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1077-2000.pdf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0272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1077-200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YD-T-1077-200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YD-T-1077-200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YD-T-1077-200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YD-T-1077-200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1077-20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1077-2000.pdf(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YU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通 信 行 业标 准 YD/ T 1 0 7 7 - 2 0 0 0 接入网技术要求 窄带无源光网络( P O N ) A c c e s s N e t w o r k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i c a ti o n N a r r o w b a n d P a s s iv e O p ti c a l N e t w o r k ( P O N 2 0 0 0 - 0 9 - 1 2 发布2 0 0 1 - 0 2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 布 y n汀1 0 7 7 - 2 0 0 0 目次 前言

2、“ II 1 范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引用标准 ,. 1 3 缩略语 2 4 P O N 系 统 参 考 配 置 及 测 试参 考 点 定 义 二 二 . “ ” ” ”

3、2 5 O L T . O N U线路传输光接口 的特性测试 二 3 6 O D N的特性测试 8 7 业务节点 接口S M 测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8用 户网 络 接口 ( U N I ) 测 试 ” 二 二 1 3 9 系统传输性能测试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1 1 0 业务和功能验证 5 4 1 1操 作 维 护管 理 功 能 验 证 5 8 1 2 电源测试 6 1 1 3 环境测试 ” 6 1 VD 理1 0 7 7- 2 0 0 0 前言 本标准主要依据我国 通信行业标准 接入网技术要求 基于无源光网

5、络技术的 光接入网 , 规定 了窄带 无源光网 络 ( P O N ) 系统设备测试的 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业务节点接口 、用 户网 络接口、 线路传 输光接口、 O D N特性、 系统性能、业务和功能、操作维护管理功能、电源和 环境测试等几 个方面。 目 前国际 上尚 无 P O N系统及设备测试方面的相关建议或标准,因此本 标准是 在参考各种资 料的基 础上, 并结合我国 各生产厂商 P O N设备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的。在 编写 格式和 方法上采用我国 标准化 工作导则中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 信息产业部电 信研究院 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 信传输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

6、:李芳党梅梅张成良熊四皓丁玮刘谦敖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接入网技术要求 窄带无源光网络 ( P O N ) YD/ T 1 0 7 7- 2 0 0 0 A c c e s s N e t w o r k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i c a t i o n 一 N a r row b a n d P a s s i v e O p t i c a l Ne t w o r k ( P 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窄带无源光网络 ( P O N )设备的系统配置、 测试参考点 定义、接口 测试、业务 和功能验证、电源及环境测试的测试项 目、测试指标及

7、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用电 信网中接入网的窄带无源光网 络 ( P O N )设备, 也可供专用电 信网参考 使用。本标准是以 上行信道采用时分多址 接入( T D M A ) 通信协议为基础的, 实际应用中并不排除其 他通信协议。 在光接入网 ( O A N )中 应用的宽带分 配业务( 如 C A T V ) 和光放大器的 测试规范不在 本标准考虑范围之内。 2 引用 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 版时,所示 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Y D N 0 6 1 - 9 7接入

8、网 技术体 制 ( 暂行规定) Y D N 0 5 7 - 9 7接入网 技术要求 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接入网 Y D / I 7 5 1 - 9 5公用电话网局 用数字电 话交换设各进网检测 方法 Y D N 0 6 5 - 9 7邮电 部电 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G B 7 6 1 1 - 8 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 络数字接口 参数 Y D N 1 0 7 - 1 9 9 8 V 5 . 1 接口 协议一致性测试 规范 Y D N 1 0 8 - 1 9 9 8 V 5 . 2 接口 协议一致性测试规范 Y D / T 1 0 0 7 - 1 9 9 9接入网中 传输性能指标的 分

9、配 I T U - T G .6 7 1 ( 1 1 / 9 6 ) 无源光器件要求 I T U - T 1 . 4 3 0 ( 1 1 / 9 5 ) I S D N 基本用户一网 络接口 第一层规范 I T U - T 1 .4 3 1 ( 0 3 / 9 3 ) I S D N基群速率用户网 络接口 第一层规范 G B 6 8 7 9 - 9 5 2 0 4 8 k b i t t s 3 0 路脉冲调制复用设备 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G B / f 7 6 1 0 - 8 7音频脉冲编码调制特性 G B / f 1 4 7 6 0 - 9 3光缆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方法 G B / I

