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792-1995.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03090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9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792-199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YD-T-792-199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YD-T-792-199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YD-T-792-199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YD-T-792-199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YD-T-792-19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T-792-1995.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Y D / T 7 9 2 -9 5 前言 本标准墓带接口等效采用了G B 7 6 1 1 -8 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 中的部分条 款; 在比 特差 错性能 要求方面采用了国 家标准G B 1 3 1 5 9 -9 1 数字微波接力 通信系 统进网 要 一求 中 关于 中级电路和用户级电路以及第二、 第三、 第四类数字段的相应条款; 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也根据需要采 用了G B 1 3 1 5 9 -9 1 中的部分条款。 对于 数字微波收发信机进网要求 中已 有规定的相应指标, 本标准 与其一致。以 后在小容量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进网中应遵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 信科

2、学研究 规划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邮电部兴安通信设备广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盛春、 王敏杰、 陈巧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 G H z 小容量数字微波通信设备 进网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Y D / T 7 9 2 一 9 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8 G H z 频段内小容量数字微波通信设备进入国家公用电 话网所必须满足的技术要 求及测量方法, 进入专用网也可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8 G H z 频段内容量小于1 0 Mb i t / s 的数字微波通信设备。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3、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6 3 6 1 -8 6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抛物面天线型谱系列 G B 7 6 1 1 -8 7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 络数字接口 参数 G B 1 1 3 1 3 -8 9 射频同 轴连接器总规范 G B 1 1 3 1 4 -8 9 N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G B 1 1 3 1 5 -8 9 B N C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G B 1 1 3 1 6 -8 9 S M 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G B 1 1 4 4 9 . 1 -1 1 4 4 9 . 6 -8 9 波导法兰盘 G B / T 1 2 6

4、4 0 -9 0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测量方法 G B 1 3 1 5 9 -9 1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进网 要求 G B 1 3 4 2 1 -9 2 无线电 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 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 B / T 1 3 4 2 6 -9 2 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 B / T 1 4 1 3 0 -9 3 电ka教字段讲网要隶 G J B 1 5 1 -8 6 G J B 1 5 2 -8 6 YD 5 3 6 - 9 2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 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络数字接口参数测试方法 3 设备分类及组成 I1

5、 设备分类 可按容量分为2 M b i t / s 和8 Mb i t / s ( 4 X 2 M b i t / s ) 两类。 3 . 2 设备组成 。 ) 天、 馈线单元; b ) 收发信单元; C ) 调制解调单元; d ) 数字分复接单元; e ) 公务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 9 9 5 一 1 1 一 2 7 批准 1 9 9 5 一 1 1 一 2 7 实施 Y D / T 7 9 2 一 9 5 一一一一, , 户 户种 种 扣 , ,一-目 一一. 一 . 网 -一一, - # ) 监控及备用倒换单元( 可选) 。 4 设备工作条件 4 . 1 正常工作条件 在下列工

6、作条件下, 设备应全部符合指标要求: 温度: 5 -C -4 0 0C, 室内型设备; 一1 5 C-4 5 C, 室外型设备; 一4 0 C-5 5 C, 室外无源设备。 相对湿度: 不大于 8 5 0 n ( 3 0 0C) ; 气压: 8 6 k P a -1 0 6 k P a ; 电源电压: 额定值一4 8 V( 或一2 4 V) , 变化范围士1 0 %. 4 . 2 极限工作条件 若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 设备应能工作, 但不保证技术指标。 恢复到正常工作条件后, 设备的技术指 标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温度: - 5 0C - 4 5 0C( 室内型设备) , 一2 0 0C -

