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779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硕士学位论文.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代码:10475学 号:Z10475306Y053河 南 大 学研 究 生 专 业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与探索The Study and the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the Chinese Eduation of the Secondery Vocational School专 业 名 称: 学科教学研 究 方 向: 语文年 级: 2006级研 究 生姓名: 苏晓丽导师姓名、职称: 付民之 副教授完 成 日 期: 2008年4月论文 主题词: 中职语文价值 创新理论 改革设想中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思维的逻辑起点是职

2、业工作。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和职业劳动所产生的动态影响必然导致传统视域的改变,从而催生现代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学说。由此,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莫过于总是伴随着这些变化展开种种积极的应对,从而在未来的新环境中实现其“青春永驻”的理想。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发达。当前从现代对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创业、终生发展、人生关怀方面;从文化、思想品德、心理、审美等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方面;从强调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和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方面,要真正使国民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语文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但目前职业语文教育发展

3、不良:观念模糊,重视不足;学生基础薄弱,能力缺乏;考核宽松,评价滞后。创新就成为职业语文教育走向美好未来的灵魂。为提高职校生的未来职业竞争力和发展力,我提出了“职业语文能力”这一创新的命题。“职业语文能力”是一种建立在一般语文能力基础之上的发展性能力。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岗位(群)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而进行的语文能力的再设计,以使学生语文能力结构和内涵更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它也是一般语文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职业语文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是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顺应时代要求、体现现代人才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课程改革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基础课体现职教特色、注重能力培养的有

4、力尝试;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这一命题的提出,为合理定位中职语文找到了目标和方向。中职语文的定位是:中职教育阶段的语文应当是一门语言专业技术课,它主要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教育。根据这一定位的性质和方向,从教学管理制度入手,提出了改革创新中职语文的七点设想。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语文考级制度。按不同考级要求重新编订语文教材系列。加强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学校应逐步推行学分制,建立学分制需要的语文课程体系。加强职教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政府、学校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是

5、为了改变现状,促进职教语文的创新发展。关键词:中职语文价值 创新理论 改革设想AbstractEmployment-orient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tarting logic point of their thinking is for vocational work. Social,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rapid,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labor generated the dynamic effects will inevit

6、ably lead to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view , thus hasten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ory. Thus,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always response to all of these positive change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the future to achieve its aim”keep green f

7、orever.”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workers, relates ourcountr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personnel training focus on capacity, entrepreneu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life careing; from the cultural, ideological and

8、moral, psychological, aesthetic, and s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training and from the emphasis on human dignity, human rights and human development, people-centere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it is necessary to truly make a national high-quality workers, vocat

9、ional chinese education for the state shoulde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qualified personnelBu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is unhealthy: fuzzy concepts, an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students weak foundation, the lack of capacity; generous assessment, evaluation lag.

10、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soul of the bright future of voc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To improve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future of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I have put forward professional chinese proficiency; innovative proposition. VocationalChinese capability is set

11、 up in the general language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exuality. Against students of the future of professional posts (group) on the integrated vocational talents and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ability of the re-engineering, so that the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students str

12、ucture and content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refore, it expands ang extends the general Chinesn ability. Vocational Chinesne capa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course comply with

13、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concept of talent, quality education, and people-centered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urriculum reform initiatives, it i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characteristics, focus on capacity cultivate a strong attempt i

14、s to train students adapt to the capacity, career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effective ways. This proposition proposed, as a reasonable position in the Chinese to find the target and direction. In the stages of education Chinese,Chinese should be a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urse, it is mainly t

15、o solve the students heard of problems in the aspect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language ability of students on this basis, the student comprehensiv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position and direction, from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o put

16、 forward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of seven advices, (i)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inese Grading Test system. (Ii) require different Grading Test re-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series. (Iii) to strengthen the Chinese of teaching to the point. (Iv) strengthen the

17、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V) Credit System schools should be implemented graduall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redit system in need of language courses system. (Vi)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s. (Vii)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 the reform

