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228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气候变化学位毕业论文.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目录前言1第一章 中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21.1 国际背景21.2 国内背景气候、环境和碳排量现状31.2.1 气候、环境现状31.2.1.1 气温41.2.1.2 降水量51.2.1.3 极端天气事件51.2.1.4 冰川与海平面51.2.1.5 生物多样性51.2.2 碳排量现状6第二章 中国在行动:原则、战略目标、政策及行动72.1 原则72.2 战略目标72.2.1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72.2.1.1 加快经济方式转变72.2.1.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82.2.1.3 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82.2.2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82.2.2.1 建立并完善气候变化应急预案

2、82.2.2.2 合理利用与优化水资源配置82.2.2.3 海平面变化趋势监测体制92.2.2.4 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92.2.2.5 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92.2.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92.2.4 增强公众意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92.3 政策102.3.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结构102.3.1.1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102.3.1.2 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02.3.1.3 加快淘汰落后产业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并举112.3.2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12.3.3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122.3.4 大力发展

3、循环经济122.3.6 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应对气候变化132.3.7 提高公众应对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132.4 行动14第三章 气候变化下中国面临的挑战203.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203.2 对以煤为主要能源的中国提出挑战203.3 我国能源自主创新也面临挑战213.4 对我国农业领域提出了严峻挑战213.5 对中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213.6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提出了挑战22第四章 气候变化国际机构的参与和合作前景234.1 近几年著名国际机构的参与234.2 国际机构参与的合作前景254.2.1 与国际其他国家合作的前景254.2.1.1 沿着“双轨”方向前进2

4、64.2.1.2 “双轨并一轨”264.3.1.3 建立“类WTO”框架264.3.1.4 中美碳外交引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走向264.2.2 与国际NGO组织的合作前景27专有名词解释28参考文献与网站30GIZNANJI WETLAND前言全球气候变化是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棘手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当前人类经济发展增长迅猛、全球能源消耗加剧的背景下,气候变化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举措与博弈必将对全球环境、人类发展走向起到至关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自18世纪工业革命暴发以来,人类持续大量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加之全球森林覆盖率下降,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

5、升高,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下的地球也曾获得诸如中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全球木材供应增加和取暖能源减少等少量有利结果,但从人类发展长远来看,不得不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变化加剧、居住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到威胁等。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长期的挑战,虽然国际上有些科学家对气候变化主流看法中存在的错误或瑕疵提出质疑和批评,但这些不足以推翻气候变化的事实、成因和影响的公信力和可信度。1GIZNANJI WETLAND第一章 中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1.1 国际背景1979年,瑞士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会上,科学家们警告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增加将导

6、致地球的逐步升温,产生一系列难以估量的全球问题。自此,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关注的话题出现在公众面前,并把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会后成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1,专门负责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评估与对策研究,联系政府间促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气候变化制定了国际框架,以及为欠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的时间表1。虽然人类因此付出巨大努力也承担了沉重的代价,但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依然严峻,发展前景也面临着不确定性。

7、2007年气候变化问题陡然升温,在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越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4月,联合国大会首次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1。据IPCC 2007年5月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认定,人类活动(石化燃烧、森林砍伐等)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1。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二氧化碳浓度由于人类的活动已上升至目前的387ppm,已远远越过工业时代之前的数十万年间的水平,达到了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该报告指出,随着气候变暖,全球许多地区的降水情况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地区的干旱发生次数不断增加,持续时间更长,特别是在热带和亚热

8、带地区。全球飓风活动也日益频繁。极地冰川和冰盖出现大面积损失,由此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威胁到许多沿海地区的安全。该报告预测,从2007年到2080年,全球平均状态统计学气温将上升2至4度,有接近11亿至32亿人的饮用水可能遇到问题,2至6亿人面临饥饿威胁,沿海地区每年将有2亿至7亿居民可能遭受洪涝灾害2。1.2 国内背景气候、环境和碳排量现状1.2.1 气候、环境现状没有一个国家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独善其身。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平均升高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长江以南地区虽然变暖趋势不显著,但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尤其冬季增

9、温最为明显。另据IPCC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报告: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地区降水量变化波动明显加大2。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降低,以2.9毫米/10年的速度递减。从地区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以2040毫米/10年速度递减,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以2060毫米/10年速度增加,但2010年西南的大旱也说明了地区降水的极不稳定3。这就造成了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势加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趋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刊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3。

10、其次中国高山冰川快速消退,使我国淡水保有量下降,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温度上升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未来气候变化的趋热更加明显,极端事件(干旱、洪涝、高温、冰冻等)发生的概率可能进一步增加;降水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更加突出,强降水事件频发;干旱缺水地区范围可能将逐步扩大;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将快速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命财产;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将加剧。具体表现在:1.2.1.1 气温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升高2.33.3.全国温度升高的幅度由南向北

