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42567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解读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考试大纲的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要求,反映物理、化学、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以有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合格新生。 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

2、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解读命题指导思想,有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区分度、难度;主干知识、核心概念 )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标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倡导探究、联系现实) 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效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科学过程与科学一般方法) 体现生物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时代性和实践性;实验;热点、前沿、STSE),简析高考命题的质量指标要求,较高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 题量较多、难度中等;保密、新颖、变

3、式) 较好的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课标、考纲;双向细目表、知识范围、能力要求) 必要的区分度(D=PH-PL;D0.3;高端区分、低端区分;满分150分的全卷标准差 15 ) 适当的难度(P=R/N;全卷难度0.5-0.6、试题难度0.3-0.7;易:中:难3:5:2),能力测验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就是测验能代表它所欲考查内容的程度。知识覆盖率法是其最简单常见的统计方法。 内容效度涉及到知识的计量问题,对同一学科而言,我们可将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每一个知识点作为知识基本单位,也可用教材的章来构造基本知识单位,甚至是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确定基本知识单元。 在理科综合背景下,生

4、物高考涉及到的知识计量单位,应该是更加宏观的。,内容效度反映的是测验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与所欲测量的特质(如,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方法论等),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它只是测量特质的必要条件。 内容效度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是以知识为本位分析效度的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必要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注意测验的内容效度有它合理性的一面。 然而,学习者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获得并发展隐含在这些知识中的特质,如果片面强调内容效度就可能导致被试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知识本身而不重视能力发展。,结构效度从隐含在建构这些知识联系背后的特质出发,反映的是其

5、特质的当前发展水平。 由于知识本身可能成为一种特质的表征,而且某些特质与特定的知识领域密不可分,因此,强调结构效度并不反对使用特定的知识作为载体。但这种主张与强调内容效度的主张有着根本的差别。 因此,应该在确保结构效度的基础上兼顾内容效度的需要。 对于教育测量(特别是考试)而言,为了鼓励学习者既掌握好知识的本身,又获得和发展隐含于所学知识中的特质,编制测验应该在保证结构效度的基础上,尽量选用被试所学过的知识为测验题目的载体。,二、生物科要考查的能力,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

6、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表2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

7、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解读能力要求,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 生物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考查的核心能力。 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是生物学科考查的基本能力。 生物学科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奥秘,发现生物学新现象和新问题,解决生物学新问题。,对学科核心能力(实验与探究)考查的思路,将实验与探究能力渗透到各题干及解题过程中进行考查 将常规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

8、理论知识融合考查 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课程标准对探究能力的要求,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确认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作出假设和预期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005年广州一模 42(10分) 绿豆种子萌发初期的生长主要是胚轴的伸长。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一个农科所获得了一种复合肥料,他们想探究这种复

9、合肥料溶液在什么浓度范围对绿豆萌发初期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请你利用下列材料,参与他们的实验设计。 材料:做好标记的大号培养皿若干个、刚萌发出一小段胚轴的绿豆种子若干组(10粒组)、复合肥料颗粒、蒸馏水、脱脂棉、直尺 实验步骤: 最后,将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2005年广州一模 42(10分)参考答案 (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确定、设置自变量) (2)分别测量已萌发绿豆胚轴的长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记录下来。(确定因变量,前测,收集、处理数据) (3)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复合肥料溶液浸润过的脱脂棉,铺在不同的培养皿中,再将几组已萌发的绿豆分别放入其中。另外设置一个用

10、蒸馏水代替复合肥料溶液处理的对照组。(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将上述装置放在温度等外界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培养。(控制无关变量) (5)几天后,再次测量绿豆胚轴的长度,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下来。(后测,收集、处理数据),2005年广东省高考 39(10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

11、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2005年广东省高考 39(10分)参考答案 (1)方法和步骤: 用蒸馏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稀释过程中pH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 (确定、设置自变量) 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0粒,随机分成5组,50粒组;(随机分组、样本数达到统计学要求) 取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1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设置对照) 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 (控制无关变量) 将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