7、5 0 0C ( 室外型设备) 。 相对湿度: ( 9 3 士Z ) %( 3 0 -C) ; 气压: 低至 7 0 k P a , 电源电压: 一4 0 V一5 7 V( 或一2 1 V一一2 7 V) , 5 技术要求 5 . 1 射频波道频率配置 5 . 1 . 1 8 2 0 0 MH z -8 5 0 0 MH z 工作频段 在3 0 0 M H : 带宽内配置1 2 个双向射频波道, 如图1 所示: 所有波道收信频率和发信频率分别置于 频段上半段和下半段, 相邻交叉极化波道频率间隔 1 1 . 6 6 2 MH z , 最邻近收、 发波道频率间隔2 3 . 3 2 4 MH z ,

8、 同一波道收发频率间隔1 5 1 . 6 1 4 MH z , 频段的中心频率几=8 3 5 0 MH z , 下半频段各射频波道的中心频率: f =f o 一1 5 1 . 6 1 4 +1 1 . 6 6 2 n 上半频段各射频波道的中心频率: f。 二f , +1 l . 6 6 2 n 式中: n =1 , 2 , 3 . . . . . . 1 2 , 图1 8 2 0 0 MH z -8 5 0 0 MH z 频段内 波道频率配置 5 . 1 . 2 8 5 0 0 MH z -8 7 5 0 MH : 工作频段 在2 5 0 M H z 频率带宽内 配置六个双向 射频波道, 如图

9、2 所示。 相邻波道频率间隔1 5 MH z , 最邻近 收发波道频率间隔7 5 M H z , 同一波道收发频率间隔1 5 0 MH z , 所有收信频率和发信频率分别置于频段 的上半段和下半段, 频段中心频率f o =8 6 2 5 MH z . Y D / T 7 9 2 一 9 5 下半频段各射频波道的中心频率: 几=f o 一1 2 7 . 5 +1 5 n 上半频段各射频波道的中心频率: fn = f 0 +2 2 . 5 十1 5 n 式中: n =1 , 2 , 3 , 4 , 5 , 6 . 1 2 5 MHz 几=B fi 2 5 MH 2 1 2 5 MHz 。日 宁日

10、了日 ?|1. 为 自 自 _广 自 自 一 自2F 1 5 M Hz 7 5 MHz 1 2 . 5 M HZ 1 2 . 5 M Hz I 5 ( M HZ 图2 8 5 0 0 M H z -8 7 5 0 M H : 频段内波道频率配置 5 . 2 微波接力线路假设参考数字通道 52 . 1 小容量数字微波通道质量等级 一个完整6 4 k b i t / s 电路交换的数字连接由五个部分组成, 如图3 。 按照每一部分的比 特差错性能, 可以分成三种级别的数字电路, 即高级、 中级和用户级电路。 数字微波通道是适于构成这些数字电路的传输通道之一, 依据数字微波通道在假设参考连接中的 位

11、置, 分别称其为高级、 中级和用户级数字微波通道。高级数字微波通道主要用于国际数字传输和国内 干线数字传输; 中级数字微波通道主要用于国内支线数字传输, 用户级数字微波通道主要用于本地数字 交换端局与6 4 k b i t / s 用户间的数字传输。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小容量数字微波通道的质量等级分为 中级数字微波通道和用户级数字微波通道。 2 7 5 0 0 km 1 2 5 0 k. 2 5 0 0 0 k m 叫 一 1 2 5 0 k. 6 4 k b i t / s瑞局 交换中心交换中心 端局6 4 k b i t / s 图3 假设参考数字连接的电 路质量等级划分 5 . 2

12、. 2 中级假设参考数字微波通道 假设参考连接的每一个中级部分的数字微波通道其最大长度约为1 2 5 0 k m, 可由传输质量不同的 四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组成。第一类和第二类假设参考数字段的长度为2 8 0 k m, 第三类和第四类假设参 考数字段的长度为5 0 k m, 5 . 2 . 3 用户级假设参考数字微波通道 a ) 用户级假设参考数字微波通道的长度为5 0 k m; b )通道的组成见图4 , Y D / T 7 9 2 一 9 5 5 0 k. 6 4 k b i US6 4 kb i Us 基群吸字复用设备 二次群胜字复用设备 图4 用户级假设参考数字微波通道 5 , 3 比

