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3889156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春季流感的规范化治疗,2017年5月以来流感例数持续增长,尤其12月成为历史高点,卫计委紧急召开发布会,最新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2018年1月9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部署2018流感防治工作并发布 最新流感诊疗方案,流感是全人类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4,发病率为各种传染性疾病之首。 每年季节性流行。 - 疾病负担高(发病、住院、死亡):全球每年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达300万例以上; - 季节性流感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每年造成的515的人群感染,因流感到医院就医者超过50万人。 不断发生人感染禽流感,有在人间传播的风险。 流感大流行。,流行病学最显著的特点,突然暴发

2、,迅速扩散,易传染。 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 引起每年流行,流行具有季节性。 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2017-2018流感流行形势,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当前处于冬季流感流行高峰水平。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要强于往年。 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已达往年高峰水平。 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也有所上升。 暴发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 流感活动水平仍呈现上升态势。,6,病原学,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 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

3、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 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但感染后症状轻微。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7,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 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 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感染后35小时即可复制排出病毒。 发病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 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8,传播途径,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

4、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9,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较高比例的隐性传染。 控制难度大。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毒株的流感病毒感染。,10,临床表现,潜伏期 1-7天,多为2-4天。 多种流感样症状 突发高热。 咳嗽(常为干咳)。 咽痛、流涕或鼻塞。 头痛。 肌肉和关节痛。 全身不适。,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儿童乙型流感。,并发症,并发症,0 1 2 3 4 5 6 7 8天,持续时间,高危人群: 症状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病的加重,普

5、通人群,症 状 的 严 重 程 度,自愈性,流感的预后,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指患流感后可能出现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人群 年龄大于30)。 妊娠期妇女。,15,儿童发生流感重症、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高,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10-27%。,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血生化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17,病原学及相关检测,采集呼吸道

6、标本(如鼻咽分泌物、痰、气道吸出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 病毒核酸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 血清学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18,影像学检查,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 儿童病例肺内片状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征象。,19,诊 断,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临床诊断病例 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20,流感样病例

7、,发热,体温38 伴有咳嗽或咽痛, 缺乏其他实验室判断依据,流感暴发季节,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医院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加,或,CDC报告,实验室病毒培养,媒体报道,*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不等于CDC报告或实验室病毒培养,诊 断,确定诊断病例 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方法)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22,重症病例,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呼吸频

8、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合并肺炎。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23,危重病例,呼吸衰竭 急性坏死性脑病。 脓毒性休克。 多脏器功能不全。 出现其他需进行监护治疗的严重临床情况。,24,鉴别诊断,25,普通感冒。 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 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26,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 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尤其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可以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继发细菌性感染时才考虑使用。,流感的治疗原

9、则,对症治疗,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 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减少不必要的静脉输液。,28,抗病毒治疗,重症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内)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发病2天内应用抗病毒药物 = 唯一保护因素。 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重症或危重症病例剂量加倍,疗程延长。 无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 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29,可早期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传播,保护更多正 常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抑制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

10、进一步影响,从而减 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毒排出,降低传染性,有利于流行控制。 保护其他易感人群、高危病人和医护工作者。,早期经验性诊断和治疗的益处,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 帕拉米韦 M2 离子通道抑制剂 金刚烷胺 金刚乙胺,病毒融合阻断剂 阿比多尔 英加韦林 RNA聚合酶抑制剂 法匹拉韦 中医中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的作用 分解呼吸道粘液中的神经氨酸,防止病毒失活并提高病毒穿透力。 保证病毒从感染细胞的释放。 防止病毒释放后形成聚集体。,显著减轻流感造成的危害,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流感治疗的益处,奥司他韦,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疗效。

11、疗程5天。 重症病例增加剂量,延长疗程。,34,治疗量(5天),预防量(10天),适应人群,成人 75mg/次,bid 儿童 1岁,15Kg,30mg/次,bid,30mg/次,qd,1523Kg,45mg/次,bid,45mg/次,qd,2340Kg,60mg/次,bid,60mg/次,qd,40Kg,75mg/次,bid,75mg/次,qd,911个月,3.5mg/(Kg次),bid,3.5mg /(Kg次) ,qd,08个月,3.0mg/(Kg次),bid,3-8月龄 3.0mg/(Kg次),qd,0-3月龄需经临床评估,75mg/次,qd,扎那米韦,1999年美国批准用于7岁以上人群的

12、甲型和乙型型流感治疗以及5岁以上人群的预防性抗流感病毒治疗。 吸入喷雾剂,可诱导支气管痉挛,不推荐用于有潜在肺疾病患者,乳糖过敏者亦不可应用。 用法: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10mg,bid。 不良反应:腹泻、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咳嗽等,还可引起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症状。,帕拉米韦,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36,M2离子通道抑制剂,主要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临床应用: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剂量(最优治疗剂量)与产生副作用的剂量很接近。 临床耐药情况:由于M2蛋白的S31N突变体,几乎100%的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H1N1、H3

13、N2)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均已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产生了耐药,且耐药在用药后可迅速出现,并出现交叉耐药和有神经毒性。,慎用金刚烷胺类制剂,我国食药监局于2012年5月对含盐酸金刚烷胺的OTC说明书进行修订。 对于仅用于儿童的氨金黄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删除“1岁以下儿童应在指导下使用”,增加“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对于可用于儿童,也可用于成人的氨酚烷胺那敏胶囊,将“5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修订为“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重症病例的治疗,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

14、官功能支持。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氧疗或机械通气等。 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出现继发感染时,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39,预防,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医院感染控制执行“标准预防”原则。,40,小结,流感传染性强,重症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重症病例采取多学科综合救治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执行“标准预防”原则。,41,问题,对于重症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的治疗,应尽早在发病 (48) 小时内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