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1037-2000.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0270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88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1037-200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YD-T-1037-200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YD-T-1037-200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YD-T-1037-200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YD-T-1037-200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1037-20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1037-2000.pdf(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Y U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通 信 行 业标 准 YD/ T 1 0 3 7- 2 0 0 0 9 0 0 / 1 8 0 0 MHz T DM 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C A ME L应用部分( C A P ) 技术规范 9 0 0 / 1 8 0 0 M 1 3 z T DMA D i 梦 回 C e ll u l a r Mo b i l e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T e c h n ic a l S p e c i fi c a t io n o f C A ME L A p p li c a t io n P

2、 a rt ( C A P 2 0 0 0 - 0 1 - 2 8 发布 2 0 0 0 - 0 1 - 2 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 布 YDI T 1 0 3 7 - 2 0 0 0 目次 , m 范围 一 C A P的基本规定 C A P的抽象语句 应用实体程序 差错程序 详细的操作程序 5 7 4646547481 凡j41、J6,少009 1 0 C A P 与T C A P 业务的 配合。 附 录A ( 提示的附录) 中英文对照 YDI r 1 0 37 - 2 0 0 0 前言 G S M P h a s e 2 +阶 段引 入T C A M E L业 务 ( C u

3、s t o m i s e d A p p li c a t i o n s f o r M o b il e N e t w o r k E n h a n c e d l o g i c ) . C A M E L业 务 是 一种 网 络 功能 而 不 是 补 充业 务 , 它 采用 智 能 网的 原 理 , 通 过 增加 智 能网 的 功 能 模块, 使得即使当用户漫游出归属 P L M N ,网络运营者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运营者特定的 业务。 C A M E L 业务的引入, 在原有G S M功能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与C A M E L 业务相关的功能实体一 g s m S C F , g s

4、 m S C F 和g s m S C F 。同 时也增加了这几个功能实体 之间的信令规程C A P ( C A M E L应用部分) , 并在移动应用部 分( M A P ) 中 增加了与C A P 配合的操作和信息单元。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g s m S C F , g s m S C F 和g s m S C F之间C A P的相关操作、信息单元、 抽象语句、 差错过程、详细的操作程序及与T C A P的配合等。 本标准等效 采用G S M0 9 . 7 8 ( v e r . 6 . 2 . 1 ) ,并 参照v e r . 6 .3 .0版本的 草稿对 V e r .6 . 2 .

5、1 的 编辑差错及遗漏 进行补充修改;同时参照中国INA P规范, 对操作定时器缺省值的设置、释放呼叫操作的 处理、申 请计 费操作与T C A P 的配合等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附 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 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旭红赵军魏冰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 0 0 / 1 8 0 0 MH z T D M 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C A ME L应用部分 ( C A P ) 技术规范 9 0 0 / 1 8 0 0 MH z T D MA D i g it a l C e l l u l a r M

6、 o b i l e T e le c o m m u n ic a ti o n N e t w o r k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o f C A ME L A p p li c a ti o n P a r t ( C A P ) YDI f 1 0 3 7 - 2 00 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g s m S S F , g s m S C F和 g s m S R F之间的操作、 信息单元、抽象语句、 差错过程、 详细的操作程序及与T C A P的 配合等。 本标准适用于 9 0 0 / 1 8 0 0 MH z T

7、D MA数字蜂窝移动通 信系统。 为实现 C A ME L业务时的网络规 划、设计、网络建设以及设备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 列 标 准 包 含的 条文 , 通 过 在 本 标 准中 的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标准 的 条 文。 在 标 准出 版 时 , 所 示 版 本 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S M0 2 . 7 8 v 6 . 1 .0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p h a s e 2 + ) C A ME L业务定义一 s t a g e I G S M 0 3 . 7 8 v 6 . 2 .0数字蜂窝 通信系统

8、 p h a s e 2 + ) C A M E L 一 s t a g e 2 G S M 0 9 . 7 8 v 6 . 2 . 1数字蜂窝 通信系统( p h a s e 2 + ) C A M E L -s t a g e 3 G S M0 9 . 0 2 v 6 . L O数字蜂窝 通信系统( p h a s e 2 + ) 移动应用部 分( M A P ) G S M 0 2 . 4 0 v 5 . 0 .0数字蜂窝 通信系统 呼叫进程指示程序 GS M0 3 . 4 0 v 4 . d .0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点对点短消息业务的具体实现 G S M 0 4 . 0 8 v 6 .

