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84804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解读: 根据课标,本课应重点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1.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即: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更深刻的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背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课标的明确要求) 3.“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课标的明确要求),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示 儿 (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但悲不见九州同”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合作探究),1842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 界,香港岛,九龙,香

2、港问题,但悲不见九州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澳门,dang,澳门问题: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但悲不见九州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香港、澳门问题的出现是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实质是国家主权问题。,但悲不见九州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乡 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合作

3、探究:台湾问题是怎么由来的,从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到1949年,海峡两岸关系经过了怎样的曲折发展历程?,1.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形成地方割据; 3.1684年设台湾府,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通 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在与大陆分 离50年后重归祖国怀抱。 6.1949年,大陆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 台湾,形成台湾与大陆暂时隔离的状态。,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变化,台湾问题的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结果,纯属中国内政问题。,但悲不见九州同: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王师北定中原日” “一国两

4、制”的理论和实践,自主学习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2.它是怎么形成的? 3.“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是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合作探究,“一国两制”中“一国”与“两制”之间是什么关系?,“一国两制”中“一国”是前提和核心,“两制”是实现“一国”的手段和方式。,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本P103的学思之窗,思考:中国为什么能成功解决港澳问题?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凌青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我们)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

5、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 邓小平,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合作探究:港澳回归的原因,中国成功解决港澳问题的原因,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2、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收回香港的决心坚定,3、“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重要因素。,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等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2、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王

6、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自主学习: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香港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7、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经过30年的努力,直接“三通”终于基本实现,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注:大三通是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简称,最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它反映了两岸人民的迫切要求。),七律:贺两岸三通 两岸三通启锦程,萧墙泥隙息刀兵. 同舟共济三兄弟,共脉同根一祖茔. 笑泯恩仇荣社稷,振兴经济创双赢. 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凌空四海明. 注:三兄弟_指港澳台.,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凌空

8、四海明:两岸关系的发展,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 愁,余光中,两岸亲人相见而泣,胡锦涛总书记的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阅读图片和材料思考: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有哪些阻力和有利因素?(合作探究),山之上,有国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

9、凌空四海明:两岸关系的发展,不利因素:某些外国反华势力;台湾岛内 的分裂势力猖獗,有利因素:强大的祖国;正确的方针; 共同的信念;交流的加强;国际的公认。,山之上,有国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凌空四海明:两岸关系的发展,自主学习:建国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山之上,有国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凌空四海明:两岸关系的发展,热点链接:藏独和台独问题,萨科齐不顾中国警告会见达赖 中新网12月7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方反复耐心的工作和多次严正交涉,在波兰华沙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见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陈水扁被收押后“

10、台独”捧鲜花挺扁,合作探究: 1.达赖喇嘛主张“大西藏”自治的实质是什么? 2.请按示例完成下列内容: 示例:港澳问题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实质是中国的主权问题。 西藏问题是 。 台湾问题是 。 3.为维护祖国统一,中国分别对西藏和台湾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述这两种政策的形成过程?思考在西藏实行这一政策的时间? 4.你认为这两种政策的主要不同是什么?,“大西藏”是达赖的一个梦想,是分裂中国的一个阴谋。他在西藏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要求在藏人居住地建立起真正的自治按照他们的如意算盘,“大西藏版图”包括现在的西藏以及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严冬未半春潮涌,皓月凌空四海

11、明:两岸关系的发展,“复兴”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它并不是回归中国昔日辉煌,而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重新走在世界各国前列;它不仅是某些经济发展指标的简单放大,而且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国防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意义上的全面繁荣和进步 。,经济上,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政治上,有利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外交上,有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际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本课小结,历史之源:,统一之策:,回归之路:,祖国统一大业,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第23课预习任务,自主学习: 填写并掌握新学案知识梳理内容。 合作探究: 1.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探究“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3.总结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对外交作出的重大贡献。 4.总结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