13、特差错性能 5 , 3 , 1 假设参考数字通道比 特差错性能指标 在衰落、 干扰和其它能引起性能恶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各种等级的假设参考数字通道的 6 4 k b it / s 输出 端的比 特 差错性能应满 足表1 的 规定。 表 l 各种假设参考数字通道比 特差错性能指标 -二 坠 之疏咫尹 级 中级用户级 比 特差 错性能 项目一 一一 一之苏 严重比特差错秒( B R R 1 X 1 0 -) (0 . 0 4 环c0 . 0 0 7 5 % 比 特差错秒 1 X 1 0 - ) O . 0 0 7 5 肠O . 0 0 2 O . 0 0 5 肠 比特差错秒 O . 1 6 %

14、镇0 . 1 6 % 0 . 4 % 残余比 特差错率R B E R 2 . 5 X1 0 - 成2 . 5 X 1 0 -6 X 1 0 - 5 . 3 . 3 实际数字微波通道的误码性能, 按照G B 1 3 1 5 9 -9 1 第4 . 4 . 2 , 4 . 4 . 3 , 4 . 4 . 4 的相应条款执行。 5 . 4 数字段抖动特性指标 5 . 4 . , 数字段无输入抖动的最大输出抖动 数字段无输人抖动时的最大输出 抖动峰一 峰值不应超过表3 的限制。 Y D / T 7 9 2 一9 5 表 3 数字段无输人抖动时允许的最大输出抖动峰一 峰值 数字速率 k b i t /

15、s 假设参考数宇段长度L k m 长度L数字段输出抖动 峰一 峰值的限值 测试用滤波器的带宽 B, 五一几 UI B, f a -f l UI 低频截止频率高频截止频率 f . k Hz f , Hz 几 kHz 2 0 4 85 00 . 7 50 . 22 081 0 0 8 4 4 85 00 . 7 50 . 22 034 0 0 5 . 4 . 2 数字段的抖动转移特性指标 根据G B / T 1 4 1 3 0 推荐的指标, 数字段抖动转移特性指标如表4 和图5 所示。 表 4 数字段抖动转移增益限值 数字速率 k b i t / s 假设参考数字段长度L k m 抖动转移增益限值

16、抖动频率 f o 二 f e d廿 f l - f l d 匕 f . Hz f 6 Hz _ f 6 k Hz _ f , kHz 2 0 4 85 00 . 5一 3 01 0 4 0 1 . 3 41 0 0 8 4 4 85 00 . 5一 3 01 01 0 03 . 3 54 0 0 斜率= 2 0 d B / l 0 o c t 斌 丫、 如率 !|-,二 J|儿j. !1丸 日日日匕二 图 5 5 . 5 收发信单元主要性能指标见表5 , 表 5 数字段抖动转移增益 收发信单元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备注 1 接收机门限电 平( B E R =1 X 1 0 - ) 日

17、R的 , 镇 一8 2 F S K 簇 一8 62 P S K 2 自动增益控制范围 d B)5 0 3收信机噪声系数 d B 蕊45不含分路滤波器 4 收信本振频率偏差容限 X1 0 - 1士3 02 P S K 5 发信本振频率偏差容限 X1 0 - 1士3 52 P S K 6杂散辐射损耗 d B 5 0相对于发射功率 5 . 6 2 0 4 8 k b i t / s 接口 5 . 6 . 1 基本要求 Y D / T 7 9 2 一9 5 a ) 标称比 特率: 2 0 4 8 k b i t / s ; 比 特率容差: 士5 0 X 1 0 - . b ) 代码: H D B 3