9、0 .。数 字蜂 窝 通信 系 统 ( p h a s e 2 + )移 动 无 线 接口 层3 规范 I T U - T Q . 1 2 1 8智能网C S 1 的 接口 建议 G F 0 1 7 - 9 5智能网应用规程( INA P )( 暂行规定) Y D N 0 3 8 - 1 9 9 7国内N o . 7 信令方式技术规范 综合业务数字网 用户部分( I S U P ) ( 暂行规 定) G F O I I - 9 5国内N o . 7 信令方式技术规范 事务处理能力 ( T C ) 部分 ( 暂行规定) G F O I O - 9 5国内N o . 7 信令方式技术规范 信令连接

10、控制( S C C P ) 暂行规定) C C = X .2 0 9抽象语法符号1 ( A S N . 1 ) 的 基本编码规则规范 T r U - T X .6 9 0 A S N . 1编码规则的规范: 基本的,规范的和有区别的 编码规则 3 缩略语 A C ( A p p li c a t i o n C o n t e x t )应用上下文 A S E ( A p p li c a ti o n S e r v i c e E l e m e n t ) 应用 业 务 单 元 A S N . 1 ( A b s t r a c t S y n ta x N o t a ti o n O

11、 n e )抽象 语法符号1 B C S M ( B a s i c C a ll S t a t e M o d e l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C A ME L ( C u s t o mi z e d A p p li c a t i o n s f o r Mo b i l e N e t w o r k E n h a n c e d l o g i c ) 移动网络增强逻辑的客户 化应用 中 华人民共和国 信息产业部2 0 0 0 - 0 1 - 2 8 批准 2 0 0 0 - 0 1 - 2 8实施 丫D/ T 1 0 3 7 - 2 0 0 0 C A P ( C A M E L

12、 A p p li c a t i o n P a r t ) C A M E L 应 用 部 分 C S 1 ( C a p a b i l i ty S e t 1 )能 力 集1 D P ( D e t e c t io n P o i n t )检测点 D S S 1 ( D i g i t a l S u b s c r ib e r S i g n a l in g S y s t e m 1 )数 字 用 户 信 令系 统1 E D P ( E v e n t D e t e c t i o n P o i n t )事件检测点 F E ( F u n c ti o n E n

13、t i t y )功 能 实 体 F S M( F i n i t e S t a t e M o d u le )有限状态模型 G M S C ( G a te w a y Mo b i l e S w i t c h C e n t e r )关口 移动交换中心 g s m C C F ( g s m C a l l C o n tr o l F u n c t i o n ) G S M呼叫控制功能 g s m S C F ( g s m S e r v i c e C o n t ro l F u n c t i o n ) G S M业务控制功能 g s m S R F ( g s

14、m S p e c i a l R e s o u r c e F u n c t io n ) G S M专用资 源功能 g s m S S F ( g s m S e r v i c e S w i t c h F u n c t i o n ) G S M业务交换功能 H L R ( H o m e L o c a t i o n R e g i s t e r )归属位置寄存器 INA P ( I n t e l li g e n t N e t w o r k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t o c o l )智能网 应用规程 I P ( I n t e

15、l li g e n t P e r i p h e r a l )智能外设 I D ( I d e n t if i e r )识别 IN ( I n t e l l i g e n t N e t w o r k )智 能 网 络 I S D N ( I n t e g r a t e d S e r v i c e s D i g i t a l N e t w o r k )综 合 业 务 数 字网 I S U P ( I S D N U s e r P a r t ) I S D N用户部分 M A C F ( M u f ip l e A s s o c i a ti o n C

16、o n t r o l F u n c t i o n )多 相 关 控 制 功能 MA P ( M o b i l e A p p l ic a ti o n P a r t )移动应用部 分 O - C S I ( O r i g i n a ti n g C A ME L S u b s c r i p t i o n I n f o r m a ti o n )始发C A M E L 签约信息 P E ( P h y s i c a l E n ti t y )物理实体 R O S E ( R e m o t e O p e r a ti o n S e r v i c e E le