10、 1 3 9 9 7 - 9 2 2 0 4 8 k b i l/ s , 8 4 4 8 k b i t/ s , 3 4 3 6 8 k b i U s , 1 3 9 2 6 4 k b i t/ s 光端机技术要求 Y D / T 7 6 7 - 9 5同 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光接口 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 和国 信息产业部2 0 0 0 - 0 9 - 1 2 批准2 0 0 1 - 0 2 - 0 1 实 施 YD/ T 1 0 7 7 -2 0 0 0 3缩略语 A F B R A BE R CP E E S ES R rI 1 B r -r1 f I - 1 H I S DN L

11、C L L T NT1 OAM OAN OBD O DN OL T ON U P ON P OTS P RA P S T N RL S NI S ES R TDM A TU UNI W DM 适配功能 基本速率接入 比 特差错率, 误码率 用户驻地设备 误码秒, 差 错秒, 误块秒 误块秒比 ,差错秒比 光纤到楼 光纤到路边 光纤到家 综合业务数字网 纵向 转换损耗 线路终端 第一类网络终端 操作管理和维护 光接入网 光分路器 光配线网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单元 无源光网络 普通电话业务 一次群速率接入 公用电话交换网 回波损耗,反射衰减 业务节点接口 严重差错秒比 时分多址接入 支路单元 用户

12、网络接口 波分复用 4 P O N系 统参考配1及 测试参考点定义 4 . 1 P O N系统参考配置 基于无源光网络的光接入网 ( P O N)是由 光接入传输系 统支持, 共享 相同网络侧接口的 一系列 接入 链路组成, 可以 包括若干连至同样光线路终端的 无源光配线网。光接入网 ( O A N ) 定义为 共享同 样网络 侧 接口 且由光接入传输系统支持的一系列接入链路,由光线路终端 ( O L T ) 、光配线网 ( O D N ) 、光网络单元 ( O N U ) 及适配功能( A F ) 组成, 可能包含若干与同 一O L T相连的O D N . 丫Dr T 1 0 7 7- 2

13、0 0 0 一 Q .3 AN ,# 疏 管 理 功 能 一 一 / (V ) 参考点 ( T ) 参 考点 用 户 侧 图1 P O N系统参考配置示例 4 . 2 P O N测 试参考点定义 P O N系统参考配置图 1中发送参考点 S是紧靠在发送机 ( O N U或 OL T )光连接器后的光纤点; 而接收 参考点R是紧靠在接收机 ( O N U或O L T )光连接器前的 光纤点; a 参考点是O N U与A F之间 的 参考点;V参考点是用户接入网与业务节点间参考点; T参考点是用户网 络接口参考点;Q为网管 接口。 P O N设备测试点分为4 个部分: 测试点 V : 与业务节点S

14、 N的接 口, 一般为 V 5 接口; 也可有用于专线业务的E 1 , 6 4 k b i t/ s , I S D N 2 B + D. 3 0 B + D、模拟二线接口。 测试点S 和R : P O N的O L T 局端设备和O N U远端设备之间的 光线路传输接口。 测试点 T :与用户驻地设备 C P E的接口,一般为各类用户网络接口,包括模拟和数字两类接口。 模拟接口 :音频2 线接口 数字接口:6 4 k b i U s 同向型接口 I S D N B R A接口 I S D N P R A接口 2 0 4 8 k b i U s接 口 5 O L T , O N U 线路传输光接

15、口的 特性测试 P O N接入 系统的线路接口 指标根据具体使用的传输系统的 不同 而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P O N的 局端和远端设备之间的 传输系统为P D H光传输系统, 但线路传输速率是非P D H标准系 列速率, 帧结 构 也是由用户自定义的,因此不能完全参照 P D H系统光线路接口的测试规范,本标准对 P O N系统光线路 内部接口的测试方法统一做了规定。 5 . 1 光发送端平均发送功率 5 . 1 . 1 O L T 下行平均发 送功率 5 . 1 . 1 . , 指标 平均发送光功率是发送机祸合到光纤的伪随机数据序列的平均功率在 5参考点上的测试值。有关 P O N系统 O

