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75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论文: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氮同位素氧同位素【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代理,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摘要】氮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同时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但是,随着农业活动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NO3-N污染现象是现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化肥、有机肥、生活污水、土壤有机质、大气氮沉降等均是水体NO3-N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水体NO3-N污染来源的溯源研究对水环境质量管理及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氮氧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进行水体NO3-

2、N溯源研究及不同NO3-N污染来源贡献率的定量研究。本研究依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千烟洲红壤丘陵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站和北京城市生态站20042009年监测数据,结合化学分析和氮氧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两种生态系统NO3-N污染状况、季节动态及污染来源。研究能够为城市景观建设及农业小流域水环境NO3-N污染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3-N质量浓度为0.747.58mgL-1,地表水NO3-N质量浓度发生在下游东便门及通惠河监测点。东便门和通惠河地表水NO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上游8个监测点,判定在这两个监测点附近可能存在污染源。地表水NO3-

3、N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夏季和冬季北京市地表水NO3-N质量浓度较高。(2)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15N、18变化范围为-1.328.9,-0.09314.898平均值分别为11.5(n=54)、7.531(n=22)。通过化学分析方法NO3-N质量浓度及15Nnitrate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地表水NO3-N来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以下游的东便门、通惠河污染最为严重。此外,大气降水及土壤有机质也有一定影响。(3)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3-N质量浓度平均0.3mgL-1,NH4+-N质量浓度平均为0.1mgL-1,TN质量浓度均1mgL-1,其中地下水NO3-N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三

4、类水体(P0.05)。水体各形态氮季节变化研究表明,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H4+-N,TN冬、夏差异不大,而水体NO3-N在夏季较高,春季和冬季较低。(4)千烟洲松塘小流域自然池塘和架竹河地表水15N、18O值分别在5.610.7,1.2079.083之间,鱼塘和地下水15N、18O值分别在11.729.4、0.03314.898之间。结果表明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3-N主要受有机污染源(动物粪便、生活污水、化粪池)的影响,并可能还会受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5)通过对两种生态系统的比较发现,受生活污水影响较为明显的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3-N污染较为严重,其质量浓度为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的数

5、十倍。两种生态系统水体NO3-N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水体NO3-N污染来源及雨水的季节分配有关。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NO3-N污染来源也随之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3-N污染主要为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及地表径流。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3-N污染为非点源污染,主要受农田施绿肥、生活污水的影响。【关键词】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千烟洲松塘小流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地下水;硝态氮;水化学;氮同位素;氧同位素;【篇名】典型城市与农业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硝态氮来源研究【目录】典型城市与农业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硝态氮来源研究摘要4-6Abstract6-71 引言10-26

6、1.1 水体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10-111.2 国内外水体NO_3-N污染研究进展11-131.2.1 水体NO_3-N污染状况研究11-121.2.2 水体NO_3-N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研究121.2.3 水体NO_3-N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研究12-131.3 水体NO_3-N污染的同位素示踪研究13-231.3.1 15N、18O双同位素法的基本理论14-161.3.2 水体NO_3-中N、O同位素分析处理方法发展161.3.3 水体硝酸根N、O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16-191.3.4 我国研究现状19-23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23-251.4.1 理论价值231.4.2 现实

7、意义23-251.5 技术路线25-26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26-312.1 研究地区概况26-282.1.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26-272.1.2 千烟州生态站27-282.2 研究方法28-312.2.1 水化学分析方法28-292.2.2 (15)N、(18)O分析测定29-313 结果与分析31-553.1 水体氮污染状况及空间变化31-353.1.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20092010年地表水不同形态氮组成31-333.1.2 20042010年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不同形态氮含量33-353.2 水体不同形态氮含量季节变化35-393.2.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20092010地表水不

8、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35-383.2.2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20042010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38-393.3 水化学指标对NO_3-N污染来源的指示作用39-453.3.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来源39-433.3.2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_3-N污染来源43-453.4 水体NO_3-N污染来源的(15)N、(18)O示踪45-533.4.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15)N、(18)O、(18)O-H_2O、2H-H_2O特征45-483.4.2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15)N、(18)O、(18)O-H_2O、2H-H_2O特征48-533.5 两种生态系统的比

9、较53-553.5.1 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状况差异53-543.5.2 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水体NO_3-N污染来源异同54-554 结论与讨论55-594.1 主要结论55-564.1.1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地表水NO_3-N污染来源特征554.1.2 千烟洲松塘小流域水体NO_3-N污染来源特征55-564.1.3 两种生态系统水体NO_3-N污染来源差异564.2 贡献与不足56-574.2.1 贡献56-574.2.2 不足574.3 研究展望57-594.3.1 分析方法的改进与完善574.3.2 不同来源初始同位素特征值的确定57-584.3.3 加强定量研究58-59参考文献59-67致谢67-69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及主要会议69-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