18、of schools in the status and role. The aim is to change the status ,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hinese.Key words:Secondery Vocational Chinese value Innovation Theory vision for Reform 50目 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引 言1一、中职语文的价值6(一)现代人才观为职业语文教育确立了目标7(二)素质教育为职业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11(三)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19、的理念是职业语文教育的发展23二、重新定位中职语文28(一)“职业语文能力”命题的提出29(二)合理定位中职语文30三、改革创新中职语文的七点设想34(一)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语文考级制度34(二)按不同考级要求重新编订语文教材系列35(三)加强中职语文学科教学的针对性36(四)建立学分制需要的语文课程体系37(五)加强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38(六)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42(七)强化政府、学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42附 图45注 释46参考文献47致 谢49引 言历年的高职升学考试结束以后,考得不好的职业学校静悄悄地关上门盘存;考得好的职业学校则是凯歌高奏,四处宣传。有的

20、宣布上线率90%以上,有的更是宣称100%考上大学。那么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看起来炫目的教育成果真的让人如此骄傲?我想每一位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对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深有感触。别的学科不好说,语、数、外三门基础课让大多数老师倍感寒心。事实上,这种情形从中职教育开办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改变;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是越来越让人忧心忡忡。原因在于:第一 近年来普高扩招,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导致中职学校的新生层次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不断扩张非但没有促进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反作用。我参加了多次我市高职监考,亲眼见证了这些中职学生的高考情况:相当多的考生连最起码的语文常识都不知道,最基

21、本的数学公式也不会写,最后却纷纷被高职院校录取。这种结果对学生是鼓励?还是放纵?目前中职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如果我们仍然不愿正视这一严峻的事实,不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大调整,说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大厦将倾”恐怕不是危言耸听。第二 近年来,对普通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了,课程设置更新了,公布了新的教学大纲,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逐步改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正在加强切合点,教学过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但是,对中职语文教育的反思和追问却显得有些冷清。全国各种教育传播媒介上,与中职语文相关的信息资料严重缺乏,一年一次的教师暑期继续教育几乎没有针对中职

22、语文的培训,专家学者们讲来讲去谈的都是普通中学的问题,举的也是普通中学的例子,这不能不让人相信“中等职业语文教育被教育精英和社会大众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的说法。中职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是“一头热”。只有少数人,主要也就是一些职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做支离破碎的研究,多数教育专家学者避而远之,社会大众更是漠不关心。这些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竞争的加剧,就业的的导向。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必由之路。目前单从中职与普高的在校生人数比来看(差不多是11),职业教育的确可以称得上人气很旺。但这是政府干预的结果,不是教育的自然生态。如果从职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方面考查,

23、凡身处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都高兴不起来,对于中职的文化基础教育糟糕到怎样的地步,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出于各自的利益,秘而不宣。领导和主管部门出于种种顾虑,或是遮遮掩掩,或者轻描淡写,报喜多于报忧。所以公开的层面上,大家看到的中等职业教育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如果到现在还不敢正视中职文化课教学面临的严重局面,甚至还大唱赞歌,恐怕有一天会更加难以收拾。下面就中职语文的不良生态循环作具体陈述:(一)中职新生语文基础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中职语文越来越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化,中职学校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到最后没有分数线,只要来都要,不来想法花钱游说来。部分学校对招生已几乎完全失去选择

24、余地。2000年以前录取的中职学生中,还有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相当不错的,但目前这种学生的比例占不到十分之一(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情况好一些)。就考察洛阳市某直属重点职校为例。我市的职业教育是走在全省的前列的,中职学校已是中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是与中西部地区的职教比较而言之,也是对东部发达地区职较考察而言之)一所市直属重点职校的一个班50个学生,语文基础较好,语言感受力和理解力较强的只有一两个;以中考语文成绩作参考,(以百分制计算)语文及格的人数平均只占班级总人数的30%左右,差的班级甚至不到20%。多数新生语文基础极为薄弱,表现为“听说读写”几乎无一过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归纳出当前中职学