18、, 参照G B 7 6 1 1 -8 7 附录B . 5 . 6 . 2 电 气特性 5 . 6 . 2 . 1 2 0 4 8 k b i t / s 接口 输出口 a ) 输出口 一般要求, 按照G B 7 6 1 1 -8 7 表5 和图9 要求执行; b ) 输出口 输出数字信号允许的最大抖动, 应符合G B 7 6 1 1 -8 7 表6 和图1 0 , 5 . 6 . 2 . 2 2 0 4 8 k b i t / s 接口 输人口 a ) 输人口 输入阻抗, 应符合G B 7 6 1 1 -8 7 第3 . 2 . 2 . 1 要求。 b ) 输入口 对输入数字信号抖动和深移的最

19、低容限, 按照G B 7 6 1 1 -8 7 第3 . 2 - 2 . 3 要求执行。 c ) 输入口允许的连接线衰减特性, 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5 . 6 . 2 . 1 的规定, 但允许依连接 输出口与输人口 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 输人口 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输人口 允许的连接线 衰减特性见表6 , 表 6 输入口允许的连接线衰减特性 接口 测 试 伪 随机序列 输入与输出口 间连接线特性 翰入翰出口 间连接线屏蔽层或外导体接 地要求 测试频率 k Hz 衰减范围 d B 衰减规律仅翰入端接地仅输出 端接地输出输入接地 2 0 4 8 k b i t / s 2 一1

20、1 0 2 4 0 “ 6 月才 了 可可 可 d ) 输人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见表7 , 其图解说明见图6 , 表 7 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 然s 信号对干扰 信号防卫度 B d B 信号合成器 连接线特性 干扰信号源 标称速率 k b i t / s 等效二进制 内容 输入阻抗a 点 n 陌 出 R M ” 点 孟 传 输衰减a -t d B 2 0 4 8 平衡 1 8 120T O12 0If * 0参见表 62 0 4 8 伪随机序列 2 一1 2 0 4 8 不平衡 1 8 不 75IF 衡 不 75T- 衡 0 参见表 6 2 0 4 8 伪随机序列 2 一1 注: 信号对千打亡

21、 信号防卫度B的数学表示如下: B =2 0 1 g ( 翰出口 发送标准脉冲幅度/ 干扰信号幅度) ( d B ) 信号合成器 待洲怕入口 图6 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图解说明 5 . 6 . 2 . 3当 在网 络 数 字 接口 上 必 须 实 现 具 有7 5 。 阻 抗 输出 ( 输 人) 口 与 具 有1 2 0 a 阻 抗 输 人( 输出 ) 口 Y D / T 7 9 2 一 9 5 互相连通时, 阻抗适配措施应由7 5 S 2 阻抗端解决。 5 . 7 8 4 4 8 k b i t / s 接口 5 . 了 . 1 基本要求 a ) 标称比 特率: 8 4 4 8 k b i

22、 t / s ; 比 特率容差: 士 3 0 X 1 0 - . b ) 代码: H D B 3 , 参照G B 7 6 1 1 -8 7 附录B . 5 . 7 . 2 电 气特性 5 . 7 - 2 . 1 8 4 4 8 k b i t / s 接口输出口 a ) 输出口一般要求, 按照G B 7 6 1 1 -8 7 表1 0 和图1 5 要求执行; b ) 输出口 输出数字信号允许的最大抖动, 按照G B 7 6 1 1 -8 7 表1 1 和图1 6 执行。 5 . 7 . 2 . 2 8 4 4 8 k b i t / s 接口输人口 a ) 输入口 输人阻抗, 应符合G B 7

23、 6 1 1 -8 7 第4 . 2 - 2 . 1 要求。 b ) 输入口 对输人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 按照G B 7 6 1 1 -8 7 第4 . 2 . 2 . 3 要求执行。 c ) 输入口 允许连接线衰减特性, 出现在输入口的数字信号应按5 . 7 - 2 . 1 的规定, 但允许依连接输 出口与输入口 所使用的传输线对的不同而引入变化, 输入口 应能适应这些变化。 输入口 允许连接线衰减 特性见表8 . 表 8 输入口 允许连接线衰减特性 It Qk bit/s 测 试 伪 随机序列 输人与输出口 间连接线特性 输入输出口间连接线屏蔽层或外导体接 地要求 测试频率 k

