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3421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PPT讲座PPT试验资料整理.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验资料整理,2,试验资料的特征,通过观察、测量、记载的数据,是原始资料 无规律、凌乱,表述问题不清晰 原始资料只作为原始档案,存档 将原始数据转成电子数据,利于统计分析 一个表单,只记载一个表格 同类表格,只存放一个文件 资料分类:数量性状资料,质量性状资料。,3,数量性状资料的性质,由计数、测量、度量得到的试验数据资料 根据数据的性质分: 连续变量数据资料:指计量法的数据资料 例:女学生的身高在1.55 1.76m之间 测量的精确程度取决于仪器、工具 非连续变量数据资料:指计数法的数据资料 例:农学本科2010级1班学生人数:26人。,4,质量性状资料的性质,用观察得到的特征属性的记录资料

2、 属于非数字型的试验资料 例:人的血型:A、B、O、AB型 一般需要进行数量化的转换 次数法转换:以频率、频数、次数记录转换 A型0.22, B型0.31, O型0.09, AB型0.38 评分法转换:以等级、程度差异打分转换。,5,试验资料的来源,调查获取: 普查法 把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度量 抽样法 对抽出部分个体进行测量度量 抽样是试验中最关键的部分 必须符合抽样原理和方法的要求 试验获取: 设计专门的试验,获取试验资料。,6,原始资料的整理,试验资料整理之前,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对所有数据进行检查: 记录格式、试验过程、特殊值、意外记录等 对所有数据进行核对: 原始记录、电子数据、设计

3、方案等 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估计、修订、补正、删除、重新试验。,7,用次数分布表进行分组,小样本试验资料: 不进行分组,直接进行统计分析。 大样本试验资料: 规模较大,适度进行分组,降低计算难度 例:有100个数据 如果,整体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的难度太大 如果,分成10组,每组10个数据,难度降低 以组内、组间层次,分别进行统计分析,8,计数资料的分组整理,根据计数资料数据的变化幅度 设定几个变量,以变量作为分组依据 整理出每个变量所发生的次数 例:鸡每月产卵数,100只鸡,幅度:11 17 按照每月产11,12,13,14,15,16,17作为7个变量 整理:7个变量分别所发生的次数。,9,

4、分组的次数分布表,每月产卵数 次数 频率 概率大小 11 2 0.02 小 12 7 0.07 13 19 0.19 14 35 0.35 大 15 21 0.21 16 11 0.11 17 5 0.05 小。,10,例:教材40页表2-1,有100个麦穗,每穗的小穗数在15 20之间 制作次数分布表:有6个变量,分为6组 小穗数(变量) 划线计数 次数(f) 15 5,1 6 16 5,5,5 15 17 5,5,5,5,5,5,2 32 18 5,5,5,5,5 25 19 5,5,5,2 17 20 5 5。,11,过大样本计数资料的分组,如果样本容量过大,数据变化幅度过宽 可以按照等

5、额变量确定组数 分组的组数一定是单数,5、7、9、11组 例:小麦穗粒试验,共有300个麦穗 麦穗粒数18 62粒,共有45个变量 以5个变量为一组,共分为9个组(9个新变量) 18-22,23-27,28-32,33-37,38-42 43-47,48-52,53-57,58-62。,12,计量资料的分组整理,采用组距式分组法: 利用样本容量大小,确定分组数(42P2-5)单数 利用数组的全距(极差),确定组距 关键:以数组中的最小值,确定第一组中值 在组中值两端,设定各组的下限、上限 依次将各个数值归在各个组内 计算各组的次数、频率、概率。,13,例:教材41页表2-4,有140行水稻产量

6、,制作次数分布表 极差R:R = Max (x) Min (x) = 254 75 =179 组距 i :i = R / 组数 = 179 / 12 = 14.9,取i = 15 第一组的组中值(关键):取最小值Min (x) =75 第一组下限:75 15 / 2 = 67.5 第一组上限:75 + 15 / 2 = 82.5 第二组下限:67.5 + 15 = 82.5 约定组界:以下限为记,上限不记在内。,14,组下限 组中值 划线计数 次数(f) 概率 67.5 75 2 2 0.014 82.5 90 5,2 7 0.050 97.5 105 5,2 7 0.050 112.5 12

7、0 5,5,3 13 0.093 127.5 135 5,5,5,2 17 0.121 142.5 150 5,5,5,5 20 0.143 157.5 165 5,5,5,5,5 25 0.179 172.5 180 5,5,5,5,1 21 0.150 187.5 195 5,5,3 13 0.093 202.5 210 5,4 9 0.064 217.5 225 3 3 0.021 232.5 240 2 2 0.014 247.5 255 1 1 0.007。,15,例:150尾鲢鱼体长数据资料,样本容量:150尾,查表,确定分为10组 最大值:85cm,最小值:37cm,全距:48

8、计算组距:4.8cm,确定组距为:5cm 第一组的组中值确定为:37.5(接近最小值) 第一组的下限:37.5 - 2.5 = 35.0 第一组的上限:37.5 + 2.5 = 40.0 = 定为39.9 第二组的下限:35 + 5 = 40.0 第二组的上限:39.9 + 5 = 44.9。,16,分组的次数分布表,组下限 组中值 次数(f) 频率 35 37.5 3 0.0200 40 42.5 4 0.0267 55 57.5 40 0.2666 85 87.5 1 0.0067。,17,质量资料的分组整理,以质量性状类别进行分组 性状类别 次数(f) 频率(%) 概率 红米非糯 96

9、54 0.540 红米糯谷 37 21 0.210 白米非糯 31 17 0.170 白米糯谷 15 8 0.080,18,制作次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分组数要适当,可以多做几次比较试分 必须包含所有的数据资料,不能遗漏数据 最好是单数分组数,能够凸显平衡峰值 不能出现两个峰值,双峰,平头,偏峰现象 如果出现空白分组,必须要重新确定分组数 在最小值附近确定第一组的组中值 组限的上限要增加精确位数,分断上下限。,19,练习题,教材:56页,第5题 最大值:46,最小值:26,全距:20 确定组距:3 第一组中值:26 第一组下限:26 1.5 = 24.5 第一组上限:26 + 1.5 = 27.5 = 27.49 第二组下限:24.5 + 3 = 27.5 此题是连续题。,课间休息,2013年3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