17、m e n t )远端操作业务单元 S A C F ( S i n g l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F u n c ti o n ) 单相 关 控 制 功 能 S A O ( S i n g l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b j e c t )单 相 关 对象 S C P ( S e r v i c e C o n t r o l P o i n t )业务控制点 S L P I ( S e r v i c e L o g i c P r o c e s s i n g I n s t a n c e )业 务 逻

18、辑处 理 实 例 S R M E ( S R F M a n a g e m e n t E n ti ty ) S R F 管理实体 S S M E ( S S F M a n a g e m e n t E n ti t y ) S S F管理实体 S S P ( S e r v i c e S w i t c h P o i n t )业务交换点 T - C S I ( T e r m in a ti n g C A ME L S u b s c r i p ti o n I n f o r m a ti o n )终止C A M E L签约信息 T C A P ( T r a n s

19、a c t i o n C a p a b i li t y A p p l i c a ti o n P a r t ) 事 务 处理 能 力 应 用 部 分 T D P ( T r i g g e r D e te c t i o n P o i n t )触发检测点 V L R I V i s i t L o c a t io n R e g i s t e r )拜访位置寄存器 4 概述 4 . 1 网络功能模型 C A M E L为一种网 络特性, G S M网络中引入C A ME L 业务后的 功能 模型见图 丫D / T 1 0 3 7 - 2 0 0 0 M s 图1 C A

20、ME L业务的功能结构( 第二阶段) 4 . 1 . 1 C A ME L的功能实体 H L R :存储用户的C A M E L签约信息。 其中O - C S I 和 S S - C S I 在位置更新时 插入V L R . O / T - C S I 在 H L R发送路由 信息的响应时发送给G MS C o MS c :当处理需要C A M E L支持的 业务时,M S c从V L R接收 到O - C S I , 并向g s m S S F 请求指示, 使g s m S S F 能控制M S c中 呼叫的处理。 G M S C :当处理需要C A ME L 支持的业务时, G M S C

21、从H L R接收到O / T - C S I ,并向g s m S S F 请求指 示,使g s m S S F能 控制G MS C中呼叫的处理。 V L R :当 用户漫游到V L R区域时, V L R 将O - C S I 和S S - C S I 作为部分用户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G s m S C F :包含C A ME L 业务逻辑,以实现运营者特定业务的功能实体。 G s m S S F : g s m S S F作为MS C / G MS C与 g s m S C F之间的 接口,可检出 C A ME L业务的请求,并与 g s m S C F 通信, 对g s m S C F

22、 的请求作出 响应,允许g s m S C F 中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 G s m S R F : g s m S R F 提供各种专用资 源, 包括D T M F 接收器、 信号音发生器、录音通知。 4 . 1 .2 C AME L接口 H L R -V L R : 用来发送 C A ME L相关的用户数据,检索用户状态和位置信息,抑制通知音等,采 用 MA P协议。 G M S C - H L R : 在终止呼叫时用来交换用户的路由 信息、 用户状态、位置信息、 签约信息、 抑制通 知音等。采用 MA P协议。 G M S C - g s m S S F : 为内 部 接口 。 G s

23、 m S S F - g s m S C F : g s m S C F 用来控制g s m S S F中的呼叫,并控制到g s m S R F的连接。采用C A P 协 议 。 M S C - g s m S S F : 为内 部 接口 。 G s m S C F - H L R :用来由g s m S C F向H L R请求信息。 采用MA P 协议。 G s m S C F - g s m S R F :由g s m S C F 指 示g s m S R F 向 用 户 播 放 通 知 音。 采 用C A P 协 议。 M S C - g s m S C F :由 MSc向g s m S

24、 C F 发 送 补 充 业务 调 用通 知。 采 用M A P 协 议。 4 . 2 各种物理配置情形 g s m S S F 功能通常放在MSc或G MS C e ( 1 ) 情形1 ,到智能外设I P 有直接路径。 YDI T 1 0 3 7 -2 0 0 0 S CP 其中E P 的g s m S S F 通过I S U P 连接到MS C / G MS C中的g s m S S F , g s m S C F 通过N o .7 直接与g s m S S F 相连。 ( 2 ) 情形2 a ,通过具有中 继功能的 辅助S S F 连接到I P . E P 与 辅助S S F 合设。 S

