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4962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7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毕业论文设计】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摘 要近年来, 国内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在不断增强, 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石和优秀企业的代表, 上市公司也越来越成为观测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针。上市公司是现代公司制的高级形式,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 经济总量居全国前3位。改革开放以来, 山东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战略, 全省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山东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山东省上市公司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又与山东省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分不开的。本文采用一系列指标全面分析了山东省

2、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上市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加快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路与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The Impact Research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stock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degree of correla

3、tion was strengthening, takes the stock market the cornerstone and outstanding enterprise representative, Listed Company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n observes and weighs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Listed Company is the modern corporate systems highest form, Listed Companys sustain

4、able development, to the stock market and even the national econom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d the pivotal influence. Shandong Province is an economical big province; the economic output occupies national first 3.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Shandong has implemented eastern opens, the west

5、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province economy obtains a fast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ys rapidly expand cannot separate with the Shandong Province Listed Companys high speed development, the Shandong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s quality, also cannot separate with the level of

6、Shandong Provinces Listed Company quantity and the scale. This article used a series of target overall analysis Shandong Province Listed Company development condition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to the Shandong Provinc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has discussed the Listed

7、Companys insufficiency which exists in the development, finally proposed related ideas and suggestions on speeds up the Shandong Province Listed Company to develop and promotes the Shan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Listed Company; Regional economi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目 录1

8、绪论11.1 问题的提出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3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42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62.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62.2上市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述研究73山东省上市公司状况分析113.1 总量分析113.2 资产状况和业绩分析123.3行业及产业分布分析143.4 地域分布分析154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164.1山东省经济概况164.2山东省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75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205.1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对山东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205.2山东省上市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26加

9、快上市公司发展,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276.1完善金融环境,加快证券市场发展276.2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286.3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286.4调整上市公司产业结构286.5优化上市公司地域分布297结论与展望30参考文献31致 谢32附 录33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一个地区的上市公司形成与发展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地区经济的成长也与地区内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山东省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举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为25887.7亿元,同期全国GDP

10、总量为246619亿元,山东GDP占全国总量的10.50 %,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山东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由1993年的4家,到2007年底迅速增加至87家。山东省上市公司虽然发展迅速,但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建设经济强省所应起到的作用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上市公司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山东省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在详细分析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后,尝试提出加快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路与建议。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 研究目的如何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骨干作用,对于推动山东省经

11、济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目的就在于分析山东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其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有利于发展山东经济的若干对策建议。1.2.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发展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通过对上市公司分析,可以深入把握上市公司的经营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参考。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自从证券市场产生后,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纳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和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给予

12、了更为深入、系统地研究。以Kunt和Levine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他们看来,证券市场的作用并不体现在股票融资数量上。对经济增长来说,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融资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能够使投资者以较小的代价转移风险,从而提高了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效率12。爱得华.肖(Edward S. Show)、麦金农(Mckinnon )等大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出了广泛研究,从多方面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强相关关系,提出了金融控制理论34。劳伦斯迈耶从证券市场规模、数量的角度讨论了证券市场的作用,认为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体现在企业的融资结构和

13、证券融资占其总融资的比重上5。1.3.2 国内研究现状中国证券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而且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国内关于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少。国内学者田素华和李学峰从理论上对中国上市公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67。殷醒民和谢洁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总体上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8 。杨治国在其论文专著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效应研究及对西安的实证分析中提到,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9。

14、 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可以发现,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较成熟、运作较规范时,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程度要强于其资本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可以认为证券市场发展是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1.4.1 研究内容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创新活动的最富有代表性的成果。因其内部蕴藏着极强的生命力,为经济创造出了最有利于资本增值的经济关系,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坚实的微观基础。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找出山东省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2)探寻山东省上市公司

15、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通过借鉴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山东上市公司,促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1.4.2 研究框架论文共有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内容和结构等。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金融发展、上市公司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些理论和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是介绍山东省上市公司的状况。采取一些经济指标介绍山东省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是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介绍。介绍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对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对山东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根据前文的研究

16、,提出发展山东省上市公司,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本文所做的工作及存在的不足。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5.1 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图1-1)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这一课题的原因介绍上市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及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找出山东省上市公司在对山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山东省上市公司的问题提出促进山东经济发展的对策图1-1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资料检索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关于上市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有关知识。(2)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省内各地区及本省与

17、其他省份上市公司发展情况,找出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成长造成的差异,并据此对山东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3)定性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为山东省上市公司对山东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4)定量分析法:搜寻能说明山东省上市公司和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数据,为本文论点的得出提供证据。 3 2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2.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2.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增长。早期重商主义重视货币金融对财富、贸易和经济的促进作用,古典经济学派也认为货币金融能方便交换、优化资源配置、

