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838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论文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 贺山青(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摘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际金融危机、错误用人观、就业区域结构性矛盾和落后的教育体制是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趋乐避苦的惰性思想、“重脑力轻体力”的传统观念、“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主义思想以及“怕变求稳、喜大好公”的传统择业观念是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的内部因素。 关键词:青年;就业难;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在我国下岗和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人员所占的比例为30%。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较

2、高的青年失业率正在浪费一代年青人的才华和精力,既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弄清楚影响当代青年就业的因素,促进青年充分就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造成青年就业难的外部因素 1.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从长远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势头良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总量不足,赶不上就业青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成为导致青年就业难的绝对因素。其次,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社会处于大变动的转型时期,传统产业比重下降,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人员分流,造成

3、大量人员的体制性失业,降低了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就业青年的吸纳能力。 2.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底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渗透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股市持续低迷,经济增长放缓,大量企业纷纷裁员,国内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国内青年就业人口逐年增加,如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8年的559万增加到2009年的611万人和2010年的631万,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减少形成鲜明对照,金融危机下的国内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发达国家就业岗位急剧减少,导致大量留学人员回流,使国内高端就业岗位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加剧了较低学历层次的国内青年就业的竞争程度。 3.用

4、人单位错误用人观念的影响 一是盲目要求高文凭。用人单位往往把学历与导致当代青年就业难因素的分析贺山青(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能力划等号,认为学历越高,能力就越高。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攀比,把招聘高学历毕业生作为提高自己单位声誉的招牌,造成了高学历人才不足、低学历供过于求的假象和“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从而,使得文凭较低的初高中(中职)、专科学生就业更加艰难。 二是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青年人的最大劣势,不少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希望从业人员能一步到位,招进来就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熟练地工作。这样,缺乏经验的青年人往往被拒之门外。 三是重男轻女的性别歧视。女性由

5、于生理、婚姻、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雇佣女性往往要比雇佣男性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从节约成本出发,用人单位一般更愿意招聘男性而不愿意招聘女性。所以,女青年比男青年就业更加困难。 四是喜本地厌外地的地域歧视。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单位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进来的青年熟悉当地方言和风俗,在当地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网,在选聘人才时,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地青年,而外地青年往往会受到排挤。 4.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就业区域结构性矛盾的影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东部地区比较发达,而广大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不平衡局面。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聚集了大量就业青年的中西部地区不能提供足

6、够的就业机会,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这就大大限制了青年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可能性,使得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能接受学历较高的青年就业,从而呈现出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想要人的地区和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青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了青年就业难的现象。 5.教育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依然是应试型学历教育,主要目的是为普通高校培养后备力量,重在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基本技能教育,不适应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种体制下的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就自然很难。而广大的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单一、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而缺乏实践性,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与企业工作岗位和市场需求

7、脱节,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和企业并不需要的华而不实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就像好看而不好“吃”的商品。因此,这样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好像一个教育的怪胎,既要迎合学生和家长学历教育的意愿,又要符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果是既不像真正的学历教育,又不像真正的职业教育,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技能。因此,中职、高职学生的就业也很成问题。 二、造成青年就业难的内部因素 1.趋乐避苦的惰性思想的影响英国哲学家边沁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人的痛苦与快乐是衡量人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当代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皇帝”,衣食无忧,基本没有吃过苦,“追求快乐,逃避痛

8、苦”成为了他们道德行为的不二选择。在这种功利主义指导下,他们必然把“少劳多得、轻松快乐”的职业作为首选,在择业时挑三拣四、拈轻怕重就不足为怪了。结果是,那些能带来“快乐”的职业往往只有少数佼佼者才有机会获得,大多数平庸之辈只能在大量“痛苦”的职业面前失业了。 2“.重脑力轻体力”的传统观念影响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儒家传统的国家,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深入人心,深深影响着当代青年,在他们看来,体力劳动是下贱的,脑力劳动是高尚的。因而,他们在择业时,轻视体力劳动职业而重视脑力劳动职业就成为必然。 3.家长“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影响当代青年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有着很高的期望。父母

9、们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子女,希望子女要么成名成家,要么当官赚大钱,对于子女从事一般的职业尤其是艰苦的职业持反对态度,对子女独立的职业选择横加指责和干扰,在客观上加剧了广大青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4“.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作为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当代青年,由于其“独一无二”的家庭地位,在家长的长期娇惯下,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主义思想。 5“.怕变求稳、喜大好公”的传统择业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心目中,越是稳定的职业就越是好职业。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规模大且为公有制的单位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竞争中往往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大而公”的单位倍受人们青睐。这样,就造成了国人喜好“大而公”单位的传统择业观念。这种观念作用下的当代青年,都心驰神往于政府机关和大型国有企业,却对那些私有的中小企业不屑一顾。而当代中国数量最多、人才最缺乏的企业恰恰是私有制的中小型企业,于是,就出现了不需要人才的地方人才挤破脑袋,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却找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当代青年就业难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 献: 1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张冲.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与促进就业J.科技信息,2009,(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