24、Hz 衰减范围 d B 衰减规律仅输入端接地仅输出端接地输出输入接地 8 4 4 82 s 一 14 2 2 40 - 6 v 巧; 可可可 d ) 输入口抗干扰能力指标见表 9 , 其图解说明见图6 , 表 9 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 烹s 信号对干扰 信号防卫度 B d B 干扰信号源 入阻抗a 点 n 信号合成器 A 出阻抗 b点 n 输衰减 a d B 连接线特性 标称速率 k b i t / s 8 4 4 8 不 75)F T U 不 75IF T Iff 参见表 68 4 4 8 等效二进制 内容 伪随机序列 Z 一 1 5 . 8 中频接口 a ) 中 频频率标称值为7 0 M

25、 H z , 频率偏差为士1 M H z ; b ) 中频接口电 平见表 1 0 ; 表 1 0 中频接口电平 名称 标称值, d B .容差, d B 输出电平 4 - 0 . 8+4 士 . : 输入电平 +0 . 8+4 c )中频阻抗 7 5 S 2 ( 不平衡) , 回波损耗 L )2 6 d B, 其测试带宽为: 8 Mb i t / s 士4 MHz ; X D / T 7 9 2 一 9 5 2 Mb i t / s士2 MHz , 5 , 9 射频接口( 含分路系统) a ) 标称特性阻抗为5 0 。 ; b ) 输入/ 输出驻波比: 同轴接口V S WR -1 . 3 0

26、( f4 MH z ) ; 波导接口V S WR (1 . 2 0 ( 士4 MH z ) ; 。 ) 波导规格及连接法兰盘按照G B 1 1 4 4 9 . 1 -1 1 4 4 9 . 6 的规定, 同轴插头座按照G B 1 1 3 1 3. 1 1 3 1 6 的规定。 5 . 1 0 可用度指标 5 . 1 0 . 1 可用度 假设参考数字通道( 或数字段) 可用度由( 1 ) 式表示 可用度=1 一不可用度二 可用时间 可用时间十不可用时间 x1 0 0 % 一( 1) 5 . 1 0 . 2 不可用时间 不可用时间表示在至少一个传输方向上只要下述两个条件中有一个连续出现1 0 s

27、, 即认为该通道 不可用时间开始, 且这 l o s 计人其不可用时间。 a ) 数字信号阻断( 即定位或定时丧失) ; b ) 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大于 1 x1 0 - , 5 . 1 0 . 3 可用时间 可用时间表示在两个传输方向上, 下述两个条件同时连续出 现1 0 s , 即认定该通道可用时间开始, 且这1 0 s 计入其可用时间。 a ) 数字信号恢复( 即定位或定时信号恢复) ; b ) 每秒平均比特差错率小于1 x l o - o 5 . 1 0 . 4 假设参考数字通道和数字段的可用度指标 a ) 中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 双向) 的年可用度指标为9 9 . 7 %; b )

28、用户级假设参考数字通道( 双向) 的年可用度指标为9 9 . 8 %; c ) 假设参考数字段的可用度指标如表 1 1 0 表n 数字段可用度指标 数宇段类别 可用度 第二类2 8 0 k m1 -0 . 0 5 第三类5 0 k m 1 -0 . 0 5 % 第四类5 0 k m 1 -0 . 1 % 5 . 1 1 可靠性指标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 T B F )1 5 0 0 0 h . 5 . 1 2 天线、 馈线 5 . 1 2 - 1 天线 按通信距离和设备参数确定的 天线应符合G B 6 3 6 1 的规定。 5 . 1 2 . 2 馈线 馈线采用矩形波导管、 椭圆 形半软波导管