16、 L T线路光接 口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指标如表 1 所示。 v0 / T 1 0 7 7-2 0 0 0 光源类型 LD 表 1 P O N系统O L T / O N V线路光接口平均发送光功率 1波 长 1 3 1 0 n n 】 单模 发送光功率 多 - 3 dB m 注:1 5 5 0 n m波长可参照执行。 5 . 1 . 1 . 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2 所示。 图2 O L T 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 5 . 1 . 1 .3 侧试步骤 a ) 按图2 接好光路; b ) 如有必要在O L T的网络侧接口 接上图案发生 器 ( 也可接上P S T N交换机) ,向 输入口 送伪随 机

17、码 ( P R B S ) 信号; c ) 如有需要, 测量并记 录激光器的偏置电流 ( 或输入功率) 及温度; d ) 光功率计设置在被测光 波长上, 待输出 功率稳定, 从光功率计读出 平均发送光功率。 5 . 1 . 2 O N U上行平均发送功率 5 . 1 . 2 . 1 指标 O N U连续 发光和上行突 发两种情况下的平均发送功率指标同 表1 . 5 . 1 .2 .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3 所示。 图3 O N U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 5 . 1 .2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3 接好光路; b ) 如有必要 在O N U的网 络侧接口 接上图案发生器, 向 输入口 送测

18、试信号, 如果设备支持, 设置O N U 为连续发光状态; c ) 如有需要, 测量并记录激光器的偏置电流 ( 或输入功率) 及温度; d ) 光功率计设置 在被测 光波长上, 待输出 功率稳定, 从光功率计读出 平均发送光功率。 注:O NU突发发光情况时的平均发送功率的测量参见 5 .3 . 3节下行接收灵敏度中光功率的测量方法. 5 .2 激光器工作波长 在光接入网中,所采用的光纤均为常规的G.6 5 2单模光纤。它可以工作在 1 3 1 0 nn和 1 5 5 0 m n两 个窗口。G .6 5 2光纤的 1 3 1 0 nn窗口的工作波长应在 1 2 6 0 - 1 3 6 0 n

19、m 之间。而 1 5 5 0 n m 窗口的工作波 长应在 1 4 8 0 - 1 5 8 0 n m 之间。传输窄带交互型业务的波长分配的方案如表 2所示。 表 2 窄带交互型业务的传输 每 纤 传 输 方 式 双 向 传 输 所 需 光 纤 数波 长 区1双 向 传 输 技 术 将 来 的 更 新 单工上下行皆1 3 1 0 n m区 S DM YD / r 1 0 77 -20 0 0 续表2 每纤传输方式双向传输所需光纤数波长区 双向传输技术将来的更新 双 工 1 上下行皆1 3 1 0 m 区 Tc m S cM 异波长双工 1 上行皆1 3 1 0 n m区 下行皆1 5 5 0

20、n m区 W DM 上行皆1 3 1 0 n m高端 下行皆1 3 1 0 n m低端 5 .2 . , 指标 激光器工作波长指它的主纵模中心波长。该波长见表 2 规定的 工作波长范围。 5 .2 .2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图4激光器工作波长测试配置 5 .2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4 接好光路; b ) 调整光衰减器, 使输出 光功率在光谱分析仪 ( 或光波长计) 要求的范围内 ; c ) 调整光谱分析仪 ( 或光波长计) , 找到并读出 主模中 心波长。 5 . 3 光 接收 端接收灵敏 度 5 . 3 . 1 指标 接收灵敏度是指在R参考点上,达 到规定的比 特差错率

21、( B E R )时 所能 接收到的最 低平均光功率。 因 为P O N系统线路传输 速率是非P D H标准系列速率, 为方便测试起见, 从O L T / O N U的2 0 4 8 k b i d s 业 务端口进行光接收灵敏度的近似测试。由于下行是连续光信号,而上行是突发光信号接收模式,所以上、 下行灵敏度有一定差别,需要分别 进行测 试, 具体指标如表3 所示。 表3 P O N系统光传输设备的光接收灵敏 度 方向参考点 接收机灵敏 度, d B m ( B E R 0 . 3 衰耗范围( e d B) 持研究待研究 衰耗差( A d B) 待研究待研究 丫D厅1 0 7 7 - 2 0

