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99611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he Effects of Yang-ge Dance on the Figure, Functioning andPhysical Qualities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Abstract:As the age gradually grows, physical functioning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is weaker andweaker, and various diseases are threatening their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time an

2、dtechnology develop, and material lives of human beings are being gradually advanced, agingsocieties appear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With this background, the issue of promoting andpreserving the health of the middle and old and alleviating their aging processes becomes more andmore significant.As o

3、ne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xercises in Chinese civil life, yang-ge dance has become themost popular way of preserving health for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because of its special movingform and intensity which are perfect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us of them.This paper generally analyzed the

4、 changes of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the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yang-ge dance.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eindexes of the person who has never danced yang-ge b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yang-ge dance on promoting the physical status of

5、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and alsoprovided them with reliable theories for their exercise choices and health improvements.Research results about indexes of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are as follows:(1)The wringing and stretching of waist, coax, shoulder, knee and ankle can pro

6、minentlymake lower limbs thinner, but the effect on upper limbs is not so prominent. Yang-ge dance also cangreatly lower the weight, fat weight, fat percentage, fat degree and BMI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female. In addition to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n fat accumulation, yang-ge dance can also put

7、off theaging process of the figure.(2)Yang-ge danc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lung functioning, but not so great promotion for heart4functioning.(3)Yang-ge dance can promote the softness, balance ability, smartness of human bodies. Atthe same time, yang-ge dance can alleviate the limbs degeneration of

8、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and keep the organ that controls moving balance and the tissue of articulation muscle in good state.In a word, yang-ge dance is a perfect kind of exercise for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Key Words:Yang-ge dance,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figure, functioning, physi

9、cal qualities51前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各种功能在逐渐下降,各种新疾病威胁着健康。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出现了明显的老龄化趋势。 据专家研究,中国当前85岁以上老人将近200万,到2050年,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数将上升至10亿1。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重视加强中老年人保健措施,和老年人口内部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中老年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中坚力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健身运动对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秧歌是中国民间流行较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 扭秧歌是通过人体扭动来进行锻炼身体的一种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秧歌活动的运

10、动方式、强度等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所以被许多中老年人当作健身、强体的首选方式。 长期进行扭秧歌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保证大脑中有足够的养料,而脑的供氧充足可以防止脑细胞老化或延缓脑细胞老化进程。 可以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持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肌力衰退和骨骼关节发生的退行性变化。中老年人长时间参加扭秧歌活动更能消耗较多的能量,延缓肌肉衰退,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减轻肥胖。本研究对扭秧歌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变化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并通过与未锻炼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探讨扭秧歌健身运

11、动对中老年女性提高体质水平的影响,为指导中老年人选择和参加健身运动,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62. 文献综述2.1 中老年人体质的特点中老年人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功能便逐渐衰老。通常认为,35-60岁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2.1.1 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形态也在变化。身高一般从40岁左右开始下降,60岁时身高可降低6厘米。60-80岁身高下降速度加快,每十年降低2厘米。身高随年龄而降低是因为脊柱后凸、椎见间盘压缩及椎骨退化造成的2。身体成分发生显著的变化。人的体重一般在20-50岁之间处于上升阶段,其后

12、开始逐渐下降。体重增加伴有体脂增加和去脂体重下降。男女老年人的体脂平均值一般分别约为26%(男青年为15%)和38%(女青年女子为25%)3。老年人体脂的分布区别于中年人,随年龄的增大体脂倾向与堆积在身体内部,而不是在皮下。老年人的瘦体重较年轻人少,老年男性的瘦体重为47-53公斤(青年男子为56-59公斤),女性为31-41公斤(青年女子为38-42公斤)。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基础代谢率也逐渐下降,体内能量消耗减慢,因而使瘦体重减少和体脂增加,这种体成分的改变会使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增加及生理机能减退。此外,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下肢肌肉群力量逐渐减弱,胸围、腰围、臀围越来越宽大

13、,而下肢由于上体变大而越显纤细。容易跌倒造成骨折及产生某些运动障碍性疾病,从而加快身体形态老化的速度。中老年人的各项身体素质会有所不同程度的下降,他们的力量素质、柔韧性下降4。2.1.2 身体机能的变化7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骨骼也将出现老化现象,尤以骨质疏松最为常见5。人在2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衰老。其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时期是在50-70岁6。因骨组织脱钙,致使骨质的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质减少,加上一些无机盐在骨内的沉积使骨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如青年人骨中含无机盐为50%,中年人为60%,到老年则为80%)。因此,老年人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骨骼变脆,