29、及其相应波导元件或同 轴电 缆组成, 馈线应具有对空气密 封及充气装置 5 . 1 3 电磁兼容性 根据G J B 1 5 1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Y D / T 7 9 2 一 9 5 6 测t方法 测量应在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 6 . 1 收发信单元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 6 . 1 . 1 发信本振频率偏差容限的 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3 . 2 执行。 6 . 1 . 2 杂散辐射损耗的测量, 按照G B 1 3 4 2 1 -9 2 第5 章执行。 6 . 1 . 3 接收机门限电 平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

30、9 . 1 执行。 6 . 1 . 4 自 动增益控制范围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4 . 5 执行。 6 . 1 . 5 收信机噪声系数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4 . 1 执行。 6 . 1 . 6 收信本振频率偏差容限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4 . 2 执行。 6 . 2 2 0 4 8 k b i t / s 接口的测量 6 . 2 . 1 输出口比特率容差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4 . 3 执行。 6 . 2 . 2 输出口 波形参数的测量, 按照Y D

31、 5 3 6 -9 2 第4 . 2 执行。 6 . 2 . 3 输出口 输出数字信号允许的最大抖动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4 . 4 . 1 执行。 6 . 2 . 4 输入口 输入阻抗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1 . 1 执行。 6 . 2 . 5 输入口 对输人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最低容限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3 . 1 执行。 6 . 2 . 6 输入口 对数字信号速率偏差容限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2 . 1 执行。 627 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的测量 6 . 2 - 7

32、. 1、 测量原理 根据此项指标的意义和具体规定, 增加干扰信号强度, 改变输入口 接收信号的信/ 噪比, 以能否正确 接收信号为判据, 用刚好不出现误码的最低信/ 噪比 度量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 6 . 2 - 7 . 2 测量配置 如图 7 , 待侧抽入口 注 1 要求信号合成器a 点输入阻抗为标称值, b 点输出阻抗为标称值。 a 点至b 点的传愉衰减为零。 2 千扰信号源与测试信号有相同的脉冲波形和相同的标称速率, 但不同步。 图7 二元码透明传输系统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测量配置 6 . 2 . 7 . 3 测量操作 a ) 按图7 组成测试电路; b ) 按表7 选用图 案发生器、 干

33、扰信号源。 根据可变衰减器衰减量和信号合成器c 点至b 点的衰减 可得信/ 噪比, c ) 增加干扰信号并判定输人口 是否正常工作, 通常以无误码为正常工作; d ) 刚不出现误码的最低信/ 噪比应小于表7 中的防卫度B , 6 . 3 8 4 4 8 k b i t / s 接口的测量 Y D / T 7 9 2 一 9 5 6 . 3 . 1 输出口比 特率容差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4 . 3 执行。 6 . 3 . 2 输出口 波形参数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4 . 2 执行。 6 . 3 . 3 输出口 输出数字信号允许的最大抖动的测量,

34、按照Y D 5 3 6 -9 2 第4 . 4 . 1 执行。 6 . 3 . 4 输入口 输入阻抗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1 . 2 执行。 6 . 3 . 5 输入口 对输入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最低容限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3 . 1 执行。 6 . 3 . 6 输入口 对数字信号速率偏差容限的测量. 按照Y D 5 3 6 -9 2 第5 . 2 . 1 执行。 6 . 3 . 了 输入口 抗干扰能力指标的测量 6 . 3 - 7 . 1 测量原理, 同6 . 2 . 7 . 1 . 6 . 3 - 7 . 2 测量配置, 同6