25、生在语文基础方面存在的几方面严重问题:1字词句掌握情况差2003年,洛阳市在职校学生中举行过纠正错别字比赛。400个常见错别字中,得分过半的学生约占1/2;这是当年的情况,现在情况更糟。在作业和作文过程中错别字三个以上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95%以上,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日常用字写错或用别字,比如“已经”写成“以经”,“茅盾”写成“ 矛盾”,“考试”写成“考式”,“蘑菇”写成“麻姑”;有的学生甚至在考试作文中全篇都把“父亲”写成“夫亲”,把“秦始皇”全部写成“泰始皇”,这样的情形在中职学生中也不鲜见。中职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较正确使用成语的学生少,多数学生作文几乎都用口语,并且乱用

26、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随处可见,个别学生甚至通篇都是病句。初中要求掌握的语文常识,相当多学生未掌握,比如背不完小说三要素,不知道散文“形散神不散”是什么意思,分不清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不清论证方法、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在语法基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比较正确地划分定语、状语,甚至连定语、状语是什么都辨析不清。2书面语和口语表达能力普遍低下以作文为例,职业教研室的要求是作文字数在600字左右(而普高要求是800字以上),但在实际作文和考试中多数学生达不到字数要求。相当多学生作文时,主要任务是在凑字数,即使有一定的内容,也往往语无伦次,思路混乱。按照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语文课应当摒弃过去那种

27、一言堂的做法,主张在课堂上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予讨论,师生互动,启发诱导,增加情趣等等方法。事实证明在中职学校是行不通的,因为多数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除非教师公布答案,否则大多数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少数学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回答问题时又往往词不达意甚至不着边际,只能让教师去猜测他的意思。所以在普高里二十分钟能完成的讨论,中职生两节课也不一定能完成。如果真正在中职学生中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或自主学习,恐怕教学计划将完全乱套。3阅读能力低下从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自读一篇10002000字的较浅显的议论文或散文,如果理解80%,多数人需要半个小时以上,少数人在老师讲后仍然不能完全理解

28、。凡是涉及到类比、象征、托物言志、借物传情一类的文章,多数学生不能通过自读理解领会,教师必须启发甚至不得不把结论和盘托出。4文言文基础严重不足大多数中职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初中时逼迫背诵的结果)字词意义用法,文言文考试只考学过的课文也有近半数学生不过关,几乎没有学生能阅读课外的文言文。这就是一所市重点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的真实状况。(二)职教主管部门和教学把关部门一再迁就退让,不敢大刀阔斧进行整顿这主要表现为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要求越降越低。比较正当的理由是,职高生应当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文化课没有必要高要求。2000年以来,职教教研室取消了学校会考成绩的评比,也不再为语文考核划定达标线,而采用上下

29、浮动的办法按比例划线。事实证明,这种淡化竞争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职高生的语文素质每况愈下,大批学生厌学甚至弃学语文,使职高语文教学面临更为困难的境地。校长们一方面强调要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又在要求上越来越低。我校甚至砍掉了一半的语文课时,把两年的文化课压缩到一年。使教师失去了着力点,进退两难。而职教教研室一年一次的会考已基本形同过场,对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加上会考组织管理不严,不少学校弄虚作假的消息时有耳闻,会考的公平性受到怀疑。当然有关部门一再放低文化课包括语文课的要求,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试想如果真的按照相关规定实行起来,恐怕有相当多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家长和学校的矛盾会十分尖锐。因

30、此主管部门对学生和其家长采取了迁就和妥协退让的态度,这种做法确实能够暂时挽救一部分职业学校,但恐怕不是长久之计。一则这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再则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害多于利。试想,如果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语文水平真的都是一塌糊涂,大概语文课就应该从职业教育中彻底撤离了。(三)中职阶段语文教育对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相当有限这里不讲原因,先谈结果。中职生进校时薄弱的语文基础,经过三年的继续学习,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实质性提高,多数学生依然如故,毫无起色。甚至有些学生三年内放弃了语文学习,连初中掌握的语文知识都遗忘了。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考得好看一点(而不是考得好一点),学校往往一再要求考试降低难度。每一学期