18、促进经济发展,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也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货币金融对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发展,主流经济学中出现了专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约翰.格力(John G. Gurley)、爱得华肖(Edward S .Show)、麦金农(McKinnon )等大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了广泛研究,从多方面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强相关关系。约翰格力和爱得华肖在60年代提出了金融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而提高社会生产性投资水平的观点3。麦金农和肖在70年代提出并论证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和金融深化与

19、经济增长的关系,这被称为金融抑制理论,它更为现实地解释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发展,采取金融深化的政策,可促进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这一理论称为麦金农-肖模型34。最近世界银行的政策研究报告中也强调在金融与发展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联系。 关于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研究,孙国茂的研究表明山东金融机构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山东经济发展,并指出山东金融发展水平与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匹配10。2.1.2 金融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投融资水平

20、和效率。金融发展的相对落后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积累。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更好地动员储蓄,作用于资本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反之,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抑制作用。在资本配置效率上,金融直接决定着投融资的效率。通过金融的发展,可以提高融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相反,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则抑制了投融资的效率。(2)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和企业规模扩张。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成长和规模扩张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的规模扩张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种是通过收购兼并或资产重组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在前一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借助银行或资本市场来实现

21、;而后一种情况大多是通过资本市场完成的,这种扩张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周期更短。(3)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由于金融产业本身就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的发展直接体现为金融业的产出增大,不仅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大,同样表现为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比重增大。而且,金融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各产业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流动和再配置,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则能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因此,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必然会延缓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12。2.2 上市公司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述研究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微观主

22、体,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强弱。过去,经济学家研究地区经济优势时,往往是看它有哪些优势产业和资源,然而事实上最能体现地区经济实力的还有优势企业,因为无论是资源优势,还是产业优势都是一种潜在的经济优势,只有通过市场竞争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而其市场竞争力最终还是要落在优势企业上。所谓的优势企业是指在产品、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展潜力比较好的企业。上市公司无疑是一种优势企业,它不仅能在迅速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带动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能通过自己强大的竞争实力使地区经济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的质变,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认为上市公司就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具体来看,上

23、市公司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地配置区域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构筑强大的资源优势。企业通过上市,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功能,获得持续、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利用这种资金优势,上市公司不仅可以通过跨区域投资,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依托强有力的产业组织能力,通过投资、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实现企业之间资源的优化重组,迅速做大做强市场以及控制市场,或进入新的市场和新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2)引导区域主导产业的变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导产业是动态的,它的形成和确立方法也是多变的,经济

24、学家过去选择主导产业市场常以比较优势、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等指标来衡量,但现在更重要的是以优势企业来衡量。因为当前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几家甚至一家强大的企业集团便代表着一种产业,这说明发展壮大优势企业可以引导区域主导产业的变迁,特别是反映在由主导产业以外的优势企业,可以找到新的主导产业。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又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只要选择了发展潜力比较大、市场前景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就有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或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资产重组把这个项目做好、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从而使整个产业发展起来。因此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对于区域经

25、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往往关系到整个地区今后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通过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的选择,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3)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区域间的扩散,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能够随机应变,其基础是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的领先。上市公司凭借资本市场提供的强大资金优势,可以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增强技术扩展能力,变革生产技术体系,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广泛吸引人才。一方面大力改造传统产业,促使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成果迅速转化为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的张力,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获取技术创新的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压力促使上市公司加快传统产

26、业升级和转换思路。相当部分上市公司正在有选择地将高新技术加速培育为先导产业,以高新技术优势建立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通过上市公司内部扶持,扩张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的企业,压缩转移需要转移产业的企业,以及其自身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也可以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通过示范效应,成功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创新。上市公司产权清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责权关系对称,法律严格监管运作,是经济财务信息透明度最高的公司,也是公司制的典范,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体制改革的先锋。上市公司通过改制快速摆脱了早期推动其成长而现在已束缚其发展的传统企业机制上的弊端,迅速成长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

27、代企业,在管理上和资本经营上也有独到之处,可以为整个地区的企业改革提供一个重要的样板,使其他企业从优势企业的运作中看到企业改制和资本市场运作的强大发展动力和远大前景,主动进行企业改制,掀起企业拓展资本市场求发展的高潮。同时,上市公司的运作和企业改制的推动还会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的体制改革,促使政府转变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者。(5)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上市公司不仅是实现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开发的生力军,也是带动大量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企业群体的纽带。上市公司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使各产业更加区域专业化,这种格局使中小企业退出无法竞争的领域,向有利