25、 C P M S C / G M S C中 的g s m S S F 通过I S U P 连 接 到 M S C / G M S C中 的 辅 助g s m S S F , 中 继 接 入g s m S R F . g s m S C F 通过七号信令直接接入到辅助g s m S S F 0 g s m S S F 与辅助g s m S S F 合设, 采用内 部接口。 ( 3 )情形 2 b ,通过具有中继功能的辅助 S S F连接到 I P , E P 与辅助S S F不合设。 S CP M S C / G M S C中 的 辅 助g s m S S F 通过I S U P 连 接 到 M

26、 S C / G M S C中 的g s m S S F . g s m S C F 通 过 七 号 信 令直 接接 入 到 辅 助g s m S S F . g s m S S F 在I P 中 , 连 接 到 辅 助g s m S S F 。 初 始g s m s s p 采用I S U P 或D S S 1 通过辅助g s m S S F中 继接入g s m S S F 。 辅助S S P 与I P 之间采用I S U P . ( 4 ) 情形3 ,有中继功能的 情况下连接到I P . I P与S S F 合设。 丫D 厅1 0 3 7 - 2 0 0 0 S CP S S P 内部接口

27、 g s mS S F / g s m C C F g s m S S F I P 中 的g s m S S F 连 接 到g s m S S F , 采 用内 部 接口 由g s m S S F 中 继 接入g s m S C F , g s m S S F 与g s m S R F 合设。 ( 5 ) 情形4 , 有中继功能的情况下连接到1 P ; I P 与S S F 不合设。 I P 中的g s m S S F 连接到g s m S S F , 采用I S U P 或D S S 1 由g s m S S F 中继接入g s m S C F。 5 C A P的荃本规定 5 . 1 C A

28、 P 的规程结构 C A P 是远端业务操作单元( R O S E ) 用户规程。C A P的 规程结构见图2 , 单个交互作用( a ) 多个并列的交互作用( b ) 应用处理 S AO 日 S A C F AS E s 丁CAP S C C P MAC F S A C F AS E s S A C F . AS E s TCAP T C A P S C C P M T ? 图2 C AP的规程结构 YON 1 0 3 7 -2 0 0 0 P E与 P E之间或者为单个交互作用,或者为多个交互作用。 在情况a 中, S A C F 在使用应用业务单元( A S E ) 时提供并列的 功能,

29、 包括A S E 所支持的 操作的顺序( 基 于所接收原语的顺序) 。 单个相关目 标( S A O ) 表示在一对 P E之间通过单个交换作用所采用的S A C F加上 一组 A S E . 在情况 b中,MA C F在几个 S A O中提供并列的功能,每个 S A O与远端 P E中的一个 S AO交互。 每个A S E 支持一个或多个操作。 应用上下文( A C ) 协商机制允许两个通信实体准确地表示它们的能力以及对接口能力的要求。因此 允许通过能力集演化。 如果一对通信F E 不支持特定A C的指示, 应支持预先安排的 应用上下文。 5 . 2 C A P寻址 C A P 的寻址采用

30、国内N o .7 信令方式一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S C C P ) )提供的0 类或 1 类业务。 C A P 的 子系统号( S S N ) 为。0 0 0 1 0 1 . S C C P的各类业务( 0 类或1 类) 取决于应用。1 类业务在接收到对端的响应( T R es C O N T INU E 或T R - E N D ) 之前可以发送多个 T C A P消息( T R _ C O N T INU E ) Y ) 对端,不能使用 R E S U L T - N L 。然而如果应用 程序使用R E S U L T - N L ( 且需要分段) ,应用程序应设置为1 类业务。 根据T

31、 C A P规范,T C对段数没有限 制。然而如果T C用 户确定所使用的网 络业务支持用户数据的 分段和重组, 不必使用T C - R E S U L T - N L ( R R NL ) 且尽量避免。 如果应用程序请求的话, 可以使用r e t u r n 选项。 5 .3 L e g 1D的定义和 使用 在g s m S C F 与g s m S S F 之 间 交 换的L e g I D 有两 类: 发 送侧L e g H ) , 和 接收侧L e g l D o 发送侧L e g I D用于g s m S C F 至g s m S S F的操作中, 接收侧L e g l D 用于g

32、s m S S F 至g s m S C F的操作 中。 L e g I D的 分配 : 对 于 所 有 操 作 均包 括 一 个L e g I D ; - L e g I D = 1 指主 叫 用 户, 尤 其当 启 动D P 发 往g s m S C F 时 呼 叫 中 涉 及的 呼叫 方。 - L e g l D = 2 指 被叫 用 户, 呼叫 中 作 为 连 接 或 继 续 操 作 结果 生 成的 呼 叫 方。 5 . 4 C A P 的兼容性机制 C A P 的兼容性机制主要有如下两类。 5 . 4 与 INA P 兼容 当C A P 与INA P 互通时,如果接收到INA P 的