14、易发生骨折,且愈合缓慢。随年龄的增长,关节滑液变性,出现软骨基质减少,弹性降低,黄色样变等。故人到中年以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了,特别是肩关节的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展,前臂的内外旋转,腕关节的回旋,膝关节的伸展等出现了明显的障碍。又由于关节软骨附近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肌肉附着部分出现骨化以及关节囊僵硬、韧带弹性减弱原因,造成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变化或出现畸形,如驼背、脊柱侧弯等,因而限制了活动或由于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关节活动幅度相对变小7。肌肉的机能,也有增龄性改变。横纹肌至50岁时其肌纤维数量和肌蛋白开始减少,肌肉硬度有所增加,弹性下降。据研究,肌力在25-30岁最强。人在35岁

15、以后,肌力每10年递减10%-20%8。一般30岁左右男子的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而到老年人时则占体重的25%。随着老化进程的推进,由于肌肉的工作能力降低,严重影响人的总工作能力,活动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9,10。中年以后,由于心脏上有褐色脂质沉着,心脏外观呈褐色,并呈褐色萎缩和线粒体变性,以及心脏纤维性变和淀粉样变等,导致心功能减弱。表现为使心搏逐渐减弱,心输出量减少11,12。一般老年人的最大心输出量为17-20升/分,比青年约减少30-40%13。血管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的生理性硬化逐渐明显,血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中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从而

16、使血管壁弹性更弱、脆性增加。结果使中老年人的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使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以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14。8衰老伴随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不良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肺泡变薄、肺泡增大、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组织的弹性下降及呼吸无力等,至 40-50 岁时已基本呈钙化状态,气管变硬,因而严重影响肺功能15。表现为中年后,肺活量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肺泡扩散的有效面积减少、肺残余量增加和肺活量的下降。因此,在剧烈运动时,只能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提高肺通气量,而不是依靠呼吸深度的增加。静态和动态的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

17、退。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等机能指标呈现进行性下降。有资料表明,老年男女的1秒钟用力呼气量分别以每年大约32毫升和25毫升的速度下降。老年男性第1秒时间肺活量从正常的82%下降到75%左右,女子则从86%下降至略低于80%。虽然随衰老的产生使呼吸系统机能下降,但65岁的健康老人仍具有相当程度的肺通气贮备2。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量减轻。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

18、0岁以后尤其显著,到75岁以后可降至年轻时的60%左右。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为单纯反应时和恢复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65岁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青年人延长了50%。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有报道表明:1/3至1/2的老人每年至少有一次摔倒的经历16,

19、17。许多老年人的摔倒引起发病与死亡18。中年以后人体的内分泌腺的各腺体开始萎缩,重量减轻,功能减退。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性变化,是与机体的衰老过程同时存在的。各内分泌器官的形态、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的减退和平衡状态的丧失,使内分泌系统发生错综复杂的功能紊乱,其中尤以甲状腺和胰腺的9变化最为明显。甲状腺功能老化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贫血、便秘、体温下降、水肿等;同时也可导致血液胆固醇增加,透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的功能之一是促进组织器官对糖的作用,维持和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平衡状态。当胰腺发生衰老变化时,可使血糖相对增高,人体内糖类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成为肥胖症和糖尿病的诱因。随着年龄的增

20、长,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表现在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和活性的下降、T细胞增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水平、受体表信号传达及细胞毒性作用等下降。尤其是T细胞功能受到的影响更明显,功能性T细胞数量下降及T细胞亚群比值发生了改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周血液中T林巴细胞的数量可降到青年时期的70%左右。这是由于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退化所引起的。白细胞对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作用及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作用。衰老过程使白细胞受体的数量、亲和力和表达等下降。白细胞的减少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副作用。使T细胞信号传达减少,钙调节障碍。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直接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中年以后,胃肠粘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

