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12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论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活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创设问题情境 诱发学习活力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是针对以往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那么这种教育是不是不要课堂教育了呢?绝对不是,关键是怎么学,以什么样的方法去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像一个指挥家,只起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新课改带来了学生学习、交往方式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系统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要求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探索地学习。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地位

2、呢?一、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问题式教学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习单元,要求学生充当复杂问题的解决者,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对某些主题、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养成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从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带着问题,或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去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式教学需要由教师精心构思,要有扎实的课堂驾奴能力和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不仅如此,教师更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于传统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不大,甚至厌恶学习地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

3、,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这些学生教起来如果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对地理产生厌恶和反感。如何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漠的学生的意识,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 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感兴趣,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提一些既结合实际又与教材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在讲昼夜长短时,问“为什么我国在夏天的时候昼时间比较长,夜的时间比较短,冬天的时候相反?”或者问“我国冬夏季节昼夜情况怎样?”让学生更有一个思考问题的空间。在讲大气的削弱作用时问“为什么晴

4、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不是红色的?”在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时,直接提出“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什么意思?” 如讲地球的运动时,让学生理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趣味性强的问题更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展开。如,关于京九铁路线,可以设计的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学生通过材料和教材上的地图或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可以直接得到的答案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穿过哪些省、市?用比例尺大致量算一下,穿越哪些地形区?穿越哪些大江大河?各省区有哪些矿产资源等等。另一类是通过对教材中图文材料的分析、对比,再经

5、过学生的综合思考后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如,京九铁路东面有京沪线,西面有京广铁路,为什么国家还要兴建京九铁路?与青藏铁路相比,京九铁路建设在地形、地质、气候、经济、聚落等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一般来说,第一类题目可以多一些,第二类题目较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2面向全体学生,问题难易不同。在课堂提问中,做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不爱回答问题。有的学生爱面子,怕错,错了让其他同学笑话,因而不愿回答,基础差的学生对较难的问题又回答不了,所以就造成了老师一遍一遍地问,而学生沉默不语的尴尬境地。怎样解决这种问题,使学生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就需要老师把问题设计得精、巧、有梯度,使好学生愿意回答,

6、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够回答。二、 把握课堂节奏,展示问题情景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起来可能答案都不尽相同,作为老师既不能对学生泼冷水,打击他们回答问题积极性,同时又得将不同的回答融合在一起,经过教师的巧妙点拨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有高超的课堂驾奴能力,肯定的褒奖和幽默的语言是少不了的。通过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是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告诉同学们,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后面往往隐藏着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律,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提问,并可以随时举手发表看法,不必拘泥于课堂进程。为了让学生爱问、会问,教师可创造机会让他们随便问,并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提

7、问的热情。如,在讨论热力环流时,我让同学们思考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一位较为内向的同学小心翼翼地提出,“我住在山里面,有没有这种情况?。”我肯定了他探究的勇气,极好的保护了学生求知发问的勇气与兴趣。接着让全体同学去思考山谷风和海陆风的形成原因。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发现他们的亮点,多鼓励少指责。民主和谐而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培植探究的沃土。 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思考,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养成善于动脑的习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让学生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如“洋流”中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为题设计了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

8、思考。又如,讲了地方时后,问“时间象一条静静的小河,人们按照它的节奏起居生活、工作娱乐,然而,人类拥有一个太阳,却拥有不同的时刻表,若要到远方去旅行,如何安排日程和计算钟点呢? 师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学生敢不敢提问,会不会提问,关键是能否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我们想,如果能形成“学生问,师生议”的课堂格局,会十分有助于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问题。开始学生似乎不太相信,偶尔只有个别“胆大”的学生试探性地向老师发问,这些开拓者无一例外地受到了老师的夸奖。渐渐地,提问的人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出乎老师们预料的问题也一个个提出来了。总之,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地理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多、更直接地参与教学过程,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更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师还能更迅速、直接地获得学生反馈的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