31、的期中期末考试,老师们伤透脑筋,筛选最基本的知识点(很多内容仅是初中的难度)来考试,结果仍然是一半以上学生不及格,为了达到所谓的“好看”的要求,个别教师甚至不得不先让学生做一遍,再用原题考试;我校更绝,干脆取消了期中考试,一学期只要考一次意思一下有个成绩就行了。而每年会考之前,相关部门会印发复习指导书和题库,尽管用意已相当明显,可会考的结果仍然惨不忍睹。如果以60分为标准,将有相当多学生不能过关(这个比例恐怕会接近30%,而不是我市职教科划定的5%)。(四)教学评价问题使语文教学缺乏“分量”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

32、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语文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语文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五)学科定位模糊使语文课迷失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这

33、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中职语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相对于普中语文教育,中职语文教育绝不能说是成功的。目前的趋势是多数学生厌学弃学,教师厌教,考核把关部门步步降低要求,毕业生的语文素质越来越糟。这就是当前中职语文的现状。中职语文是不是本当如此?难道就此无所作

34、为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面对中职语文的困境,首先要重视它的价值,它是一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更新观念,明确中职语文的特性和定位。再次要创新发展,使中职语文体现未来职业特征。一、中职语文的价值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奠基者黄炎培先生云:“用教育的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发展其能力,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的教育称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宗旨和功能表现为“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个方面。职业教育的思想是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职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目标。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 1它的基本属性: 大

35、众化、多样化。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的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实务化。黄炎培先生直言:“盖职业教育就是实用教育也。”职业教育就是要贯彻实用的教学原则。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精辟论述所包含的几层内容:职业教育思想的平民性,提倡全面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培养职业能力,注重个性发展,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是素质教育的良好体现,而职业学校又是素质教育贯彻的最好基地。职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要求上就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紧紧把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以基础文化课为代表的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

36、最好的承担者,职业技术学校要重视基础文化课,重视语文,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一)现代人才观为职业语文教育确立了目标什么是人才?所谓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所希望的品德,能够担负某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人。那么,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人才,就必须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适度的科技文化素质。当前,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对人才素质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知识结构上,应具有“博”与“新”的特征,即不仅拥有广泛的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有不断更新的知识视野与勇于创新的学科意识;能力

37、结构上,应具有全面与综合的特征,即不仅应有掌握、探究、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应有社交、组织、管理等能力;品德结构上,应具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特征,即不仅有仁、义、诚、达、逊等传统美德,还应有公平、信任、合作等现代品质;个性结构上,应具有立己与立人相结合的特征、即不仅要能够自立、自主与自强,还应有开放、合群、热情等特征;审美结构上应具有高尚的情趣与情操,以及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以上这诸多的素质要求在职业学校靠什么来培养?靠以语文教育为主的文化基础课教学来培养,靠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知识的熏陶、优秀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灵活多样的能力的锻炼来实现。从现代人才观来看,要使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为

38、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人类所积聚下来的知识本来就是林林总总、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膨胀。庄子曾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2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人终其一生也难以穷尽哪怕是某一极为狭窄的领域的知识。在此背景下,固守知识传授这一传统窠臼,就会使学生在海量的知识面前手足无措、心中茫然。只有依托知识教学,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变接受知识为发展能力,并使知识为我所取、为我所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39、都以培养人才、养成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但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转化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的培养。把握不住这一点,职业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立教之本、发展之源。具体而言,语文的学习能力有:学习调控能力:能适时调控学习情绪和学习方法,适时修正情感态度并正确调动已有知识获得新知。 感悟理解能力:能正确感受、认知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正确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搜集整理能力:能运用一切有效手段搜集信息并按照需要整理信息,能够分门别类,能够提炼检索。 分析归纳能力: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材料,能运用演绎或归纳的方法适当扩展或压缩