21、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纤维萎缩而弹性下降,肝脏胰腺重量减轻,功能减退。因此,易患胃扩张、下垂、消化不良、胃肠炎、脂肪肝、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2.1.3 中国中老年人的体质特点2.1.3.1 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特点随着年龄的递增,男女身高逐渐降低。这种身高降低的现象,和骨细胞的耗损率有直接的联系,也和关节面软骨、椎间软骨的胶原纤维的丧失有密切关系,最终导致骨疏松,椎间盘萎缩,脊椎骨扁平,下肢弯曲,从而使身高下降。随年龄增长,BMI正常和偏轻者比例减少,超重和肥胖者比例增大,但这种变化呈现阶段性,男性50-54岁、女性60-64岁年龄段这种变化达到峰值。成年男女的围度指标以臀围最大,胸围次之,腰围最

22、小;随年龄的增长,成年男女腰臀比、腰胸比增大,体现出成年男女腰围10逐渐增大和胸围逐渐缩小,同时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萎缩,脂肪增多的趋势。成年男女三处皮褶厚度均表现:腹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体脂分布趋向于要腹部聚集的特点19,20,21。中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现象不可忽视,总体达到超重以上水平的人男性分别为39.9%(中国标准)、28.8%(WHO标准);女性分别为35.5%、25.7%。用中国标准衡量男性25-29岁、女性35-39岁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超重以上20。各不同年龄阶段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下肢、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发展都有自身特点。下肢力量

23、(20-39岁)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上肢力量表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呈现增长趋势,此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20,21。成年人和老年人速度、灵敏、柔韧素质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男女均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男性表现为先慢后快,女性则相反。2.1.3.2 身体机能特点各机能指标随年龄增长都有明显改变,其中在35-54岁和60-69岁两个阶段 出现了较大变化波动。20-34岁各年龄段,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的变化较平稳。35-39岁开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明显,脉压45岁后升高加快,而肺活

24、量下降加快。这些提示,一些生理机能开始出现衰退迹象。60-69岁年龄段,安静脉搏升高,血压各指标继续升高,而肺活量下降迅速,机能进一步衰退21。2.1.4 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社会生活中,中年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工作能力强,虽然在某些方面体力有所下降,但智力可以弥补其不足,所以中年人成为工作中的骨干、社会的中坚。中年人一般都成家立业,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教养子女,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在整个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承担11着主要责任。由于负担较重,许多心理矛盾集中,加之更年期的到来,中年时期易发生各种疾病。到了老年期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人对退休后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变化、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的变化

25、不适应。这种变化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寂寞感。另外,由于老年身体机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又经常面对疾病的缠绕,所以老年人易生产焦躁不安和抑郁的情绪。2.2 中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各国对中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许多研究把重点放在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因素上,尤其是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减退,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22。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年人的生理特征非常相似23。另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中老年人短。连续二十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

26、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2。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延缓衰老变化过程,延长寿命,预防疾病,还发现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冠心病发病率几乎高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三倍24。Ayagi Y,Katsuta在文章中指出50岁前开始训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体质,特别是力量和耐力素质25。有研究发现,老年人保持规律的力量训练,则能延缓肌肉和力量退化26,27。美国的运动医学学院,通过对美国老年人的身体行动及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发现,老年人通过有规律的耐力训练,能有效地保持和改善心血管的功能,以及延长寿命。而规律性的锻炼还能改善中老年人的骨健康,防止骨质增生,增加身体的稳定

27、性,降低骨折的危害,能够减缓人体机能的老化,尤其是肌肉的退化28。 李卫东等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能改变和推迟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老化现象,改善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4,29。中老年人体内过多的脂肪堆积,是导致中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12研究表明,经常参加锻炼的中老年人的体脂堆积比不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更少,而且有更少的向心的脂肪沉淀。锻炼还与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的疾病有重要关系30,31。2.3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与体质2.3.1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由于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已经出现了退行变化,各器官系统功能也有所下降。因此,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科学谨慎,遵守一定的生理原则。2.

28、3.1.1 循序渐进原则开始锻炼时的负荷量和强度要小,以后随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加大,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建议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应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90%或50%-80%的最大吸氧量或者储备心率,运动强度应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50%1 。中老年人如果采用慢走,开始时的走速要慢,每分钟60-90步或每小时2.5-4公里。以后逐渐增加步数和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分钟120-140步,或每小时5.6-6.4公里。在此基础上转入慢跑或走跑交替。开始跑速要慢,距离要短,适应1-2周后,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锻炼时间。2.3.1.2 经常性原则由于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适应能力较差,突然剧烈的运动容易引起