33、操作, 但该操作不是C A P 的一部分或者C A P中 有此 操作但不包括该参数: 对于未知的 操作和参数, g s m S S F 应采用正常的 差错处理程序。 除了启动D P 操作中的参数外, 对于未知的参数和操作, g s m S C F 应采用正常的差 错处理程序。 对于INA P 中指定的 启动D P中的 所有参数, g s m S C F 均 应知道,C A P 中不包括的参数应该 忽略。 C A P中增加的标签指定为5 0以上。 5 .4 .2 与C A P 今后的 版本兼容 对现有 C A P改变较大时:即为了支持所需的 C A ME L业务,必须有较大的功能改变时。当纯 粹

34、增加新功能时,如果某功能实体不支持增加的功能,可以不提供所需的C A M E L 业务。 如果是 在现有 功能上修改,两个功能实体应就功能变化达成共识。这种改变需要新的 A C. 对现有 C A P改变较小时:即为了 支持所需的C A M E L业务, 不需要进行功能的 改变。 如果是 对现有功能的 修改,既可以 用旧的 变量也可以 用修改的变量执行相关功能。如果是纯粹增加的功能,可 以不去执行。 这种情况不需要新的A C . 丫D / T 1 0 3 7 - 2 0 0 0 5 . 5 S A C F / MA C F规则 5 . 5 . 1 T C A P 应用上下文( A C ) T C

35、 AP A C协商规则要求如果被提议的 AC能够接受,应在第一个后向消息中返回。如果 A C不可 接受,且T C 用户不希望继续该 对话,可以向 始发者提供一个替换A C以便开始一个新的对话。 注: 如果g s m S S F提供的A C , g s m S C F 不能 接受,不返回替换A C 如果发送给g s m S S F的A C不可接受,一般 是 在提供的用户数据中 有差错或者g s m S S F中的差错。 5 . 5 . 2 操作的串/ 并行执行 有时需要区别一个操作是以串行还是并行( 同步 ) 的方式执行。可能同 步的操作有计费操作,它可以 与其它任何操作同步执行。 需要同 步的

36、操作应放置在同一个 T C A P消息中。有些操作要等到其它操作执行到一定程度或完成 以后再执行。 P E ( 通常是S C P ) 通过在两个不同 的消息中 发送该操作进行控制。 这并不意味着同一消息中的操作都要同时执行,只是需要的时候才同步执行。 6 C A P的抽象语句 本节规定C A P的抽象语句。 C A P中 所使用的I S U P 和 D S S 1 参 数,参数值编码的 定义见I S U P 或 D S S 1 . D S S 1 /I S U P 定义的参数标识由C A P 定义的参数标识替代。 应用于抽象语法的编码规则为A S N . 1 基本编码规则( B E R ) ,

37、 见 X . 2 0 9 . X .6 9 0 . Q .7 7 3 。附 加的 编码 见I S U P和 D S S I 。有些数据类型来自于 C S I INAP和MA P . A S N A操作宏中操作的 类别如下: 第1 类:在A S N A操作宏的定义中出现结果和差 错。 第2 类:在A S N A操作宏的定义中仅出 现差错。 第3 类:在A S N A操作宏的定义中 仅出 现结果。 第4 类:在A S N A操作宏的定义中 结果和差错均不出现。 C A P的抽象语法由几个描述操作、差错和相关数据类型的A S NA模块组成。 包含C A P 类型定义的模块有C A P 一操作, C

38、A P 一差错, C A P 一 数据类型, C A P 一码, C A P 一类别。 6 . 1 操作类型 C A P - O p e r a t i o n s c c i tt ( 0 ) i d e n t i f i e d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4 ) e t s i ( 0 ) m o b i l e D o m a i n ( 0 ) g s m - N e t w o r k ( 1 ) m o d u l e s ( 3 ) c a p - o p e r a t i o n s ( 5 0 ) v e r s i o n 2 ( 1 )