22、 0 0 表 8 光连接器 参数最大值最小值 插入损耗 ( d B)0 .5 ( 单模光纤) 反 射系数 ( d B ) - 3 5 工作波长范围 ( 砚 ) 1 3 6 0 / 1 5 8 0 1 2 6 0 / 1 4 8 0 偏振损耗 ( O d B ) 0. 1 表9 光纤接头 参数最大值最小值 插入损耗 ( d B) 机械接头 0. 5 有源校准的熔融接头 03 无源校准的熔融接头 0. 5 光反射系数 ( d B) 机械接头 熔融接头- 40- 70 工作波长范围 ( n m ) 1 3 6 0 / 1 5 8 01 2 6 0 / 1 48 0 偏振损耗( o d B) 待研究

23、偏振反射( 4 d B)待研究 说明:以上数据都是假定一种光纤的接续。其中插入损耗是在所有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抽样所得 的最坏值。典型的 机械接头插入损耗为 0 . 1 5 d B ,有源校准熔融接头 0 . 0 8 d B , 无源校准熔融光纤接头为 0 . 1 5 d B o 根据 P O N系统实际应用情况的不同,O D N的具体配置也不同,可由一个分路器或多个串联或并联 的 分路器组以 及多个光无 源元件构成。为提高规范的通用性, 本规范仅将一个完整的 O D N作为测试对 象,实际测试时可根据 O D N的具体组成,参见表5 表9 ,计算 O D N的指标要求。 6 .2 O D N

24、的 插入损耗和均匀一致性 6 .2 .1 指标 插入损 耗指的是无源 器件的 输入和 输出 端口 之间的 光功率之比, 单位是分贝 ,定义为: I I . =一I O l o g ( P I / P O ) 其中P O指的是发送到输入端口的光功率;P 1 指的是从输出端口接收到的光功率。 均匀一 致性是指O D N各分路插入损耗之间的最大差值。 具体指 标要求可根据O D N的具体组成部分, 根据表5 - 表9 计算出来。 6 .2 . 2 测试配置 6 .2 .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8 所示连接好测试配置: b )调节激光器输出光功率,测量“ 1 “点的光功率,即O D N的下行输入光

25、功率: YD / T 1 0 7 7- 2 0 0 0 图8 O D N特性测试配置 c ) 测量第一分路输出 端口“ 2 ” 点的光功率; d ) + 2 ”点光功率与“ 1 ” 点光功率的差值,就是第一分路的 插入损耗; e ) 分别测量第2 , 3 . . . . . . . . n 分路输出 端口的 光功率, 它们分别与 “ 1 ”点光 功率的差 值,即为 相应分 路的插入损耗。 6 . 3 O D N的反射系数 6 . 3 . , 指标 反射系数指的是对于给定条件的谱组 成、 偏振和几 何分布, 在无源器件的 给定端口的 反射光功率 P r 与入射光功率P i 之比, 通常用d B表

26、示: R二 一l o l o g ( P r / P i ) 具体指标要求可根据O D N的 具体组成, 参见表5 表9 0 6 . 3 .2 测试配置 图9 O D N反射系数测试配置 6 . 3 .3 测试步骤 a )按图9所示连接好测试配置; b ) 将连续波反射仪的波长设置在 O D N 的 工作波长 ( 1 5 5 0 n m / 1 3 1 0 n m ) , 校准好光连续 波反 射仪, 从光连续波反射仪上读出反 射系数并记录。 6 . 4 O D N的 信道隔离度( 采用W D M的双向传输方式 ) 6 . 4 . 1 指标 在采用 1 3 1 0 n m/1 5 5 0 n m