35、 . 2 . 7 . 2 , 6 . 3 - 7 . 3 测量操作 a ) 按图7 组成测试电路; b ) 按表9 选用图案发生器, 干扰信号源。 根据可变衰减器衰减量和信号合成器。 点至b 点的衰减 可得信/ 噪比; c ) 增加干扰信号并判定输入口 是否正常工作, 通常以无误码为正常工作; d ) 刚不出现误码的最低信/ 噪比应小于表9 中的防卫度B , 6 . 4 中频接口的测量 6 . 4 . 1 中 频回波损耗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5 . 1 执行。 6 . 4 . 2 中 频频率标称值及频率偏差的 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36、0 -9 0 第5 . 3 执行。 6 . 4 . 3 中 频接口电 平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5 . 2 执行。 65 射频接口的测量 6 . 5 . 1 射频输出口 驻波比 的测量. 按照G B / T 1 2 6 4 0 -9 0 第3 . 4 执行。 6 . 5 . 2 射频输入口 驻波比的测量, 同6 . 5 . 1 , 6 . 6 比 特差错性能指标的测量 6 . 6 . 1 一般测量条件 6 . 6 . 1 . 1 测量信号 a ) 序列: 伪随机二元序列, 周期长度2 “ -1 b i t ; b ) 速率: 2 0 4 8 k b i t

37、 / s , 8 4 4 8 k b i t / s ; c ) 接口: H D B 3 码。 6 . 6 . 1 . 2 测量仪表 经过计量单位检验合格的误码仪或误码分析仪。 6 . 6 . 2 测量目的 通过在高比 特率上比特差错的测量, 评价6 4 k b i t / s 通道的比特差错性能。 为此目的, 定义高比 特率 上的比 特差错参数见表1 2 , 表 1 2 高比特率上被测参数的定义 参数名称 定义 每秒比特差错数 n 测量间隔为一秒, 若一秒内有误码, 其比特差错数为几 严重比 特差错秒 测量间隔为一秒, 若一秒的B E R超过选定闷值( 1 0 - “ 或1 0 - ) ,

38、则该 秒为一个严重比特差错秒 3 由高比特率测量结果评价6 4 k b i t / s 性能的方法 根据以下参数计算归一化到 6 4 k b i t / s 的比特差错性能: 比特差错秒百分比、 严重比 特差错秒百分 通过对基群及二次群的比 特率上比特差错测量, 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转换: 9 t 八卜呻。 6.比 Y D / T 7 9 2 一9 5 a )比特差错秒 归一化到6 4 k b i t / s 比特差错秒百分比为: 一 E S Y o=n I X : 。 。 % 1, 2, 式中: n - 测量比特率上第1 秒的比 特差错个数, 并删去不可用时间内的比特差错数; N = 高比 特率

39、速率( k b i t / s ) 6 4 k b i t / s N可为 3 2 , 1 3 2 . j 整个测量时间总秒数, 并删去不可用时间的秒数; 第 、 秒 的 比 率 ( N ) 为 : nN 0 n N 刀) N b ) 严重比 特差错秒 由基群和二次群比特率上比特差错测量来计算 6 4 k b i t / s 的严重比特差错秒百分比的公式为: S E S %=Y% 十Z% . . 。 。 (3) 式中: Yo u Z% 高比特上测得严重比特差错秒百分比, 高比特率上非严重比特差错秒, 但比特差错造成该速率上一次或多次帧失步的时间百分 6 . 6 . 4 比。 测量配置 见图 8

40、 , -| ( a )误码分析仪测试 ( b )误码仪侧试 图 8 比特差错性能参数测试配置 6 . 6 . 5 测量操作 6 . 6 . 5 . 1 图案发生器功能键置位 数字速率、 接口、 测量序列选择按6 . 6 . 1 . 1 , 6 . 6 - 5 . 2 误码检测器功能键置位 数字速率、 接口、 测量序列选择与图案发生器相同。 Y D / T 7 9 2 一 9 5 检错方式: 二元比 特差错。 6 . 6 . 5 . 3 分析器 a ) 定义参数闭值, 如表 1 3 , 表 1 3 阐值的选择 速率 k b i t / s 严!比 特差错秒 数字链 ( 同值) 数字段 ( 阔值)