11、递增,西北和东北地区温度上升最为明显。预计到2030年,西北地区温度可能上升1.92.3,西南地区可能上升1.62.0,青藏高原可能上升2.22.6。1.2.1.2 降水量未来50年中国年均降水量将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但地区差异将进一步加大,北部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少,东南沿海增幅最大。1.2.1.3 极端天气事件未来百年,全国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明显增加。1.2.1.4 冰川与海平面最近50年来,中国高原冰川(青藏高原、天山冰川)快速消退,一些小冰川消失,并有加速的趋势,进而导致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淹

12、没沿海部分地区。1.2.1.5 生物多样性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主要为吉林长白山地区、秦岭太白山山脉、湘黔川鄂交界山地、粤桂湘赣交界处、西藏云南桂西部分地区以及海南岛中部地区。未来气候变化将影响到这些区域的环境,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未来气候变化也将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尤其可能对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及适应范围造成危害。气候变化也有可能通过影响害虫、疾病和杂草而影响入侵种分布,使某一地区虫害和病害的传播范围扩大,昆虫密度增加,病虫害地理分布改变。1.2.2 碳排量现状中国目前正处于资本密集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能源需求与消耗巨大。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气候变化问题可能很快成为制约我国经济

13、发展的最大约束4。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09年气候分析报告,在评估的186个国家中中国以每年排放7219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CO2e表示)排名第一。虽然我国人均排放3.78吨一直处于世界碳排量的平均水平(2007年数据),但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4。5第二章 中国在行动:原则、战略目标、政策及行动2.1 原则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原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主线,以保障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淘汰高能耗、产能过剩产业,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大国际间科技资本合作,为保护全球

14、气候做出自己的贡献6。具体包括: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并重原则;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在国际公约和议定书的约束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靠科技转让;全民参与和国际合作6。2.2 战略目标我国战略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我国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与技术转让力度;提高公共气候变化意识与政府管理水平6。2.2.1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2.2.1.1 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大量科技含量低、高能耗、产能过

15、剩企业6。抓住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契机,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提高厂矿企业的节能能力,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2.2.1.2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7。2.2.1.3 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18.21%,总体生态状况不令人满意5。通过继续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一系列重点重大工程,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和碳汇能力5。2.2.2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2.2.2.1 建立并完善气

16、候变化应急预案建立并完善气候变化应急预案,建立起多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联合行动的机制,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7。2.2.2.2 合理利用与优化水资源配置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向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田抗旱标准。合理开发与优化水资源并重,强化节水和加强水文监测等措施7。2.2.2.3 海平面变化趋势监测体制合理利用海岸线,保护沿海湿地,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恢复和保护红树林系统。加强对

17、海平面变化趋的科学监测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与监管。2.2.2.4 加强农田生态系统的抗灾能力力争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并开发生物技术提高粮食安全的能力。治理退化、沙化和盐碱地,提高农业灌溉的能力和有效利用系数6。2.2.2.5 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引进碳汇交易机制与国外成熟的经验。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加强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强自然保护区适应能力补偿与建设,制定保护区应急预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政策。2.2.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自主创新与科技引进,加大对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技术的

18、研发力度,争取加大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加快先进产业化步伐,逐步淘汰一批重复建设、高耗能、科技含量低的企业7。2.2.4 增强公众意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通过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和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能过完善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建立企业、公众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相适应的、高效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7。2.3 政策中国积极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碳交易机制建立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7。2.3.1 促进产业结构升

19、级,优化经济结构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中国政府在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同时,将降低单位能耗和能耗消耗做为产业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6。中国政府正在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3.1.1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2007年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规定了加大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扶持服务业薄弱环节,加大旅游、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2008年又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3.1.2 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

20、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特别要完善数字电视、软件和集成电、生物产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兴产业。2.3.1.3 加快淘汰落后产业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并举2007年我国发布了13个行业的“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7。出台了新开工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抑制“两高一资”(高排放、高耗能、资源型)产品出口2.3.2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务院已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全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国家还颁布并实施了

21、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电力监管条例、节约用电管理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7。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明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重点企业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严格的问责制。2.3.3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IPCC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缺乏政策的支持,但是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巨大的进步。中国政府于2005年就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可再生能源的优先上电网,优先收购,价格优惠等政策,建立可再生能源企业发展基金,

22、支持资源评价与调查、技术研发、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另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政府还将继续推进水电基础建设,因地制宜的发展小型水电站。加快发展风电,形成一定的规模,提高风电设备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7。2.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制定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努力推进资源的再利用、资源化,从消费渠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循环经济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理念

