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689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创意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内容提要尽管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本文在分析过去“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创意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而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创意产业中国创造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制造”已经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名词,它以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迅速取代了“日本制造”、“欧洲制造”,然而这却并没有给“中国制造”带来实际的繁荣中国产品始终在价值链最低端苦苦

2、挣扎,甚至还在国际市场上屡屡受挫,各国针对“中国制造”的纠纷此起彼伏。2004年9月16日,西班牙埃尔切市烧毁中国制造的鞋子,并爆发一轮针对中国商人的示威游行以抵抗中国廉价商品给西班牙本地商人带来不公平竞争的事件,无疑触发了更多关于“中国制造”背后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中国制造”到底能走多远?中国经济能否一直延续这样的发展道路还是应该寻求真正的自主发展和主动创新的途径?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产业,但却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成为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发展的产业部门。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重视创意观念,而且将创意产业确定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如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等地正力争成为

3、亚洲和华语世界的“创意之都”。而中国作为一个以制造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工业形式的发展中国家,向创造型大国转变之路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本文正是在剖析“中国制造”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的困境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新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是促使中国经济由“制造”向“创造”发展道路过渡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尽管“中国制造”充斥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但由于过去中国制造业主要是贴牌生产,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半左右属于加工贸易,赚取的也仅是微薄的加工费,因此“世界工厂”的繁华与“中国制造”在全球增值的大蛋糕中获得的微小利益形成强大反差。“中国制造”已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4、 (一)经济利益微薄的“困惑”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业生产链中的组装车间,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在提供大量劳动力、自然资源,承受贸易顺差所引致的巨大压力的同时,所获得的国际贸易利益却十分有限。过去二十多年中,以低端为主,靠低成本、薄利润发展起来的传统制造业已经陷入或将要陷入一种“悲惨增长”的经济怪圈之中,“中国制造”已难以维系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资料分析,在中国贴牌生产的外资企业,拿走了利润的92,中国制造在其优势领域为世界贡献了大部分产品,并占据第一的市场分额,然而回报率却很低。 (二)企业经济安

5、全的挑战 过去中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却忽视了对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控,结果导致企业的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经济安全受到很大挑战。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领域被国外企业控制,很多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标准为国外企业所掌握;另一方面,由于要向国外交纳巨额专利费,给本来利润微薄的制造企业雪上加霜。如2002年的DVD专利费纠纷就是典型例子。国内企业生产的每台DVD要向飞利浦为首的3C联盟以及日立、东芝、JVC等六大DVD技术开发商交纳23.7美元的专利费,占到了生产成本的20-30。由于DVD售价格本来就很低,在巨额专利费的压力下,很多DVD企业微利甚至无利,不少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陷入困境,出

6、口业务遭受严重影响。 (三)国内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 制造业是将可用资源、能源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产品或生活消费品的产业,它“吞噬”大量的能源与资源,“吐出”大量的废弃以及有害的固、液体排泄物。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多数制造行业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道路,长期地“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国内大量资源,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日益恶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也成了世界上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中国在人均GDP400100

7、0美元时期,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中国的高速度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生态赤字,制造业所带来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瓶颈。 (四)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加剧 上文提到“西班牙烧鞋事件”是“中国制造”引发的国外纠纷一个较极端的例子,事实上有关“中国制造”带来的国际纠纷和摩擦已经对出口贸易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反倾销、知识产权纠纷等方面。由于制造业处在产品的低附加值端,很多企业利用低价竞销策略来促进出口、挤占国外市场,结果很容易遭受国外反倾销的调查诉讼。有统计数据表明,19801989年,中

8、国被投诉的反倾销案是64起,占全世界反倾销案1388起的4.6,平均每20个案子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19901999年,中国被投诉306起,占全世界232l起的13.2,平均每8个案子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2000-2002年,中国被投诉331起,占全世界1653起的20,平均每5个案子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2003-2006年,中国被投诉189起,占全世界733起的25.6,平均每4个案子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另外世贸组织早前发布的反倾销统计报告也显示,从1995年至2007年,中国已连续13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头号目标国。此外,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发达国家利用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

9、,频繁发起对中国的知识产权诉讼(如“337调查”等)。这些都给中国经济和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损失。 面对“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和出口带来的众多尴尬问题和困扰,努力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大力推进民族产业、培养自主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打造真正的“中国制造”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三、创意产业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飞跃 (一)创意产21世纪最有前景的产业 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又称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等,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的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目前国际上关于创意产