41、 2 0 4 8 1 0 - 1 0 - 1 0 - 8 4 4 8 b ) 打印记录方式 瞬时打印; 定时打印可选 1 h , 6 h , 1 2 h 或 2 4 h时打印一次。 总的打印时间可选1 d , 3 d 或4 d , 6 . 6 - 5 . 4 检查测量系统 按配置 接好, 在图 案发生器 上用误码擂人键加入误码, 收 端误码检测器应能正确检出 误码, 并正确 分析和记录。 66 . 5 . 5 启动测量和锁定仪表 按“ 开始” 键启动仪表, 同时记录开始时间。 按“ 锁定” 键锁定仪表, 同时记录结束时间, 防止误操作。 67 残余比 特差错率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推荐采用1 5

42、m i n B E R评价法, 以1 5 m i n 为时间间隔( 周期) 测量B E R , 为排除电 路深衰落和 短时间电平干扰引起的突发比特差错影响, 按B E R大小为序, 去掉前 5 0 写坏的B E R , 在剩余的5 0 % 中, 最大的B E R值即为残余比特差错率。整个测量时间为一个月。 测量配置见6 . 6 . 4 . 测量操作见6 . 6 . 5 , 其中 要将数据打印周期缩短到1 5 m i n , 6 . 8 数字段抖动性能指标的测量 6 . 8 . 1 数字段无输入抖动的最大输出抖动测量 6 . 8 . 1 门测量配置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 可以采用仪表提供的伪随机序

43、列信号( P R B S ) 和实际话务信号两种信号源进行 测量, 配置见图 9 。 上游设备或 系统物出口 图 9 数字段无输人抖动的最大输出抖动测量配置图 Y D / T 7 9 2 一 9 5 6 . 8 . 1 . 2 测量操作 a ) 用无抖动伪随机序列作测试信号, 加允许的速率偏移; b ) 借助于示波器观看不同速率偏移下的抖动, 找到抖动最大的情况, c ) 将抖动检测器滤波器置于表3 规定的带宽, 读出最大抖动峰一 峰值B , 和B z ; d ) 用来自 上游设备或系统的实际话务信号送至被测数字段输入口; e ) 将抖动检测器滤波器置于表3 规定的带宽, 并观察一段时间, 读

44、出最大抖动峰一 峰值B , 和B , 两次测量结果均应满足表 3 的指标。 6 . 8 . 2 数字段抖动转移特性的测量 6 . 8 . 2 . 1 测量配置见图 1 0 , 图 1 0 数字段抖动转移特性测量配置 6 . 8 - 2 . 2 测量操作 a ) 用伪随机序列作测量信号, 调整正弦信号频率和电平, 使输入数字信号抖动量为i i. , 通常i i. 应 接近或不超过输入口 对输人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 b ) 从选频电平表( 1 ) 上读出电平P m , c ) 从选频电平表( 2 ) 上读出电平P o . d ) 抖动转移增益为: G ; =P o 。一P ; ( d B

45、 ) ,. “ “ 一 ( 4) 6 . 9 可靠性指标的测量 按照G B 1 3 4 2 6 中的规定执行。 6 . 1 0 电磁兼容性指标的测量 按照G J B 1 5 2 中的规定执行。 *草庐一苇草庐一苇*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提供优质文档, 如果 你下载的文档有缺页、 模糊等现象或 者遇到找不到的稀缺文件, 请发站内 信和我联系!我一定帮你解决! 本人有各种国内外标准 20 余万个, 包括全系 列 GB 国标国标及国内行业行业及部门标准部门标准,全系列 BSI EN DIN JIS NF AS NZS GOST ASTM ISO ASME SSPC ANSI IEC IEEE ANSI UL AASHTO ABS ACI AREMA AWS ML NACE GM FAA TBR RCC 各国船级 社 船级 社 等大量其他国际标准。豆丁下载网址:豆丁下载网址: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