28、于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转移或定位,或依托上市公司建立业务空间。因为小公司具有灵活性且风险小的特点,所以通过市场机制可有效的处理大小公司之间的关系,另外,中小企业产业定位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依赖大公司的辅助产业和延伸产业,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个大市场和大空间。与此同时,隐藏在上市公司产业升级背后的不断地资本供给、内外部治理机制,以大市场为导向、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等因素,也可以给与中小企业不少有效经验13。3 山东省上市公司状况分析3.1总量分析山东第一批上市公司始于1993年。1993年8月,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年11月,青岛海尔紧随其后;同年12月,济南轻骑和鲁石化(泰山石油)分别在上海

29、和深圳上市。截止到2007年底,全省境内上市公司87家,境外上市公司56家(图3-1)。数量排在上海、广东(含深圳)、北京之后,位列第四位,占同期全国1550家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5.6%。在山东境内上市公司A股有81只,B股6只,济南轻骑、晨鸣纸业、烟台张裕、鲁泰纺织四家公司既有A股又有B股,山东航空、中鲁渔业为只有B股的上市公司。境内公司在沪深两市的2007年末总市值8098亿元,流通市值5888亿元。图3-1 1993-2007年山东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变化资料来源:Wind咨询山东省境内上市公司2007年通过沪深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72.6亿元,占同期全国的3.23%(表3-1)。大量的直接

30、融资不仅有效缓解了山东省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而且通过直接融资的放大效应,引来了大量配套资金,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落实经济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3-1 2007年上市公司新增筹资额全国(亿元)山东(亿元)占全国比例(%)筹资额8432272.63.23GDP比较24661925887.710.5资料来源:山东统计信息网3.2 资产状况和业绩分析3.2.1 资产状况资产规模和股本扩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实力的变化,股本的扩张途径有首次公开发行、增发、配股、送转增股和可转债转股等方式。资产规模的扩张表现为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增加,在资本结构合理的前提

31、下,资产规模扩张是股本扩张、经营能力以及经营业绩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越来越多山东企业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山东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流通股本、总资产和净资产这四个重要指标也迅速扩大(表3-2),这说明山东上市公司总体经营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表3-2总股本、流通股本、总资产和净资产变化年度200320042005总股本(亿股)299.05340.68439.27流通股(亿股)125.56144.47187.03总资产(亿元)1670.642215.972871.64净资产(亿元)957.871144.121376.78资料来源:天相数据3.2.2 业绩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在自身

32、发展过程中经营效益的增长变化情况,可以结合一定时期内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来观察分析。盈利能力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状况,而成长性是上市公司的灵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调查,2000年以前,山东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比较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由于重融资、轻发展,山东板块整体业绩出现大幅度滑坡,不仅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60.29%的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4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面高达20.5%。其中,有10家公司被“ST”,两家公司因连续三年亏损已经退市;ST轻骑更以巨亏34亿多元,创下证券市场之最。加权平均每股收益(EPS

33、)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由1997年的0.365元和16.2%下降到2002年的0.034元和1.26%,然后经过两年的大幅回升,200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了0.319元和9.489%,2005年又有少许回落(表3-3)。2006年,山东省上市公司业绩再度转好实现净利润124亿多元,2007年净利润则超过了205亿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长65%以上,远高于沪深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增幅。表3-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年度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EPS0.2770.290.180.0340.2370.3190.275ROE10.279.786.261.267

34、.4109.4898.876资料来源:天相数据3.3 行业及产业分布分析至2007年底,全省87家境内上市公司分布在17个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在各行业中分布的不均衡性特征十分明显。上市公司作为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数量分布从总体上反映了各行业在山东经济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山东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实施结果。从行业分布来看,由于政策导向和历史的原因,山东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上,如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批零贸易、纺织等行业,而山东的许多优势产业如农业、基础设施等以及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新兴行业,在上市公司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机械设备、石化塑料、金属非金属、医药和生物制品行业

35、,这4个行业上市公司有44家,占去了山东上市公司总数的半数;纺织服装、信息技术和综合类上市公司15家,占山东上市公司总数的17.24%;其余28家上市公司占山东上市公司总数的32.18%,分布在农林牧渔、造纸印刷等10个行业中。从产业分布看,我省87家上市公司中,第一产业只有2家,占2.30%;第二产业为79家,占90.8%;第三产业有6家,占6.90%。而同期山东省的GDP的构成是第一产业为9.7%、第二产业为57.1%、第三产业为33.2%(表3-4),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省对企业上市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安排,导致上市公司结构的不合理性。表3-4 2007年山东省上市公司产业分布与GD

