凡喷

35、头等效孔口面积( c m ) ; 4 c 等效孔口 单位面积喷射率 k g / ( s “ c m ) , 可按本 规范附录 c采用 。 3 . 3 . 1 8 喷头的实际孔 口面积, 应经试验确定, 喷头规格应符合本 规范附 录 D的规定 。 3 . 4 I G5 4 1混合气体 灭火系统 3 . 4 . 1 I G 5 4 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 浓度的 1 . 3 倍, 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 . 1倍。 3 . 4 . 2 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 2 8 . 1 %, 其他灭火浓度可按本 规范附录 A中表 A - 3的规定取值, 惰化浓度可按本规范附录

36、A中 表A- 4 的规定取值。本规范附录A中未列出的, 应经试验确定。 1 3 3 . 4 . 3 当 I G 5 4 1混合气体灭火剂喷放至设计用,的9 5 %时, 其 喷放时间不应大于6 0 s , 且不应小于 4 8 s . 3 . 4 . 4 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木材、 纸张、 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 宜采用 2 0 mi n ; 2 通讯机房、 电子计算机房 内的电气设备火灾, 宜采用 1 0 mi n ; 3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 宜采用 1 O mi n , 3 . 4 . 5 储存容器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充压( 1 5 . O MP a ) 系统, 充装量

37、应为 2 1 1 . 1 5 k g / m ; 2 二级充压( 2 0 . O M P a ) 系统, 充装量应为2 8 1 . 0 6 k g / m o 3 . 4 . 6 防护区的泄压口面积, 宜按下式计算: 。, Qx r 一 “ 1 一rp ( 3 . 4 . 6 ) 式中 F泄压口面积( m ) ; Q . 灭火剂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 k g / s ) ; P ,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P a ) . 3 . 4 . 7 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和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应符 合下列规定 : 1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V 、 , 一 J 、

38、. 丁 干 . 岛,n ( _ 1 0 0In ( l o o - C , ( 3 . 4 . 7 - 1 ) 式中W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 k g ) ; C , 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 %) ; V 防护区净容积( m ) ; s 灭火剂气体在 1 O 1 k P a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 度下的 质量体积( m / k g ) ; K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取值。 2 灭火剂气体在 1 O 1 k P a 大气压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 的质量体积, 应按下式计算: 飞 4 S=O . 6 5 7 5 +0 . 0 0 2 4T ( 3 . 4 . 7 -

39、2 ) 式中丁 一一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 ) 。 3 系统灭火剂储存量, 应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及系统灭火 剂剩余量之和, 系统灭火剂剩余量应按下式计算: W, 2 . 7 V o +2 . O Vp ( 3 . 4 . 7 - 3 ) 式中W 系统灭火剂剩余量( k g ) ; V a 系统全部储存容器的总容积( ma ) ; _ V p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 m ) , 3 . 4 . 8 管网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流量宜采用平均设计流量。 主干管、 支管的平均设计流量,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0 . 9 5 W W “ = t ( 3 . 4 . 8 - 1 ) ( 3 . 4 .

40、 8 - 2 ) Qc 艺1 一- q 式中Q w 主干管平均设计流量( k g / s ) ; t 灭火剂设计喷放时间( s ) ; Q g 支管平均设计流量( k g / s ) ; N: 安装在计算支管下游的喷头数量( 个) ; q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 k g / s ) . 2 管道内径宜按下式计算: D=( 2 4 一3 6 ) , / 厄( 3 . 4 . 8 - 3 ) 式中D管道内径( m m) ; Q管道设计流量( k g / s ) e 3 灭火剂释放时, 管网应进行减压。减压装置宜采用减压孔 板。减压孔板宜设在系统的源头或干管人口处。 减压孔板前的压力, 应按下式计算:

41、, t 0 . 5 2 5 V r ,一 r i _ _es . es _ 一 一二 一 V p t V , 十 U . 4 V ( 3 . 4 . 8 - 4 ) 式中P , 减压孔板前的压力( MP a , 绝对压力) ; 灭火剂储存容器充压压力( MP a , 绝对压力) ; 系统全部储 存容器的总容积( m ) ; P0V0 V , -减压孔板前管网管道容积( M ) ; V i 减压孔板后管网管道容积( m ) e 5 减压孔板后的压力, 应按下式计算: P2 =8P, ( 3 . 4 . 8 - 5 ) 式中P z 减压孔板后的压力( MP a , 绝对压力) ; 6落压 比( 临

42、 界 落压 比: s=0 . 5 2 ) 。一 级 充压 ( 1 5 . O MP a ) 的系统, 可在 5 =0 . 5 2 -0 . 6 0中选用; 二级充 压( 2 0 . O MPa ) 的 系统 , 可在 5 =0 . 5 2 -0 . 5 5 中选用 。 6 减压孔板孔口面积, 宜按下式计算: F k = 一- 一Y k - 一 0 . 9 5 k k P , 沥, . a e _ S , ( 3 . 4 . 8 - 6 ) 式中F k减压孔板孔口面积( c m ) ; Q k 减压孔板设计流量( k g / 9 ) ; P k 一一减压孔板流量系数。 7 系统的阻力损失宜从减压

43、孔板后算起, 并按下式计算, 压 力系数和密度系数, 可依据计算点压力按本规范附录E确定。 L. 令. 1 . 6 5 3 X 1 0 , _、 _ J z 一s , 一0 . 2 4 2 石68 D 5 . # . 十了 ) 4 l G z 一 乙 , ) 材 ( 3 . 4 . 8 - 7 ) 式中 Q管道设计流量( k g / s ) ; L 管道计算长度( m) ; D管道 内径( mm) ; 计算管段始端压力系数( 1 0 - MP a “ k g / m ) ; 计算管段末端压力系数( 1 0 - MP a “ k g / m ) ; 艺叽 2 1 计算管段始端密度系数; 1 6

44、Z z - -一一 计算管段末端密度系数。 3 . 4 . 9 I G5 4 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的喷头工作压力的计算结果, 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充压( 1 5 . O MP a ) 系统, P 2 . 0 ( MP a , 绝对压力) ; 2 二级充压( 2 0 . O MP a ) 系统, P , 2 . 1 ( MP a , 绝对压力) 。 3 . 4 . 1 0 喷头等效孔口面积, 应按下式计算: F c 一 Q c 9 ( 3 . 4 . 1 0 ) 式中F .喷头等效孔口面积( c m, ) ; 9 c 等效孔口单位面积喷射率仁 k g / ( s “ c m ) , 可按本 规范附录 F采用 3 . 4 . 1 1 喷头的实际孔口面积, 应经试验确定, 喷头规格应符合本 规范附录 D的规定 3 . 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3 . 5 . 1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密度不应小于灭火密 度的1 . 3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