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

上传人:youshishuohua 文档编号:3895254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学习习总书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6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团结一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深化脱贫攻坚,加快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先后来到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

2、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无论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他心里都是装着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办事。脱贫攻坚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牵挂和关注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来到甘肃代表团,同代表团们共商脱贫之策,对脱贫攻坚响鼓重锤。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捶,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他要求大家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新的更大贡献。或许会有人不明白脱贫攻坚的意义是什么,扶贫的重要性的和意义是什么,又或者说,脱贫攻坚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我国是一个人口超14亿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和地区内

3、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平有很大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扶贫开发的标准在逐渐提高,我国现今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而在“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不仅要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更是注重提升群众接受的教育、医疗、

4、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了这些水平就能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脱贫攻坚战的开始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战的开始不仅能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也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作为国家各项事业领导核心,自然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的战事关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

5、。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如此我们就必须在脱贫攻坚战事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落实责任,只有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能转变作风态度,全心全意的为人民着想,在扶贫攻坚上才能从百姓的实际出发,才能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打赢扶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让贫困人口脱贫,体现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国际上也有典型意义。学习习

6、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考察中习总书记强调,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习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习总书记强调,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揭短亮丑,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习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期间,每到一处都能结合联系当地的工作实际,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工作的努力方向,使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长汀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各级领导,尤其是习近平同志于2011年底和2012年初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使长汀的生态治理工作又上

7、了个新的台阶。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长汀的实际,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传承好红色基因,时刻不忘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真抓实干,把长汀建设成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最美山城。作为一名检察干警,一定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岗位,联系检察工作实际,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指示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期盼,提升法律监督的水平和能力,确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8月19日至

8、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甘肃进行考察,先后来到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在敦煌考察调研文物保护和研究,对文物保护和珍贵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殷切期盼。在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详细了解当年战斗历史和感人事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河西走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张骞13年的坚韧守望,霍去病的金戈铁马,隋炀帝亲征、气势恢宏的贸易盟会,祁连山雪光和敦煌佛辉的相映交融,左宗棠抬棺出嘉峪关,嘉峪关

9、的雄伟壮大,玉门石油工人的铁匠精神,金川的矿产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河西走廊一带,从古至今,从强盛到衰弱,从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到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其坚忍不拔,开放进取的精神文化,在戈壁漫天星光的陪伴下,沉淀积累,变得深远、厚重。跟随总书记穿过河西走廊,感受河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其所蕴涵的爱国,自强不屈,牺牲奉献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动力。走在河西的历史长廊中,感受到的是肩上所背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深刻的了解河西走廊的文化精神,弘扬和传承好其伟大的名族精神,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坚定,让民族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信心,有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奋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

10、示有感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当天下午首站便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甘肃省是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省份之一,地处大西北的甘肃,缺水是制约甘肃发展最大的障碍。定西等地自古以来就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时间紧迫,习总书记这次到甘肃,对于广大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是一次精神上的巨大鼓励,对于贫困人口来说,是奋力踏出贫困、走上小康的定心丸。早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代表团,他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

11、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他提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要落实责任不松劲,要转变作风不懈怠。总书记告诫大家,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他要求大家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次甘肃之行,习总书记的脚步踏上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他将鼓舞全体甘肃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在甘肃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陪同下,先后来到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农村、学校、草场林场

12、、革命纪念馆、防洪工程、文化企业等,就经济社会发展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总书记这次甘肃之行路线跨度长,考察站点多,讲话内容重要而丰富,贯穿其中的有三个重点。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民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强,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19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敦煌莫高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强调,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二、创新驱动发展,

13、人才引领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指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继承优良传统,创新办学理念,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他希望同学们专心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三、让绿水青山常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考察,实地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情况。习近平指出,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

14、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古浪南部山区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当地进行了易地搬迁,6万多地处山区的贫困群众搬进了新房,通过发展牛羊养殖和蔬菜种植正逐步摆脱贫困。走进村民李应川家,在屋里屋外仔细察看,了解住房改善和改水改厕情况。他对这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十分欣慰。习近平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学习习

15、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重要指示有感甘肃有鸣沙山沉积了千年的风沙,有莫高窟绚烂千年的壁画。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的甘肃第一站就是敦煌。敦煌这座仿佛还有古道驼铃清响、羌笛悠悠回音历史古城直到今天都还在向世界展示着我国源远流长文化文明。在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

16、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古代文化让我们怀揣对历史的自信。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情怀,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务实思想,以及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等等,都值得我们传承弘扬,自信自豪。当代文化让我们秉承对奋斗的自信。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传承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现代文化让我们坚持对未来的自信。承前启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使中华民族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作为炎黄子孙,应从内心深处强烈认同民族文化承载的价值理念,增强坚持文化自信的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繁荣,让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充满民族智慧的红色文化更好地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