23、,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迄今已实施了两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初步探索形成企业、企业间或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取得积极进展7。2.3.5 植树造林,加大碳汇能力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近20%,但森林生态环境仍不容乐观。中国政府仍持续不断地加大投资,平均每年植树造林400万公顷。目前,全国人工林面积达到了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18.21%。据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

24、氧化碳,有效增强了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2.3.6 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能源和环境确定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明确列为环境领域的优先主题之一。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在“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到2020年的远期目标,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研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2.3.7 提高公众应对与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面对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公众的环保意识与应对减缓气候变化意识

25、较为薄弱的情况,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和公众参与。中国政府通过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基本国策的指导,不断宣传引导着公众,提高环保意识与气候变化意识。我国从1992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2007年又发布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包括家庭社区行动、青少年行动、企业行动、学校行动、军营行动、政府机构行动、科技行动、科普行动、媒体行动等九个专项行动,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2.4 行动2.4.1 早在1990年中国政府就在当时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了国家

26、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由宋健同志担任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原国家气象局。2.4.2 从1990年起中国政府就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并于1992年签署了公约,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同志任组长8。2.4.3 1998年,中国签署并在2002年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4.4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新一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协调小组成立。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担任新一任的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江担任常务副组长,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民航总局均

27、派出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协调小组成员,并指定了部门的联络员。2.4.5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我国近百个单位400多位专家的3年的努力,我国组织完成了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该通报在经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协调小组讨论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后,于2004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上向公约秘书处下正式该初始通报11。2.4.6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为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健康较快的发展,结合我国国情,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部分修订,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经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审议通过并予以发布,于2005年

28、10月12日起实施。2.4.7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该报告的编写工作于2002年启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的指导下,12个部门密切配合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国家评估报告10,11。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评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观测事实及其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立场的原则主张以及相关政策。2.4.8 2007年6月

29、,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了中国在201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在2010年前,减少10亿吨温室气体排放,这个指标占京都议定书所有附件国家总排量的五分之一11。2.4.9 2007年6月中国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小组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组长,曾培炎副总理和唐家璇国务委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审议国际合作和谈判对策;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对策;统一部署节

30、能减排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10。2.4.10 2007年6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委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全面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2.4.11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2.4.12 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引技术发展。2.4.13 2007年12月,

31、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2.4.14 2008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2.4.15 2008年4月科技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中科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论坛主题是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2.4.16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

32、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不懈努力。2.4.17 2008年10月,中国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中国对此进行的体制机制建设。2.4.18 在200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小组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8个护大到20个,具体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承担。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性,成立了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在支持政策决策、促进国际合作和开展民间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4.19 2009年5月,中国政府公布了“落实巴厘岛路线图”的立

33、场文件,阐述了中国关于哥本哈根会议落实巴厘路线图的立场和主张,表明中国积极、建设性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的意愿和决心。2.4.20 2009年6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小组召开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二次全体作者会议,目前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编写任务,下一步将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2.4.21 2009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工作安排。2.4.22 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34、工作的通知,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2.4.23 2011年5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委托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自愿减排额度,以抵消其举办“中芬低碳城市论坛”产生的碳排放量,涉及700吨碳排放额度的相关交易达成,成为深圳首宗碳排放权交易。2.4.24 2011年5月江西省发改委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南昌市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和资溪、婺源、浮梁、芦溪、大余、分宜、共青城、贵溪、袁州区、吉州区等十个省级低碳试点县(市、区)的建设。通过试点,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培育一批低碳试点企业和园区;

35、在冶金、化工等能源资源消耗高的行业中选取一批企业开展低碳示范;引导建立低碳消费模式。以此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转型。33第三章 气候变化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多重的,形势也是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严峻形势,中国频频出台政策,加大监管,但气候变化下的中国依然面临重重挑战。3.1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目前由于我国国情,人口基数大,发展水平低,人均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一个长期压力。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迫切需要以发展经济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目前的科

36、技发展下,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既可获得较高的GDP,又可以把人均碳排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GDP增长与人均碳排量必将持续增长,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必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挑战。3.2 对以煤为主要能源的中国提出挑战我国历来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消费的国家,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接近70%,而且我国煤炭的含量也较为丰富,石油和天然气较少。单位吨煤产生的能量比石油和天然气要小,而且产生的温室气体要多。纵观我国能源利用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存在,使得我国比起其他国家面临的减排力度要大。3.3 我国能源自主创新也面临挑战面对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现状,这就需要国家投入

37、大量人力、物力,通过自主创新,加大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另一方面中国重点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开采等)工艺所占比重较高,产业能耗产吕单位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40%。根据国际经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解决手段还是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中国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高耗能、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显现出来,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3.4 对我国农业领域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处于第一位。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