40、材料内容。联想想象能力:学会正确观察事物,并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运用多种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例如,发散联想、引申联想、逆向联想、多角度联想,想象的分解、组合与类比),交流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能够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协调一致。 口语(包括写作)表达能力:正确运用口语技巧与他人交流,善于倾听和正确评价。能够正确转述别人的意见,能够在不同的场合得体地发表见解。能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述问题。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正确地分析、判断、定义、推理,能够一分为二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获得成功,能够正确地统筹、安排实践环节,正确的操作和训练。模仿

41、创新能力:能够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进行与之相类似的活动,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因此,只有超越现有的语文教育模式,深刻理解人才真正的内涵,咬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不放松、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困境,再展辉煌2从阶段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思想和理论,是由法国人保罗朗格朗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把人的一生分为截然有别的两个阶段,即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是非常荒唐的。人应该把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全部过程。其终身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两层涵义:第一 指

42、人从生到死的一生的教育;第二 指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相比之下,传统的教育可以称之为“阶段教育”,因为它指向人一生的特定阶段,是根据人在这一特定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教育。终身教育是着眼于时代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它力图整合各种资源,为人的一生提供全程的教育关照,并且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其现实意义,在于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且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其目标指向,则在于为社会不断培养人才、助长人才、优化人才。职业语文教育必须奉行终身教育的理念,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需求。面对知识迅速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职业变动频繁的现实,人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

43、、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搏击风浪、弄潮时代的人才。就目前来看,这一过程将伴随人的一生。职业语文教育理应对此作出关照。否则任凭人们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发的、零星的、片段的学习,或者听任人们在优化上岗、转岗待岗时手足无措,不仅对人的发展无所助益,而且也与职业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只有调整语文教育课程结构,形成开放灵活、完备便捷的语文课程教育体系,拓展语文教育空间,扩大知识渠道,提升职业能力,职业语文教育才能走出低谷,真正发挥出强国富民的作用。3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就业教育的观念上,即为人们的谋生服务,为人们所从事的或可能从事的职业提供教育的支持。有关辞书在谈到职业

44、教育时,也往往是在这种观念上下定义的。例如:教育辞典对“职业教育”的解释就是:“对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实施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生产技术的教育,使其获得谋求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从事社会上某种职业和工作。”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职业教育”解释为“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育”。4应该说,这种观念在过去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现在其合理性已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目前职业的变动频繁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实,下岗、转岗、待岗、自谋职业的事例已不胜枚举,“一招鲜、吃遍天”、一个岗位定终身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就业岗位为取向,后者

45、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当前,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已是摩肩接踵,就业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如果固守就业教育的观念,势必很难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与普通教育相抗衡。因此,职业语文教育必须发挥其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这样,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就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改变环境、创造新的生存环境,成为开辟一片天地、创造一番事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真正的人才。4从谋生关怀转向人生关怀近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家和奠基者黄炎培先生云: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

46、,使有业者乐业”。从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上可以看出,职业教育首先应该发展人的个性,其次才是能力。那么职业语文教育就应该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开始,逐步向人生关怀迈进。否则职业教育就只能是一种变相的艺徒培训,而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对此,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谆谆告诫我们:“今天我们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对此我们必须小心从事,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5 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仅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要。职业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只注重培养他们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

47、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或者会四顾茫然、退避三舍,或者会一蹶不振、自艾自怨,“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因此,职业语文教育必须把谋生关怀与人生关怀结合起来,尤其要注意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使他们具有愈挫弥坚、逆境图强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直面人生的生活勇气。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总之,现代人才观的要求,使我们明确了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能力教育、终身教育、创业教育、人生关怀的目标,认识到学校加强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重要意义。(二)素质教育为职业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什么是素质?比较普通的说法是,素质是

48、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它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包括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自然生理素质等。具有以下特点:是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内隐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稳固性与可塑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的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的先天生理特点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影响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促使人类文化向个体身心品质内化,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其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内在的身心品质发展。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表现为很强的阶段性。我们应当抓住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这个关键时期,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品质和智能发展。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重心,也是职业学校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