12、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馏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控制无关变量) 1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确定因变量,后测,收集、处理数据) (2)结果预测和分析: 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萌发率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或根长)逐渐降低。,2009年第36题(8分) 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

13、: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 (2)实验结果预测: 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训练以及科学素养程度,对于创新性人才的筛选有积极意义。,2009年第36题参考答案 实验方案(6分) 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6组,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 (随机分组、并达到统计学要求的大样本数) 培养条件:光照强度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温度25,培养一周。(确定、设置自变量) 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确定因变量及其测量指标、用数学方法

14、统计处理实验数据) 注:要求至少分三组(三个处理),每组有一定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Lux(黑暗)。 实验结果预测: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2分)。(用准确的术语表达),又如2008年第31题,以香蕉成熟过程的生理变化为背景,以探究过程形式呈现,加强对系统分析、构建模型等研究方法的考查,并加强对表达思想、描述实验结果等实验方法和能力的考查。 31.(9分) 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果肉甜味逐渐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味,请解释原因。 (2)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月取样,提

15、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果肉变甜是因为(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对基本能力考查的思路理解能力,生物试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对题干中的文字或图表理解与思考后才作出判断、给予解答 全卷试题都牵涉到对理解能力的考查 主要通过单选题对理解能力进行考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如2008年第20题,以科学研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实验方案为情景,考查考生对血糖调节知识以及模型构建技能的理解,同时考核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

16、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足状态下 在兔空腹状态下 测定血糖含量 测定尿液是否含 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 B. C. D.,对基本能力考查的思路获取信息能力,试题注重将生物科学基础知识与现代科技进展的结合,注意基础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新成果和新情境考查生物学知识及相关能力 试题选材注重突出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涉及到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育种、动物模型的构建、生物进化、遗传病的类型和预防、生物工程处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2009年第34题(8分) 妊娠期糖尿病(简称GDM)是一种可由多种因素导

17、致的糖代谢异常妊娠并发症,孕妇患GDM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对胎儿发育和自身健康带来多种负面影响。以下是某位孕妇的GDM筛检报告,请你完善。 (一)目的、对象 目的:GDM筛检。受检者:姓名,妊娠25周。 (二)筛检方法 受检者禁食12小时后,抽取其静脉血(血样品号:0h),然后在5分钟内口服完400mL葡萄糖水(含75g葡萄糖),开始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取其静脉血(血样品号分别为1h、2h和3h)。测定所采集各血样品中的血糖浓度。 判定方法:4个样品中有3个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参考值即可判定为患GDM。 (三)结果与分析 检测报告如下: 由此可判定该孕妇 。 (四)讨论:(1)若G

18、DM患者想了解病因是否为自身胰岛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血液中的 和 的浓度。 (2)请根据血糖调节有关知识,解释要求受检者在5分钟内服完葡萄糖水的原因。 (3)相当一部分GDM患者在产后会康复。请简述康复后她们体内血糖水平偏高时的血糖调节过程。,2009年第34题参考答案 患GDM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如果服糖的时间不控制而随意延长,则会影响测定结果,且如果血糖浓度在短时间上升不够高,则不能了解受检者的最大血糖调节能力(3分)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从而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2分) 该题采用“检测报告”考查考生对文字与数据信息的提取能力,

19、同时,也考查了综合分析等能力。 另外,近年来很多高考题都要求考生获取图或表信息后,做出正确判断和分析。,对基本能力考查的思路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大都采用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情境进行设问,注重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联系 关注人体健康,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涉及人类疾病、医学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考查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查生物科学素养,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三、生物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生物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生物考试内容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五个模块内容。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I和的含义如下: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和题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物理、化学、生物各100分)。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排列顺序:生物化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生物化学物理。 全卷共36题,其中生物学科单项选择题6题,双项选择题2题,非选择题4题。,五、内容比例与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试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