29、心血管意外。只有经常坚持运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一旦间断,心肺功能、体力和工作能力既将随之下降。日本学者曾观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12%,然后中止运动6个月,最大吸氧量减少7%。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非常重要3。每周锻炼不少于2-3次,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2。同时,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2.3.1.3 个别对待原则13要根据年龄、性别和体力特点、健康状况及运动史等来决定最适宜的运动项目,并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中老年人选择锻炼方法应以能使全身得到活动而运动又较缓慢柔和的练习为宜,如步行、跑步、有氧健身操、太极拳、游泳、门球、爬山、骑自行

30、车等,不宜进行快速冲刺跑及负重和肌肉过分紧张用力的练习8,32。练习内容要力求简单易学,身体位置变化不宜太复杂,不宜有过分弯腰低头的动作。锻炼时运动量的选择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决定。2.3.1.4 自我监督原则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加强义务监督。要学会观察并纪录自己的脉搏、血压及健康状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提高锻炼效果和健康水平。运动时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在锻炼中如果感到心胸舒畅、精神饱满、有轻度疲劳但无气喘 心 悸现象 ; 锻炼后食欲增加、睡眠改善、晨脉稳定、血压正常、体重正常 , 这表示运动负荷适宜。如果锻炼后有头痛

31、、恶心、食欲下降、睡眠不好、晨脉加快、疲劳不能消除、体重下降等 , 表示运动负荷过大 , 需要调整或暂停活动33。2.3.2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对体质的影响人体形态的发育、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等,是有很大潜力的。通过运动,这种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有效的利用。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功能,关系到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对于人的体质强弱起着决定性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大脑衰老。表现为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的潜伏期缩短,各种分析器的机能改善,使中老年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保持生理活动的正常水平。体育锻炼还可以推迟全身衰老

32、,防止老年性疾病34,35。尤其能防止脑动脉硬化,维持大脑良好的血液供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脏14的功能。表现为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扩张,血流改善,心肌利用氧的能力提高,因而心脏的活动能力加强。据报道,运动可以限制舒张末期的回心血量,改善中老年人心脏的前后负荷36。耐力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和血压37,38,39。减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40,41,42,使血压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变慢,这是由于运动降低了心脏收缩的负荷。呼吸系统功能的潜力很大。剧烈运动时每分钟肺通气量是安静时每分钟肺通气量的30倍19。可见体育运动能大大

33、提高人体的呼吸功能。有氧训练可使中老年人的肺功能能力提高,使最大通气量增加,其增长速度与心输出量的增长相适应。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肺功能。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例如,骨骼和肌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它不仅为心肺、肝、肾等内脏器官以及脑、脊髓等健全和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骨、软骨、关节、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的牢固性、灵敏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运动能力43,44。运动应激刺激可引起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反应。这对改变运动中免疫应答反应起着重要作用。实验证明,运动使交

34、感神经肾上腺素增加引起血中儿茶酚胺增加,导致T细胞、B细胞增殖受到抑制45。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使腺体得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因而保障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改善衰老对激素的影响,延缓衰老进程。衰老也与合成释放激素减少以及交感神经活动肾上腺皮质的激素产生能力有关,交感神经对脾脏的支配作用因衰老而减弱,脾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这直接与T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减弱有关。持久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显著的改变中老年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及脾的重量,从而改善免疫功能45,46,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47。衰老机理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在人机体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常认为,LPO(过氧化脂质

35、)含量表示自由基损伤的程度,而SOD(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反映身体内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状况。人体组织中的LPO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细胞内的SOD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研究证明2,长期健身运动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中老年人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可阻止15血清LPO的升高及减慢中老年人体内SOD的下降速率,使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中的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功能状态,减少正常细胞组织的攻击作用。一年四季坚持运动,结合日光、空气和水中的锻炼能提高体温调节机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对高原环境的应激反应也较一般人低。由于高原的空气比较稀薄、缺氧,初上高原的人往往会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但经常锻炼的人,

36、机体对高原反应就不会很明显。不仅如此,中老年人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还能获得许多心理上益处,缓解沮丧的症状和行为,增强体质与自信,提高自我意识48。体育锻炼能有效防止中老年人体质的下降,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2.4 扭秧歌秧歌是中国民间流行较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扭秧歌是一项良好的中老年女性健身运动19。秧歌活动的运动方式、强度等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所以被许多中老年当作健身、强体的首选方式49。据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51个城市的调查,老年人参加的较多的体育活动项目是散步、跑步、武术、气功和扭秧歌50。2.4.1 秧歌的特点与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扭秧歌是通过人体扭动来进行锻炼身体