36、P构成比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市公司产业分布2.30%90.8%6.90%山东省GDP构成9.7%57.1%33.2%资料来源:2007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4地域分布分析就地域分布来看, 山东省上市公司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特征,87家境内上市公司分布在省内的15个地市(图3-2),山东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胶济一兰烟”铁路沿线地区(包括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和威海6地市),发展潜力较大的泰安、临沂、济宁等地上市公司数量也较多,而枣庄、菏泽两市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图3-2 2007年山东境内上市公司地区分布图资料来源:天相数据4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分析4.1

37、山东省经济概况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作为环渤海地区的南冀,位于我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内。山东省是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接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已发现的矿藏资源150种之多,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品的70%以上。山东省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黄海、渤海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全省铁路总长334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63公里,居全国首位;现有机场9个,开通航线300多条,其中出境航线18条。港口29个,居全国第2位,远洋航线通达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一直保持

38、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生产在全国名列前茅。山东省工业遍及全部39个行业门类,建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2007年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13212.2亿元,增长20.8%,居全国第2位,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1.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均居全国第1位,整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588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图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9.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4773.4亿元,增长15.8%

39、,其中工业增加值13212.2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8605.2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由9.7:57.7:32.6调整为9.7:57.1:33.2。人均生产总值27723元,增长13.5%。图4-1 2003-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资料来源:2007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2山东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但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1)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近两年来,全省节能降耗和减污降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降耗和减污降排的水平与经济总量居

40、前的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COD的排放量仍高于苏、浙、粤。这由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一方面,能耗少、污染轻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偏低。另一方面,能耗高、污染强的重化工业比重偏高。(2)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全省投资结构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依然偏低,2007年较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低22.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占23.9%,而金融业、民生事业投资比重仅占8.3%,薄弱领域的投资亟待增强。(3)服务业发展亟待进一步加快。近几年来,全省加大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力度,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服务业比重提升相对缓慢。

41、2007年三次产业之比为9.7:57.1:33.2,与苏浙粤三省相比,山东农业比重最高,比最低的浙江高4.2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最低,比最高的广东低9.1个百分点。因此,服务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仍须着力予以推进。(4)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近年来,我省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7年一产劳动生产率为11107元/人,仅为二、三产业(61184元/人)的18.2%。(5)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据目前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中部

42、、西部地区较为封闭,相对落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相比较起来,富裕地方和最差地方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十几倍。2007 年,山东东部沿海地区8 市 GDP 总量为 16792.28亿元, 占到全省GDP总量的65%, 西部内陆地区 9 市的 GDP 总量仅为 9095.42亿元, 只占到全省 GDP 总量的35%, 其他重要经济指标也大致反映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见表4-1)。表4-1 2007年山东省东、西部经济指标比较分区城市GDP(亿元)人均GDP(元)东部地区济南2254.342171青岛3786.5249955烟台2878.9744242威海1583.456332

43、6潍坊2056.0223349东营1658.4283761日照629.5823180淄博1945.0246355西部地区济宁173621215临沂1660.516701菏泽659.98082枣庄926.9125462泰安1226.123206德州1180.8221723莱芜367.2729011滨州1030.2928125聊城1022.9618531资料来源:2007年山东省各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5.1 山东省上市公司发展对山东经济发展影响的综述研究5.1.1 资本贡献资本短缺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融资功

44、能。证券市场的兴起,改变了企业过去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结构,开辟了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企业通过证券市场既可以直接融通所需资金,又可以降低筹资成本。企业通过上市,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功能,获得持续、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为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利用这种资金优势,上市公司不仅可以通过跨区域投资,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还可以依托强有力的产业组织能力,通过投资、并购、兼并、参股或控股等方式,实现企业间资源的优化重组,迅速做大做强市场以及控制市场,亦或进入新的市场和新的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截止2007年末,山东省87家上市

45、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在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突破千亿大关,达1017.8亿元人民币。2007年山东省有4家公司实现首次公开发行、10家公司实现再融资(包括配股、增发和可分离债等形式),分别募集资金9.29亿元和100.49亿元(其中包含定向增发购买资产42.25亿元),合计融资109.78亿元,融资额几乎是2006年的两倍,创历史新高。这些资金的获得,除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金、为上市企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外,还为企业重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5.1.2 经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的运转法则是资本能够及时流动,自动趋向有效的运营场所。通过资本市场调节,可以实现资本的本质要求,调节优

46、势企业兼并收购弱势企业,调节优良资产改造不良资产,调节优势产业替代劣势产业,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近年来,随着山东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进行,山东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如代表山东省支柱产业的青岛海尔、晨鸣纸业、烟台万华等一批上市公司,有力支持了山东省电器制造业、造纸业、农药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利用上市公司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5.1.3 行业拉动作用 上市公司往往是该地区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规模大、业绩优的上市公司可以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龙头,带动相关行业及地区经济腾飞,进而改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