10、业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综合来看,创造力、知识产权和创造财富是创意产业的主要特点,创意产业是基于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创造性工作将创意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创作、生产、商品化、产业化、获取知识产权各个环节创造经济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的产业。 创意产业是一个集文化、科技、信息高度融合的高附加值产业,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将提高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通俗地讲,创意产业就是在脑袋上做文章:怎样将普通的鸡块变成遍布世界的肯德基、怎样将普通的胶片电影变为赚足票房的好莱坞大片、怎样将普通的运动鞋变成英超球员脚上的阿迪、耐克,这都需要“点子”

11、和创意。 创意产业的特征包括:首先,创造力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组合、集成出以前没有的产品和服务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其次,文化底蕴是创意产业兴起的源泉。创意赋予产品比物质需求更高的精神需求,创意产业领域的创造力必是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再者,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创意产品都享有知识产权中的一种主要形式(专利、版权、设计和商标),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意产品、实现其实际价值的主要途径。 创意产业是“创意”与文化、经济结合的产物,当人们告别了短缺经济之后,就会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看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体现个性、产品与文化的结合是提升产品

12、增值空间、打造自主品牌的明智和必然选择。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院长徐炳文认为,继20世纪70年代的硬件时代、80年代的软件时代、90年代的信息通信网络时代之后,在21世纪,“创意性文化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事实上,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创意产业有助于实现“中国创造” 面对“中国制造”给经济和出口带来的众多尴尬问题和困扰,大力发展创意经济,积极推动和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经济转型提供一种新的出路和模式,其具体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意产业有利于实现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业升级

13、众所周知,过去制造业的大部分利润主要流向了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环节而不是生产加工过程。从理论上看,创意产业用“价值链”取代了“生产链”,创意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并形成以创意为中心,生产、销售等环节为外围的同心圆的产业组织结构,各环节之间产生反馈效应。在价值链的生成过程中,文化产品的高额利润是十分惊人的,如根据詹姆斯耶戈的统计,我的巨型希腊婚礼等8部电影的平均收益高达15156,也就是说,他们获得的收入是其成本投入的150多倍。这种高额利润在其他产品中是难以想象的。此外,当“创意”从相关产业中分离、独立出来后,其本身成为其他产业的投入要素,创意产业也成为为所有产业提供创意服务的产业群,并通过价值

14、链的分配来组织生产流程。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认识到了文化产品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的特点,都十分重视文化产品的出口,并由此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 2创意产业有助于提升企业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创新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认为:创意就是催生某种新事物的能力,它表示一人或多人创意和发明的产生,这种创意和发明必须是个人的、原创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换句话说,它就是才能和智慧。倡导创意与我们提倡自主创新、发展自有品牌和核心技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次,文化是创意活动和产业发展的源泉基础。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创意活动的开展和创意产品的诞生往

15、往都伴随着一国特定的文化印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的大国,灿烂优良的文化传统和资源是发展具有创意产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品牌的比较优势所在。 因此,积极发展创意经济、大力倡导创意产业本质上就是鼓励和带动企业、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发展创意产业,有效引导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有利于企业走出低端制造的“困境”,有助于他们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也为国家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思路,在世界激烈的经济文化竞争中努力打造和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中国产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真正的“中国创造”产品和产

16、业。以往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加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以及核心知识产权的缺乏,而发展创意产业使企业获得了自主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也告别了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是积极回应和避免国外反倾销以及知识产权壁垒的有效途径。 3创意产业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中国制造业存在较高的“隐性成本”,这是粗放生产及制造业转移带来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环境牺牲,致使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成为“世界垃圾场”的威胁。与注重有形资源和客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自然资源、土地、资金、机器等为主导驱动因素的传统产业形态相比,创意产业属于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新经济业态,主要强调无形资源和主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核心驱动要素是高级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以及技术文化资本等软性资本,尤其注重个人创造力和文化要素的推动力,因此它主要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知识经济业态。传统产业注重改变产品的功能价值(或使用价值),而创意产业主要通过改善产品的观念价值获得市场和利润,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价值,尤其是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发展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将对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还可利用其强烈的文化相关性特征促使社会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在发展“三高一低”的加工制造业的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创意经济的兴起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