38、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现的今天,确保粮食安全,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对我国农业领域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3.5 对中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是水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更加不均衡。如何促进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与利用,增强适应能力以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对我国水资源现状提出了新的挑战。3.6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提出了挑战在我国沿海地区是人口密

39、集、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沿海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平均海拨不到10米,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能力较弱,应对海洋灾难的机制不健全。未来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给中国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现实的挑战。第四章 气候变化国际机构的参与和合作前景4.1 近几年著名国际机构的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地球一小时”是该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在每年的3月底将通过关灯一小时的行动,向全球政府、企业及个人发出积极的信号,呼吁每个人作出积极的改变应对气候变化8。2008年4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和美国环保协会合作成立了“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40、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农业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在实践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该中心的方针是为全世界农业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找到可行的途径。2009年6月17日,绿色和平与乐施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气候变化与贫困研究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贫困地区致贫乃至返贫的重要原因。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于2010年10月7日在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议围绕“在中国采取切实的解决方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经验”这一主题,将具体介绍和讨论WRI是如何通过温室气体核算、低碳城市规划和技术转让促进等方面来推动中国的企业、行业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2010年6月份中德技术合作公司(GIZ

41、)与江西省林业厅取得联系,在江西省内选取三个具有典型代表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本次合作将持续2年,合作目的是为保护区工作人员讲授了先进的应对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方法,并聘请外国专家对气候变化下保护区“保护对象”、“空间设计”“管理机制”层面的脆弱性做出相应的评估。2010年11月8-9日,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与美国环保协会在北京共同开展了“企业能效评估和审计及碳盘查”培训。本培训中对中国企业节能减排及碳排放的政策背景和发展现状、企业能效评估和审计、企业碳排放清单核查等操作层面的技术、方法和程序进行了深度解析。2011年1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42、会(NSFC)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资助双方科学家在生态系统管理、气候变化、环境科学、灾害防治和自然资源等自然科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并特别关注与非洲和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2011年4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与气候变化中心在北京北京西苑饭店召开由美国环保协会组织和资助的“农村自愿减排项目核算方法学研究项目”专家评审会和“农业与气候变化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鉴于国内自主减排的发展和自主减排碳交易市场的萌生,提供项目的碳计量与认证服务将成为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本次会议将大大

43、推动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计量方法学研究,并为自主减排碳交易提供技术和专家队伍支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1年月10日在纽约公布了2011年“地球卫士奖”获奖名单,中国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等人分获不同奖项,以表彰他们在推动全球绿色增长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此外中国加强与相关国际机构的联系并积极参与科研计划,如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S)、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地球科学系统联盟(ESSP)框架下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气候系统观测计划(GCOS)、全球对地观测政府间协调组织(GEO)、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计划(ARGO

44、)、国际极地年计划等,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人员、信息交流、资源共享。4.2 国际机构参与的合作前景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深,中国与国际组织、国外研究机构的应对与减缓气候变化合作研究将继续深入,内容涉及面也将涉及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减缓和适应、应对政策与措施等方面。中国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可分为两部分:一、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二、与国际NGO组织的合作。4.2.1 与国际其他国家合作的前景综合一些学者的研究,国际气候变化合作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间政治利益的博弈,未来国际间合作将会朝着三个方向发展。4.2.1.1 沿着“双轨”方向前进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世界各国将继续在“巴厘路线图”和哥本哈根

45、协定的框架下确定发达国家的大幅度量化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和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下的减缓行动8。4.2.1.2 “双轨并一轨”巴厘岛会议后,废止京都议定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制定新的法律文件,这一直是发达国家所期望的结果。在新的法律文件中将加入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任务与目标,这当然也是发展中国家所坚决反对的。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合流,在公约下形成单一的法律文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4.3.1.3 建立“类WTO”框架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正在寻求将哥本哈根协议转变成一个类似WTO的多边协议,使之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各成员国及未加入国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

46、加入并遵守有关条款。4.3.1.4 中美碳外交引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走向至今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权,统一全球减排标准。中美做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的碳外交将引领国际谈判朝多边妥协的协同机制发展。世界各国也将在未来多边承诺的框架内寻求妥协,以达到全球气候安全的管理状态。4.2.2 与国际NGO组织的合作前景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与国际NGO组织的合作,同时中国政府也很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从根本出发点上,中国政府与国际NGO组织的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因此可以预测,在未来时间内,国际NGO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将更加深化,开展的研究也将更加广泛8。专有名词解释可测量

47、、可报告和可核查:MRV,可测量(Mea-surement)、可报告(Reporting)、可核查(Verification)的缩写。气候: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的“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但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而“变量”一词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来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1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的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