27、两波分复用双向传输技术的 P O N系统中,通常采用 1 3 1 0 n m 传送上行业 务,1 5 5 0 n m 传 输下行信号。由 于是在单根光纤中传输两个不同 波长的 光信号,因此在两个信道之间 存 在着串扰。串扰是指某一信道中的信号祸合到另一个信道中的信号量。这个祸合进来的信号量对该信道 形 成噪音, 并使该信道传输质量劣化,从而使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下降。 信道之间的串 扰可用信道隔离 度 来 表 述, 表 示 的 符 号 为几 , 它 表 示i 信 道 和l 信 道 之 间串 音 信 号 量 的 大 小 程 度 。 从 概 念 上 说 , 某 两 个 信 道间由 于祸合而产生串 扰

28、时,串 扰信号的功率大小即可以 作为信道隔离度的 量度,由 上可 知,串 扰和 隔离度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述。用公式表示如下: YD/ T 1 0 7 7 -2 0 0 0 心= l o l o g p / P 其 中只 为 输 入 信 号 波 长 为i 信 道 波 长 时i 信 道的 输出 光 功 率, 凡为 输 入 信 号 波 长 为i 信 道 波 长 时I 信 道 的输出光功率。隔离度是WD M器件的一个重要指标,一 般来说隔离 度 2 5 d B 是必要的。 对 l x 。端口 WDM器件具体指标要求参见表 5 e 信道之间 的隔离度还可 进一步分为远端隔离度和近端隔离度。 当串 扰信

29、号 ( 来自 另一信道) 在被串 扰信道上的传输方向 与该 信道本身的信号 传输方向相一致时,所产生的串 扰称为远端串 扰;当串 扰信号 在被串扰信道上的 传输方向与该 信道本身的信号传输方向相反时, 这种串 扰称为近端串 扰。图 1 0示出 了一个 1 3 1 0 / 1 5 5 0 n m两波分复用双工传输P O N系统中的远端和近端串扰。 T x 1 5 5 0 n m R x 1 5 5 0 n m R x 1 3 1 0 n m T x 1 3 1 0 n m 图 1 0 远端和近端串扰示意图 6 .4.2测试配置 ( a ) 1 5 5 0 n m信道隔离度 ( O L T侧) (

30、 b ) 1 3 1 0 n m信道隔离度 ( O N U侧) 图1 1 1 3 1 0 / 1 5 5 0双向W D M器件的隔 离度测试配置 6 . 4 .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1 1 ( a )所示连接好测试配置; b ) 调节 激光器输出波长为1 5 5 0 n m , 测量 ,“ 1 ” 点的光功率,即O D N的下 行输入光功率; YD r T 1 0 7 7-2 0 0 0 c ) 分 别测量 1 5 5 0 n m支路输出端口“ 2 ” 点和1 3 1 0 n m支路 输出 端口“ 3 ” 点的光功率 ( 单位d B m) ; d ) - 2 -点 与 “ 3 ”点光功率

31、之差 ( d B ) 即为波分复用器1 5 5 0 n m信道的隔离度; e ) 按图1 1 ( b ) 所示连接好测试配置; 0调节 激光 器输出波 长为1 3 1 0 n m. 测量 “ 1 ” 点的光功率,即O D N的上 行输入光功率; 8 ) 分别测量 “ 3 ” 点和1 5 5 0 n m支路输出 端口“ 2 “点的光功率; h ) “ 3 ”点 与 “ 2 ”点光功率之差 ( d B )即为 波分复用器1 3 1 0 n m信道的隔离度。 7 业务节点接口S N I 测试 7 . 1 V 5 接口协 议一致性测试 P O N接入设备的业务节点接口应为 V 5 接口,包括V 5 .

32、 1 或 V 5 .2 接口。 V 5 . 1 接口的测试按照原邮电部技术规定Y D N 1 0 7 - 9 8 进行。 V 5 . 2 接口的 测试按照原邮电 部技术规定Y D N 1 0 8 - 9 8 进行。 7 .2 其它S N I 接口 测试 对于用于 专线 业务的E I , 6 4 k b i U s , I S D N 2 B + D , 3 0 B + D 、 模拟二线接口 可参照本标准第 8 节用户 网络接口的相应指标、测试配置和测试步骤进行测试。 8 用户网 络接口 ( U N I) X 9 试 8 . 1 Z接口 Z接口 指标 和测试方法参 考依据为Y D / T 7 5