37、的一种健身运动。扭秧歌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运动,扭秧歌的动作变化较多,音乐的旋律也有变化,它要求扭秧歌的人按照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完成不同的动作。扭秧歌时并不是固定一种的组合内容,它要求人们在掌握一种动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这些对支配人体运动的神经系统不断进行新异刺激,神经系统对这些刺激做出各种相应的反应。正是这些刺激,使精神系统的功能得以改善、加强。扭秧歌是一种适宜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长期进行扭秧歌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保证大脑中有足够的养料,而脑的供氧充足可以防止脑细胞老化或延缓脑细胞老化进程。16扭秧歌是以走为基本运动形式的,但比起一般的走幅度大,它不只是局限于下

38、肢活动,而是一种全身活动,如扭动过程中腰、髋、肩、膝、踝的扭、拧、伸拉,手中道具的舞动。扭秧歌过程中动作变化多样,此外扭秧歌比一般的走变化多,有趣味,运动时间长。据研究表明,人在走路时下肢80% 的肌肉参加运动。长时间散步或慢走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每天散步1小时,可以消耗能量二百卡左右。扭秧歌时的用力程度大于一般走路的用力程度,是一般走路时的2倍49。中老年人长时间参加扭秧歌活动更能消耗较多的能量,延缓肌肉衰退,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减轻肥胖。扭秧歌时,躯干的扭动,臂的摆动,肘、腕、脂关节的转动,膝、踝关节的屈伸,都可以使人体的关节、韧带得到良好的锻炼。长期进行扭秧歌,可以提高肌

39、肉工作能力,保持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肌力衰退和骨骼关节发生的退行性变化。以健身为目的的秧歌活动,主要是以众多人数的大场秧歌为主。在扭秧歌过程中,人们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在舞动中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友谊,激发了人们的热情。扭秧歌使老人们的社会交往加强了,增加了新知识,获得了新思想,生活更充实了。2.4.2 扭秧歌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询及本人调查得知,目前对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很少。宋修妮曾对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功能及体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51。结果表明,健身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妇女体质有良好改善和提高,对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

40、力有显著作用,是一项适合中老年妇女的有效锻炼方式。路风萍对中老年健身秧歌规定套路创编与实践效果研究进行了研究52。结果表明,经常参加健身扭秧歌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能增强颈、肩的灵活性,增强腰、腿部的力量,是中老年喜爱的一项有效地健身方式。健身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心17理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于是健身扭秧歌活动成为中老年社会交往的主要活动方式。宋修妮等对秧歌舞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影响程度的研究进行了研究53。表明,秧歌锻炼对阻碍大臂脂肪堆积有积极作用,对中老年心血管功能有良好影响及能提高中老年人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兰燕对传统秧歌对中老年人心脏形态、功能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指标影响的研究

41、进行了研究54。实验结果,秧歌运动后心率增加,是中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有效方式。扭秧歌锻炼,有助于老年人维持呼吸肌功能,保持肺活量。长期锻炼扭秧歌的中老年人血压较低。低强度的秧歌锻炼可能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的血压,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及骨的代谢。从以上的研究可知,扭秧歌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功能和素质方面,但是,它也有其局限性 。没有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全面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18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3.1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查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阅读论文、学报、杂志和书籍等,为研究工作做好准备。3.2 专家访问法通过向有关专家和教授

42、请教,确定测试指标和研究方法。3.3 实验法3.3.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受试者为北京市回龙观社区的中老年女性24名,在社区扭秧歌队中选没有参加其他锻炼形式的中老年人14名作为运动组,没有参与任何形式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10名。每周锻炼5-7次,每次时间60-90分钟,健身活动在每晚7点开始。扭秧歌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运动中心率在100-124次/分钟,以锻炼者微微出汗、无呼吸困难、主观感觉较轻松或稍累为度。在健身活动实施前有1-2周的适应性练习,健身活动共实施12周。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是:(1)实验对象身体基本健康;(2)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血压正常或有轻度高血压;(3)运动器官功能良好,能够坚持12周的健身运动;(4)自愿参加本实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3.1 。19表 3.1受试者基本情况3.3.2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