39、1 本模块包含 C A P V 2 操作的类型定义。 DEF I NI T I ONS: : = BEGIN I M P ORT S OP E RA TI ON F R O M T C A P M e s s a g e s c c itt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q 7 7 3 m o d u l e s ( 2 ) m e s s a g e s ( 1 ) v e r s i o n 2 ( 2 ) ) 差错类型 C a n c e l le d , C a n c e l F a i l e d , ET CF a i l e d , I m p r o

40、 p e r C a ll e r R e s p o n s e , Mi s s in g C u s t o me r R e c o r d , Mi s s in g P a r a me t e r , P a r a me t e r O u t O f R a n g e , YD/ T 1 0 3 7 -2 0 0 0 R e q u e s t e d l n f o E r r o r , T a s k R e f u s e d , U n a v a i l a b l e R e s o u r c e , U n e x p e c t e d C o mp o

41、 n e n t S e q u e n c e , U n e x p e c t e d D a t a V a l u e , U n e x p e c t e d P a r a m e t e r , U n k n o w n L e g I D, S y s t e mF a i l u r e F R O M C S I - E r r o r s c c i tt ( 0 ) i d e n t i fi e d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4 ) e t s i ( 0 ) i n D o ma i n ( 1 ) i n - n e t w

42、o r k ( 1 ) m o d u l e s ( 0 ) c s l - e r f o r s ( 1 ) v e r s i o n 1 ( 0 ) 1 C A P v . 2参量类型 A p p ly C h a r g in g A r g , A p p ly C h a r g in g R e p o r t A r g , A s s i s t R e q u e s t l n s t m c t io n s A r g , C a l l I n f o r ma t i o n R e p o r t A r g , C a l l I n f o r ma t

43、 i o n R e q u e s t A r g , C a n c e l A r g , C o n n e c t A r g , C o n n e c t T o R e s o u r c e A r g , E s t a b l i s h T e mp o r a ryC o n n e c t i o n A r g , E v e n t R e p o r t B C S MA r g , F u m i s h C h a r g i n g l n f o r m a t i o n A r g , I n it i a I D P A r g , P l a

44、y A n n o u n c e m e n t A r g , P r o m p t A n d C o l l e c t U s e r l n f o r m a t i o n A r g , R e c e i v e d I n f o r ma t i o n A r g , R e l e a s e C a Il A r g , R e q u e s t R e p o r t B C S ME v e n t A r g , R e s e t T i me r A r g , S e n d C h a r g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45、 A r g , S p e c i a l i z e d R e s o u r c e R e p o r t A r g F R O M C A P - D a t a T y p e s c c i tt ( 0 ) i d e n t i f i e d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4 ) e t s i ( 0 ) mo b i l e D o m a in ( 0 ) g s m- Ne t w o r k ( 1 ) mo d u l e s ( 3 ) c a p - d a t a t y p e s ( 5 2 ) v e r s i o n

46、 2 ( 1 ) ) ; C A P v . 2操作的类型定义 g s m S C F - g s m S S F操作 A c t i v i tyT e s t RES U LT : : = OP E RAT I ON 传送方向: g s m S C F g s m S S F , 定时器: T a t 8 丫Df T 1 0 3 7 -2 0 0 0 一 这 个 操作 用 来 检 查g s m S C F和g s m S S F 之间 的 关系 是 否 仍 然 存 在。 如 果 关 系 仍 然 存在 , 则g s m S S F将 响应。如果g s m S C F没有收到响应, 就认为g

47、s m S S F由 于某种原因出现了故障, g s m S C F 将采取适 当的动作。 A p p l y C h a r g i n g : := O P E R A T I O N ARGUM E NT A p p l y C h a r g i n g A r g E R R O R S Mi s s i n g P a r a m e te r , U n e x p e c te d C o m p o n e n t S e q u e n c e , U n e x p e c t e d P a r a m e t e r , U n e x p e c t e d D a

48、 t a Va l u e , P a r a m e t e r O u t O f R a n g e , S y s t e m F a i l u re, T a s k Re f u s e d , U n k n o w L e g I D 传送方向: g s m S C F g s m S S F , 定时器: T a c g s m S C F使用本操作和g s m S S F C S E 中控制呼叫时长的计费 机制进行相互作用。 A p p l y C h a r g i n g R e p o rt : := O P E R A T I O N ARGUM E NT A p p l y C h a r g i n g R e p o a A r g E RRORS Mi s s i n g P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