33、 1 - 9 5 在本节中如无 特别说明, 所有用于Z 接口 的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也适用于接入网的Z a 接口。 氏1 . 1 接口相对电平 8 . 1 . 1 . 1 指标 接口 相对电平指标和测 试方法参考依据为Y D J T 7 5 1 - 9 5 6 . 2 . 1 节 和6 .3 . 1 节。具体指标如下。 Z接口 相对电 平应满足: 输入相对电平L ;= O .O d B r ,允 许偏差一 0 . 3 - + 0 .7 d B ; 输出相对电平L o - 7 .O d B r ,允 许偏差 + 0 .3 - 0 . 7 d B o Z a 接口 相对电平应 满足: 输入相对电平Z

34、, -0.O d B r ,允 许偏差一 0 . 3 - + 0 .7 d B ; 输出相对电平乙 。 二 一 8 . 5 d B r ,允 许偏差十 0 . 3 - 0 .7 0o 8 . 1 .1 . 2 测试配置 ( a )全连接测试 ( 输入相对电平) YD / T 1 0 77 -2 0 0 0 ro)全连接测试 ( 输出相对电平) 被钡 少 2 接口2 0 4 8 k b i r / A 口 ( c )半连接测试 ( 输入相对电平 2 接口 一 PCM #00J;UC (SL) ( d )半连接测试 输出相对电平 图 1 2 输入输出相对电平测试配置 8 . 1 . 1 .3 测试

35、步骤 ( 1 ) 输入相对电平 a ) 按图1 2 ( a ) 或按图1 2( 。 )连接电路,接通被测通路并保持, 接入仪 表,开断 外线; b ) 被测模拟接口Z 发送频率介1 0 2 0 H z,电平L = O d B m的 正弦模拟测试信号, 数字接口 选测信号电 平。 改变发送电 平直至数字端口 的选测电平为O d B m O , 此时的 发送电 平即 为被测接口 的输入相对电 平。 ( 2 ) 输出相对电平 a ) 按图1 2 ( b ) 或按图1 2 ( d ) 连接电 路, 接通被测通路并 保持, 接入仪表, 开断外线; b ) 在半连接测 试中, 数字接口 发送频率F1 0

36、2 0 H z ,电平L -0d B m的正弦测试信号,此时在被测模 拟接口 选测的信号电 平即为被测接口 的输出相对电 平。在全连接测 试中, z接口 发送频率介1 0 2 0 H z ,电 平 -0 d B m 的 正弦 模拟测试信号, 数字 接口 选测信号电 平,改变发送电 平直至数字端口的 选测电平为 O d B mO ,此时在被测模拟接口选测的信号电平即为被测接口的输出相对电平。 8 . 1 .2 阻 抗特性 8 . 1 .2 . 1 指标 阻抗特性指标和测试方法参考依据为Y D / T 7 5 1 - 9 5 6 . 1 节、6 .2 .2节和6 .3 . 2 节。具体指标如下。

37、二线z接口 处的标 称阻抗应为三元件阻抗( 2 0 0 5 2 + 6 8 0 5 2 / /0 . 1 0 u F ) ; 如果是Z a 接口 , 阻 抗应为 6 0 0 5 2 或者三元件阻抗( 2 0 0 5 2 + 5 6 0 5 2 / / 0 . 1 0 P F ) . Z 接口 和Z a 接口 都是平衡接口, 其阻抗特性以 反射衰减( R e t u rn L o s s . R L)表示,也称为回损。接口点的反射衰减应满足图 1 3的要求。 YD厅 1 0 7 7 - 2 0 0 0 毛骆回 3 0 0 5 0 0 2 侧 0 3 4 0 0 频率/ H z 图1 3 接口 反

38、射衰减指 标 8 . 1 .2 .2 测试配置 披泪 接 口 EO il 振 荡 器 Z i :被测接口标称阻抗 R .6 0 0Q H:直流环路保持器 图 1 4 反射衰减测试配置 8 . 1 . 2 .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1 4 连接电路, 接通被测通路并 保持, 接入仪表,开断 外线; b ) 振荡器发 送电 平为一l O d B m的正弦信号,频率在3 0 0 - 3 4 0 0 H z 内变 化; c ) 不接被测接口,由 选频电 平表选测测试信号电 平P o ; d ) 接通被测 接口,由 选频电 平表选测测试信号电 平P , ; e )接口 回损测试值R L = P t

