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817536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6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生物的进化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考情概览考情概览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 【考情分析】 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实例 中的分析、应用,以及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特点与相关的计 算。命题多与遗传、变异及种群联系密切,常常利用新材料为背景, 考查基因频率变化特点及相关计算,特别是对生物的适应性、新物 种的形成作用分析。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考点4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2018浙江,14,2分,难度)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

2、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解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A项正确;自然选择可 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得使生物之间不 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项正 确;控制性状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并不一定传递给后代,不是所有 的性状都能得以遗传,C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 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2.(2018江苏,4,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群体

3、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 持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生命观念、科学思 维的考查。群体中近亲之间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大,因此近亲繁 殖时纯合体的比例高,A项正确;有害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为生 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会改变基因频 率,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产生新物种,C项错误;一个 随机交配的大群体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没有遗传漂变,才 能使基因频率在各代中保持不变,D项错误

4、。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3.(2017江苏,7,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 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 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 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 化石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每个个体只含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项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 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

5、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项正确。自然选择 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 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不同生物 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 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 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 等,D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4.(2014江苏,8,2分,难度)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 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B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

6、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 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解析细菌耐药性形成的机制:在细菌群体中,存在耐药性的变异类 型,而通过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可以使细菌群体中耐药基因的频率 增加;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作用是定向的,耐药性变异 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耐药性变异的选择与抗生素有关,A项错误,B 项正确;这种选择过程与新生儿本身的免疫功能也无关,C、D两项 错误。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5.(2014北京,4,2分,难度)为控制野兔种群数

7、量,澳洲引入一种 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 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 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 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C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解析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性较强的个体, 起到选择作用,A项正确;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被感染的兔很快死亡

8、, 病毒失去宿主,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正确;病毒和兔 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中毒性病毒比例提高的同时,兔的抗病 毒能力也升高,C项错误;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 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6.(2013北京,4,6分,难度)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 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 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 法推断出( B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

9、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 地方繁衍后代。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 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长筒花与 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长舌蝠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7.(2012海南,23,2分,难度)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 是( D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10、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解析基因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 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每代可产生大量突变,对生 物进化非常重要,A项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也 可能不同,所以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相同,也 可能不同,B项正确;环境发生改变时,种群的某种基因频率是否改 变要看环境对该基因所表现出的性状是否具有选择作用,C项正确;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项错误。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8.(2012江苏,5,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11、D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解析自然选择包括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 互选择,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基础,A项正确;化石是存 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遗迹,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 进化历程,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当地生物的生存机会,可 以改变原有的种间关系,从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 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会阻碍生物进化,D项 错误。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9.(2012北京,3

12、,6分,难度)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 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 能得出的推论是( C )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 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 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从题干信息“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 等为食”,说明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可推出A项结论;从题 干信息“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金合欢蚁 可通过驱逐其他植食动物为自己驱逐竞争者,可推出B项结论;再由 整个题干信息得出金合

13、欢蚁与金合欢树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这是 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所以可推出D项结论。根据题中信息不能推 出“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的结论。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10.(2011海南,20,2分,难度)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 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析甲、乙间具有捕食关系,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

14、绝,A 项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相互选择过程中共同进 化,B项正确;两种生物之间的突变互不影响,变异是不定向的,C项错 误;甲、乙个体数长期稳定说明两者对环境及两者间的适应性未改 变,但甲、乙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了进化(基因 频率的改变),D项错误。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11.(2011江苏,6,2分,难度)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解析

1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 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 择均可改变基因频率,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种群大小没有一定的关系; 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考点45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2019天津,6,6分,难度)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 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 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深色囊鼠与浅色

16、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 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 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项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深 色表现型频率(DD、Dd)为0.18,D基因的频率为0.1,设DD的频率为 x,Dd的频率为y,则x+y=0.18,x+ y=0.1,则x=0.02,y=0.16,浅色岩

17、P区 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16,同理,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 率=0.5,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项 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浅色岩Q区的深色 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项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 率=1-0.5=0.5,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1- 0.18=0.82,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 率高,D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2.(2017海南,20,2分,难度)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 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

18、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 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 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 性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解析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对黑色 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 纯合子,A项错误;若种群中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

19、无法说 明栗色为显性,B项错误;若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种群中显性个 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不会出现相对性状个体数相等现象,所以, 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 等,C项正确;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由于后 代个体数少,不能判定栗色为显性还是隐性,且该对栗色个体为显 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时,均可出现这一结果,D项错误。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3.(2015安徽,5,6分,难度)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 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 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

20、因频率为20%;种群2 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 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 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C ) A.75% B.50% C.42%D.21% 解析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整个种群基因库中全部等位基因数的 比率。基因频率不变的前提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个体间随机交配, 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根据题意,两个 种群大小相等,合并为一个种群后,A基因频率为 (80%+60%)2=70%,a基因频率为(20%+40%)2=30%,则随机交 配,下一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故

21、C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三种方法计算种群基因频率 (1)“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 (2)“公式法”求解基因频率(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为例)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 (3)运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 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 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2=p2+2pq+q2=1。 其中p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 率,q2是aa(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

22、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4.(2014海南,23,2分,难度)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 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 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 Aa aa基因型 个体的数量比为( B ) A.3 3 1B.4 4 1 C.1 2 0D.1 2 1 解析依题意,此动物种群中,aa个体无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随机 交配,故在AA和Aa这两种基因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中,A基因频率 为2/3,a基因频率为1/3,则下一代中4/9AA、4/9Aa、1/9aa,B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5

23、.(2013海南,15,2分,难度)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 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 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 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解析由此种群中基因型为vv的个体数量长期维持4%可知,此种群 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v基因的基因频率是20%、V基因的基因 频率为80%,迁入20 000只VV的个体后,个体总数

24、变为原来的2倍,v 基因的基因频率变为10%、V基因的基因频率变为90%,A项正确,B 项错误;杂合果蝇、残翅果蝇在40 000只果蝇中占的比例是在原来 20 000只果蝇中所占比例的1/2,C、D两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6.(2013山东,6,5分,难度)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 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 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C ) 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

25、n+1 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解析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可看出 图中曲线和曲线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体所占的比 例越来越大,杂合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曲线是连续自交 的曲线,则曲线是随机交配的曲线。曲线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 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中纯合体的比例增加的数值是1-(1/2)n- 1-(1/2)n-1=(1/2)n,C项错误。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后,对子代中个体 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进化,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D 项正确。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a

26、a个体和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个 体在F1中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Aa交配的后代为 1/4AA+1/2Aa+1/4aa,淘汰掉aa个体后,得到的F1为1/3AA+2/3Aa,则 Aa的比例都是2/3。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F1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后代是 (2/3A+1/3a)2=4/9AA+4/9Aa+1/9aa,淘汰掉aa个体,则F2是 1/2AA+1/2Aa,Aa个体在F2中占1/2,可见图中曲线是随机交配并 逐代淘汰aa个体的曲线,F2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为 (3/4A+1/4a)2=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个体以后,得F

27、3为 3/5AA+2/5Aa,F3中Aa所占的比例是0.4,A项正确。F1如果自交,则其 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个体以后,得到的 F2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2/5=0.4,可见图中曲线是连续 自交并逐代淘汰aa个体的曲线,且F2中Aa所占的比例是0.4,B项正确。 考情概览考情概览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试题类编 7.(2011广东,27,16分,难度)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 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 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 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 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 受精卵 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 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S基因 、 S基因的mRNA 和 S蛋白 。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 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 50% ,F2群体中 A基因频率是 6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