39、-P o ( d B ) o 8 . 1 . 3 纵向转换损 耗 8 . 1 . 3 . , 指标 纵向 转换损耗指标和测试方法参考依据为Y D /T 7 5 1 - 9 5 6 . 2 . 3 节和6 .3 .3 节。具体 指标如下。 音 频接口 是平衡接口, 实际 接口 对地不平衡性产生的纵向 转换损耗应大于图1 5 所示的模板 丫D/ T 1 0 7 7 - 2 0 0 0 504640知2010 目习纵向转换损耗 别如6 0 】 频率用 2 M 高 阻抗 j-J卜。牛 图广占曰日J|内11甲 8 . 1 . 3 .2 测试配置 Z接口处的纵向转换损耗 被测接口 被测设备 E i J C

40、; 1 阅 声/ 1 5 0 V Z , : 被 测 接 口 标 称 阻 抗 H :直流环路保持器 图1 6 对地阻抗不平衡测试 8 . 1 . 3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1 6 连接电 路, 接通被测通路并保持, 接入测试仪表, 开断外线; b ) 振荡器发送频率为 3 0 0 - 3 4 0 0 H z 、电平 P , 的正弦测试信号, 选频电平表高阻跨接到被测接口 , 读出各频率点的电平P 2 : o ) 对地阻抗不平衡为L C L =P , - P 2 ( d B ) e 注:侧试带宽为2 4 H z e 8 . 1 . 4 衰减 频率失 真 8 . 1 . 4 . 1 指标 衰

41、减频率失真指标和测试方法参考依据为Y D / f 7 5 1 - 9 5 7 . 1 . 2 节和7 .2 .2 节。具体指标如 下。 衰减频率失真是指通路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衰减相对于基准频率衰减的偏差。衰减频率失真 = 2 0 1 o g U ( 1 0 2 0 H z ) / U ( t ) 1 。任何通路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应在图1 7 和图1 8 所示的 模板内。 YD厅 1 0 7 7 -2 0 0 0 30 刀石J7 2,.司.0 毛瑕辐 一。 启 3O C 泞H z 注:某些主管部门使用3 0 0 - 3 0 0 0 Hz内最大 1 d B损耗的限值。 图1 7 二线一二线全连接衰

42、减频率失真 1. 5 0 1. 0 0 0. 7 5 - 0 . 3】 砧35 OO 国理捉骆 3 00 注:某些主管部门使用 刀HZ 内最大0 . 5 d 损耗的限值。 ( a ) 二线输入半连接衰 减频率失真 1 7 丫D / T 1 0 7 7- 2 0 0 0 _-J 一 下 .l 义 . . . . . .1 夕 . . . . . . . . . . . . . . . .叫.甲.叫 兽办带骆 频率/ H z 注:某些主管部门使用 3 0 0 - 3 0 0 0 H z内最大。 . 5 d B损耗的限值。 (b ) 二线输出半 连接衰 减频率失 真 图 1 8 二线半连接衰减频率失

43、真 8 . 1 .4 .2 测试配置 全连接配里 ( a )全连接 设 备偏 码 侧 ( b )输入半连接 z o a e k wd s 接 口 音 频 口 ( c )输出半连接 图 1 9 衰减频率失真测试配置 8 . 1 . 4 . 3 测试步骤 a ) 按图1 9 连接测试电 路, 测试配置可以 采用全连接或半连接; b ) 发送频率为1 0 2 0 H z 、电 平为一l O d B m O 的测试信号, 在接收 侧测量接收 信号电 平; c ) 改变频率, 测量3 0 0 - 3 4 0 0 H z 范围内各 频率点的 信号电 平; 1 8 YD 厅 1 0 7 7-2 0 0 0 d ) 各频率点的信号电 平相对于参考频率点的电平偏差 应在指标规定的 模板内。 8 . 1 . 5 增益随输入电 平的变化 8 . 1 . 5 . 1 指标 增益随输入电平的 变化指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